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加快互聯網、大數據技術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不僅是推動美術課程教學模式創新升級的必要舉措,更是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根本要求。網絡平臺是信息技術、互聯網、大數據等各種先進技術共同匯聚而成的綜合性平臺,不僅為美術課堂教學提供源源不絕的優質課程資源,而且可成為教師教學的工具、學生學習的媒介。為了發揮網絡平臺在初中美術課堂上的優勢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了各類美術網站、網絡學習平臺、網絡教學系統、新媒體平臺、AI繪畫與電子板繪等在美術課堂上的應用措施,以期促進初中美術課堂教學模式的升級。
關鍵詞:初中學校;美術課程;網絡平臺;教育信息化;技術應用
一、引言
教育部頒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中重點指出,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思想為指導,圍繞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新征程,積極推動“互聯網+教育”戰略的實施。另外,2023年5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深化行動方案》也明確指出,充分利用數字化賦能基礎教育,構建數字化背景下的高效新型教學模式,助力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目前,各地初中學校已經將智慧化、個性化、數字化、混合式課堂建設作為主要任務,但是課堂建設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尤其是初中學校的美術課堂建設,由于涉及美術鑒賞與美術鑒賞繪畫操作,因此對網絡平臺、信息技術的應用的要求和難度相對較高。現階段普遍存在著信息技術應用面狹窄、課堂缺乏智慧特征等問題。
本文從網絡平臺的綜合應用出發,提出各種網絡技術、信息技術軟件等在美術課堂上的應用方式,有助于構建內外結合的智慧化、數字化美術課堂生態。
二、網絡平臺的定義
網絡是將地理位置不同、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個計算機系統通過通信設備和線路連接起來,形成由通信協議控制的資源共享和數據交換系統[1]。顧名思義,網絡平臺便是由網絡主導形成的以計算機技術為驅動體的綜合性平臺,諸如大眾熟知的微信公眾平臺、博客、QQ及各種學習網站、教育網頁等等,都是網絡平臺的組成元素與體現。
三、網絡平臺在初中美術課堂上的主要作用
(一)解決美術課堂時空限制
網絡平臺的顯著特征是無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性。例如,騰訊課堂、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和美術寶1對1等專注于教育教學的網絡學習平臺,為初中生提供24小時全時段的學習空間。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和情況,隨時隨地登錄平臺進行學習。與傳統的線下課堂相比,無論是美術鑒賞、繪畫實踐還是理論學習,學生都不再受限于固定的課堂時間,從而讓美術學習變得更加自由和靈活。
對于初中美術教師而言,他們可以根據教學需求,利用這些網絡學習平臺安排課外美術鑒賞活動或作業,并對學生進行遠程教育指導,打破線下課堂的時間和空間限制,實現美術課堂內外的有效聯系,提升教學效果。
(二)賦予美術課堂智慧特征
網絡平臺具有多樣化特點,其多樣化體現于網絡平臺功能上。美術教師既可以利用網絡平臺開展線上直播課,也可以借助網絡平臺優勢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進行翻轉課堂教學,賦予美術課堂更多的可能性,為美術課堂增添智慧特征[3]。網絡平臺的多樣化也體現于網絡平臺類型上,除了騰訊課堂、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美術寶1對1等網絡教學平臺外,還包括了人們熟知的微博、博客、抖音、微信公眾平臺及各種美術網站等。
不同的網絡平臺的功能不同,美術教師利用不同的網絡平臺開展教學活動,能夠賦予美術課堂更多可能性。例如,在美術課堂上通過計算機設備登錄少兒美術網、中國美術教育網等,可以直接為學生提供更多優質美術素材與案例,滿足學生美術鑒賞的需要;美術課堂上通過線上學習平臺,在信息技術軟件與網絡系統的支撐下,制作各種視聽結合的美術教材素材,通過微課、視頻、圖片、動畫甚至是游戲的方式提供給學生,從而增強學生美術學習體驗。
