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網格是國有企業最小的黨組織,核心意義在于以黨建引領形成全覆蓋、高效率的立體作戰體系,推動企業數智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大慶油田水務環保公司制水一公司中引水廠(以下簡稱:水廠)黨支部聚焦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深度融合這一時代課題,以構建黨支部紅色網格為基本單元,通過賦能網格黨員紅色使命,建設黨建紅色平臺,創新實施“紅領結”工作法,探索“黨建+ 網格”基層治理模式,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群眾工作優勢轉化為網格治理效能,使黨建“紅色引領”成為網格管理鮮明底色,將“紅色觸角”延伸至企業各項工作精細處,激發治理活力,提升治理效能,為打造“行業龍頭企業”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紅色”根基傳思想,使命在肩勇擔當
“紅”即“紅色根基”。在構建紅色網格治理模式中,水廠黨支部堅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日常,強化黨建引領、壓實主體責任、增強員工的歸屬感,推動紅色網格治理模式在基層落地生根。
選優配強建隊伍。堅持將“支部建在網格上”,以“政治素質好、奉獻精神強、群眾威信高、業務技能過硬”為標準,通過黨員自薦、員工群眾推薦相結合等方式,搭建網格長(廠長、書記擔任)、六大員(支委與副廠長共同擔任)、責任區負責人(車間主任和部分職工代表擔任)三級組織架構。發揮“人熟、地熟、業務熟”優勢,“兜住事”“管好人”“聚合力”,形成“干部—黨員—員工”互聯格局,實現“員工走到哪里,網格線延伸到哪里”,架起多維暢通“連心網”,推動網格支部建設和黨建工作力量全覆蓋,確保網格有黨旗、黨員在網格。
思想引領見作用。明確“重要方針、重要部署、黨風廉政”三必講,每季度在網格內舉辦黨的創新理論學習研討會。網格員運用“三必到、四必談、五必訪”,探索“定探引”三步談心法,對網格內成員“三維”畫像,深入了解其思想動態和工作生活等情況,找短板、聽建議、問需求,讓思想政治工作進車間、到班組、入網格,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切實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作用。
優化培養機制。組織覆蓋“搭臺子”,將網格運行效率作為著力點,橫縱聯合、全網發力。重點工作網格長“點對點交辦”,事件問題網格員“一鍵上報”,問題處理8 小時內務必反饋,解決不了的第一時間上報,做到問題處理有跡可循、有源可溯。截至目前,共解決生產運行、風險隱患、身心健康等問題百余個,自主解決問題占80%,基層治理效能實現較大提升。開展網格工作實訓,提高網格員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具有“善良心”“唐僧嘴”“金睛眼”“龍馬腿”的網格員。完善每日“望聞問切”工作流程,真正做到網格員“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難在格中解,情在格中結”。
“領航”定向破難題,務實篤行謀發展
“領”即“領航定向”,網格既是基層黨支部的作戰單元,更是貼近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水廠黨支部堅持“一網多能、多網合一”工作方向,通過建網、管網、用網,實現了“紅色網格”與黨建載體、自主化管理、新時代崗檢、提質增效等工作的有機融合,提升基層治理水平。
聚焦減負提質,揮好考核“指揮棒”。依托數智黨建平臺,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發展黨員等工作,籌備組織等工作時長較原來減少60%,實現了“云端辦公、線上黨建”,既減了負,又提了質。創新實施紅色網格“星級黨員”管理,針對黨員在網格中履職情況,按照“日常工作在網格、問題發現在網格、責任落實在網格、任務完成在網格、矛盾化解在網格”的標準,對黨員發揮作用情況進行量化積分差異化管理并評定星級,激發黨員在企業改革發展中當先鋒、作表率、創佳績。
