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研學活動課程有別于一般的學科課程,它是以實踐為基礎,以學科知識為支撐,學生自主研究學習的教育活動,它是指向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跨學科的實踐性課程。綜合實踐研學活動還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闊學生學科視野,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本文以《玩樹葉》為例,談談基于項目化的小學綜合實踐研學活動課程項目開發、教學設計與實施流程。
一、基于項目化的小學綜合實踐研學活動課程項目開發
1.項目開發原則
小學綜合實踐研學活動課程的項目開發應當堅持生活化、趣味性、探究式三大原則。
生活化原則。要想讓學生獲得全面發展,提高綜合素養,就要讓學生到生活中去觀察、探究、實踐、體驗。
趣味性原則。有趣的項目是一種做中學、玩中學的項目,能夠讓學生親自動手,或參觀,或體驗,或制作,或實驗。
探究式原則。基于項目化的綜合實踐研學活動課程的核心是“研學”,是學生積極主動地開展研究學習的活動過程。項目要具有探究意義,具有研學價值。譬如,春游、秋游等活動,教師可以聚焦一個項目主題,圍繞某個概念中心,把普通的游玩活動升級為主題研學活動,組織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開展探究性學習。
基于項目化的綜合實踐研學活動,不只是為了愉悅學生,不能只讓學生去做、去玩,還要發動和引導學生去探究學習,自我發展,獲得知識的增長,能力的提高,經驗的積累,品德的提升。
2.項目開發路徑
生活中挖掘是綜合實踐研學活動項目開發的第一大路徑。教師應當著眼學生的校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從各種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轉化為項目主題,開發出研學活動課程。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地域性資源優勢,把當地的農耕園、科技園、博物館等場館作為研學活動基地,從中開發研學項目。譬如,“玩樹葉”就源于學校生活。我發現學生課間喜歡觀賞樹葉,有的喜歡堆樹葉,有的還撿拾掉落在地上的樹葉做書簽,于是我突發奇想以“樹葉”為抓手,創新設計了該研學活動項目。我們還可以結合學校環境特點,開發“探究校園里植物”“測量最高的大樹”“有趣的葫蘆”等研學項目。
另外,我們還可以立足學科課程,從學科課程中開發素材,將學科課程中的內容轉化為綜合實踐研學活動課程,開展跨學科整合教學。教師可以結合科學課程,開發STEM類型的綜合實踐研學活動項目;可以結合勞動課程,開發勞動主題的綜合實踐研學活動項目;可以結合數學課程,開發數學探究類的綜合實踐研學活動項目。譬如,我們可以結合數學課程中的“比和比例的知識”,開發“測量校園里最高的樹”“神奇的樹葉”等研學項目。
二、基于項目化的小學綜合實踐研學活動課程教學設計
研學活動課程教學設計主要包含四個部分,分別是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評價。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我聚焦項目,以校園中司空見慣的樹葉為中心,組織學生開展各種與樹葉有關的探究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從科學、數學、美術等角度去研究樹葉,共同探索樹葉里的秘密,感受樹葉的神奇。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我聚焦素養,指向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玩樹葉》一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是了解樹葉的種類、形狀,欣賞和感受樹葉的美,探究發現樹葉中的數學規律,發展學生的數學探究能力、藝術審美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運用綜合知識、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以與創新精神。在教學過程設計時,我聚焦實踐,體現學生研學的主體性,探究的實踐性,設計了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有賞樹葉、撿樹葉、樹葉分類、量一量、算一算、畫一畫、制作樹葉書簽、做樹葉貼畫等系列性活動。在設計教學評價時,我聚焦質量,組織學生作品展示評比,引導學生自評、互評,采取多元評價,進行綜合考察。
三、基于項目化的小學綜合實踐研學活動課程實施流程
1.創設情境,引出項目
情境是一種帶有情緒色彩的具體場景,有助于增強感知,激發情感,促進認知。創設情境,引出項目,是基于項目化的小學綜合實踐研學活動課程教學的第一步,教師通過創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從情境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設置帶有一定挑戰色彩的任務,引出研學項目,激發學生研學興趣。
譬如,在教學《玩樹葉》一課中,我給學生播放了一個小視頻,視頻內容是關于秋天校園的美麗景色,以及學生課間在樹叢中堆樹葉、撿樹葉的場景。我邊引導學生觀察邊問學生,趁機引出“玩樹葉”項目,并繼續提問:“樹葉除了像視頻中的小朋友那樣玩法,你們覺得還可以怎么玩?”學生你一言我一語,紛紛說出自己的想法。就這樣,在情境中自然地引出研學項目,學生的興趣也被激發起來。
2.小組合作,制定計劃
小學綜合實踐研學活動課程倡導開放生成,教師不要對學生過分約束,不要過度指導,而要尊重學生的個性,放手讓學生自主先學,讓他們獨立思考,讓他們自由想象,讓他們自主設計。
教學《玩樹葉》一課中,在學生提出各種各樣的樹葉玩法后,我讓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玩法,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制定計劃。在學生合作研討中,我給學生提供學習單,引導學生進行設計,提高計劃制定科學合理性。譬如,想要做葉貼畫的小組,我讓他們先簡單構思設計畫面,確定制作什么樣的葉貼畫,考慮需要哪些形狀、顏色的樹葉。針對想要用樹葉做研究的小組,則引導他們從科學和數學兩個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對準備用科學方法研究樹葉的小組,建議他們研究樹葉秋天變色情況、原因和規律。對準備用數學方法研究樹葉的小組,則建議他們測量不同樹葉的長和寬的長度,探索發現樹葉長和寬的比有什么特點。學生經過充分的合作學習,制定出比較合理的研學計劃。
3.探究實踐,展示分享
“實踐出真知。”基于項目化的綜合實踐研學活動課程實施注重實踐經歷,強調讓學生自主探究,實踐體驗。探究實踐是基于項目化的綜合實踐研學活動課程實施的第三步,也是最為核心的一個環節。在該階段,學生用做的方法去探究,在玩的過程中去學習。
《玩樹葉》一課的重點是玩,不僅要玩得開心,而且要玩出成果。在學生制定好各自的研學計劃后,我讓學生拿著工具,一起到校園里研究學習。他們觀察樹葉、欣賞樹葉,親手撿樹葉、玩樹葉,開展各自的研究任務。有的小組將各種形狀的樹葉粘貼在美術紙上,制作出金魚、老鼠、蜻蜓、烏龜等美術作品;有的小組在不同顏色的樹葉上畫畫、寫字、打孔、穿線,做成精美的書簽;有的小組用尺子測量出不同樹葉的長和寬,計算出長和寬的比,發現樹葉長和寬比的規律。在各小組都完成研學任務后,我還組織他們展示作品,分享成果,交流經驗,評價改進,在展示分享中相互學習借鑒,互相取長補短,實現共同提高。通過玩樹葉研學活動,學生不僅感受到樹葉的數學之美、科學之美、藝術之美,而且增長了多方面的知識、技能和能力,綜合素養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中興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