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化教學工具的應用對于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和提升教學效果具有顯著作用,與當前社會發展的趨勢及學生的實際需求相契合,實現了教學與學習的雙重收益。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運用多樣化的信息化教學工具,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有助于提升教師的技術能力。研究探討了多種信息化教學工具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案例。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交互式軟件
語文學科主要通過文字來表述內容,其所描繪的場景往往具有抽象性。特別是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通常依賴直觀的感知來學習和認識世界,往往難以想象文中所描述的場景,從而難以把握作者的意圖。此外,新課程標準強調創設合適的學習環境,以培養學生的學習核心素養。在這樣的背景下,多媒體、電子白板、電子互動平臺等信息化教學工具被廣泛采用,推動了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緊密聯系語文學科的特點,基于學生身心發展的需求,在具體的課程實施中運用信息化教學工具,既實現信息化教學的目標,又為學生提供了更豐富的學習途徑。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實踐應用
(一)多媒體技術在課堂導入中的應用
興趣被認為是掌握新知識的關鍵驅動力,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興趣對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有促進作用,賦予學生更強烈的學習動力[1]。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關鍵在于如何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有效的課堂引入至關重要,吸引人的課堂引入內容能夠捕獲學生的興趣,并幫助他們集中注意力。引導學生進入教師設計的問題場景,是激發興趣的有效方法。當運用信息化教學工具來構建學習場景時,應確保場景富有趣味性和創新性,從而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這要求教師運用信息化軟件技術,打造出立體的場景,使學生感受到沉浸式的學習體驗。
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課文《觀潮》的導入情境創設時,教師運用了多媒體技術。很多學生并未真正見過錢塘江大潮的磅礴氣勢,以便學生們能更直觀地感受文中所描述的內容,并培養他們對壯麗河山的熱愛。首先,教師播放錢塘江大潮到來時的音頻,起初吸引學生的興趣,并引導他們想象潮水來臨時的景象。接著展示錢塘江大潮的圖片和相關文字資料,教師指導學生結合視覺和聽覺的感受分享體驗。最終播放錢塘江大潮的視頻給學生觀看,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在學生們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震撼之后,隨后,教師帶領學生進入下一個教學環節。這種方法能夠從一開始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升學生對隨后課文內容的學習熱情,促進課堂教學效率提高。
(二)多媒體技術在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
詩歌學習要求學生沉浸在其意境之中,單靠教師的口頭講解和闡述可能難以讓學生深入領會詩句的深層含義,也可能使課堂失去活力和趣味性[2]。將多媒體技術融入課堂教學,利用圖片、視頻等形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歌內容。
比如,當學習到“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這一句時,教師提出問題:“這句詩中提到的五嶺有哪些?烏蒙山是什么樣的山呢?”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連綿起伏的五嶺和雄偉的烏蒙山的視頻,使學生通過生動的畫面體驗詩中所描述的“逶迤”與“磅礴”的山勢,在紅軍眼中卻只是翻騰細浪和滾動泥丸。為學生呈現一個直觀而強烈的對比,從而領悟到紅軍不畏艱難險阻的英雄精神。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微課的設計和應用
(一)微課在小學語文詩歌教學中的應用
微課視頻能夠將日常零散的知識點進行系統整合,詳盡地傳達給學生,使學生對語文知識點有更深刻的理解。它還提供了思考和判斷的空間,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問題探索能力。
例如,在教授《清平樂·村居》時,為了引導學生體驗田園生活的美好,激發他們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可以設計微課視頻。視頻通常控制在約5分鐘時長,運用漫畫風格展現田園景致,并解讀詩中人物動作的描繪,為學生營造一個舒適寧靜的學習氛圍。視頻輔以必要的旁白解說,幫助學生更準確地理解詩句內容。