融入“崗位檢驗”,樹立履責“風向標”。堅持“量少而精、操作性強”原則,融合“紅色網格考評”和“新時代崗檢考核”兩大指標,構建“一體雙融”崗檢考核體系。把網格長、六大員、責任區負責人職責融入“兩冊”;通過融合“兩冊”新內容、行業全新操作規程標準,升級“清單點項卡”為“4.0 版本”,形成以“一冊四卡三表”為核心的全覆蓋基礎管理體系。以加藥班為試點,制作紅色網格分級檢查點項卡展板,明確網格各執行級所負責的檢查內容、檢查標準,提高了規范操作水平,做到網格責任與崗位職責落實步調一致、標準統一。
融入“自主化管理”,守穩“基本盤”。班子成員每周3 次到網格內各承包責任區召開安全專題早會,針對安全案例、應急處置、非常規作業規范等工作進行交流指導。探索QHSE 管理體系與“紅色網格”治理模式結合點,調動網格內每位成員,形成主動管理、積極參與的自主化管理氛圍。以“消隱患、補短板、保運行”為抓手,有效整改重復性“低老壞”問題43 項,集中整治風險隱患22 項,在責任區內確定包保人,明確責任和包保范圍。暫時無法整改的問題,錄入隱患管理平臺,制定措施,及時整改,形成閉環。
融入創新創效,打造提質增效“新引擎”。舉辦網格內各責任區骨干和拔尖人才培訓,開展提質增效、主題勞動競賽等主題活動,提升全員能力素質。積極參與水務環保公司組織的職工職業技能大賽,10 人取得前三名的好成績。依托“李永英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平臺,協同“創新聯盟”,激發全員崗位建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網格骨干王威探索實踐的《遠距離無線傳輸》項目,可實現將泵站內各設備運行數據,用無線方式傳輸至值班室,在降低勞動強度的同時,大幅提高了巡檢效率。目前該項目已推廣至多家水源水廠,累計創效170 余萬元。
“結合”賦能助安全,齊心協力繪宏圖
“結”即“結合”,水廠黨支部結合上級部署,將“紅色網格+安全”管理模式貫穿生產全過程。網格員通過深入宣講、灌輸式教育,提升全員安全意識和隱患識別能力。縱橫聯動,全面梳理隱患底數,建立隱患排查清單,實現安全風險管控不留死角、隱患消除在網格的目標。
念好安全教育“緊箍咒”,守住安全底線。壓實質量健康安全環保責任,完善雙重預防機制,以紅網責任區為單位,根據不同崗位特點,為員工量身定制《安全操作歌》。將崗位職責、崗位操作規程及崗位風險點等生產作業應知應會內容,用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形式高度概括,通過朗朗上口的吟誦和傳唱,教育引導全員自覺遵守。開展“網格先鋒講安全”“我說安全”“安全經驗分享”等小活動,分析、討論生產安全案例156 個,讓安全教育成為常態,讓安全理念入腦入心。
常打隱患治理“預防針”,落實安全責任。網格員時刻緊繃安全弦,加大隱患排查,當好安全員,確保責任區群眾人人知隱患、曉預案;剖析相關安全問題,量化影響因素,把準關鍵癥結靶向施策;推行群眾日查、網格員周查、網格長月查機制,查找問題“一鍵上傳”,全年累計上報問題68 項,實現全員參與、全方位受控;依托安全管理網格化巡檢表,對水廠5 個車間、12 個崗位的生產現場進行剖析檢查,制定網格巡查機制,細化完善設備檢查清單9 類、作業活動單元11個、具體操作步驟498 個,強化安全責任,發揮“小網格”的大作用。
鑄牢平穩運行“安全堤”,撐起發展“保護傘”。將關鍵指標、重點任務融入紅色網格,多維度為網格定制指標,形成“網格長—網格員—責任區負責人”聯動機制。將時間、空間要素管理納入網格,只要是在工作時間內、工作流程上發生的事,不管誰的分擔區,當班員工都有責任、有義務解決處理,保證每個環節每個設備都在最佳狀態。把崗檢拉“長”,變固定檢查為日常觀察,一個責任區、一個責任區過“篩子”,建立安全隱患排查整改臺賬,明確責任人和整改期限,實現人人有專責、事事有人管,確保生產工藝流程風險底數清晰、責任明確、措施到位。
( 責任編輯:王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