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班會課是教育學生和學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增強班級凝聚力的有效手段,是構建良好師生關系的橋梁,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因此,本文對如何有效組織班主任上好班會課、提高班會效率,提升班級管理水平做簡要探討。
一、班會課存在缺失或跑偏的現象,班會課的功能和效率沒有凸顯
班會課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顯而易見,然而在實際教育教學活動中發現班主任班會課水平參差不齊。有些年輕的班主任害怕上班會課,不知道怎么上班會課。即使上班會課,班會課變成通知課,甚至是訓話課、批斗課。有的班會課內容脫離實際,方法呆板、生硬、成人化,缺乏真實感。教學方法指導類的班會課,基本上也是老師唱獨角戲,偶爾學生的發言也只是流于表面形式,缺乏實效性和吸引力。大多數班主任開主題班會課還不同程度存在著沒有計劃性的問題,內容隨意,時間隨意,形式簡單。班會課沒有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缺乏班會課后的反饋和總結,班會課的效果很不理想。
二、培訓和課題研究促班主任班會課能力提高,在外顯與內涵上求突變
(一)從班會形式到內容進行全方位的基礎培訓
1.學習觀摩,開闊眼界
學校購買關于班會課的圖書發給高一班主任,做到人手一本,讓班主任向書本學習。為了督促班主任學習,在每周的班主任例會上進行讀書心得交流。教科室老師下載了大量的優秀班會課的視頻放在學校校園網上,班主任可以通過這些視頻學習優秀班會課案例。除此之外,學校盡可能讓班主任有機會外出學習名班主任怎樣開班會課。
2.專題培訓,提高水平
為了進一步提高班主任班會課能力,在學校教科室統一安排下,由擔任過多年班主任的幾位學校領導,每人給高一班主任做一次關于班會課講座。學校領導結合自己的經驗從班會課的作用、班會課的設計原則、注意問題等多個方面進行講解,重點是提高班主任關于班會課的理論水平。學校還定期安排優秀班主任進行有關班會課的經驗交流,這些班主任在交流中與大家分享自己成功的班會課案例,同也提出了一些關于班會課的困惑,班主任們一起思考解決。通過這些培訓,高一班主任的班會課能力有了實質性的提高。
3.同課異構,相互借鑒
同課異構是提高老師課堂設計和教育教學水平常用的一種方法。為了再進一步提高班主任班會課水平,我們也借鑒同課異構的思路,在高一年級定期舉行班會課同課異構,即至少有兩位班主任就同一個主題準備班會課,其他班主任進行觀摩。觀摩之后兩位主講班主任還要對這一節班會課的設計思路、課后反思等進行交流,其他班主任對這兩節班會課的優點或不足之處進行點評和研討。這種同課異構更能引發班主任對班會課到底該怎么上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的思考,班主任收獲很大。
4.班會課比賽,賽出精品
為了促進班主任對班會課的研究,學校在上、下兩學期末組織高一年級班會課比賽,教科室制定班會課比賽評分細則,請學校領導和部分高年級的班主任擔任評委。這兩次比賽給班主任提供了展示班會課水平的機會,比賽中出現了不少設計巧妙、成效不錯的班會課。
通過這一系列的培訓和比賽,高一班主任都能熟練駕馭班會課,能針對不同內容和主題采用恰當的形式上班會課,班級的思想教育和管理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班級的凝聚力增強了,學生的紀律性和精神面貌有較大的提高。
(二)讓班會課從外顯向內涵發展,進行有效探索
1.班會課的選題
班會課選題遵循大教育、小切口的原則,主題鮮明,目標明確。以往文明禮儀教育班會課從著裝、舉止、語言等多個方面力求面面俱到,往往一節課的時間還不夠,學生印象也不深刻。改革后一次班會課只關注一個方面的主題,如“談一談中學生著裝美”主題班會課,從美學、心理學等多個角度和學生一起進行著裝方面的探討,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真實想法,并進行深入的剖析和辯論,在班會課上學生基本上就著裝達成統一認識,班主任還從網上搜集中學生得體的著裝和發型圖片,給學生做參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班會課的形式
改變以往班主任一言堂的形式,提出班會課的形式應堅持老師主導、學生主體、趣味性和藝術性并重的原則,盡量做到少講大道理,多講小故事;少些說教,多些感染和熏陶。通過班會把抽象的道德認識寓于生動的故事中,讓學生感興趣,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班主任要意識到只有適應高中學生的特點,用他們喜聞樂見的形式,滿足他們的求知欲、表達欲、表現欲、被認同感等多方面的需要,從而調動其積極性,使他們受到教育和感化。課題組總結出報告式、辯論式、情景劇式、答疑式、探究式、整合式等多種形式班會課,并針對每一種形式設計了一節班會課方案模板,供班主任參考借鑒。
3.班會課后的反饋、深化和提升
以前班會課只是注重形式和過程,注重課堂環節的設置,而忽視了開班會課的宗旨和指導意義以及作用,大部分班主任沒有對班會課效果進行調查反饋。課題組要求班主任在班會課后進行調查:調查學生對本次班會課的意見、收獲、感受等,抓住學生思想情感方面的變化,繼續加以引導,促其升華。力爭在班會課之后,讓學生的心靈深處留下有價值的東西,共鳴在思想上,融化在血液中,落實在行動上。然后進行總結分析,看是不是還需要對班會課的內容進行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從而保證教育目標的達成。
三、多種舉措確保班會課常態化、高效化,成為學生發展的加速器
1.提前計劃早安排
每個學期,學校要求班主任結合學校整體德育工作計劃,一些重大節日、紀念日及社會上的熱點、焦點問題,也靈活機動地安排選題,并將班會課的主題和時間上報級部檢查審核。班主任做好計劃,提前做好相關資料的收集,早準備班會課方案,避免臨時抱佛腳。
2.加強督導促落實
級主任和教科室主任每周檢查班主任的班會課落實情況,建立巡課制度,深入課堂對班會課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及時指導,及時整改,確保每個班級班會課的有效開展。
3.量化考核促高效
學校采用抽查和學情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從主題、內容、形式、學生參與情況、目標達成度等六個方面對班會課進行量化評估,考核結果全校公示,獎勵先進,督促后進,在全校組織老師學習優秀班會課。
4.資源共享減負擔
準備一節班會課,從資料的收集到班會課的設計,有的還有課件的制作,需要班主任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電教中心老師在校園網上設立了班會課資源庫,班主任可以將自己的班會課設計、課件、視頻圖片素材等上傳到資源庫中,實現全體班主任的資源共享,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輕班主任準備班會課的難度和工作量,提高備課效率。
(作者單位:山東省榮成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