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也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近年來,中建七局總承包公司(以下簡稱:公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踐行中建信條及中建七局“礪進·共贏”文化,深挖中建七局總承包公司發展過程中沉淀的文化底蘊,在傳承與創新并舉的基礎上,探索打造了“礪進·共贏——承之道”文化品牌,形成了與時俱進、獨具特色的文化體系,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動力。
“礪進·共贏——承之道”文化品牌表達:承有志、誠必達
中建七局總承包公司“礪進·共贏——承之道”文化的踐行口號為“承有志,誠必達”。“礪進·共贏”是對中建七局文化的傳承;“承”是中建七局總承包公司的名字,是央企責任擔當的底色;“道”蘊含“道生萬物”的規律和“知行合一”的寓意,是總承包人的思考與行動方式,是獲得成功的有效路徑。“有志”表明中建七局總承包公司秉承中國建筑“拓展幸福空間”之使命,胸懷發展大志;“有志者事竟成”,飽含著對成功的堅定信念和不屈意志。“誠”是總承包人的內在基因,以誠筑心,誠摯待人、誠心做事、誠信履約,誠交各方朋友,力求多方共贏。“必達”弘揚“忠誠擔當 使命必達”的中國建筑精神,是總承包人自身令行禁止、能打勝仗的執著追求,展現公司贏在未來的決心與信心。
“礪進·共贏——承之道”文化理念體系:承、志、尚、進
中建七局總承包公司以房屋、道路為形象載體,構建“礪進·共贏——承之道”房屋模型,形成了“承、志、尚、進”文化理念體系。
“承”,即承使命,是為企業宗旨,體現為高屋建瓴、承志擔當,始終牢記“為客戶創造更大價值,與員工共享發展成果”的發展初心。
“志”,即志高遠,是為戰略目標,體現為以夢為馬、馳騁千里,致力成為“社會認可、員工自豪的高質量發展典范”,加速打造標桿總承包、品質總承包、示范總承包、幸福總承包。
“尚”,即尚行動,是為行動準則,體現為以“誠、承、城、乘、成”為框架,對應“至誠無息、求是擔當、團結協作、勇猛精進、價值創造”五大價值觀,延續“五cheng”內涵,明確正負面行為規范30 條,形成獨特價值閉環,是總承包人的精神內核和價值追求,是企業永續發展、長盛長青的文化密碼。
“進”,即進必成,是為精神傳承,體現為以企業發展史上里程碑事件提煉形成的精神傳承,激勵員工滋養初心、淬煉靈魂、接續奮斗。
“礪進·共贏——承之道”文化落地路徑:“知信行”三位一體
中建七局總承包公司著力探索“知、信、行”三位一體的企業文化深植路徑,實現了員工認知與認同的統一、思想與行為的一致,有力推進了文化理念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強化理念宣傳,讓企業文化可感可知
一是抓好文化宣傳,形成文化共識。堅持“頭雁”領學,各級黨、團組織書記通過“書記講文化”主題黨課、團課,率先學文化、講文化;各級黨員領導干部通過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專題研討、座談交流等方式,帶頭學文化、談感悟。推動全員研學,利用系統會議、業務培訓、每周一課等形式,組織員工學企業文化、談理解認識,促進形成文化共識。開展活動趣學,啟動職工文化活動季,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學習、交流、實踐活動;將每年9 月固定為企業文化宣傳月,組織開展知識競賽、演講比賽、文化論壇等活動,推動企業文化理念入腦入心。
二是打造文化場景,強化視覺識別。構建墻、廊、園、室等企業文化展示陣地,做到“一項目一特色”;建造重點標桿項目智慧展廳,數字化、全景式展示企業文化;總部建成司史室,展呈輝煌歷程,打造對外名片。創新文化作品,發布司歌《承志擔當永向前》及企業文化標識,更新形象宣傳片,生動展示企業形象;原創《誠筑千萬家》《知史愛黨奔大道》等MV,傳播總包好聲音;原創場景漫畫“漫”說“承五則”,形象解讀“承之道”價值觀正負面行為。規范企業形象管理,統一使用“中國建筑”標識、服裝、號牌、旗幟等視覺識別要素,規范辦公場所、施工現場、辦公用品、宣傳平臺等載體的管理,設計制作筆記本、文件袋、書簽、帆布包、鼠標墊等用品,以視覺覆蓋推動文化理念滲透。
