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職業技術教育專業碩士專業認同影響因素與提升策略

2024-12-31 00:00:00謝勇旗饒斌
職業技術教育 2024年35期

摘 要 專業認同是影響學生學業表現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因素。基于扎根理論對H省兩所高校的21名職業技術教育專業碩士進行半結構化訪談,構建職教碩士專業認同影響因素模型。模型顯示,職教碩士的心理期望值、讀研內外環境、就業認知與情感、學校人才培養綜合實力直接影響專業認同;職教碩士讀研外部環境和學校人才培養綜合實力還通過就業認知與情感間接影響專業認同。提升職教碩士專業認同,職教碩士自身要形塑身份認同意識自覺、自覺規劃未來職業生涯;職教碩士培養單位要提升綜合育人實力、加強對職教碩士學業和職業生涯的指導;國家和社會要強化職教碩士就業保障制度、營造積極的社會認同氛圍。

關鍵詞 職業技術教育專業碩士;專業認同;扎根理論;職業教育體系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24)35-0032-07

一、問題提出

“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保證職業教育辦學特色、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1],是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重要支撐。2022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將“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列為圍繞職業教育自立自強設計的五項重點工作之一,并要求“實施職業學校教師學歷提升行動,開展職業學校教師專業學位研究生定向培養”[2]。職業技術教育專業碩士(以下簡稱“職教碩士”)是培養“能說、會做、善導”“雙師型”教師的重要方式。2016年起,我國開始正式培養職教碩士,旨在通過職業技術教育專業為職業學校培養掌握現代職教理論、具備較強實踐教學能力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質專業教師[3]。然而,在現實情況中,職教碩士生源以調劑為主,部分學生學習投入不高、學習動力不強,且畢業生對口就業率不高。已有研究表明,跨專業讀研、學習投入以及專業逃離等因素與學生的專業認同密切相關[4][5][6]。專業認同是學生在了解所學專業的基礎上,在心理層面上接受和認可所學專業,是一種隨著學習過程不斷變化的動態心理體驗,表現為對所學專業的獲得感和滿足感[7]。專業認同不僅影響學生學業表現和未來就業選擇,還是影響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因素[8]。目前,國內關于職教碩士培養相關研究成果比較豐富,部分學者從管理體制、專業方向設置、招生考試、培養方案、培養模式、課程設置、實踐教學、招聘就業、師資隊伍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剖析[9][10][11],但關于職教碩士專業認同的研究相對不足,僅有少數學者從專業認知、專業情感、專業行為以及職業意愿等維度編制問卷并測量職教碩士的專業認同,然后基于專業認同現狀的原因分析提出相應建議[12][13],且以質性研究方法開展相關研究的成果極少。鑒于此,本研究嘗試通過扎根理論探討影響職教碩士專業認同影響因素以及這些因素的作用機制,以期提升職教碩士的專業認同水平,為提升職教師資培養水平提供參考。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方法

職教碩士的專業認同受個體興趣愛好、周圍環境以及就業形勢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本研究選取扎根理論作為探索影響職教碩士專業認同因素的研究方法。由于認識論的不同,主要基于實證主義、詮釋主義和建構主義認識論,形成了經典扎根理論、程序化扎根理論以及建構型扎根理論三大流派[14]。鑒于構建職教碩士專業認同因果解釋理論的需要,本研究采用程序化扎根流派的編碼技術處理訪談資料,以構建職教碩士專業認同影響因素模型。

