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能訓練作為大學籃球教學訓練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提高學生籃球技巧和運動能力方面具有非常有意義的。通過分析高校籃球教學訓練中力量訓練、速度與靈敏性訓練、耐力訓練和柔軟性訓練分析,探討了體能訓練在籃球教學中的具體實施方法,提出了體能訓練的優化策略與創新措施,包括引入現代科技手段、加強跨學科合作與交流、注重學生個體差異與個性化訓練、創新體能訓練內容與形式等。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高校籃球教學訓練中的體能訓練效果和質量都能得到有效地提高,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學校籃球教學培訓工作也將得到
關鍵詞:高校籃球;教學訓練;體能訓練
一、引言
籃球既是大眾喜聞樂見的運動項目,又是一項綜合性運動,對球員的體能和技術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在籃球場上,球員在準確掌握和運用各種籃球技巧的同時,還需要快速移動,進行高強度的身體對抗。這就要求選手必須具備多方面的綜合素質,包括力量,速度,耐力,靈敏度和技巧。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大學籃球教學與訓練中,身體素質的鍛煉就變得越來越重要。體能訓練不僅有助于增強選手的運動能力,使其在比賽中有更好地發揮,同時對于防止運動損傷、延長選手的運動壽命也有很好的幫助。同時,球員的意志品質、團隊合作能力和大賽心理適應能力也可以通過科學系統的體能訓練得到鍛煉,從而為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1]。
二、高校籃球教學訓練中體能訓練的策略分析
(一)力量訓練
核心力量、上下肢力量、爆發力,這些對于籃球運動員來說都是身體訓練的基礎。力量訓練在大學籃球教學訓練中要突出綜合性、系統性、漸進性三個方面。
保持身體的穩定性和平衡性,核心力量訓練是關鍵。通過平板支撐、仰臥起坐、俄羅斯轉體等動作的訓練,核心肌群的力量和穩定性都能得到有效地提高,核心肌群的力量和穩定性也能得到很好的鍛煉。此外,一些專門針對籃球運動員的核心力量訓練動作,如:仰臥腿8字繞球、仰臥手和腳傳球等,也可以運用到這些動作中,使之與籃球的特點相結合,使運動員的核心力量和協調性得到更好的提高。
上下肢力量訓練,籃球對上下肢力量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籃球對上肢力量的要求是非常高在訓練中,下肢和上肢的力量可以通過深蹲、硬拉和臥推等動作得到加強,從而提供有力的支撐,進行快速地移動和精準的射門。另外,籃球本身就是包括很多方面的綜合運動,運球,傳球,投籃,防守,籃板球等等,都是籃球運動的一個綜合項目。運動員需要在訓練中對這些技術進行全面地提高,并與力量訓練相結合,使競技水平得到提高。
爆發力訓練,在快速起動,跳躍,沖刺的時候,爆發力是籃球運動員所需要的一項重點能力。運動員的爆發力水平可以通過快速的伸縮訓練,沖刺跑,跳箱等練習得到明顯的提高。運動員在進行爆發力訓練時,需要注意在訓練強度和難度上逐漸加大,以免訓練過度造成傷病的發生。同時制定個性化的訓練計劃,以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同時結合籃球運動的特點和實際需求[2]。
(二)速度與靈敏性訓練
籃球運動對球員的反應速度及移動靈活性有很高的要求,所以作為大學籃球教學訓練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速度與靈敏性方面的訓練。
反應速度訓練可以提高球員對各種訊號做出快速正確的反應的能力,并通過變向跑等多種訓練方式增強球員的反應速度和判斷能力;教練要根據球員的具體情況和訓練目標制定出個性化的訓練方案;同時注意合理安排訓練時間和強度,以免因過度訓練使球員出現疲勞或受傷的情況發生;以取得良好的訓練成果,使球員在比賽中有更高的反應速度及正確判斷的能力;同時也要注意訓練的科學性,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傷害發生;使訓練的過程對球員的體能和心理都能有一個較好的促進作用;從而達到訓練目的。
位移速度訓練,位移速度是指運動員在比賽中的移動速度。通過短距離沖刺、變速跑等訓練手段,可以有效提升運動員的位移速度,增強其在攻防轉換中的優勢,例如:短距離沖刺訓練,包括30米、60米、90米、150米的全速沖刺練習。這種訓練可以幫助運動員提高短距離內的爆發力和速度。
靈敏性訓練是針對復雜環境下迅速改變方向和位置的能力而設計的,如:蛇形跑折返跑多方向移動練習等。結合籃球運動特點的針對性靈敏性訓練內容也可在模擬比賽場景中進行設置障礙物,如:運球傳球投籃時快速變向移動,提高實際比賽中運動員的靈敏性表現,從而促進運動成績的提高[3]。
(三)耐力訓練
籃球比賽節奏快、強度高,對運動員的耐力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高校籃球教學訓練中,耐力訓練也是一項重要內容。