(二)微課在小學語文學生針對性問題解決中的應用
除了設計課文內容講解的微課,還可以根據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定制相應的答疑微課視頻[3]。首先需要在班級中搜集學生提出的問題,然后將常見問題進行歸納整理,制作問題解決策略的微課。使學生能夠在課后多次觀看這些微課,對不理解的知識點進行重復學習,增強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比如,學生們很難區分開的“的地得”問題,可以專門制作微課來進行講解,首先向學生展示這三個字在句子中的正確用法,接著給出例句,讓學生從中找出錯誤用法,最后通過布置相關的練習題,讓學生在句子中正確填入“的地得”。
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電子白板的應用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內容優美且豐富。隨著電子白板技術的引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和富有靈性[4]。電子白板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得以應用。主要有:
(一)培養學生語文情感學習意識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們學習語文專業知識,還要關注到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培養學生的語文情感。而培養情感通常要在特定的環境下實現,電子白板在這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比如,在教授《船長》一課的最后兩個課時中,電子白板的大屏幕上展示了這樣的鏡頭:夜霧中船長哈爾威,屹立在艦橋上隨著輪船徐徐沉入大海。同時配有緩慢低沉的配樂朗讀,隨著屏幕上黑暗海面上只剩下幾縷水花,朗讀也恰好結束。學生們在看完了這個鏡頭之后,眼睛仍然盯著屏幕,教室中也是一片寂靜。學生們似乎在精神世界中已經接受了哈爾威的英姿。電子白板的運用,直觀地展現了哈爾威的英姿給學生們,顯著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
(二)優化語文閱讀教學過程
電子白板整合數字教學資源和信息化平臺,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的便利功能,整合優化教學過程,打造更高效的課堂教學。比如,在四年級《語文》下冊《魚游到了紙上》這一課的教學中,首先,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播放金魚在水中游動的視頻,接著,利用圖片功能展示栩栩如生的金魚繪畫作品。隨后,通過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師和學生可以進行繪畫交流。例如,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的繪畫工具進行金魚繪制,再邀請學生與老師共同完成繪畫,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三)拓展課外閱讀空間
電子白板可以利用其互聯網功能,共享網絡上的豐富數字資源,成為一個在線“圖書館”。相較于傳統教學工具,提供了更豐富的閱讀素材。教師可以通過電子白板為學生制定課外閱讀計劃。
例如,在學習《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課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先通過電子白板朗讀課文,接著,利用數字資源展示李白的其他古詩,如《送友人》《贈汪倫》等,以及其他具有特色的送別類古詩詞。學生可以通過對比不同詩句,理解李白與其他詩人描繪友情的獨特風格。這種教學方法,使得學生能夠通過電子白板拓展閱讀內容。
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交互式教學平臺的應用
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而言,在語文教學中培養他們的識字能力至關重要,這也是他們日后進行更深入語文學習的基礎[5]。僅在課堂上進行識字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這限制了學生接觸和認識更多漢字的機會。隨著識字類交互APP的出現,學生的學習方式變得更加多樣化,同時原本可能枯燥的學習過程也變得更具趣味性,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類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APP軟件,在近年來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日益廣泛。這些交互式APP在課堂中的主要應用包括:
(一)希沃交互平臺應用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采用希沃互動電視來營造生動的課堂場景,為孩子們創造更有趣的教學情境,從而吸引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希沃互動電視集成了大屏高清顯示、電視播放、音響輸出、電腦處理和電子白板等功能,是一個多功能的教學演示和操作平臺。結合希沃自主研發的系統軟件,教師能夠從互聯網的豐富資源中獲取教學內容。
