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育特色小鎮在推動社會、經濟和文化綜合發展方面的引擎作用正在不斷加深,是促進體育產業發展的關鍵力量,因此對其展開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與理論意義。本研究通過文獻資料法以及實地調研法等方法,對健康中國背景下我國體育特色小鎮發展進行了研究,探討了實踐過程中存在的發展困境,并提出了相關實踐路徑。研究認為,新時期體育特色小鎮面臨著多元發展契機,其為體育特色小鎮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實踐過程中,體育特色小鎮存在同質化嚴重、管理機制不健全以及運營模式單一等問題。最后,研究提出以下實踐路徑:避免同質化問題,不斷創新自身服務內容與形式;優化經營管理模式,推動小鎮長遠可持續發展;積極引入品牌體育賽事,以賽事激活體育小鎮發展活力;引入專業管理人員,提高特色小鎮綜合管理水平。
關鍵詞:體育特色小鎮" 體育產業" 健康中國" 體育發展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02-(2024)-23-052-3-ZQ
體育小鎮是我國推動現代化城鎮建設,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關于推動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的通知》中提到,運動休閑特色小鎮是集運動休閑、文化、健康、旅游、養老、教育培訓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空間區域、全民健身發展平臺和體育產業基地。特色小鎮是在新的歷史時期、新的發展階段的創新探索和成功實踐。當前,國內發展特色體育小鎮的勢頭異常迅猛,一些地方依托運動賽事、龍頭項目、產業基礎等自身特色和優勢,打造和形成了一批特色小鎮,為下一步打造特色小鎮提供了成熟的借鑒模式。體育特色小鎮建設是順應經濟新常態發展下的內在需求,也是新時代產業相互融合實現“大體育”發展的關鍵。在我國,體育特色小鎮是從浙江省開始,而近幾年體育小鎮的快速發展,主要歸功于國家相關政策的頒布。2014年10月,體育產業的里程碑文件——《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46號)的出臺,第一次將體育產業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這是小鎮發展的巨大契機。從當前實踐來看體育特色小鎮發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成為促進體育產業發展,推動群眾體育參與的重要途徑,因此對其展開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與理論意義。本研究重點對當前體育特色小鎮發展實踐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剖析,同時提出實踐對策,以期促進體育特色小鎮高質量發展。
1、體育特色小鎮建設現狀
1.1、體育特色小鎮數量不斷增多
近些年來我國體育特色小鎮發展快速,突出體現在各地對于體育特色小鎮建設給予了高度關注,紛紛開展特色小鎮項目。我國體育特色小鎮最早出現在浙江省,例如各類山地跑、戶外運動等。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8月,國家體育總局公布第一批運動休閑特色小鎮試點項目總共有96個,直至今日我國體育特色小鎮數量依然在不斷增多,成為體育產業領域發展的重要趨勢。不同地區具有自身個性化體育特色資源稟賦,在發展過程中各地根據本地區山地旅游資源,建設相關體育特色小鎮。例如湖北省有“千湖之省”美譽,水上體育旅游資源豐富,已有部分地區建設水上運動特色小鎮,吸引了國內外游客參與其中。此外,體育特色小鎮能夠帶動周邊地區經濟發展,例如住宿、餐飲等,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