(二)數據來源

本研究主要采用“一對一”半結構化訪談形式采集研究數據。根據扎根理論的理論性抽樣原則,從2022年7月1日到2023年4月28日先后訪談了21名職教碩士。訪談主要圍繞以下六個問題展開:第一,你是以第一志愿填報這個專業的嗎,為什么選擇這個專業;第二,在讀研之前,你對這個專業是怎么看的;第三,現在你是否認可自己所學的專業,為什么;第四,在讀研過程中,有哪些人或經歷對你的專業認同產生過影響;第五,除了以上因素外,還有哪些因素對你的專業認同產生了影響,是怎樣影響的;第六,關于未來的工作,你是如何考慮的。每次訪談所用時間在20分鐘左右,訪談之前在征得訪談對象同意后進行錄音。21名研究對象基本信息見表1,其中,A8、A11、A12、A20和A21為隨機抽取的訪談文本,以檢驗理論飽和度。

(三)編碼與模型構建

1.開放式編碼

編碼是指發現并且命名包含各種指向的范疇[15]。開放式編碼是將原始訪談資料打散,并進行命名,將初始概念提煉成初始范疇的過程[16]。對16名訪談對象的錄音文本進行逐行、逐句編碼,并將原始資料逐步進行概念化和范疇化。通過開放式編碼階段的反復比較和歸納,最終提煉出51個初始概念,在此基礎上將初始概念整合為12個初始范疇,即職教改革發展環境、就業偏好、就業感知、就業優劣勢認知、就業焦慮、專業期望值、就業期望值、課程與教學質量、學校和專業聲譽、個體教育或工作經歷、教師教育者素質和重要他人的影響。

2.主軸編碼

主軸編碼就是以開放式編碼所發展出的初始范疇為基礎,進一步抽象出主范疇,并建立副范疇和主范疇之間關聯的過程。在51個初始概念和12個初始范疇的基礎上,通過比較、抽象和歸納,最終形成了4個主范疇,分別為就業認知與情感、心理期望值、讀研內外環境和學校人才培養綜合實力,見表2。

3.選擇性編碼及模型構建

選擇性編碼是在主軸編碼的基礎上進一步整合,在主范疇之間建立聯系,從而發展出最具有統領性核心范疇的過程。本研究在開放式編碼和主軸編碼的基礎上,分析和考查就業認知與情感、心理期望值、內外環境影響和學校人才培養綜合實力4個主范疇和專業認同之間的關系,構建了職教碩士專業認同影響因素模型,見圖1。圍繞核心范疇,梳理出“故事線”:讀研之前,個體主要基于“入學幾率高”“想成為中職教師”等原因將職業技術教育專業作為一志愿或調劑志愿;讀研之后,個體的讀研內外環境、心理期望值、就業認知與情感以及學校人才培養綜合實力直接影響他們的專業認同。此外,個體讀研內外環境和學校人才培養綜合實力還通過就業認知與情感間接影響職教碩士專業認同。

4.理論飽和度檢驗

在質性研究中,飽和包括理論飽和、主題飽和、數據飽和三種模式[17]。本研究基于建構理論的需要,選擇對理論飽和度進行檢驗,理論飽和是指加入新的樣本不再出現新的概念和范疇,也不再產生新的理論[18],強調已發現的理論類屬得到了充分發展。本研究隨機預留了A8、A11、A12、A20和A21共5份訪談資料用于檢驗理論飽和度。對比分析發現,確實沒有出現新的概念和范疇,即此前所發展的51個初始概念基本覆蓋了影響職教碩士專業認同的理論要素,因此可以判斷上述模型在理論上已經達到飽和狀態。

三、職業技術教育專業碩士專業認同影響因素分析

(一)影響職教碩士專業認同的直接因素

1.職教碩士的心理期望值直接影響專業認同

本研究的心理期望值由專業期望值和就業期望值兩個要素構成。馬克思認為,“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19]。因此,對職教碩士專業認同影響因素的分析,需要結合社會環境給予解釋,職教碩士密切關注國家政策對職業教育的支持力度,支持力度越大則認為所學專業越有前景,未來就業會越有優勢,從而增強專業認同感,反之則削弱專業認同感。正如A2、A9、A16、A19所贊成的,“近些年國家出臺了很多有關職業教育的政策文件,大力支持職業教育發展,所以所學專業前途廣闊,很有前景”。在就業期望值方面,部分學生結合本科專業和研究生專業對未來就業方向進行考量,若本科專業與研究生專業相結合更有利于未來就業,則更傾向于認同所學專業。正如A1和A21所說,“本科工科專業加上現在所學專業,未來應該非常好就業”。

