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中易弘達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易弘達)創立于2017年4月,是一家以文化教育引領駕培行業數字化發展,打造以數字駕培為數據入口的公共服務平臺的科技企業。業務范圍集數字駕培、高校駕考、旅游駕考、生產制造、數字服務、愛國教育等多個領域。公司致力于發展駕培行業新質生產力,深耕數字駕培新產業,打造數字駕培+N新模式,為駕培行業帶來數字化發展新動能。
中易弘達以數字、科技、文化、服務為發展引擎,運用虛擬現實(VR)、人工智能(AI)、大數據(BD)、邊緣計算(EC)、云計算(CC)等新技術,自主研發了智慧蜴學車數字化駕培服務體系及數字化駕培科技生態產品,實現了“VR駕駛培訓+考場實訓+大數據精準教學+考訓一體化服務流程”的一站式數字化學車解決方案,開創了線上、線下結合的考訓一體化數字駕培服務體系,大幅度提升學員學車效率和學車體驗。中易弘達在原有數字駕培業務的基礎上,不斷升級迭代技術、產品、商業和文化理念,推動數字科技與文化服務的融合。公司圍繞高校場景,深耕全國高校數字駕培及服務市場,升級迭代了“蜴空間”公共服務平臺、“弘愛國”愛國主義教育等文化教育項目,并積極拓展旅游駕考、生產制造、數字服務等業務,推動駕培數字資產全面應用,實現數字化可持續發展。廣西中易弘達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陳學斌說:“2017年,科技公司剛成立的時候,我們只是想利用互聯網科技賦能傳統駕培,經過這些年的探索,線上線下結合的考訓一體化數字駕培服務體系全部跑通,放眼全國市場,忽然發現我們竟然走在了全國駕培行業的前列,2萬多家駕培機構沒有做到的事情,我們做到了”。
駕培行業數字化轉型是唯一出路
駕培行業的紅海競爭并沒有倒逼出高質量的學車服務,學車難、通過率低、教練服務差、學車費用高居不下等現象普遍存在。很難想象,在數字化快速迭代的今天,更加注重品牌、服務、體驗感的Z時代年輕人的學車過程和父輩幾乎沒有區別。一個行業從藍海到紅海,從暴利時代到微利時代,又很難依靠自身的力量進行轉型。“數字化是唯一的出路”,陳學斌先生說:“數字化轉型談何容易,不斷地嘗試和探索,才有了中易弘達駕培行業數字化轉型之路”。
駕培行業的產業鏈由考場、駕校、教練、教練車組成。實際上整個產業鏈的核心是“教練”,因為幾乎所有的“生源”都掌控在教練手上,在既定政策的前提下,教練掌握著定價權。
因此,行業的數字化改革必須從教練這里著手,然而,單個教練的力量太弱小,以教練為個體的數字化改革幾乎不可能實現。
絕大部分駕校實際上是服務外包模式,相當于美團外賣的外包模式,駕校將教學服務外包給了教練,不同的是,美團掌握著所有流量,而駕校的流量在“教練”手里,他們之間的合作并不穩固,教練有更多的自主權。教練個體和駕校主體都太過弱小,全國2萬多家駕培機構,教練員近100萬人,幾乎很難形成數字化轉型的規模效應。
而有可能實現數字化轉型的是具有直營基因的駕校,只有直營駕校才具備自上而下的數字化轉型基本條件,而不會在轉型過程中動了“外包教練”的蛋糕,才能更好地把數字化轉型實施下去。中易弘達就具有直營駕校的基因,從駕培業務創立以來就堅持直營模式,創新性地提出了“一費制”,追求標準化的教學服務模式和統一的費用標準,堅決杜絕“吃拿卡要”,在標準化服務方面的孜孜追求為中易弘達的數字化轉型之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數字駕培 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