1.2、體育小鎮能夠有效推動經濟產業發展
體育特色小鎮融入多元產業內容,涵蓋餐飲、住宿、交通等多方面,對于特色小鎮所在地發展建設起到重要促進作用。從目前來看,體育特色小鎮覆蓋多元產業發展,具有較好的經濟促進作用。對于經濟發展滯后地區,借助于優勢體育旅游資源,能夠有效盤活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參與到本地特色體育小鎮中去,帶動周邊經濟社會發展。例如湖南省某體育特色小鎮,自建設以來,帶動當地居民就業,對于本地區特色農產品亦起到了較好的宣傳作用,有效提高了居民收入,增加了當地政府稅收。因此,目前體育特色小鎮發展已經成為地區特色名片,是經濟社會發展重要一環。
1.3、體育特色小鎮呈現多元化方向發展
目前我國已形成內容豐富種類齊全的體育特色小鎮,能夠較大程度上滿足社會大眾體育參與以及休閑娛樂需求。圍繞體育小鎮特色化建設,我國政府需積極引導,制定相關政策,不斷優化體育特色小鎮發展方向。當前,體育特色小鎮正不斷與其他產業進行融合,實現多產業融合發展。體育特色小鎮在建設過程中需要考慮到與所在地周邊經濟發展相契合,努力做到以特色小鎮建設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帶動周邊經濟產業,實現多元產業協同發展。
2、體育特色小鎮建設存在的現實問題
2.1、體育特色小鎮發展同質化
同質化指的是不同事物之間在形態、內部機制等方面不斷趨于相似。當前同質化問題已成為制約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重要問題。對于體育特色小鎮發展而言,當下亦面臨著較為嚴峻的同質化問題,重點表現為特色小鎮類型相似,服務內容相同,缺乏創意,各小鎮之間相互模仿“抄襲”,未能夠打造特色運動休閑小鎮。較為嚴重的同質化問題對于體育特色小鎮整體產業發展均造成較大影響。對于游客而言,由于各地特色小鎮服務內容大同小異,缺乏創新,在參與過程中體驗感不佳,難以持續吸引游客參與其中。從體育特色小鎮提供的服務內容來看,較多小鎮幾乎“千篇一律”,圍繞跑步、休閑、射箭等展開,導致游客對于此類特色項目已不再具有較強的參與動機,長此以往不利于整體產業發展。此外,同質化會造成體育特色小鎮產業缺乏可持續發展動力,無論是產品內容還是服務形式,長期止步不前,會導致體育特色小鎮缺乏可持續創新能力。部分地區形成了體育特色小鎮產業集群,但產業之間大同小異,不利于多元產業之間協同發展。
2.2、體育特色小鎮缺乏有效運營模式
體育特色小鎮具有顯著的季節性,尤其在我國南方地區,體育小鎮往往缺乏有效的秋冬季節運營模式,營業收入驟降。第一,管理人員缺乏有效培訓。調研發現,目前體育特色小鎮較多管理人員多為“半路出家”,對于體育產業運營發展缺乏有效認識,自身管理能力有待提高。由于管理水平不高,在實際特色小鎮發展中,管理人員難以做出最合理的決策,造成特色小鎮發展中存在資源浪費現象,對于小鎮長期可持續發展而言具有較大影響。第二,小鎮運營模式單一。目前我國較多體育特色小鎮服務內容單一,主要以旅游觀光為主,游客體育深度體驗不佳,甚至于部分體育特色小鎮變成了休閑度假區,和體育關系不大,游客無法體驗到多樣化體育特色項目。同時,特色小鎮服務水平參差不齊,游客無法享受到多樣化體育產品服務,對于游客綜合吸引力不高。
2.3、頂層管理機制不健全
由于管理體制的缺失,體育特色小鎮建設存在著以開發建設特色小鎮的名義進行土地買賣、圈地建房,來挖掘體育小鎮房地產紅利的問題。房地產企業進入特色小鎮的門檻較低,且不需經歷“招拍掛”等步驟,極大地降低了房地產的拿地成本,導致特色小鎮成為部分企業圈地的工具,違背了特色小鎮建設的初心。實踐中,一些特色小鎮以開發體育產業為名義,利用優質土地資源進行房地產開發,體育特色小鎮也變成了盈利工具。目前針對體育特色小鎮,我國相關政策制定較為單一,且有效執行性不高,無法有效指導體育特色小鎮建設與發展。各地也沒有針對體育特色小鎮制定政策,對于本地體育特色小鎮而言無法有效進行指導。因此,今后我國應針對體育特色小鎮出臺地方性政策,在宏觀政策基礎上構建政策體系。