2.職教碩士讀研的內外環境直接影響專業認同

根據布朗分布倫納的社會生態系統理論,個體在成長過程中深受由微系統、中系統、外系統和宏系統所構成的生態環境系統的影響[20]。直接影響職教碩士讀研內外環境主要屬于微系統層次,即同個體直接發生互動的環境,主要是個體的教育或工作經歷、重要他人以及職教改革發展環境。認同的形成受特定環境影響,個體對環境的感知可以影響其行為態度、價值觀等[21]。具體而言,在個體的教育或工作經歷方面,有過職業院校教育經歷或者工作經歷的同學,往往會“對職業教育有著獨特的理解”(A3、A6),對職業院校學生有更深的認識,“職業學校的學生其實并不是之前想的那樣紀律性差、學習不好,很多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很強、干勁很足”(A5、A11、A14),而且“對職業教育有一種親切感”(A9)。可見,個體教育或工作經歷會直接影響職教碩士的認同。在重要他人的影響方面,教師、親友以及專家的經歷或態度能夠對碩士生的專業認同感產生影響,例如,教師、親戚的建議(A17、A19),親戚朋友的受教育經歷(A13、A16)以及知名學者的講座(A9)等,可對他們的專業認同產生直接影響。在職教改革發展環境方面,雖然國家大力支持職業教育發展,營造積極的職教改革發展環境,增強了職教碩士的專業認同(A2、A9、A16),然而職業教育社會認可度不高(A4、A11)以及職校學生不好管理(A8)等因素對職教碩士的專業認同產生了消極影響。

3.職教碩士的就業認知與情感直接影響專業認同

已有研究表明,高校學生的專業認同與就業有密切關系[22]。本研究聚焦就業認知與情感的就業感知、就業偏好、就業優劣勢認知以及就業焦慮四個維度,考量職教碩士專業認同的影響路徑。通常情況下,就業感知和就業偏好正向影響專業認同,就業焦慮負向影響專業認同。在就業感知方面,積極的政策環境、良好的專業發展前景往往會讓職教碩士產生正向的就業感知,提升他們的專業認同感。在就業偏好方面,碩士生的就業偏好直接影響專業認同感,“我很認可現在所學的專業,因為我非常想當一名中職老師”(A5、A16、A17、A19)。在就業優劣勢認知方面,職教碩士的專業認同往往會受所學專業與崗位的匹配程度、所學專業在工作崗位的需求量以及所學專業在考公務員和事業編的競爭力等因素影響。許多職教碩士對該專業未來的就業前景不太看好,認為就業不太有優勢。例如,“這個專業畢業后去中高職都會受到限制,因為很少有單位會指定要這個專業的畢業生”(A3、A5、A18、A21),“這個專業未來考公務員或事業編都會受到限制,一般只能報考教育學相關或不限專業的崗位,競爭非常大”(A6、A20);部分學生認為該專業就業還是有一定優勢的,“我未來打算去中職工作,因為本科專業與研究生所學專業的研究方向大致相同,跟未來的就業方向有一定的匹配度”(A6、A7)。在就業焦慮方面,所學專業就業前景不佳是引發職教碩士就業焦慮的主要原因,進而影響專業認同。他們表示這個專業在“考公務員和事業編制中經常受到專業限制”(A7、A10、A16、A20);“職業技術教育專業設立的初衷就是培養高素質中職教師,但就業的時候中職以‘專業不對口、本碩不一致’為由拒絕聘用我們,他們更愿意招聘本碩都是學科專業的研究生”(A13、A15、A16、A19);“該專業就業面比較窄,可選擇的機會不多”(A3、A4、A8)。

