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當前初中語文教育面臨的挑戰包括教學內容碎片化,學生難以全面理解文本和進行深層思考。傳統教學方法注重知識傳授,忽視思維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和能力普遍不足。在此背景下,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尤為重要,這包括批判性、創造性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高階思維能力有助于學生深度理解和分析問題。因此,文章探討了整本書閱讀策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通過系統、深入的閱讀,幫助學生理解作品整體結構、思想和情感,促進其思維多元化發展。本研究提出了具體實施策略,為教師提供可行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 整本書閱讀;初中語文;高階思維
一、整本書閱讀策略概述
(一)整本書閱讀的定義
在20世紀早期,著名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首次提出了“整本書閱讀”的概念。時至今日,整本書閱讀已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教學方法,它要求學生在一個完整的時間段內,從頭到尾地閱讀一本書。與傳統的篇章選讀或短篇精讀不同,整本書閱讀更加注重書籍的整體性和連貫性,旨在通過完整的閱讀體驗,幫助學生形成對作品的全面理解。這種閱讀策略不僅引導學生關注情節,還鼓勵他們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題、結構及其內在邏輯,從而在理解文本的同時,提升綜合素養。
(二)整本書閱讀的特征
整本書閱讀策略具有三個顯著特征:完整性、深入性和持續性。
首先,完整性體現在學生能夠全面把握書籍的整體框架和內容結構。這種閱讀方式使學生有機會全面了解作者的敘事技巧和故事發展的全貌,從而更深刻地理解書中的情節和人物關系。同時,通過持續跟隨作者的敘述脈絡,學生可以逐步構建對作品主旨的全面認識。
其次,深入性是整本書閱讀的另一重要特征。在閱讀過程中,學生不僅關注表層情節的理解,還致力于深挖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他們需要從多個角度分析文本,如作者的寫作背景、作品的語言風格、人物形象的塑造等。例如在閱讀《百年孤獨》時,學生需理解魔幻現實主義的寫作手法,并分析馬爾克斯如何通過奇幻的故事反映拉丁美洲的歷史和社會現實。此外,深入的閱讀還包括對書中隱含的價值觀和文化元素的探討,這有助于學生形成對不同文化的包容和理解。
最后,整本書閱讀的持續性體現在對學生閱讀習慣和閱讀興趣的長期培養上。通過長期的閱讀實踐,學生不僅能逐步養成持續閱讀的習慣,還能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思維深度。這種持久的閱讀興趣可以拓展到課外閱讀領域,進一步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同時,整本書閱讀的持續性還體現在學生對復雜長篇作品的耐心和毅力的培養上。通過克服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學生可以提升自己的意志力和專注力。
二、整本書閱讀策略對高階思維的培養
整本書閱讀不僅在豐富學生的知識面上起到了關鍵作用,更通過多角度的文本分析、聯想和創造性思維的激發,以及邏輯推理和共情能力的培養,全面提升了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學生在學術領域的深度發展,也為他們在未來的社會生活中提供了重要的思維工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整本書閱讀對批判性思維的培養
整本書閱讀在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過整本書的閱讀,學生能夠主動提出問題并思考文本的內容和作者的意圖。這種思考不僅包括對文本表面故事情節的理解,還涉及對作品深層主題和作者觀點的探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以思考并討論書中人物行為的動機、情節發展的合理性,以及故事背后可能隱含的社會或文化批判。例如在閱讀一部歷史小說時,學生可以探討作者對歷史事件的解釋是否客觀,或者在一部科幻小說中質疑作者對未來社會的設定是否合理。通過這種思考與質疑,學生逐漸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能夠從多角度、批判性地分析問題。
整本書閱讀引導學生進行多角度的文本分析。這種分析不僅限于文本內容本身,還包括對作者寫作背景、文本結構、語言風格以及文化背景的多方面探索。學生可以從歷史、社會、心理等不同學科的角度入手,深入理解文本。例如在閱讀一部反映社會變革的小說時,學生可以結合歷史背景和社會變遷,分析作者如何通過人物命運和故事情節反映時代精神。這種多角度的分析不僅有助于學生全面理解文本,還培養了他們跨學科思考的能力,使其能夠在復雜情境中進行全面分析。
(二)整本書閱讀對創造性思維的激發