有氧耐力訓練,有氧耐力是指運動員在長時間運動中保持穩定心率和呼吸的能力。通過長跑、游泳、騎車等有氧運動,其中長跑是最經典的有氧耐力訓練方式。通過持續的中等強度跑步,可以有效地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運動員可以根據自身的體能狀況,逐漸增加跑步的距離和時間。可以提高運動員的有氧耐力水平,為比賽中的高強度運動提供能量支持,保持充足的營養和休息也是提高有氧耐力的重要因素。通過科學、系統的有氧耐力訓練,籃球運動員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為比賽中的高強度運動做好準備。
無氧訓練主要是指在極短的時間內,為了滿足肌肉在劇烈運動時的需要,肌肉在“缺氧”狀態下高速劇烈運動的一種運動方式。提高爆發力,增強肌肉力量,提高運動成績,對籃球運動員來說,無氧訓練是關鍵。無氧耐力訓練,指的是選手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進行高強度的鍛煉。有效提高運動員的無氧耐力水平,使之在比賽中保持較高的運動強度和競技狀態,通過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等方式。籃球運動員在進行無氧耐力訓練時,還應注意將籃球中常見的變向、急停等動作加入沖刺跑中,使訓練與實戰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進行技術訓練。同時,隊員們在做完訓練后,為了緩解肌肉緊張的狀況,防止運動損傷的出現,要做充分的拉伸和放松。
(四)柔韌性訓練
柔軟度是避免運動損傷以及改善體育成績的關鍵技術要素之一在大學生籃球教學中同樣應該重視柔軟度訓練的重要性。
訓練前后適當進行靜態拉伸,能使肌肉得到放松和緩解緊張的感覺,對預防運動傷害有一定的幫助作用。比較普遍的靜態拉伸項目有腿部和背部的拉伸等。
所謂動態拉伸就是在訓練課前為運動員預熱身體并提高關節活動度的一種鍛煉方式,其中可進行包括腿部擺動以及腳踝旋轉等在內的動作,使肌肉和關節得到充分激活,為下一步的鍛煉打下良好基礎。
瑜伽和普拉提也是一種有效地提高柔韌性的辦法。這兩種訓練方式都注重身體的平衡和協調,能幫助籃球運動員提高身體的柔韌性和靈活性,通過一系列的拉伸和拉伸動作。參加瑜伽或普拉提課程,選手們能學到更專業的拉伸、舒展等技能。
綜上所述,在培養大學生籃球員體能訓練時需要結合力量訓練速度與敏捷性訓練耐力訓練柔韌性訓練等幾個方面綜合考慮;采用科學的訓練方式與手段;有效提升球員的體能與競技水平;為其在籃球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打下堅實的基礎;有利于大學生籃球事業的發展與成長;以科學的方式與手段;充分發揮訓練作用;促進籃球事業的發展與成長;以利于全面貫徹落實;以科學的方式;全面系統地抓好體能訓練工作;以利于大學生籃球事業的發展與成長;以利于全面貫徹落實。
三、高校籃球教學訓練中體能訓練的實踐應用
(一)體能訓練計劃的制定
體能訓練計劃的制定是實施體能訓練的首要任務,它直接影響到訓練的效果和質量。
制定體能訓練計劃時,首先要確定訓練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籃球運動的特點,提高學生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性和柔韌性等,分階段設定具體長期目標。隨著訓練的進行和運動員的進步,原有的目標可能過于簡單或難以達到,所以訓練者要定期對目標進行評估和調整,使之始終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符。另外也可以結合運動員在訓練中的表現和反饋,對目標進行適當的調整和優化,使之發揮最大效用。同時也要注意訓練目標的可調整性。通過上述方式,使學生的體能訓練有計劃有目標地進行。
培養周期安排,要根據培養目標,結合學生實際,確定培養周期的安排。一般情況下,體能訓練分為三個階段:長期、中期和短期。在以上三個主要階段之外,訓練周期安排還需要考慮其他一些因素,以保證學員在整個訓練過程中能夠逐步提高體能水平,每個階段都要設置相應的訓練內容和強度。比如:換季可能會對訓練安排有影響,比如:運動員的生理周期,比如:訓練場地設施。所以,培訓師需要對這些因素進行綜合考量,制定出一份比較符合實際的培訓方案。
訓練內容的選擇,要根據訓練目標和學生特點來確定,比如:力量素質提高,基本的力量訓練動作,比如:深蹲、臥推都可以選擇;變向跑、折返跑等練習方法可用于速度和靈敏度的提高。另外,要注意訓練的全面性,這樣才能保證各方面均衡地發展學生。籃球選手的體能訓練是一個綜合考慮的過程,需要從多個方面考慮,包括力量,速度,耐力,靈敏度,靈活性和技術動作。通過科學系統地訓練,幫助選手們全面提高身體素質,為比賽打下堅實的基礎[4]。
(二)體能訓練在籃球教學中的具體實施
體能訓練的重要環節是課前熱身和準備活動。通過暖身活動,使學生體溫升高,防止運動損失;常見的準備活動有,技巧性動作練習,是為了熟悉球感,提高技術熟練度,針對籃球運動的特點而進行的運球、傳球、投籃等技巧性動作練習。無球跑動練習,進行快速折返跑、變速跑、側身跑等無球跑動練習,以提高隊員的移動速度,提高隊員的反應能力。
課堂體能訓練環節,即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訓練計劃,在分組練習和循環訓練等多種形式下,為學生安排適合的訓練內容和強度,使學生在互動中提高自己的體能水平。教師對學員的訓練狀態也要做到心中有數,及時給予指導和鼓勵,幫助他們克服訓練中的困難。以籃球體能課堂的體能訓練環節為例,它從多個方面訓練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包括力量耐力速度敏捷性柔韌性協調性核心穩定性等。
