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針對干部人事檔案數字化建設問題進行研究,首先闡述干部人事檔案特點與數字化建設意義,然后立足于干部人事檔案數字化建設現狀,挖掘思想意識、管理系統建設、安全防護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解決方案。力求通過轉變思想觀念、創建干部人事檔案數字化處理系統、加強系統安全管理等方式,使機關事業單位的干部人事檔案管理系統得以更新,檔案信息化水平得到提升,安全得到保障。
關鍵詞:機關事業單位;干部人事檔案;數字化處理;信息技術
一、引言
在大數據時代,傳統的紙質檔案管理已經難以滿足現實需求,對組織人事工作效率產生了不良影響。為提高檔案利用效率,促進檔案管理效率與自身發展,機關事業單位應積極適應時代變化,探索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檔案管理模式。然而,許多機關事業單位過于偏重業務領域,忽視了檔案管理工作,導致難以為數字化建設提供充足的基礎設施,且資金和精力的投入不足。此外,在檔案安全管理方面的相關制度不健全、系統防護機制不完善,使檔案內容受到較大威脅。對此,單位領導班子和檔案管理人員應積極轉變工作思路,更新優化現有檔案管理設備,并構建檔案數字化處理系統,注重系統安全與權限設定,確保干部人事檔案的安全。
二、干部人事檔案數字化概述
(一)檔案特點
干部人事檔案是在組織建設、人事管理等工作中形成,將干部政治素養、成長經歷、工作業績等內容真實展現出來。同時,此類檔案屬于黨的重要執政資源,在專業化、高素質干部團隊建設中具有重要作用,其特點如下。一是真實性。檔案內容是在人事部門干部管理期間形成,可以真實展現干部整體情況,要求內容務必真實,可直接用于干部隊伍培養,是選拔、監管干部的關鍵參考資料。二是動態性。這類檔案不是靜態的,在形成后隨著時間推移,干部履歷發生改變,檔案內容也要及時更新和補充,具有時效性,如若干部人事關系發生改變,檔案也要及時轉移,堅持“檔隨人走”原則。三是機密性。人事檔案包含許多個人隱私,可能涉及國家機密、工作機密等,為了確保秘密事項不被泄露,檔案傳遞、借閱時有嚴格的規定,務必按照規定程序,保證信息安全[1]。
(二)數字化建設意義
在大數據時代,數字信息與檔案工作結合日益緊密,干部人事檔案管理需與時俱進,充分適應機關事業單位的現代化管理要求,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助力。從整體上看,檔案數字化建設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有助于檔案管理能力提升。干部人事檔案具有特殊性,對單位人才選拔和人資利用具有重要影響,是機關事業單位向前發展的驅動力,這就要求檔案管理應與時俱進。傳統的紙質檔案管理方式,依靠檔案管理人員在辦公區域進行查詢、復印等服務,已無法滿足單位發展的實際需求。數字化建設能夠促進檔案管理能力提升,彌補傳統管理模式的缺陷,實現檔案資源高效利用,發揮其潛在價值,為機關事業單位的穩健發展提供助力。二是有助于檔案的現代化管理。在干部管理工作中,人事檔案在職稱評定、崗位調動、薪資調整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是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通過數字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使檔案管理朝著電子化、智慧化轉型,便于查閱和存儲,從而為業務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有效支持。三是確保檔案完整性與準確性。傳統檔案管理以紙質為主,每一次查閱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損耗,縮短保存期限。在流轉期間還會出現涂改、污染、偽造等情況,影響檔案內容真實性,增加問題檔案數量。通過數字信息技術的應用,檔案以電子化形式展現,減少人員與紙質檔案的直接接觸頻率,有效預防檔案篡改和污染情況,內容完整性與準確性得到保障,且便于長期保存。
三、干部人事檔案數字化建設的現狀
(一)數字化工作重視程度不足
據調查,各地干部人事檔案管理水平不盡相同,一些單位的檔案管理設施不完善,檔案整理尚不完善,數字化建設更是成為空談。究其原因,這主要是因為相關人員缺乏檔案管理意識,沒有深刻意識到數字化處理的重要性,甚至個別領導對檔案管理持可有可無的態度,忽視檔案管理者業務能力的培養,認為檔案只需妥善保存,無須親自參與和過問。還有些領導存在敷衍應付的想法,認為只要相關單位對檔案審查通過即可,日常確保不丟失并做好借閱管理工作即可。受此思想影響,單位大部分資金都投入其他業務中,檔案管理逐漸被邊緣化,甚至連一些基本的軟硬件需求都無法滿足,嚴重制約了檔案管理和數字化建設工作的高效開展。