駕培行業的數字化轉型,需要圍繞學員服務來進行一系列的數字化服務鏈條重構,其中關鍵的就是汽車駕駛員培訓VR模擬器,模擬器在歐美20世紀七八十年代就有,在中國模擬器也不是新鮮事務,但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科技公司生產的“模擬器不夠真實”,只能滿足學員的體驗需求,無法滿足學員學車的需求,幾乎所有的駕校購買了模擬器之后,逐漸棄用。然而,模擬器又是駕培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所以中易弘達選擇自己設計與研發,用陳學斌的話說,這并不是一個輕松的決定,其背后是大量的研發投入。不僅自己組建研發團隊,又與中科院相關單位和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合作,并且精挑細選了教練隊伍參與研發,經過長時間的反復打磨之后,自主研發的“智慧蜴學車”模擬器正式投產,并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內,持續升級,并更新迭代至第四代,第三代作為最成熟的模擬器成為公司主打型號,已經投放至全國40多所高校,近萬名學生已經享受到了數字駕培服務。
解決了汽車駕駛員培訓VR模擬器問題,中易弘達進入數字化改革的深水區,數字駕培能不能比傳統駕培的培訓效率更高,一度成為陳學斌先生最擔心的問題,在團隊的不懈努力下,提出并實施了三個解決方案。第一:模擬器的真車體感打造。從方向盤、離合、剎車、油門、擋位、手剎、座椅條件、安全帶等一系列硬件都要與教練車的真車體感無異,僅僅是踩離合的力度和反饋,就需要獨立芯片、獨立程序以及反復的調校,才能與真實的教練車無異,所有軟硬件的協同是一個龐大的工程,但是目前從培訓效果反饋來看,已經成熟;第二:在模擬器中必須植入1:1實景考場建模,目前已經建模的考場近50個,這樣的重投入模式,國內沒有人干過,不僅有效地解決了學生在虛擬場景感受真實考場的問題,還大幅度提升了學員的學車效率。第三,重構數字化服務鏈條,在弘達車會App的開發經驗上,迭代了智慧蜴學車小程序,從報名、約車、學員學車數據畫像、教學流程到教學動作,實現了教學的標準化和服務的標準化,特別是學車數據畫像功能,學員拿著自己的學車數據給線下教練,線下教練就能根據線上學車情況給出針對性的精準教學解決方案,這個創新在全國仍然走在了前列。
至此,數字駕培考訓一體化服務體系全部打通,2023年9月底,在第八屆創客中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專題賽企業組的決賽上,中易弘達的數字駕培體系拔得頭籌,以絕對領先的評分分數獲得第一名,印證了數字駕培的全流程閉環獲得了專家的認可,在應用方面已經完全跑通,以桂林市場為例,在2023年3、4月份,科目二、科目三的首考通過率均達到了90%以上,這是傳統駕培無論如何都無法企及的通過率新高度。
走進高校 走進駕培市場藍海
據公開數據顯示,駕培行業市場規模每年為3000億元,而且相對穩定,隨著經濟增長和汽車的普及,駕培市場越來越集中于25歲以下人群,占比接近50%,這類人群主要集中于大學,考駕照已經成為大學生的剛需,畢業之前拿到駕照已經不是生存技能,而是生活必備。
2023年全國在校大學生人數為4763.19萬人,比上年增加108.11萬人,增長2.32%,自1997年以來,在擴招政策的推動之下,在校大學生數量每年都在持續增長,2024年,從多所大學生招生計劃來看,大幅度擴招的趨勢仍將持續,而且力度更大。
中易弘達選中了高校、跳入了藍海市場,但受限于政策和高校管理制度,傳統駕培進入高校市場障礙重重,智慧蜴學車在AI、VR、大數據方面的技術整合優勢,與高校可以通過聯合實驗室、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等形式展開校企合作,以產教融合的形式進駐高校。
2024年6月15日,中易弘達向中國關心下一代健康體育基金愛心行捐贈了價值9200萬(元)的沉浸式紅色愛國主義教育服務卡,標志著沉浸式紅色愛國主義教育走進全國校園活動全面啟動,第一批5所學校已經與“弘愛國”項目產生合作,繼產教融合的形式進駐高校以后,又疊加了思政教育方面的合作。截至目前,高校市場已經初具規模,中易弘達通過多種形式已經在全國6個城市進駐了近60所高校,智慧蜴學車門店在全國按照標準化模式進行了復制,據調查了解,這是全國唯一一個可以把“駕校”復制到全國多個省份的模式,已經可以看到智慧蜴學車全國連鎖化擴張的雛形。