體能訓練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就是課后恢復和放松,課后恢復和放松。學生的肌肉疲勞可以通過適當的放松活動得到緩解,促進身體的恢復。老師們可以安排一些活動,幫助學生盡快恢復體力,如:伸展運動、放松按摩等。另外,心理調節的科學恢復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體能訓練結束后,運動員可能會感到疲勞或精神萎靡,這時可以放松心情,緩解壓力,通過冥想、深呼吸和聽輕音樂的方式進行。溫水浴、按摩、理療等,除了上述方法外,還可以采用一些專業的恢復手段。溫水浴能活血化瘀、加速肌肉復原;按摩則能使肌肉得到放松,使緊張、酸痛的肌肉得到緩解;而物理治療則能夠幫助球員更快地通過專業的器械和技術來恢復身體素質。
(三)體能訓練與籃球技能提升的關系
體能訓練與籃球技能提高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體能訓練是提高籃球技能的基礎,而系統的體能訓練能使運動員對籃球技術有更好地把握和運用,從而提高他們的比賽表現。一以貫之的體能訓練對于籃球運動員來說,無論是為個人的發展還是競技水平的提高都是非常有益的。
體能訓練對籃球運動員的提高技術表現有很大的幫助。由于在籃球比賽中,運動員要不斷地奔跑,快速轉身,跳躍以及展現爆發力等動作,所以良好的體能是這些技術動作的基礎。在體能訓練項目中有關于力量的訓練速度的訓練以及耐力的訓練等等,這些都能使運動員增強肌肉力量,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從而在完成技術動作的時候更加輕松,并能將技術水平發揮得更高。所以,體能訓練對于一名籃球運動員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它的體能訓練對預防運動傷害很有幫助。籃球對身體的影響更大,隊員容易在比賽中受傷,也容易在訓練中受傷。球員可以通過身體訓練,增強肌肉和關節的穩定性,改善身體的適應性,減少受傷的概率。同時,體能訓練也能提高選手的平衡能力和身體控制能力,減少因不正確的姿勢而造成的傷害。
體能訓練還有助于提高籃球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在長時間的比賽中,運動員需要保持冷靜、集中注意力和應對壓力。體能訓練中的耐力訓練和模擬比賽場景的訓練,可以幫助運動員提高意志品質和抗壓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比賽環境。
(四)實踐應用中的注意事項
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地提高身體素質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操之過急,一哄而上。教師要根據學員的實際情況和訓練目標,在保證學員能夠適應訓練節奏和強度的同時,合理安排訓練內容和強度,以保證學員能夠逐步提高體能水平。
個性化訓練,量體裁衣每個學員的身體條件、籃球技術都是不一樣的,所以體能訓練要本著量體裁衣、量力而行的原則。教師要制定個性化的培養方案,針對學生的特點和需求,使每個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地發揮。
配上適合自己的運動裝備就可以了。運動者在運動時應穿著舒適合腳的運動鞋,并選用能保證舒適安全的透氣吸汗運動服裝。
體能訓練方案的制定與執行應兼顧科學性與實用性,教師對最新體能訓練的理論與方法有較深入的理解,并能結合籃球運動的特點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加以運用,制定出既科學又符合實際的訓練方案。另外,為使訓練有實際效果,在執行訓練方案時還應注意它的實用性。這樣保證訓練內容對學生真正起到改善體能狀況提高籃球技能與比賽水平的作用。
營養和水分的補充,特別是體能訓練過程中。由于能量消耗較大所以應及時補充水分和營養,以保持正常的身體代謝和運動狀態。或者把最后一句話放在前面,這樣整段話的邏輯更好一些。
恢復與放松是體能訓練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要安排合適的恢復與放松活動來幫助運動員消除疲勞恢復體能為下次訓練做好準備。詳細情況在體能訓練結束后的適當安排下加以了解與實施[5]。
四、高校籃球教學訓練中體能訓練的策略優化與創新
在高校籃球教學訓練中,其策略的優化與創新,作為提高學生籃球技能與競技能力的重要環節,體能訓練顯得尤為重要。傳統的體能訓練方式已經很難滿足當代大學生的需求,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和籃球運動的不斷進步。因此,要更好地適應大學籃球教學訓練的開展,需要積極探索新的體能訓練策略。
(一)引入現代科技手段
應用數字化技術,通過智能手環或其他穿戴設備,如:心率監測器等,對運動員的生理指標進行實時監測,如:心率血壓運動強度等,結合大數據分析技術,使教練在制定訓練計劃的時候,更多地針對運動員的個體特點進行個性化科學訓練,從而達到更有效的訓練效果。