(二)人事檔案信息化系統不健全
近年來,在信息技術的大力支持下,人事檔案信息化建設正在穩步進行。盡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實際工作中仍面臨一些挑戰。一是基礎設施不完善,許多單位的人事檔案管理系統缺失,仍然依賴傳統方式,數字化建設意識不強,領導層投資不足,缺少信息化辦公設施和基礎設施支持,使得現有設備和設施已相對落后,難以實現全網聯合管理,導致“信息孤島”現象。二是軟件開發力度不足,現有的人事檔案管理系統功能單一,升級更新緩慢,信息化系統結構不完善,軟件使用安全性得不到保障,這不僅阻礙了人事檔案資源的共享,也增加了泄密的風險。三是管理標準不規范,在檔案流轉、借閱、存儲等方面,缺乏統一的管理系統支持,檔案信息化管理模式單一,各部門間缺乏有效溝通,常常出現執行不到位的情況,導致檔案管理效率低下,阻礙檔案數字化處理與建設事業開展[2]。
(三)檔案安全受到威脅
干部人事檔案關乎機關事業單位發展,還涉及員工的個人隱私,因此,對檔案安全提出嚴格要求。機關事業單位對干部檔案的安全性認知不足,尤其是在數字化背景下,許多紙質檔案開始朝著電子化轉變,越來越多人事檔案信息被存儲到網絡空間,使安全隱患進一步加大。如若沒有完善的檔案安全網絡系統支持,很容易遭受黑客、病毒的攻擊,對檔案信息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四、干部人事檔案數字化建設的對策建議
(一)提高重視程度,更新數字化設備
針對檔案數字化建設中,領導層和員工在思想意識層面存在的問題,應通過明確責任、實施獎懲措施、加強宣傳等方式,提高認知水平,并加強基礎設施,升級數字化設備,為檔案數字化處理打好基礎。一方面,提高領導干部及全體員工的重視度。領導干部應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動全體員工對人事檔案管理擁有正確的認知,不斷更新人事檔案管理理念,為數字化建設提供思想支持。還要明確管檔員責任與權利,完善激勵機制,對在檔案數字化建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應給予物質或精神上的獎勵,增強檔案管理者的榮譽感;對于出現失誤或者懈怠人員,應給予警告或處罰。日常注重工作資源投放和工作條件的改善,使檔案管理員能夠無后顧之憂,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另一方面,加強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數字化設備是檔案數字化轉型的基礎,相關部門應加大投資力度,為檔案數字化處理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首先,采購計算機刻錄設備,檔案處理期間的文件、數據、信息等,都要通過刻錄存儲到電子設備中。在刻錄設備選擇時,應保證通用性,以免與現有設備接口不匹配,影響檔案信息順利傳遞;其次,完善設備防護軟件,如防火墻、殺毒軟件等,更新現有的數字化設備,促進系統升級,修補漏洞。確保各類管理軟件能夠在安全和諧的網絡環境下使用,使檔案上傳、下載操作得到保障。同時,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還可購買更高級別的設備,如存儲設備、數據庫服務器、路由器等,創建數據信息服務系統,使檔案處理效率進一步提升[3]。
(二)創建數字化處理系統,提高檔案信息化水平
當前各行業信息化水平逐漸提升,傳統干部檔案管理模式的弊端逐漸展現出來,主要表現為原件容易損壞、工作效率低下等,難以適應經濟發展與干部隊伍發展需求,急需創建數字化處理系統,促進檔案信息化水平提升。該系統由信息采集、檔案管理、信息利用等模塊構成,基礎數據源于紙質檔案錄入、材料掃描等多種途徑,借助內部辦公平臺,實現檔案信息的批量采集與管理,使干部檔案信息處理實現質的轉變。
1.檔案采集模塊
將紙質檔案從實體庫中提取后,拆卷,核對頁碼,將高掃和平掃材料相區分,然后開展數據采集工作,掃描期間要將圖像糾偏、去黑邊、去污處理,核對檔案目錄,初步審核電子信息,再由專人負責檔案原件數據審核,確保無誤后,將原檔案裝訂處理,電子數據歸檔存儲,以備后用。
2.檔案管理模塊
該模塊主要功能在于材料整理、傳遞、保管與查閱等,涵蓋了業務管理、信息管理等內容。其中以業務管理為核心,適用于材料管理、案卷管理及信息審核。根據國家檔案局頒布的關于人事檔案信息系統建設的要求,使該系統的總體規劃更加完善,檔案信息處理更加系統規范,與干部人事檔案數字化建設目標相契合。