2.4、體育特色小鎮缺乏品牌體育賽事
體育賽事是提高小鎮知名度,活躍小鎮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打造品牌賽事,能夠有效盤活體育特色小鎮發展活力,將更多優勢資源向小鎮聚攏。目前我國體育特色小鎮對于賽事承辦積極性不高,相關賽事數量較為匱乏,無法充分利用小鎮已有的優質體育資源。從當前體育特色小鎮發展現狀來看,較多地區對于特色小鎮建設高度重視,同時對于相關基礎交通設施建設給予了高度關注。基于此,體育特色小鎮具備承辦賽事優勢條件,能夠較好地承辦賽事,提高小鎮影響力。然而目前由于諸多因素制約,體育特色小鎮建設存在方向不明確的問題,沒能夠積極融入當前全民體育賽事發展中去。一方面,體育特色小鎮缺乏有效管理,小鎮管理人員對于賽事價值認識不足,未能夠積極引入賽事活動,另一方面體育特色小鎮在賽事資源整合方面能力薄弱。調研中發現,湖北省某體育特色小鎮近年來承辦了三項大型賽事,但由于小鎮部分基礎設施建設薄弱以及管理能力滯后,比賽過程中出現部分問題。
3、體育特色小鎮發展路徑
3.1、避免同質化問題,不斷創新自身服務內容與形式
實踐證明,對于任何產業而言,缺乏創新,同質化問題嚴重,都會造成產業發展滯后。體育特色小鎮未來要走特色發展道路,不斷創新自身服務內容與形式,避免盲目追隨,從而制約自身發展。第一,以本地區特色體育以及自然地理資源作為建設特色小鎮落腳點。不同地區具有不同的自然地理資源,我國幅員遼闊,構成了豐富多樣的自然地理資源,能夠較好地為各地區開展體育特色小鎮提供資源環境基礎。例如黑龍江冰雪資源豐富,能夠有效建設冰雪運動特色小鎮,我國南方地區山地資源豐富,可以開發越野跑、山地運動賽事等。總之,各地區要根據本地區特色來著手,實現差異化發展。第二,提供多樣化服務內容。針對服務內容,體育特色小鎮管理人員應重點加強認識,以提高游客滿意度作為根本出發點與落腳點。從人員管理、小鎮基礎設施建設、日常維護等方面著手,實現小鎮建設“一盤棋”。關鍵在于,要能夠將體育特色小鎮真正打造成為“特色”,避免盲目跟風,應重點加強自身多元服務內容建設。
3.2、優化經營管理模式,推動小鎮長遠可持續發展
目前我國諸多體育特色小鎮面臨著較為嚴峻的財務危機,小鎮生存壓力大。究其原因,在于小鎮缺乏多樣化盈利模式,營收途徑單一,同時小鎮運行壓力較大。因此,今后應不斷優化經營模式,實現長遠可持續發展。首先,應找準自身發展中的優勢因素,將其作為核心盈利點。不同特色小鎮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營收途徑,將其作為產業發展核心點。例如部分特色小鎮正著力于發展馬術運動,在本地區形成馬術項目休閑娛樂以及教學訓練示范點,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提升小鎮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參與到馬術訓練中去。一方面,馬術項目收入較高,能夠成為小鎮盈利的重要途徑,另一方面能夠打造小鎮特色體育活動,突出小鎮核心體育項目地位。從實踐效果來看,馬術項目取得了重要進展,有力推動了小鎮長遠可持續發展。其次,重視基礎體育服務內容。從調研來看,體育特色小鎮一般而言均具備常規化項目,例如賽事觀光、徒步等,在此過程中會帶動小鎮餐飲、住宿、休閑娛樂等相關第三產業發展。體育特色小鎮在發展中既要形成核心產品內容,同時又要重視基礎性體育與休閑服務內容,將二者協同推進,實現小鎮產品服務體系多元化發展。
3.3、積極引入品牌體育賽事,以賽事增強體育小鎮發展活力