發展駕培行業新質生產力
2024年5月26日,在北京第二十三屆中國科學家論壇上,廣西中易弘達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憑借在駕培行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積極探索、實踐與發展新質生產力過程中展現出來的增長潛力,榮獲“中國式現代化新質生產力創新示范企業稱號”。中易弘達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悄然重構了駕培行業的產業鏈,打破了駕校、教練、教練車的生產關系結構,呈現出駕校+VR輔導員+模擬器的嶄新生產關系結構,生產資料也從教練車和訓練場變成了VR模擬器和高校門店。以前,1個教練只能帶1輛教練車,現在一個VR輔導員可以帶5臺VR模擬器。人員效率大幅提升的同時,培訓效率也大幅度提升,數字化帶來了標準化教學,標準化教學促進了學員考試通過率的提升。數字駕培還大幅度降低了學車的碳排放水平,使用模擬器學車1小時消耗1度電,相比較燃油教練車,碳排放降低了90%以上。數字駕培的普及,必然會減少訓練場的需求,又可以大幅度節約土地成本。
數字駕培重構了生產關系和生產資料,而且更環保,生產效率大幅度提升,而且對學員學車也更加友好,大學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自主學車,可以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習。通過統一的教學服務標準,學車的速度更快,還能提升30%-50%的科目二、科目三考試通過率。在門店空調房練車,避免了傳統學車方式的風吹日曬,減少了前往訓練場路途中的花費和安全因素。下一步中易弘達還將對服務體系、教學流程等服務做進一步提升,讓幾十年不曾改變的駕培服務模式跟上年輕人需求的步伐。
從數字駕培到公共服務平臺
考駕照是大學生的剛需,但是大學生的需求不只是考駕照,在高校市場仍有更多潛力可供挖掘。
2023年暑假,在高校市場正式投入運營的前夜,蜴空間概念被提了出來,“剛開始蜴空間還只是作為高校門店的一個功能分區,為了給學生提供一個聚會、沙龍,以及接待學員,提升學生服務體驗的場所”,陳學斌先生說:“后來,我們發現,數字駕培是一個流量入口,而且與學員的黏性足夠,完全可以以數字駕培的流量來開發更大的衍生服務市場”,2023年下半年,陳學斌正式提出“打造以數字駕培為數據入口的公共服務平臺”的戰略。
2024年1月18日,蜴空間App上線,以“蜴空間、易成長”為理念打造集創新創業、實習就業、社會實踐、學生服務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臺,不斷整合繼續教育、實習就業資源,心理咨詢、思政實踐、創業項目孵化等業務,助力大學生成長,打通大學生進入職場的最后一公里。開展自駕游、短途游、鄉村振興創業孵化等項目,為大學生提供生活服務。
截至目前,蜴空間沙龍、創業、兼職已經成為高校門店的標配,相關流量變現業務也在不斷地整合開發,不斷升級迭代蜴空間產品和服務,向著全國高校第一服務平臺邁進。
商業模式不斷升級迭代
“中易弘達有成為數字駕培產業鏈鏈主企業的潛質”,某位專家在評價中易弘達時說道:“相比較傳統駕培行業各產業鏈環節各管一段,產業過于分散,即使以某一個城市為單位也無法形成鏈主企業。”中易弘達掌握了數字駕培產業鏈的核心環節,模擬器硬件的研發生產,軟件的研發和應用,構成了數字駕培產業鏈的核心環節,上游可以整合駕校、教練、模擬器硬件制造、汽車、軟件研發企業等產業鏈,下游可以整合租車、汽車銷售等駕培后市場,大學生就業市場和大學生服務市場等。
在中易弘達的戰略規劃中數字駕培只是起點,后續還將圍繞數字駕培迭代數字駕培+N模式,包括校園服務、旅游駕培、生產制造、愛國教育等商業模式,圍繞高校市場特點,完成從數字駕培到校園公共服務平臺的轉型,成為中國校園服務第一平臺的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