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蘇州高新區智慧教育樣板區創建工作的關鍵之年,也是打基礎之年,2024年則是重點突破之年。通過近兩年的努力,智慧教育樣板區創建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同時也面臨新的挑戰。蘇州高新區主要從三個層面對創建工作進行保障:一是組織制度保障,實現“三明確”,即創建組織架構明確、解決方案明確、目標考核明確。二是技術團隊保障,發揮蘇州高新區大院大所云集優勢,建立技術會商制度,確保方案落地。三是專項經費保障,確保區域教育治理轉型專項經費投入。
一、圍繞創建工作的軟課題研究取得實質性進展
蘇州高新區教育局把創建工作的前瞻性和實踐性研究放在先行位置,成立課題研究組,從三個層面展開研究:一是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對創建工作進行全面設計,重點研究治理轉型的理念與思路、機制與模式、內容與要求、技術與應用等,最終形成區域智慧教育數字治理轉型解決方案。二是區域智慧教育數字治理轉型支撐的技術體系研究,包括區域數據治理實施標準、應用模式、技術手段等。三是區域智慧教育數字治理轉型場景建設,重點打造“兩個全生命周期”“一個全業務流程”,賦能學生成長、教師發展、學校綜合評價等。
二、實施智慧教育環境工程,補齊創建硬件基礎
2023年,蘇州高新區持續實施智慧教育環境工程,重點推動了5所學校、7個校區、343間智慧教室的建設,補全補齊區域數字治理轉型的硬件短板,提升了教學一線數據智能采集的程度,為后續數據應用和數據賦能提供了硬件保障。
三、持續升級時空云平臺,完善創建軟件基礎
2018年以來,蘇州高新區持續開展智慧教育時空云平臺建設,率先建成統一用戶認證體系,打造師生個人網絡應用空間,實現區域教育大數據互聯互通共享。全區116所中小學(含幼兒園)近萬名教育工作者、全部中小學生、眾多社會人士紛紛開通教育時空云賬號,各類角色累計用戶數量達41.36萬,其中教師用戶1.2萬,學生用戶17.72萬,家長及機構用戶22.44萬。重點推進線上學習中心平臺建設,完善智慧教育教學一線需求,圍繞教與學業務流程進行技術支撐,提供更加快捷、穩定、安全的用戶體驗。
四、啟動區域全量數據治理工作,完成區域教育數據體系V1.0版本
2023年末,蘇州高新區啟動全域教育數據治理工作,這一工作幾乎把蘇州高新區多年來圍繞教育信息化建設所做的工作進行了一次全面梳理,涉及數據來源、數據屬性、數據應用、數據服務等多個方面,據此形成完整治理體系——蘇州高新區教育數據體系V1.0。該體系基本涵蓋區域教育全量數據,初步理順了數據穿透關系,確立了數據全生命周期,為接下來落實“一數一源”、實現數據應用和數據賦能打下良好基礎。
五、繼續推進數據治理工作,形成數據治理系列成果
在認真梳理上一階段區域數據治理工作的基礎上,蘇州高新區進一步明確了今后一段時間數據治理方面需要突破的重點:一是落實“一數一源”,形成區域智慧教育數據體系V2.0,指導區域數據治理實踐。二是完成區域智慧教育數據實施標準、區域智慧教育數據管理應用等頂層制度體系。三是對標國家和省市相關要求,完成區域數據治理技術標準實施規則。
六、完成數據應用與監控平臺研發,構建數據閉環運行融合體系
數據應用與監控平臺是鞏固數據治理成果的關鍵舉措,更是數據應用、數據賦能的重要平臺。數據應用與監控的核心功能是支撐“數據治教、數據治校、數據治學”的教育創新機制,實現教育大數據應用和決策分析服務。具體包括四大核心功能:一是數據管理功能,即數據匯集、修改、申報、分發、權限等。二是數據應用功能,即數據共享、確權、交換等。三是數據賦能功能,即數據分析、運算、二次生產、預警預測、報告等。四是數據報表與看板功能,即數據智能查詢、統計、報表、可視化等。
七、圍繞師生全生命周期和服務全業務流程,形成“大場景+小場景”教育數字治理轉型蘇高新模式
蘇州高新區創建工作落地場景目前的架構是圍繞教師發展全生命周期、學生成長全生命周期、教育教學管理服務全業務流程來展開:一是對既有應用模塊(節點)進行全面梳理,根據“兩個全生命周期”和“一個全業務流程”進行融合,最大限度提高集成度,不提倡系統過于分散和碎片化,也不追求數量上的堆積。二是進行關鍵模塊(節點)優化設計,圍繞用戶做優化,在一些關鍵場景方面突出流程再造,最大限度提升用戶體驗。三是通過“三大賦能場景”搭建區域教育數字治理轉型框架,并通過眾多“小巧靈”模塊豐富數字治理轉型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