運動捕捉系統是通過定位裝置精確捕捉運動員在訓練中的關節角度運動軌跡等動作細節,幫助教練分析運動員的技術動作,找出不足之處并加以針對性指導的科技手段,對運動員的技術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幫助。
利用虛擬現實技術構建虛擬的籃球比賽場景,運動員在安全的環境中進行實戰演練,進而提高自己的比賽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以及對各種復雜場景的熟悉程度,從而幫助自己在實戰中更好地應對各種情況。
智能反饋系統,通過智能設備對球員的投籃命中率、運球速度等訓練數據進行實時反饋,讓球員對自己的訓練效果有及時地了解,并對訓練策略進行調整,提高訓練效率。
這些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不僅提高了高校籃球體能訓練的效率和效果,也為運動員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當然,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未來還會有更多新的技術手段應用于籃球體能訓練中。
(二)加強跨學科合作與交流
開展高校籃球體能訓練中的跨學科合作,以促進訓練的科學化和現代化,是極具前瞻性的思路。以下是幾點建議,有助于達到這一目的:一是為不同的學科領域在籃球體能訓練方面進行有成效的交流與合作,在體育科學的基礎上對籃球體能訓練的各個環節進行深入研究。
建立跨學科研究團隊,對籃球運動員進行全面的考核和培訓,這是關鍵中的關鍵,必須由包括體育科學各運動生理學生物力學營養學和心理學在內的多領域專家進行合作。以團隊協同的方式,使大家各施其能,融會貫通各門學科的知識與技術。
開展跨學科的知識交流與共享,定期舉辦跨學科的研討會或工作坊,使不同領域的專家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術進展,不僅可以使教練員的視野得到拓寬,而且可以為訓練帶來新的思路與方法。從長遠來看,這對教育的發展是有好處的。
以現代技術手段促進學科間的交叉合作。具體地說,對運動員的訓練數據也好,比賽數據和生理指標數據也好,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進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從而在科學的基礎上進行訓練;另外,還可借助虛擬現實技術進行各種比賽場景的模擬,提高運動員對各種比賽場景的適應能力,從而達到更好地發揮水平的目的。
重視跨學科的理論研究與實際運用的結合,用理論成果指導實際訓練,并在實踐中不斷檢驗其有效性,根據反饋進行適當調整和優化,從而提高訓練的科學性和實效性,以不斷促進學科的發展和社會進步。
與國際上先進水準的交流與合作十分必要。把國際上已有的成功經驗與我國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并在此基礎上加以創新和開拓。就我國高校籃球體能訓練而言,通過與國際先進水準的交流與合作,能夠促進我國高校籃球體能訓練不斷邁向更高的境界。把我國高校籃球體能訓練的當前水平與國際上先進水準的體育項目比較。
加強跨學科合作是促進高校籃球體能訓練的科學化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途徑,具體方式有建立跨學科研究團隊進行知識共享與交流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等等。通過這些方式,可以使訓練效果得到持續地提升,從而培養出更多的優秀籃球運動員[6]。
(三)注重學生個體差異與個性化訓練
個性化訓練方案的制定與執行,在制定訓練方案時,學生的體能狀況能影響籃球技能水平個人興趣等因素都要兼顧,如:力量較弱的學生可加大訓練的內容和強度,速度較慢的學生可安排更多有關靈敏性的練習。另外,還要重視學生的訓練進度和反饋情況,隨時調整訓練計劃和方式,以達到最大的訓練效果。同時也要注意學生的個人興趣和特長,有針對性地開展訓練[7]。
訓練過程中的持續監測與反饋,對取得訓練效果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了及時調整訓練計劃與方法而進行經常性的測試與觀察學生的表現;在反饋上及時給予學生反饋,使他們對自己的進步與不足有較為清晰地認識和把握從而有較好的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因此,在訓練過程中進行經常性的監測與反饋是必不可少的。這樣,在訓練取得良好的效果上有了重要的保證。
在訓練過程中注意學生的心理健康與情緒變化,對有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及時給予關懷與鼓勵,以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與正面心態。對有出現困難和挫折的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工作,以在心理上給予支持與幫助,使他們在克服困難時能夠保持正面向上的心態。
(四)創新體能訓練內容與形式
