一、從學生興趣入手,提高數學教學的時效性
作為數學教師,要從學生周圍的事物、從生活實踐入手,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激起學生探索生活的興趣。在公式等比較枯燥的教學之后,按照常規是要做一些重復性的鞏固練習,學生會覺得非常無趣,作為任務的作業沒有快樂和樂趣可言。基于這一現象,我指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采取小組的“擂臺賽”,以附近四人座位組合成四人學習小組,要求每個小組練習的正確率和反思錯誤原因總結得分作為總分,總分最高的小組勝出。因是以小組為集體位,充分調動了每一個集體和集體中每個人的主動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集體主義意識。
二、進一步加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訓練,提高作業的實踐性
動手操作是學生獲取數學知識和能力的重要途徑。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對于以形象思維為特性的孩子來說,數學作業是枯燥乏味的。基于這些特性,我們的數學作業應轉變方式,盡量把單調枯燥轉變成活色生香,通過猜想、實驗、觀察、驗證、交流和推理使學生真正把理論運用于實踐。比如,完成“圓柱的認識”教學后,要求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它們的形狀。我準備了圓柱形的化妝品瓶子和接近圓柱形的冬瓜和錐形玩具,先拿出教具給學生觀察之后,讓學生說說從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狀。學生分別從上下左右各個方位觀察后,說出帶有分歧的觀察結果,同桌互相討論一下,然后再讓他們切一切,原來是長方形和等腰三角形,問題的解決豁然開朗。
三、開發學生的數學潛力,培養數學素質,提高作業的實效性
開拓性思維是學習數學的良好素質,設計開放性的問題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廣度,進一步發掘學生的數學潛力,在培養創新思維方面效果良好。基于這一認識,我經常設計開放性的習題引導學生們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比如教了“柱形統計圖”后,我提出了開放性的數學題目:請大家根據個人的愛好去統計你最喜歡的一類食物,并制作成簡單的柱形統計圖,并且根據統計數據提出個人的看法,可以獨立或者和同學合作完成。同學們收集了生活中各種自己愛吃的食物,制成了漂亮的統計圖。
四、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高度和廣度,提高數學作業的有效性
數學練習題的設計一定要抓住重點,精確到各個知識點,才能使學生通過有針對性的練習全面地掌握所學知識,并且學會思考,了解數學思考的多種方法。同樣的一道數學題,從各個角度提出問題,讓學生多方面思考解答,就能舉重若輕,提高作業實施效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