4.職教碩士培養單位的人才培養綜合實力直接影響專業認同

院校支持直接影響學生的專業認同,教師支持和課程設置影響學生的專業行為、專業情感和態度等[23]。本研究的學校人才培養綜合實力主要包括學校和專業聲譽、教師教育者素質、課程與教學質量三個要素,三者均正向影響職教碩士專業認同。在學校和專業聲譽方面,個體會對自身所歸屬群體具有一定程度的情感歸因[24],學校名氣和專業影響力會給職教碩士帶來較佳的心理體驗,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他們對該專業的潛在印象,進而影響他們的專業認同,正如A5同學所說的,“咱們學校這個專業在本省甚至全國都算是辦得比較好的,我心里感到挺自豪的”。教師教育者是為所有職前教師或在職教師提供教育和指導,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人,即教師的教師[25]。由于職教碩士處于未來“雙師型”教師的職前培養階段,因此本研究將培養職教碩士的教師稱為教師教育者。在教師教育者素質方面,如果教師教育者團隊素質高,學生就更容易在學業方面獲得成就感,進而影響他們的專業認同感,“學院的老師對我們非常友好,而且學術功底很強,能夠學到很多,讓我感覺很有成就”(A7、A11)。在課程與教學質量方面,已有研究顯示,教師教學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的專業學習行為,且教師教學質量在專業認同和專業學習行為之間存在顯著調節作用[26]。

(二)影響職教碩士專業認同的間接因素

由圖1職教碩士專業認同影響因素模型可知,影響職教碩士專業認同的兩個間接主范疇是讀研內外環境和學校人才培養綜合實力。范疇之間的作用路徑與“刺激—機體—反應”(Stimulus-Organism-Response,SOR)模型范式相符合,即當機體受到外部環境刺激時,會引起機體的心理狀態變化,進而做出相應行為或心理反應[27]。本研究中,讀研內外環境和學校人才培養綜合實力作為外部刺激(S),直接作用于職教碩士的就業認知與情感(O),進而影響到職教碩士的專業認同(R)。

1.職教碩士讀研內外環境通過就業認知與情感間接影響專業認同

讀研內外環境中,間接影響職教碩士專業認同的因素主要是重要他人和職教改革發展環境兩個維度,二者通過影響職教碩士的就業感知或引起就業焦慮,進而影響專業認同感。根據認知具身觀點,人的認知、思維等是基于身體活動形成的,深受周圍環境影響[28],職教碩士的專業認同是基于認知、思維等建構起的一種動態心理體驗,受職教碩士所置身環境的影響。具體而言,在重要他人影響方面(S),職教碩士了解到往屆畢業生不容樂觀的就業情況后產生了就業焦慮(O),從而影響他們的專業認同(R),“這個專業畢業了不太好找工作,往屆畢業的學長學姐大部分都沒找到好工作”(A6、A17、A18)。在職教改革發展環境方面,碩士生受國家有關職業教育政策的影響(S),良好的政策環境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他們對專業的印象,產生積極的心理預期,影響他們對該專業的就業感知(O),從而影響專業認同(R)。正如訪談中部分職教碩士提到的,“近些年國家出臺了很多有關職業教育的政策文件,大力支持職業教育發展,所以這個專業非常有前景”(A2、A9、A16、A19)。

2.學校人才培養綜合實力通過就業認知與情感間接影響專業認同

間接影響職教碩士專業認同的因素主要是學校人才培養綜合實力中的學校聲譽和專業聲譽兩個維度。學校聲譽(S)會影響碩士生就業認知與情感維度中的就業優劣勢認知(O),進而影響專業認同(R)。例如,A3和A9表示,“我想去職業院校工作,但是很多學校都會要求是985、211或者雙一流畢業的”,“而且我們學校這個專業未來就業沒啥優勢,擔心畢業會找不到工作”。專業聲譽(S)不高也會影響職教碩士就業認知與情感維度中的就業焦慮(O),進而影響專業認同(R)。如A13、A18和A19表示,“職業技術教育專業比較冷門,知名度不高,很多職業學校和人力資源部門甚至都沒聽過這個專業,職業學校教師招聘中也很少指定要我們這個專業的畢業生”。

