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科學謀劃了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改革進行到底的堅強決心和強烈使命擔當。國有企業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刻認識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堅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要求,抓好頂層統籌謀劃,堅持學習打頭、堅持調研開路、堅持實干開路、堅持為民服務,聚焦“培根鑄魂、破解難題、擔當作為、服務職工”相互貫通、層層推進,推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在國有企業走深走實、落地生根。
堅持學習打頭,培根鑄魂踐初心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對此,國有企業要大力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搞清楚我們在新時代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樣全面深化改革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一步深化對社會主義改革規律的認識,不斷把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堅定理想信念、錘煉黨性和指導實踐、推動改革的強大力量。
突出“精準”,抓好統籌謀劃。建立“方案+ 清單”兩級學習網絡,制定實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長效學習方案,定時梳理并及時更新學習清單,分級分類明確學習要求、內容及人員,精準推動理論學習高質量開展。構建“聯系+ 督導”學習推動機制,在各級基層黨組織組建學習指導小組、督導小組,通過指導組在線指導與三級監督交互推進的模式,精準確保理論學習各項任務穩步推進、取得實效。
突出“引領”,抓好全面覆蓋。一是抓好“四類人群”。在抓好領導干部、黨員職工理論學習的同時,持續強化青年職工理論學習,并把學習研討范圍增擴至各線技術經理等人員,高質量開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集中輪訓及讀書班,以黨的創新理論賦能技術骨干團隊。二是抓實“五類課程”。聚焦重點內容,通過“線上+ 線下”“自學+ 培訓”等靈活多樣的學習形式,上好理論課;邀請專家庫成員,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廣的視野,上好名師課;堅持以上率下,由領導干部帶頭講授主題黨課,吃透精神實質,上好示范課;圍繞中心工作,聚焦科技創新等主題開展專題學習研討,上好實戰課;注重氛圍營造,組織線上答題、知識競賽等趣味學習活動,上好互動課。
突出“實效”,抓好融會貫通。對標學習要求,嚴格組織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聚焦“以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戰略支撐”等內容開展學習研討,規劃學習成果落地轉化方案,做好理論學習深化、內化、轉化工作。強化責任擔當,結合企業主責主業和實際工作,從科技自立自強、人才隊伍建設等領域明確行動方向,深入推進各工作條線的改革創新工作,將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指導實踐的強大思想武器。
堅持調研開路,破解難題謀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在深入踐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過程中,國有企業要堅持調研開路,建立完善先調研后決策的重要決策調研論證制度,把調查研究貫穿決策的全過程,使之真正成為決策的必經程序,不斷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水平。
帶著問題去,找準發展之困。一是用好“深、實、細、準、效”調研五字訣,圍繞企業改革發展的重點、難點和堵點,聚焦高質量人才隊伍建設、黨業融合、科技創新等工作中的急難任務,精準選題,精細“把脈”,找準調研切入點。二是做好“調研內容、調研時間、調研人員、調研方式”的安排統籌,組織開展調研審批報備,有效避免扎堆調研、多頭調研、重復調研的情況,不搞無效調研。領導班子成員要深入基層,利用調查問卷、現場走訪等方式,瞄準技術團隊、青年職工、職工代表等不同人群,大力拓展調研的廣度和深度,切實提高調查研究質效。
制定清單改,落實破題之策。企業領導班子成員要立足重點目標任務開展深度調研,召開調研成果交流會,分析研究調研搜集到的重難點問題,形成問題整改清單,制定整改措施,并按月跟進,確保清單問題“時間落實、責任落實、舉措落實、效果落實”,整改措施100% 完成,以調研之力切實有效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堅持狠抓落實,開拓創新出實績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國有企業要實干為先,引領廣大黨員干部樹牢正確政績觀,堅持問題導向,著力開拓創新、攻堅克難,抓好各項工作落實,更好地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努力創造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實績。
以鮮明導向指明“奮斗航向”。明確發展規劃,通過召開黨委專題會議,分析研究基層黨建、群團活動、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等工作,明確企業短、中、遠期的工作重點和發展任務目標。建立健全市場開發計劃、考核激勵制度、改革工作計劃、科室建設工作方案等,為各項實際工作提供科學而明確的指導。
以黨業融合匯聚“澎湃動力”。在重點項目建設中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依托基層黨組織大力開展數智驅動、集中攻關、創新發展等主題活動,不斷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攻克技術難題。聚焦高風險、重難點任務,跨專業、跨領域組建黨員先鋒隊,構建“黨委謀劃+ 支部推動+ 黨員沖鋒”三級模式,有力支撐急難險重任務保質保量完成。在質量管理、安全生產管理等工作中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完善管理監督體制機制,增強各業務部門間的工作協同,推進各項目建設質量穩步提升、安全生產可防可控,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以協同作戰點燃“實干引擎”。聚焦“理論共學、資源共享、發展共商”,圍繞學科交叉融合、聯合研發等領域與戰略協作單位開展黨建聯建聯學,打破合作壁壘,探索人才共育,推動項目孵化,形成“強核心、大協作”的良好合作生態。
堅持以人為本,服務職工解民憂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做到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國有企業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積極回應廣大職工的關切和需求。
暢通溝通渠道,傾聽職工心聲。建立健全職工意見“收集-處理-反饋”機制,暢通職工發表意見建議的渠道,對職工的意見建議要定期進行匯總梳理,建立相對應的跟蹤反饋機制。對職工意見建議的采納處理情況,要及時公布和反饋;對能夠辦理的意見建議,要及時給予辦理或協調有關部門解決;對不符合政策規定或暫時不能采納處理的,要深入細致地做好解釋說明和教育引導工作。針對重點問題建立“專項意見收集+ 專題研討會”機制,確保職工“日常意見+ 重點意見”全覆蓋,意見處理流程更高效。
辦好職工實事,提升服務水平。一是辦好順民意的事。發布“為基層減負”清單,以切實有效的舉措推動流程簡化、管理優化、作風強化,為基層職工減負;制定“我為群眾辦實事”清單,做好職工子女暑期托管、健康餐食等服務。二是辦好暖民心的事。多形式開展一線職工慰問、“幸福+節日在崗慰問”等暖心工程;從細節處做好職工關心關愛,全年持續開展“微心愿”“家庭日”等活動,不斷提升職工群眾歸屬感、幸福感。
改革揚帆風正勁,擊鼓催征再出發。踏上新征程,國有企業要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有力的措施,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推進各項改革任務落地見效,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注入強勁動力,為奮力譜寫新時代改革開放新篇章貢獻國企力量。
(責任編輯:楊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