創新體能訓練的內容與形式,除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加強跨學科合作與交流之外,也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以增強訓練的趣味性和實用性,從而提高訓練的成效。
為了避免訓練的單一性和枯燥性,利用多樣化的訓練形式和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例如:在體能訓練中可結合以游戲的形式進行訓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也可運用循環訓練法提高訓練的強度和效果;另外,還可運用間歇訓練法進行有目的的訓練,使訓練更有成效。總之,多樣化的訓練形式和方法,可以使訓練內容豐富多彩[8]。
籃球體能訓練中,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現代科技手段被應用于其中,豐富訓練內容。比如:利用虛擬現實技術來模擬真實的籃球比賽場景,使學生在虛擬環境下進行實戰演練;利用智能設備對學員的生理指標進行實時監測,使教練在科學的訓練依據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訓練;通過大數據分析學員的訓練數據,從而制定出個性化的訓練方案等等,這些都是目前比較流行的方式。
鼓勵教師學生自主創新,在體能訓練的進行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積極性與創新性;要給學生自主設計新穎的訓練方法和內容的機會;并對學生進行充分的支持和引導進行訓練方案的完善;以促進學生體能訓練的有效進行;并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從而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五、結語
體能訓練在高校籃球教學訓練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不僅是提升運動員身體素質的關鍵,更是籃球技戰術發揮的基石。因此,教師需全面而系統地考慮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性和柔韌性等各方面的訓練,確保運動員在各個方面都能得到均衡發展。在實踐應用中,教師既要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的體能水平,又要因材施教,制定個性化的訓練計劃,注重科學性與實用性。同時,為了更好地適應高校籃球教學訓練的發展,教師應積極探索新的體能訓練策略,如:引入現代科技手段、加強跨學科合作與交流,注重學生個體差異與個性化訓練,以及創新體能訓練內容與形式等。總之,體能訓練是提升高校籃球運動員競技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要不斷探索和實踐,為培養更多優秀的籃球運動員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符良偉.核心力量訓練對高校籃球愛好者專項體能的影響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23.DOI:10.27412/d.cnki. gxncu.2023.000723.
[2]李明洋.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普通高校籃球隊專項體能訓練模式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23.DOI:10.27340/d.cnki. gstxy.2023.000320.
[3]張施登.增強式訓練對高校籃球運動員專項體能發展實驗研究[D].阜陽師范大學,2022.DOI:10.27846/d.cnki. gfysf.2022.000081.
[4]弓劍.分層教學法在高校籃球教學中的應用——評《體育教學與籃球體能訓練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23,(02):151.
[5]劉江紅.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籃球專項體能訓練內容[J].田徑,2022,(12):32-34.
[6]張鵬宇.OPT~(TM)訓練介入籃球體能訓練的實證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22.DOI:10.27178/d.cnki. gjxsu.2022.000003.
[7]喬棟琛.核心力量訓練對高校男子籃球運動員專項體能影響的實驗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21.DOI:10.27110/d.cnki. ghsfu.2021.000049.
[8]劉彧含.探討籃球訓練中體能訓練存在問題[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08):60-61.DOI:10.16655/ j.cnki.2095-2813.2020.08.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