四、職業技術教育專業碩士專業認同提升策略

職教碩士專業認同影響因素模型顯示,職教碩士的心理期望值、讀研內外環境、就業認知與情感以及學校人才培養綜合實力4個主范疇直接影響職教碩士的專業認同。個體行為是其內在需要和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29],職教碩士的就業機遇、培育環境以及培養單位綜合育人實力等均是影響他們專業認同的重要因素。若大范圍出現專業認同感不高、對口就業率低等情況,不僅影響職教碩士未來職業生涯發展,而且影響職業院校所需“雙師型”教師供給的質量,更是對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如何扭轉這種不利局面,提高職教碩士專業認同水平,成為我國職教碩士培養單位亟須關注的問題,而本研究構建的職教碩士專業認同影響因素模型對此具有積極的啟發意義。結合符號互動理論,提升職教碩士專業認同有兩條思路:一是“從內到外”,個體與自我的互動中實現自我確認;二是“從外到內”,個體同外部世界進行互動與確認[30]。概言之,可從職教碩士自身、職教碩士培養單位以及政策制度與環境三個層次出發,內外并舉、多層聯動,提升職教碩士專業認同,培養高素質職教師資,服務和支撐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

(一)職教碩士自身層面

內驅力是有機體自發產生的未來愿景和現實之間的內在創造性張力,是激起有機體行為的內在動力[31]。培養優質職教師資,需要以職教碩士專業認同為內生動力源,為其發展提供持續動力。奧蘇貝爾的成就動機理論認為,成就動機通常由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以不同比例構成[32]。其中,認知內驅力指向知識和問題解決,其本質上是內部動機,是個體學習最重要、最穩定的動機。為生成“從內到外”的專業認同,需要激發職教碩士內在的專業學習動力。

首先,需要職教碩士形塑身份認同的意識自覺。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身份形成既需要外在系統的有力支持,更離不開職教碩士形塑身份歸屬的意識自覺。身份歸屬是個體在反思性實踐過程中對所屬群體的認可,并積極地成為群體身份的建設者[33]。這就需要充分發揮職教碩士的主觀能動性,挖掘并悅納職業教育的獨特文化和價值,在專業學習和實踐中形成堅定的身份認同和職業使命感。其次,職教碩士需要積極規劃未來職業生涯。亞里士多德說過:“人是一種尋找目標的動物,他生活的意義僅僅在于是否正在尋找和追求自己的目標。”[34]職業生涯規劃是個體建立在對自己獨特性的認識和職業社會環境評估基礎上做出的,對個體的學業質量、專業認同與堅守、就業選擇以及未來職業生涯發展具有重要影響。職教碩士應自覺加強對未來職業生涯的思考和規劃,主動將專業學習與未來職業定位相結合,在專業學習和實踐中加強對專業的領悟和理解,促使專業認同與未來職業定位生成積極良性的互動效果。

(二)職教碩士培養單位層面

當前,職教碩士培養單位存在生源質量不高、課程特色不強、實踐教學不理想、就業對口率低等“硬傷”,這些共同指向職教碩士培養的“專業化危機”[35]。這種“專業化危機”的本質是職教碩士培養單位綜合育人實力不強。培養單位人才培養綜合實力不僅直接影響職教碩士專業認同,而且通過就業認知與情感間接影響專業認同。因此,可以通過提升學校和專業聲譽、強化師資隊伍實力、優化課程設置以及提高教學質量等措施,進一步提升職教碩士培養單位的綜合育人實力。