3.檔案閱檔模塊
干部檔案網上查閱業務涉及三類角色,即領導層、管檔人員、檔案查詢者,將其分別設為A類、B類和C類角色,先由C類角色提交查檔申請,寫明查檔目的與內容,由B類角色初步審核,如與規定不符,可駁回申請,如若符合規定,則提交給A類角色,由其根據申請表內容作出批示,將批示結果傳遞給B類執行,如若批示“允許”,C類角色可擁有查檔權限,否則無權限。
(三)加強系統安全設計,確保干部檔案安全
干部人事檔案涉及許多用戶信息,在干部人事檔案的數字化建設過程中,安全必須置于首位。因此,應結合國家相關規定,制定檔案安全保障制度,加強檔案信息安全,并在系統安全架構設計中,完善各層次體系并合理設定權限,有效預防外界和人為等多種因素對檔案構成的威脅,盡量降低檔案信息更改和泄露等問題產生,具體如下。
1.系統安全架構設計
(1)服務器的物理防護。該層防護通常位于最底層,可為其他層打下堅實基礎。一些用戶在系統安全配置時,更傾向于網絡層、軟件等方面,常常忽視物理層的防護,很容易使服務器遭受物理損害,造成嚴重損失,且自行恢復難度較大。對此,機關事業單位應注重物理層的安全防護,通過機房棚頂防水處理、增加滅火器數量、機房安裝空調系統、設置防靜電保護設施等方式,使服務器運行空間溫度得到良好控制,避免高溫造成系統性能損傷,還可以通過防靜電措施來延長服務器的使用壽命。
(2)系統安全認證。該系統采用用戶名與數字簽名的認證方式,借鑒銀行系統的安全機制,設定同一用戶如若24h內連續3次輸入錯誤密碼,則賬戶便會被凍結,由此避免黑客的暴力解密。用戶在登錄時還會出現字符串,由系統自動對比字符串,只有輸入正確的驗證碼,才可順利登錄,避免因多個軟件工具同時登錄,對服務器性能造成損傷,影響其他用戶的正常登錄;此外,為了加強客戶端訪問與數據管理,針對客戶端訪問地址進行加密,設置安全訪問機制,使用戶訪問的安全性得到切實保障[5]。
2.系統權限結構設計
人事檔案信息系統面向業務全過程,所有功能都涵蓋在內,用戶使用期間,根據權限便可使用其中部分功能。對于不同用戶來說,其訪問得到的界面信息有所區別,若無權限設置,系統便可將全部功能展示給用戶,此種頁面更加便捷且友好,但會降低系統的安全性。對此,該系統增加權限設計,劃分成三個結構層次,具體如下。
(1)功能操作權限。這是最基本的權限級別,系統按照用戶等級為其設定相應權限,各類角色權限集合便是其可操作的全部權限。在系統訪問期間,系統根據用戶的功能菜單權限生成動態界面,用戶只能在自己權限范圍內使用功能,無權操作未授權的內容。
(2)數據訪問權限。與功能操作相比,該權限等級更高,系統可根據用戶類型、檔案存儲單位等,賦予相應權限,用戶獲得的權限為系統全部功能的一部分,只有當用戶擁有所有權限時,才可對系統所有功能進行使用,查閱全部檔案信息。在數據訪問權限的結構中,可細分為三層,即數據操作、數據訪問、功能訪問,其中第一和第二種的權限范圍較廣,分別支持角色創建、角色菜單訪問、檔案閱讀與下載等。
(3)數據操作權限。該權限為最高層級,用戶在檔案查詢結束后,該權限可限定用戶的操作內容,如閱讀、下載、打印等。當用戶具備該層次權限后,可同時擁有功能操作、數據操作兩項權限,例如,A用戶擁有下載權限,則自動擁有閱讀、打印權限;B用戶只有閱讀權限,則不支持下載和打印,由此維護檔案安全。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干部人事檔案管理模式正朝著數字化、信息化的方向轉變。在此期間,應把握人事檔案的特點與管理要求,通過轉變思想觀念、創建檔案數字化處理系統、加強系統安全管理等方式,使思想意識、管理系統建設和安全防護等方面得到改善。同時,還要充分發揮權限設置、防火墻、計算機系統等技術優勢,提高檔案資源的處理效率和利用率,便于后期查詢、更新和使用,為干部個人進步與機關事業單位的發展提供助力。
作者單位:孫凡 天津市教育委員會教育綜合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
[1]徐麗娟.淺議新時代機關事業單位干部人事檔案信息化問題[J].河北企業,2021,000(010):80-82.
[2]付偉.機關事業單位干部人事檔案管理數字化轉型關鍵思路分析[J].文化產業,2022(21):33-36.
[3]李戎.淺析機關事業單位干部人事檔案管理數字化轉型[J].辦公室業務,2021(10):225-227.
[4]張東亮.關于機關事業單位人事檔案信息管理的數字化與網絡化研究[J].神州,2020(05):45-47.
[5]趙文梅.新時期機關事業單位人事檔案數字化管理問題及對策[J].信息周刊,2019(23):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