四、網絡平臺在初中美術課堂內外應用模式
(一)利用各大美術網站,匯聚優質美術教學資源
目前,中國少兒美術網、中國美術教育網、中國青少年兒童藝術網及愛畫網等網站,是目前美術教育領域較熱門的網站平臺,這些平臺上不僅匯集了優秀的美術作品,還提供了眾多美術教學視頻、科普圖文等資源。其中,美術教學視頻包括素描、油畫、山水畫、剪紙等各種與美術相關的素材,可供美術教育工作者使用[4]。如今,大多數的初中學校教室內已經安裝了多媒體設備,美術教師可以提前通過電腦登錄上述各類網站平臺,根據美術教學需要,匯總相關的優質美術教學視頻,并在必要時進行適當改編和優化。課堂上,通過多媒體設備連接計算機,為學生提供網絡平臺上優質的美術資源,讓他們學習最為先進的美術知識。
此外,美術教師也可以通過教室多媒體設備連接計算機,現場登錄相關美術網站,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需求,通過網站平臺的搜索引擎獲取相應的美術圖片、素材,供學生參考與鑒賞。采用這種教學方法,不僅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效果,也更好地滿足了學生對美術資源的學習和掌握需求。
(二)利用網絡學習平臺,指導學生線上學習美術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藝術教育的重視,美術課程在初中學校的地位大幅提升。與此同時,市場上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順應藝術教育大趨勢,推出了一系列各種具備插畫、素描、手繪、在線學習等功能的網絡學習平臺,有效滿足了美術學習者的個性化需求[5]。
初中美術教師應把握這一優勢,善于利用市面上優秀的美術網絡學習平臺,指導學生們通過網絡學習平臺進行美術學習。例如,羊課網、美術家、美術寶1對1等平臺。
一方面,美術教師根據課堂教學內容,指導學生通過網絡學習平臺尋找對應的網課,如創意畫、國畫、水粉、彩鉛、素描、油畫等,并向學生們推薦適合的課程視頻,指導學生進行觀看,彌補線下課堂教學的不足。
另一方面,美術教師布置日常的作業任務時,可重點指導學生通過網絡學習平臺進行完成,如通過美術寶1對1完成創意畫、國畫、水粉、彩鉛、素描、油畫等定制課程視頻觀看,并完成視頻后附加的題型,學生在平臺的提示下更有效地參與美術課外學習。
(三)利用網絡教學系統,打造現場可體驗美術課堂
網絡平臺是一個泛稱,其不僅包括上述提及的網站平臺、網絡學習平臺,也包括與互聯網連接的多媒體系統及各類硬軟件設施,例如目前教育領域炙手可熱的希沃教學平臺及其他智能化交互設備等。初中美術教師可以利用這些網絡教學系統來創建具有體驗性和趣味性的美術課堂。比如,通過采用市場上主流的網絡教學設備,構建集成語音和視頻功能的教學硬件體系,將教室內的多媒體大屏升級為加寬加長的3D曲面屏,從而為學生創造一個身臨其境的學習環境。
美術課堂上,通過移動終端和藍牙系統等功能,讓每一位學生佩戴耳機,這樣就可以及時地、精準地與老師互動,同時,也可以與班級同學互動[6]。必要情況下,也可以購置一套VR或AR設備,學生穿戴VR、AR設備,就可以沉浸式感受到教材上、大屏上無法呈現的美術圖畫,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為師生互動提供客觀條件。又如,教室內引進希沃交互智能多媒體設備,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們在課堂上進行繪畫,學生邊學習課本上的美術理論知識,邊欣賞多媒體設備上的美術圖畫,邊在教師引導下操作希沃設備,親自參與繪畫。這種教學模式有效地結合了美術理論與實踐,有助于提升學生對美術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四)利用新媒體平臺,實施項目化美術教學活動
目前,被大眾熟知的抖音、微信公眾平臺、微博等新媒體平臺同樣是網絡平臺的重要組成。在許多美術教師的傳統教學觀念中,新媒體平臺主要用于娛樂,很少將新媒體平臺與美術教學、學生的學習進行聯系[7]。實際上,新媒體平臺對學生課外美術學習習慣的形成大有裨益。