第一,提升學校和專業聲譽。職教碩士培養單位需要提高學科競爭力、科研實力、人才培養質量和社會服務能力,全面提升學校和專業的社會認可度,增強職業技術教育專業的吸引力。第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一方面要打破學科界限,建立跨學科教師隊伍,充分整合職業技術教育各學科方向優秀教師資源;另一方面要加強教師隊伍培訓,提升教師隊伍理論素養、實踐教學水平和跨學科教學能力,為培養高素質職業院校教師做好保障。第三,優化課程設置。要優化專業核心課程和專業方向課程結構,促進職教碩士綜合職業能力提升;要基于職業院校崗位需求優化課程設置,增強課程的針對性和靈活性。第四,提高教學質量。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教學內容選取方面要兼顧趣味性和實用性,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加強師生互動,提高職教碩士的自我效能感,進而提升其專業認同水平。此外,要加強對職教碩士的學業和職業生涯指導。“導師制”是研究生教育與培養的主要模式,決定了導師對碩士生的生活、學業以及職業規劃等方面的重要影響[36]。碩士研究生導師不僅要做好學生學業的領路人,更要關懷學生的心理發展,加強對職教碩士學業和職業生涯的指導。具體而言,一是幫助并引導學生理性分析本專業就業的優劣勢,形成積極的就業感知,樹立科學的職業發展觀;二是引導學生理性審視個人的職業偏好、形成合理的專業期望和就業期望,制訂科學合理的學業、職業規劃以及實施路徑。

(三)政策制度與環境層面

高質量充分就業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涵,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徑和重要保障[37]。然而,“難就業”成為影響職教碩士專業認同的首要因素,強化職教碩士就業保障制度迫在眉睫。第一,要修訂專業目錄,增設職業技術教育各方向專業代碼。職業技術教育各方向專業代碼和專業目錄不完善等問題是導致對口就業難、專業知名度不高等問題的重要原因。在《專業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目錄》中增設各方向專業代碼,不僅可以提升職業技術教育各方向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為職業院校等用人單位選聘人才提供方向指引,而且是暢通職教碩士教師招聘就業渠道的重要制度保障。第二,改革職業院校教師招聘制度。訪談發現,在就業方面,存在職教碩士“愿意去”而職業院校“不愿聘”的就業“脫軌”現象。究其原因,除了職教碩士的培養質量和社會認可等原因外,在招聘中還缺乏相應政策制度支持。對此,國家和地方政府應明確職教碩士在教師招聘中的合法地位乃至優先地位,提升職教碩士對口就業率,避免人才流失和資源浪費。

《中國職業教育發展大型問卷調查報告》顯示,社會認可度不高是當前職業教育發展面臨的最大困難[38]。社會認同是個體認識到自身屬于特定的社會群體,同時也認識到作為群體成員帶給自身的情感和價值意義,是群體成員對“我們”群體成員身份的集體意識,通過社會分類產生內群偏向,經過社會比較體會群際差異,并積極突顯自身獲得自尊和自我激勵[39]。受“學而優則仕”等傳統文化觀念影響,職業教育“低人一等”的烙印仍未抹去,影響著職業教育的社會認同。職教碩士專業認同影響因素模型顯示,職業教育所處的改革發展環境直接影響職教碩士的專業認同。可見,職業教育的社會認同、職教碩士的社會認同均是影響職教碩士專業認同的重要因素。提升職業教育的社會認同,要深挖職業教育社會文化符號,堅定職業教育文化自信。無論是德國的“雙元制”模式還是英國的BTEC模式,其背后都有國家獨特、深厚的文化基礎做支撐。千百年來一脈相承的大國工匠精神、知行合一的實踐精神等是我國寶貴的職業教育精神文化,應加強對職業教育文化的探索、宣傳和推廣,形成弘揚工匠精神、崇尚技術技能的社會氛圍,重塑職業教育社會認同。此外,還應提升職教碩士的社會認同。具體而言,要加強對職業技術教育專業的宣傳和推廣,多途徑向高校、職業院校和用人單位宣傳職業技術教育各專業方向的人才培養定位和培養優勢。這不僅有利于提升職業技術教育的專業聲譽和社會認可度,而且是吸引更多優質生源主動報考職業技術教育專業碩士的重要舉措。

參 考 文 獻

[1]葛道凱.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彰顯職業教育類型特征[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7):19-23.