例如,在講授《丁香結》這一課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設置一系列的闖關游戲。在希沃軟件中選擇“課堂活動”功能,頁面彈出后,可以查看每個欄目的具體使用方法,點擊“制作秘籍”,然后選擇“應用”來設計有效的游戲關卡,如“選詞填空”和“判斷對策”。在實際教學中,首先引導學生們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理解相關詞語。接著,通過希沃平臺展示“判斷對錯”的游戲關卡,讓學生們判斷“模糊”一詞與給出的其他詞語(如遮蓋、清楚、朦朧等)的意思是否相近。完成此游戲環節后,再進行“選詞填空”的游戲關卡,要求學生正確讀出拼音并根據拼音填入相應的漢字。通過希沃教學平臺設計的趣味學習游戲,旨在激發學生參與游戲和學習的熱情。
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希沃交互平臺在學習過程中引入思維導圖工具。例如,在教授《表里的生物》這一課時,為了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在課堂小結階段,可以打開希沃教學軟件,選擇白板功能,并在工具欄中選取“思維導圖”選項。選擇適當的思維導圖模板后,在編輯界面中設定“表里的生物”為中心主題,并添加“基礎知識”“課文內容解析”“課文拓展”等分支主題。接下來,在“基礎知識”分支下,可以進一步設計“字”“詞”“作者簡介”等二級分支,由學生根據這些分支補充具體內容。例如,將本節課學到的“脆”“攔”等生字以及與“盲人”“洪亮”等相關的詞語填入導圖中,并補充文章作者的基本信息和其他代表作,如《昨日之歌》。在“課文內容解析”分支的編輯過程中,指導學生從“課文主題”“內容詳解”“整體感知”等方面進行分析;而在“課文拓展”分支的內容總結中,可以引導學生總結與好奇心相關的名言。通過希沃交互平臺構建的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清晰地整理課堂知識,從而完善他們的知識體系。
(二)一起作業軟件的應用
一起作業APP是一款基于大數據驅動的學校教育平臺,它能夠與學校教學進度同步,覆蓋練習和評測等多個教育場景。該軟件現有線上產品包括小學語文、數學和英語。其中,語文在線作業產品具體包括教材匹配、題型全面、閱讀理解以及配套試卷。教師在使用一起作業APP時,首先需要下載并注冊賬號,然后設置所任教的學科,選擇所在的省市區和學校名字。在找到學校之后,點擊創建班級,在APP界面下方“班級”中點擊創建“班級”,基于自己任教情況選擇對應年級與班級。目前該軟件的作業范疇包括在線作業、線下作業、習慣養成與練習四個板塊。教師可以直接在線為學生布置日常作業,點擊需要布置作業的班級,也可在課堂上練習知識點,發布課后練習題,幫助學生進行專項訓練、鞏固知識與課后擴展延伸。
例如,在《宇宙生命之謎》課文教學中,可利用該軟件為學生布置課堂練習題。教師可以點擊軟件中的“布置作業”“日常作業”,打開頁面后,將提前設計好的題目展示出來,可以設置問題:“太陽系是在哪個星系中?”“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都有哪些”?在展示完問題后,可直接讓學生線上作答,教師對學生的問題回答情況進行評價。本節課結束后,教師還可以點擊“布置作業”中的“線下作業”“自定義作業”,此種作業模式支持多種形式,包括文字、錄音和拍照等。教師可設置問題“請同學們找一下和宇宙相關的神話傳說?”“除了地球之外,其他星球是否有可能存在生命”?學生可以以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完成課下作業。在線下作業模塊中,教師還可設置作業提交的時間,是否允許學生補交作業等。若教師允許學生補交作業,學生超過截止時間也可提交作業。通過互動式教學軟件的應用,可豐富作業完成形式,提高作業完成的靈活程度。
五、結束語
在信息化社會的發展進程中,各種信息化教學工具被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活動中。研究人員結合實際教學活動,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多媒體、微課、電子白板、交互式APP等工具的應用進行了分析,旨在為未來的信息化教學活動提供理論支持。
作者單位:鄧琰 靜寧縣城關小學
參考文獻
[1] 楊玉娟,王培娜,胡亞新.如何利用信息化策略助力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實踐與研究[J].好日子, 2022(32):0142-0144.
[2] 孫延才.運用信息化教學,培育學生多種能力——小學語文教學中信息化教學對學生能力的訓練[J].學周刊, 2022(27):142-144.
[3] 方嵐.信息化背景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探究[J].亞太教育, 2022(2):103-105.
[4] 盧靜.信息化背景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探究[J].小小說月刊:上半月, 2022(7):0179-0181.
[5] 唐捷.信息化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設計中的應用[J].課堂內外:小學教研, 2023(9):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