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法治化語境下科技創新稅式支出治理路徑研究
胡耘通 嚴榮強
摘要: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優化營商環境成為國家治理的重要議題,并被寫入“十四五規劃”。法治化是優化營商環境的必要手段,其中稅收作為重要評價指標,其相關稅式支出對營商環境有重大影響。目前,我國在科技創新稅式支出治理方面面臨諸多挑戰。為實現有效治理,應通過法治化手段,對科技創新稅式支出的開立、預算和效益評估進行全過程管理,以優化營商環境。
*基金項目:重慶市社會科學規劃重大項目“促進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稅制協同創新研究”(2023ZDSC06)。
“獎優不罰劣”對企業創新投資產生影響了嗎?
——基于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調節作用
崔瑩 王一琳 張霄
摘要:以A股上市公司2013—2019年數據為研究樣本,分析并檢驗具有“獎優不罰劣”特征的高管薪酬黏性對企業創新投資的影響機制。研究發現:具有“獎優不罰劣”特征的高管薪酬黏性對企業創新投資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而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質量會對二者之間的促進關系起到一種負向調節作用,即抑制作用。在進一步分析與檢驗中發現:第一,與非工業企業相比,工業企業中存在的“獎優不罰劣”現象對企業創新投資的促進作用更加明顯,且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對二者之間促進關系的抑制作用也更為顯著;第二,與國有企業相比,非國有企業實行“獎優不罰劣”政策對企業創新投資的促進作用更為顯著。同時,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在調節這一促進關系時,對非國有企業的抑制效果也更為突出。
國內PPP項目付費機制稅收問題研究
王嵩
摘要:目前,PPP模式已成為轉變政府職能、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減輕地方債務壓力的重要途徑。隨著PPP項目逐步進入運營期,前期PPP相關合同和合作協議中涉及的運營期政府付費稅務處理問題開始凸顯,主要涉及付費的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PPP項目付費是社會資本參與、項目運營、最終順利移交的關鍵。PPP項目付費體現為政府采購與社會資本提供商品、服務的一種長期合作契約關系,以實現對建設成本的回收和運營成本、管理費用、合理利潤的覆蓋,主要有使用者付費、政府付費和可行性缺口補助3種方式。目前,我國PPP項目稅收政策仍存在空白地帶,不同項目的付費方式不同,也對稅收處理造成了困擾。結合實際案例,提出PPP項目付費機制存在的問題并嘗試提出合理建議,以期規范PPP項目付費機制,解決相關稅收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