[2]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EB/OL].(2022-12-21)[2024-10-15].http://www.gov.cn/zhengce/2022-12/21/content_5732986.htm.

[3]全國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關于下發《教育碩士(職業技術教育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試行)》 的通知[EB/OL].(2015-07-28)[2024-10-15].http://edm.eduwest.com/viewnews.jsp?id=1019.

[4]張忠華.教育學碩士研究生培養的困境與出路[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3):49-53.

[5]張萌,李若蘭.大學生專業認同對學習投入的影響研究:學校歸屬感的中介作用[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8(3):94-99.

[6]徐偉琴,岑逾豪.“留”還是“流”:大學生專業逃離行為的形成機制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22(5):63-73.

[7]毛智輝.跨學科教育學碩士生專業認同影響因素及作用機制研究[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9.

[8]王向紅,趙雄輝,屈林巖.大學學習指導:提升高等教育質量的新路徑——以長沙學院的探索為例[J].教育研究,2018(1):155-158.

[9]張建榮.教育碩士(職業技術教育領域)研究生培養調研[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9(7):13-19.

[10]徐涵.教育碩士(職業教育領域)人才培養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現代教育管理,2019(5):83-88.

[11]張翔,楊琪琪.基于職業行動能力導向的職教專碩實踐能力培養模式探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29):17-20.

[12]李浩君,張聰俐,甘建國.高校職教師資班學生專業認同狀況調查研究——以518名本碩學生為樣本[J].職業技術教育,2021(9):60-66.

[13][26]楊淑錕,黃雅帆.職業技術教育碩士研究生專業認同的調查與分析[J].高教論壇,2022(11):91-97.

[14]賈旭東,衡量.基于“扎根精神”的中國本土管理理論構建范式初探[J].管理學報,2016(3):336-346.

[15]賈旭東,衡量.扎根理論的“叢林”、過往與進路[J].科研管理,2020(5):151-163.

[16]陳向明.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332.

[17]謝愛磊,陳嘉怡.質性研究的樣本量判斷——飽和的概念、操作與爭議[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1(12):15-27.

[18]PANDIT N R. The creation of theory:A recent application of the grounded theory method[J].The Qualitative Report,1996(4):1-15.

[19]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20]周馳亮,楊茂慶.回流兒童社會適應的影響因素與支持策略——基于生態系統理論視角[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2(4):99-107.

[21]NELSON C W,et al. Organizational climate:Explorations of a concept[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70(1):166.

[22]張志喬.高職學生專業認同度與就業滿意度關系探討[J].中國高教研究,2012(6):98-101.

[23]余繼,馬安琪.工科生專業認同、院校支持與生涯發展的作用機制研究——基于某工科優勢高校的實證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5):86-92.

[24]ASHFORTH B E,SCHINOFF" B S. Identity under construction:How individuals come to define themselves in organizations[J]. Annual Review of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6(1):111-137.

[25]LUNENBERG M,DENGERINK J,KORTHAGEN F.The professional teacher educator:roles,behaviour,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 educators[M].Rotterdam:Sense Publishers,2014.

[27]MEHRABIAN A,RUSSELL J A.An approach to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M].Cambridge,MA:MIT Press,1974:62-65.

[28]ACHARY A H,et al.The effectiveness of applied learning:An empirical evaluation using role playing in the classroom[J].Journal of Research in Innovative Teaching amp; Learning,2019(3):295-310.

