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江蘇省委網信辦、省教育廳、省工信廳確定東臺市為江蘇省智慧教育樣板區培育區域。東臺市迅速響應,根據要求擬定實施方案,按序穩步推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一、夯實數字教育應用基礎,為樣板區建設提供支撐
網絡提升工程 投入480萬元對全市教育系統網絡進行再提速,提升教育城域網承載能力,形成萬兆核心網絡,所有學校實現千兆接入,信息交互更便捷。
安全防護工程 完善網絡安全體系,升級重要安全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可信環境下區域新空間安全防御體系,網絡和信息系統達到二級等級保護要求,確保智慧教育在網絡安全環境中穩定運行。
場域建造工程 近3年每年投入3000多萬元用于校園智能化建設,新增智慧教室21個,更新交互式教學一體機600多套,新建或升級錄播教室50余間,更新教學、辦公計算機4600多臺。截至目前,全市95%以上的中小學校通過省級智慧校園認定。
二、深化教師評價改革研究,為樣板區建設凝聚智慧
專家引領明方向 2023年8月,江蘇省智慧教育樣板區創建專家組在省電化教育館副館長李建芬帶領下蒞臨東臺市,對創建工作進行悉心指導。東臺市迅速作出調整,明晰建設方向,細化實施路徑。
分類研究齊推進 一是人事科、教研室牽頭,依照相關法律法規,研究制定教師發展的共性指標;二是教研室各研訓員牽頭各學科骨干教師,依據新課程標準研制各學段、各學科的教師評價專業標準;三是市電教館牽頭,聯合市大數據集團研制系統平臺升級方案。
學習借鑒優方案 認真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經驗做法,融合優化評價改革方案。今年3—5月,我們赴如皋、射陽、亭湖、大豐等地學習交流,吸收他們好的經驗做法,進一步整合優化東臺市建設方案。
多方論證再優化 召開多層次、多類別座談會,征求各方意見建議,精心打磨評價方案并及時調整優化。目前已完成方案的研制,正在與平臺對接形成新的評價系統。
三、加大政策制度保障力度,為樣板區建設保駕護航
組織推動 一是迅速搭建工作班子,成立以東臺市教育局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分管負責同志為副組長,人事、規財、普教、教研、電教等職能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智慧教育樣板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并建立聯席會議制度,負責統籌、協調、服務與指導工作,形成創建工作合力。二是及時總結破解難題,專題召開推進會、研討會,統一思想,及時解決創建過程中的難題,保證創建工作有序推進。
提升素養 將提升師生數字素養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引導師生掌握必要的信息技術技能,培養其良好的數字化學習和工作習慣。一是進行信息化應用培訓,組織全市中小學幼兒園骨干教師圍繞“數智技術”開展轉型應用培訓。二是舉辦師生信息素養提升實踐活動,通過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全面提升師生信息素養。
財政支持 東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于今年3月專題召開高質量發展推進會,明確將智慧教育樣板區建設作為對教育高質量發展考核的重要指標,市財政計劃兩年投入6000萬元用于樣板區建設。
制度保障 加大全體教師信息素養考核力度,增加骨干教師評選和考核指標中有關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方面的比重,印發《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數字化應用能力考核指標》。出臺以獎代補的激勵政策,引導教師參與智慧教育評價改革實踐。將學校、教師利用評價系統平臺廣泛開展智慧評價研究納入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