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學者張栻在《論語解·序》中說:“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學會工作也如同知與行,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學會建設和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理論指導實踐,也需要在實踐中總結創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明確指出要健全學會管理制度,并對學會改革作出了部署。學會工作要堅定不移地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奮力推進理事構成廣泛化、決策民主科學化、辦事機構實體化、工作內容品牌化、工作方式信息化和學會治理規范化,并不斷總結、改進、完善和提高,大力開創發展新局面。
一要推進理事構成廣泛化。學會一般設理事會和常務理事會。理事會是學會會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在會員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領導學會開展日常工作,對會員代表大會負責。常務理事會在理事會閉會期間負責學會常務工作。總的來說,理事會、常務理事會是學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通過制定政策、監督運營和代表各方利益來確保學會正常運行,實現工作目標。因此,理事、常務理事在學會日常工作中的表決權非常重要,理事會、常務理事會的規模、構成更為重要。但在實際工作中,有些學會理事會、常務理事會出現家族化、單位化、同門師生化等現象,也出現小眾群體成員輪流任學會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的現象,使學會理事會、常務理事會失去了公信力、凝聚力和影響力,使學會逐漸走向自我孤立甚至被淘汰。因此,學會要高度重視理事會、常務理事會建設,要設置合理的規模,要設置科學的組成結構,要采取有力的措施,以確保理事、常務理事有廣泛的代表性。
二要推進決策民主科學化。學會在運行和發展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需要決策的事項。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是決策正確的前提條件,也是學會穩中求進、行穩致遠的根本保證。如何做到民主化、科學化?一是事前組織調研分析。針對決策事項,特別是“三重一大”事項,在正式決策之前組織調查分析,讓理事長、秘書長等切實弄清現狀、問題、原因、趨勢和可供選擇的解決方案。二是征求各方意見。正式決策之前,要廣泛征求理事、常務理事、副理事長等的意見建議,必要時征求專業學者的意見建議,并進行梳理分析,找出關鍵的不同意見,平等地進行溝通、醞釀、協商,力求完善解決方案。三是嚴格遵守規程。除了要遵守法律、法規和領導機關、監督管理機關制定的政策之外,學會章程是學會內部治理、內部決策的根本遵循。要按照章程及議事規則規定的程序進行決策。四是執行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既是我們黨的重要制度優勢,也是機關、團體決策的重要法寶。執行民主集中制,學會工作也不能例外,要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決定重大事項,提高民主決策、科學決策的水平。
三要推進辦事機構實體化。學會辦事機構是理事會領導下授權秘書長具體負責的常設機構,一般稱為秘書處,可根據工作需要下設若干個部門。辦事機構通常負責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常務理事會及其他重要會議的籌備和組織工作,以及貫徹落實學會各項決議決定的日常工作、會員管理和服務工作、財務管理和會費收繳工作、黨團建設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理事會和章程賦予的其他工作等。可以說,辦事機構既是學會的參謀、助手機構,也是辦文辦會辦事的具體工作機構,還是綜合管理機構,甚至可以說是學會日常運行的中樞機構,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因此,必須推進辦事機構實體化建設。其中一類為《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的法定要求,也是實際工作需要的必備條件,包括要有獨立銀行賬號、固定辦公場所、專職工作人員等。另一類是提高工作質量要求的,包括要有常態聯系方式、必要辦公設備、學會信息通訊等。推進實體化建設,有利于學會工作,切實把辦事機構建實、建強,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四要推進工作內容品牌化。學會是社會組織,缺少各種資源,不可能單靠命令落實工作、實現發展。學會能夠做、可以做、應該做的是憑工作帶動人、憑服務感染人、憑影響吸引人、憑信譽凝聚人,從而實現馬太效應式的良性循環發展,避免進入破窗效應式的惡性循環。這就需要推進工作向品牌化發展,精心培育、打造、形成若干個工作品牌,通過品牌建設提升學會工作質量,提升社會知名度、社會影響力和社會公信力。因此,要做好工作設計,抓好任務落實,做好效果評估和品牌塑造工作。學會要結合現實情況、現實需要和發展規律、發展要求,精心設計好若干工作實事,包括設計好名稱、內容、績效等,作為打造品牌的工作內容。要積極主動拉高目標,籌劃好如何完成任務,還要從體現熱情周到的服務著眼,從具體工作細節入手,切實把工作任務落實好、完成好。每一項工作任務完成后,都要認真進行評估總結,既總結好的方面,也總結不夠好的方面,對好的方面要發揚光大,對不夠好的方面要想辦法予以彌補、完善和提高。要盡力把每一項工作都設計好,努力提升質量,并維護好每一項工作的口碑,促進各項工作向品牌化發展,進而形成工作品牌。
五要推進工作方式信息化。互聯網、即時通訊等信息技術的發展,大大推進了社會的進步。對于學會來說,科技人員具有通常的信息技術知識和運用能力,為學會推行信息化工作方式提供了可能性、可行性。學會自身需要緊跟科技、社會發展步伐。學會組成結構的網絡化,需要信息化手段以方便溝通交流。學會科技人員分布多元化、參加活動兼職化、對待時間珍視化,使學會適宜用、需要用信息化工作方式開展聯絡溝通、研討交流,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因此,學會要高度重視、努力推進工作方式信息化。首先,要有自己的門戶網站。學會要建設、運營、維護自己的門戶網站,作為本學會向科技人員和社會公開展示的信息平臺,向學會科技人員和社會提供本學會的章程、組織架構、工作品牌、工作信息、聯系方式等適宜公開的信息,供學會科技人員和社會其他人員查詢。其次,要有學會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統。學會要根據需要建設、運營、維護會員管理、項目申報等管理信息系統,以方便科技人員申請加入學會和參與學會工作,提升學會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第三,要有電子版工作通訊或會刊。要借助這一載體,向學會科技人員和社會推送學會工作信息,宣傳推介學會的品牌工作。第四,要有微信或QQ、抖音等即時通信聯絡方式。要申請、管理、維護微信或其他的即時通訊方式,以方便同時面向多人發送通知等信息,方便即時互動交流信息,降低通訊成本。第五,要用好網絡會議室。要將能用網絡會議室召開的會議,盡量申請使用網絡會議室召開網絡會議,以節省科技人員的時間和會議經費支出。
六要推進學會治理規范化。學會是一個與外界不斷進行信息等多方面交換的開放系統,也是某一領域科技工作者的自治組織,這些情況決定了學會的治理和發展存在一定的難度。要迎難而上,越是有難度,越要推進學會治理規范化,以此打開學會治理和發展的局面。治理規范化要多方面著手,抓好落實。一是科學規劃。要征求多方意見,經過多方論證,按照規定程序,科學做好學會發展規劃,規劃好發展目標、原則、路徑、階段和措施等。二是健全組織。要健全、建強黨組織、理事會、常務理事會、理事長辦公會、專業委員會、秘書處及必要的工作部門等,為學會決策、治理和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三是完善制度。要完善學會章程,并在此基礎上,制定、推行學會的組織制度、財經制度、會議制度、印章管理制度、評先表彰制度、議事規則等,并根據政策變化、形勢發展需要修訂完善,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錢、管程序。四是堅持公開公正。要把規章制度等不涉密、能公開的事項全部公開,把可公開、可不公開的事項盡量公開,力爭實現陽光透明操作、公開公正操作。五是務實高效。學會的任何工作,都要堅持實事求是,講求實效,堅持穩中求進,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