[29]許祥云.中國家庭高等教育投資行為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68.

[30]CHARON J M.Symbolic interactionism:An introduction,an interpretation,an integration(10th ed.)[M].New Jersey:Pearson,2010:101-105.

[31]王慧,劉永栓,章集香.學習型組織視角下高校學生組織發展的內驅力研究[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2):171-176.

[32]戴維·保羅·奧蘇貝爾.意義學習新論——獲得與保持知識的認知觀[M].毛偉,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8:234-237.

[33]趙明仁.新時代鄉村教師身份認同及提升策略研究[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6):31-39.

[34]陳娟.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價值取向偏差的成因思考[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5(S1):151-153.

[35]鄧小華.職業技術教育領域教育碩士培養的專業化及其實現路徑[J].職教論壇,2021(6):29-35.

[36]許祥云.研究生與導師互動:影響因素及其作用機制模型——基于扎根理論的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0(1):59-66.

[37]周明,雷雁淘.邁向共同富裕的就業保障制度:邏輯、困境和路徑[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4):27-36.

[38]馬君.職業教育社會認可度:社會認同威脅的解釋[J].職業技術教育,2023(13):1.

[39]彭飛霞,張家軍.職業教育社會認同形成的內生邏輯及支持機制系統建構[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3(13):59-67.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Promotion Paths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VET Masters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 Analysis of 21 VET Masters

Xie Yongqi, Rao Bin

Abstract" Professional identity is the key factor affecting students’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personnel training.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 this paper conducts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21 VET masters from two colleges in H Province, and constructs a model of“Influencing Factors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VET Masters”. The model shows that the psychological expectation of master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side and outside environment of graduate school, employment cognition and emotion,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of school personnel training directly affect professional identity.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graduate school and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of personnel training of VET masters also indirectly affect professional identity through employment cognition and emotion. To enhance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master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master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form their identity consciousness and plan their future career consciously; vocational education training units should enhance their comprehensive training strength and strengthen their guidance for master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s studies and career; the state and society should strengthen the employment guarantee system for master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create a positive atmosphere of social identity.

Key words" VET mast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grounded theory;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uthor" Xie Yongqi, researcher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24); Rao Bin, PhD candidate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在线观| 精品国产网|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a级片| 老司机精品99在线播放| 美女一级毛片无遮挡内谢| 性欧美久久| 91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6|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久| 国产麻豆另类AV| 亚洲精品视频网| 国产第二十一页| 日本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小说| 97成人在线视频| 国模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日在线观看| 无遮挡国产高潮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伊人| 无遮挡国产高潮视频免费观看 | 国产爽爽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九九国产精品| 久久香蕉国产线| 亚洲Va中文字幕久久一区| 精品国产一区91在线| 丁香五月婷婷激情基地| 精品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 视频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小视频|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普男人| 东京热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在线观看无码a∨| 国产麻豆91网在线看| 亚洲高清日韩heyzo| 2021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人人91人人澡人人妻人人爽| 国产精品夜夜嗨视频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日韩在线第三页| 欧美在线黄| 日韩一级二级三级| 久久五月视频| 无码丝袜人妻| 免费毛片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日本不卡一区二区| 欧美a√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洲色就色| 国产产在线精品亚洲aavv| 日韩国产 在线| 精品夜恋影院亚洲欧洲| 亚洲爱婷婷色69堂|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 | 日韩AV无码一区| 欧美黄色网站在线看| 一级成人a做片免费| 日本在线欧美在线| 亚洲AV无码不卡无码 | 国产性生交xxxxx免费| 91小视频在线| 亚洲Va中文字幕久久一区|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古装| 毛片免费高清免费|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毛片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欧美|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观看| 乱系列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91年精品国产福利线观看久久|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 毛片在线播放网址| 国产福利大秀91| 免费久久一级欧美特大黄| 亚洲欧美成人网| 亚洲永久免费网站| 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九九|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