強化價值認同,讓企業文化可親可信
一是培育文化信使,講好文化故事。廣泛開展“創先爭優”“兩優一先”、最美家庭、最美職工、總包大工匠等評選活動,選樹文化“代言人”,用身邊人身邊事引領員工向上向善向好。啟動企業文化“傳·承”計劃,通過專題培訓、內部交流、觀摩學習、技能競賽、導師帶徒等方式,培育文化“傳承官”,打造文化宣傳尖兵團,用心用情講好總承包故事。聯合地方政府、業主、合作伙伴、行業協會等開展系列文化交流活動,擴大企業文化“交流圈”,提升企業影響力。
二是切實履約踐諾,塑強企業形象。錘煉完美履約能力,通過開展“深化完美履約”專項行動,發布完美履約試點項目,打造一批標桿項目,以點帶面提升項目均質化履約水平。構建優質合作生態,以政府和國有投資平臺為核心客戶,重點攻堅大型民生、地標工程,構建長期戰略合作渠道;強化與業主的互動,掌握業主需求,提升服務水平;建立分包分供標簽化管理臺賬,推進供應商積分制評價,建立結構合理、良性競爭的供應鏈;定期開展領導接待日、供應商大會,構建共商共建共贏的合作生態。持續優化員工績效考核和學習培訓機制,拓寬員工成長成才平臺;暢通員工意見、問題反饋渠道,廣泛收集基層心聲,加速解決急難愁盼問題;推進“會、站、家”一體化建設,提升員工的文化認同感、企業歸屬感。
強化習慣養成,讓企業文化可為可行
一是融入管理練內功,用文化推進企業“強筋健骨”。堅持強作風、優服務,深入推進兩級總部“作風建設深化鞏固年”行動,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爭先晉位。搭建“1+1+M+N”制度體系,制度數量精簡至16 項,電子流程上線率超98%,審批節點簡化到6 個以內。持續深化改革,結構轉型成效顯著,在鄉村振興、災后重建、城市更新、生態修復、新能源等業務領域均實現“零的突破”;大力推進科研創新、綠色建造和智慧建造,近年來獲評國際先進技術5 項、國家級和省部級創新榮譽百余項,立項及驗收通過省部級以上“綠色示范工程”百余項,重點項目生產模塊數字化場景應用基本實現業務替代。堅持提質效、展作為,與優秀企業對標交流,找短板、補弱項,解決發展瓶頸問題;成立工作專班,“一項一策”化解民營地產風險、開展低效無效資產治理等工作,堅決防范化解經營風險;統籌開展“勤儉辦企”“六個專項”“七大攻堅”“兩個深耕”“模塊化成本管控”等專項行動,持續提升管理效能。
二是嵌入制度明獎懲,用考核推動全員“知行合一”。壓實工作責任,把文化建設納入黨建責任制考核、基層巡察、干部考察、領導班子目標考核、基層黨組織書記述職評議中,形成“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職能部門重點抓、其他部門協同抓”的文化建設格局。創新激勵機制,以價值創造為導向,推進干部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實行“項目經理龍虎榜”,打通干部“下”的通道;建立人員總量控制模型,開展全員績效考核,推行末位調整、不勝任解聘等做法,拓寬人員“出”的渠道。打造文化品牌,所屬各單位、各業務系統以文化為統領,深挖特色經驗及亮點,探索打造特色工作標簽、品牌,展現中建七局總承包公司精細化管理的閃亮名片。
以“承”之名,循“道”而行。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建七局總承包公司將繼續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強化價值引領、激發奮斗熱情、砥礪文化自信,在大有可為的舞臺,以大有作為的勁頭,奮力譜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執筆人:王為民、巴文順、陳延春、馮夢遲、葉蕾)
(責任編輯:若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