隨著近些年來我國對于體育事業發展高度重視,我國目前對于體育賽事發展高度關注,相關體育賽事活動正不斷舉辦,成為地區特色名片。體育賽事同時具備較大的經濟帶動性價值,能夠在自身賽事發展中盤活當地經濟產業發展。體育特色小鎮應重視引入品牌體育賽事,以賽事促進自身發展。品牌體育賽事具有較高的知名度,能夠吸引國內外諸多優秀運動員以及游客參與其中,在此過程中能夠提高小鎮知名度,帶動小鎮以及周邊經濟產業發展。因此今后小鎮管理層應積極引入賽事,強化賽事功能價值,根據小鎮自身特色資源優勢,引入相應的賽事活動。我國南方地區山地湖泊資源豐富,適合開展相關鐵人三項活動。例如杭州市淳安縣湖泊資源豐富,適合開展皮劃艇、公開水域賽事等活動。杭州建德航空特色小鎮能夠開展相關航空類體育賽事活動,充分發揮自身特色優勢。總之,各地在引入賽事過程中,應找準自身小鎮資源優勢點,積極對接相關品牌體育賽事,通過簽訂合同等形式,實現賽事長遠發展。總之,體育特色小鎮應重視以賽事舉辦為關鍵,不斷優化自身基礎設施建設,為賽事發展提供良好基礎。
3.4、引入專業管理人員,提高特色小鎮綜合管理水平
第一,重視在職人員專業技能培訓。目前我國已有諸多體育產業管理人員培訓班,其培訓內容體系豐富,能夠有效符合當下體育特色小鎮發展需求。基于此,相關特色小鎮應積極鼓勵在職管理層參與培訓工作,例如各類人才專項培訓班,通過培訓能夠有效了解當下體育特色小鎮發展現狀,對相關發展實踐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讀,從而提高自身解決問題能力,在面對自身管理實踐中遇到的問題能夠更為合理解決。第二,引入科班專業人才。我國目前已經形成較為完善的高校體育產業人才培養體系,既包括綜合類院校,亦涵蓋體育專業院校,能夠較好地培養高素質體育產業管理人才。相關企業在招聘中應積極引入具有專業管理才能的科班人才,在日常工作實踐中對其進行專項培養,提高其管理實踐經驗,在實踐中進行學習。只有不斷在實踐中學習管理經驗,才能夠真正了解體育特色小鎮管理模式,提高運營效果。第三,不斷學習體育特色小鎮管理模式。目前我國浙江地區體育特色小鎮建設走在全國前列,具有較好的示范效應。各地區應積極進行實踐調研,不斷學習浙江省體育特色小鎮管理運營經驗,針對自身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提升。
參考文獻:
[1]陳波.新時代體育特色小鎮的發展機遇、困境與對策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4(01).
[2]陳嘉琪,古婷婷.后冬奧時期張家口崇禮區冰雪體育特色小鎮營銷策略[J].石家莊學院學報,2024,26(03).
[3]余思均,熊祿全,劉雨鑫.體育特色小鎮助力鄉村振興的發展機制與實踐模式研究[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第十三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專題報告(體育產業分會).沈陽體育學院;西南石油大學,2023.
[4]石浩然,金媛媛.基于文本挖掘的太舞體育特色小鎮游客形象感知研究——以崇禮太舞體育小鎮為例[J].體育科技,2024,45(01).
[5]郭祖祺,許弟群.鄉村振興背景下福建省體育特色小鎮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研究[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24,42(02).
[6]初少泉,黃曉靈,時麗珍.體育特色小鎮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內在關系、阻滯因素與實施路徑[J].遼寧體育科技,2023,45(03).
[7]富馨嬈,孫一,韓雅琪.東北林業地區體育特色小鎮資源開發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4,14(07).
[8]許肖琳.陜西體育康養特色小鎮促進鄉村振興的路徑探索[J].旅游縱覽,2024(02).
作者簡介:賈寶童(1986-),男,漢族,河南新鄉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趙春梅(1989-),女,漢族,河南新鄉人,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