例如,美術教師進行水墨畫教學時,可以利用新媒體平臺開展項目化的美術教學活動,創建一個“品鑒江南水鄉古鎮,學習傳統水墨畫作品”主題活動,教師為學生布置課外的學習任務,即利用課外時間,通過手機、電腦等登錄抖音、B站、微博等新媒體,搜索與江南水鄉古鎮有關的短視頻片段,自主鑒賞、思考、探析江南水鄉古鎮的風格,從美術的視角品鑒江南水鄉古鎮[8]。課堂上,教師讓學生們將課外自主探索時收集的圖片分享,教師圍繞著學生在新媒體平臺上獲取的美術圖片,進行相應的解析,利用水墨畫理論知識去闡釋江南水鄉古鎮的藝術塑造原理,促使學生將實景與水墨畫作品聯系,或指導學生們根據自身探索的實景想象與模仿創作,認識到中國傳統水墨畫作品以點、線、面為主要表現手法,指導學生運用美術的基本元素創作出畫面均衡、構圖優美的水墨畫作品[9]。
(五)利用AI繪畫、電子板繪,開展美術課堂的繪畫實踐
AI繪畫、電子板繪是當前藝術生常用的繪畫工具,其本質是一種基于計算機系統支持,在網絡資源、生成式AI、智能感應裝置等多種技術混合驅動下的一種美術操作工具[10]。
從技術歸類來看,AI繪畫、電子板繪因為需要網絡系統的參與,因此同樣屬于網絡平臺的范疇。美術教師可利用AI繪畫和電子板繪對學生實施美術教學。例如,在教授學生學習油畫時,鑒于油畫的學習難度較高,尤其是對于許多初中生而言,在油畫繪畫過程中往往不知如何下手。此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使用AI繪畫和電子板繪,將它們與多媒體設備連接,并在AI繪畫和電子板繪上導入梵高、莫奈、莫迪里阿尼、蒙德里安、康定斯基等印象派、后印象派、抽象派的名作。指導學生根據提供的名作,使用AI繪畫、電子板繪的臨摹功能,進行點對點、面對面的模仿繪畫,這不僅能降低學生在美術繪畫上的難度,更能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美術課程是初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是我國實施素質教育、美育工作的關鍵性課程。現實情況表明,初中美術教學模式改革必將朝著信息化趨勢發展,教育信息化已經是美術教師關注的話題。網絡平臺在初中美術課堂上運用,不僅解決了美術課堂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還能增加美術教學的可能性,提高教學效果,并讓學生在一個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美術知識。網絡平臺應用于初中美術教學的關鍵在于有效利用各大美術網站、在線學習平臺、網絡教學系統、新媒體平臺、AI繪畫工具和電子板繪等資源,通過網絡平臺構建課內外互動的美術教學生態系統,以更好地發揮美術教育的功能。
作者單位:李中鋒 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聊城二中附屬東苑中學
參考文獻
[1] 梁巖,徐強. 數據可視化藝術類專業網絡學習平臺設計研究 ——以吉林藝術學院數字媒體藝術專業聚合教育平臺為例[J]. 美術大觀,2019(5):148-149.
[2] 巢楊希. 借助信息技術,助力美術課堂教學 ——以蘇教版美術三年級上冊《形形色色的人》教學為例[J]. 小學教學研究(教研版),2021(10):78-79.
[3] 王思博. “互聯網+”教育\"背景下中學美術翻轉課堂教學設計 ——以長春市第72中學教學實踐為例[J]. 文教資料,2019(14):87-88.
[4] 吳佳寧. 基于AiClass平臺的美術教學數字化資源有效應用——以《旋轉的短線》一課為例[J].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1(22):27-28,31.
[5] 羅衛紅. 信息技術在初中美術欣賞課中的應用實踐探索——以《沉雄瑰麗的中國青銅藝術》一課為例[J]. 教育信息技術,2023(5):61-63.
[6] 梁貴媛,馬麗萍. 核心素養視角下信息技術與美術跨學科融合教學探究——以《窗花剪紙藝術amp;Python程序設計》為例[J]. 教育信息技術,2023(1):56-59.
[7] 姚雯歆. 利用信息技術打造個性化美術課堂 ——以《珍愛國寶——古代的陶瓷藝術——二方連續紋樣》為例[J]. 美術教育研究,2018(11):127.
[8] 曹徐豐,朱聿銘.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跨學科教學設計與實踐——以\"人人都是藝術家\"項目式學習為例[J].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23(18):72-74.
[9] 涂湘東. 美術教師線上智慧教學需求分析與平臺構建 ——以MOOC《中學美術教學設計》為例[J]. 嶺南師范學院學報,2021,42(3):111-117,124.
[10] 楊耀東. 美術鑒賞教學中智能終端的運用-以高中美術鑒賞模塊“走進意象藝術”為例[J]. 中小學數字化教學,2019(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