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實施以來,廣大教師在教學中堅持素養導向,不斷引領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的變革。過去的評價多是關注學習的結果,而非學生的成長過程。因此,教育評價究竟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要以學生為主體,重新審視評價。學校引領各班根據學生學習能力、興趣愛好、性格特征等方面分為六個學習小組,創新性地構建了“七彩少年”嵌入式評價體系。
一、站在學生視角,反思評價“為什么改”
學生是在每一節課堂中學習和成長的。改革的目的就是讓學生真正愛上學習,愛上課堂,愛上知識,讓學生在課堂上實現真實、深度的學習。
二、堅持素養導向,反思評價“改什么”
評價改革,首先要理清評價的功能和目的。從本質出發,評價是用來幫助、激勵學生。因此,要從學生出發,探索真正促進學生成長的小學評價模式。
(一)評價內容的轉變:克服單一評價指標,落實評價內容育人
(二)評價指標的轉變:構建全面、科學的綜合素養評價的指標體系
(三)評價主體的改變:構建從“教師主評”到“多方聯評”的應用實施體系
(四)評價方式的轉變:基于激勵系統下的“終結性評價”到“過程性評價”轉變
三、從本質出發,小學評價究竟“怎么改”
(一)建立“七彩少年”嵌入式評價體系
學校引領各班根據學生學習能力、興趣愛好、性格特征等方面分為六個學習小組,采取小組互評、自評、全班共評方式,提高學生參與度,發展團隊合作能力,創新性地建構了“七彩少年”嵌入式評價模式,通過新榮譽評價體系激活學生動力。
學校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精華,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制作含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不同顏色的評價卡,分別代表向善、樂學、悅讀、踐行、才藝、健體、文明等七種不同的素養。
教師根據小組表現及學生個人成長表現,對每個學生進行“雙周評價——月總結——年評價”為節點的“語言評價+集星評價”的動態評價模式,每月會對學生的情況進行總結,涵蓋“我的收獲”“老師的希望”“家長寄語”“自己的決心”等方面,使教育評價改革從一次性、終結性靜態評價走向全程化、動態化評價的轉變。
(二)基于“最近發展區”,實行成長“私人定制”
評價的過程中,有的學生雖然付出了努力,卻依然不能達到既定目標,于是有了成長的“私人定制”。成長“私人定制”,是基于“最近發展區”的設計,讓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讓學生意識到,付出持續的努力方可達到目標。當學生知道“努力是有用的”,也就擁有了希望和目標,會朝著既定目標努力,不會半途而廢。
(三)從“減”到“得”,激活學生動力系統
只要學生達到了基本要求,就能獲得榮譽,沒有人數限制。“七彩少年”多元評價的激趣性就體現在“集星+公開表揚”的方式上。學生根據每類評價項的集星數和綜合評價集星數,期末可參選學校的“七彩橋畔少年”“新時代好少年”等評選。學校還會設計隆重的頒獎典禮,讓學生享受努力帶來的成就感。
(四)變學業報告為成長報告,讓學生的每一次努力都看得見
學期末,學生會拿到一本成長報告冊。相比傳統的學業報告或成長檔案袋,無論是內容還是功能定位,成長報告冊都有著本質的不同。
成長報告冊不再單一性地呈現學業等級,內容非常豐富,更像是一本自己寫成的書、一件自己策展的作品,讓成長看得見、摸得著。
好的學習評價,是在學生心里種下蓬勃向上、熱愛學習的種子,種下一顆能讓學生的知識、能力、品格、境界不斷生長的種子。老師只是幫助者、接力者,而不是評判者。這才是評價的要義。“七彩少年”評價體系的構建,為每個學生搭建了差異化成長平臺,全面提升學生核心素養,促進學校在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上的深度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