整本書閱讀同樣在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通過聯想和推測,學生能夠在閱讀過程中激發自己的想象力。在閱讀科幻小說《三體》時,學生不僅能思考小說設定的未來世界,還能聯想到當前科技發展的趨勢及其可能帶來的社會影響。這種通過聯想和推測進行的思考,能夠幫助學生超越文本本身,探索更廣泛的思想領域和可能性。整本書閱讀鼓勵學生創造性地解讀文本,并表達自己的獨特觀點。學生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的創作活動,如續寫故事、改編情節、創作插圖等,表達他們對書中內容的理解和感受。這些創作活動不僅為學生提供了表達個性和創意的機會,還促進了他們對文本的深度理解。例如,學生在創作中可能會重新詮釋書中角色的命運,或通過插圖表現對特定場景的獨特理解。這種創造性的解讀和表達,使學生能夠以新的視角看待文本,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
(三)整本書閱讀對問題解決能力的提升
整本書閱讀通過對復雜人物關系和情節發展的分析,顯著提升了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需要理解和分析書中的復雜情節結構和人物動機,這一過程鍛煉了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例如,在閱讀一部涉及多重敘事線索的小說時,學生需要理解不同情節線索之間的關聯,并通過邏輯推理預測情節的發展方向。這種復雜情節的分析不僅幫助學生提高理解力,還培養了他們在面對復雜問題時的分析和解決能力。整本書閱讀通過情節設定和情感體驗,幫助學生培養共情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閱讀過程中,學生會接觸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價值觀,體驗各種不同的情感狀態。例如,閱讀一部反映不同社會背景的小說,學生可以感受來自不同文化和社會階層的角色的情感和生活體驗。這種跨文化的情感體驗不僅擴大了學生的視野,還提高了他們的共情能力,使其能夠在現實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處理人際關系和社會問題。整本書中的復雜人物和情感描寫,可以讓學生深入體驗不同角色的內心世界,理解他們在特定情境下的感受和反應。
三、初中語文推行整本書閱讀策略的實踐路徑
(一)選書策略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成功實施整本書閱讀策略的關鍵在于選擇適合的閱讀材料。選書時,教師需綜合考慮多個因素,以確保所選書籍既符合學生的年齡段和認知水平,又能有效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和思維深度。
首先,針對學生的不同年級,應選取相應難度的書籍。針對初一學生,宜選擇語言簡潔明了、故事情節鮮明的作品,如童話故事或冒險小說。這類書籍既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又便于他們理解和消化。而對初二、初三學生而言,則可選擇情節更為復雜、主題更為深刻的作品,如經典文學或當代小說,以挑戰他們的閱讀能力和思維水平。
其次,選書時還需兼顧書籍的文學性和思想性。文學性強的作品,如蘊含豐富語言表達和藝術手法的書籍,能夠提升學生的文學欣賞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而思想性強的作品,則能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人生、社會和道德等問題,從而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正確的價值觀念。例如《魯濱遜漂流記》不僅講述了一段扣人心弦的冒險故事,還傳達了堅韌不拔、自立自強的精神,對學生具有積極的引導作用。
此外,書籍的趣味性和教育性也是選書時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趣味性強的作品能夠增加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享受閱讀的樂趣。而教育性強的書籍則有助于學生在閱讀中獲取有益的知識和經驗,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因此,在選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考慮這些因素,以確保所選書籍既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又能有效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和綜合素質。
(二)閱讀指導
為了有效推進整本書閱讀策略的實施,教師需要精心制訂一份詳細的閱讀計劃和進度表,并分階段地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和討論。根據書籍的難度和篇幅,教師應合理規劃每一階段的閱讀量,確保學生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順利完成閱讀任務。具體而言,可以將整本書劃分為若干個章節,每周規定學生閱讀一定數量的章節,并安排相應的討論時間。這種分階段的閱讀安排有助于學生循序漸進地深入理解書籍內容,逐步掌握書中的精髓。
在閱讀過程中,教師的引導作用非常重要。教師應指導學生制訂明確的閱讀目標和問題清單,以幫助他們更有針對性地進行閱讀。閱讀目標可以涵蓋理解故事情節、分析人物性格、探討主題思想等多個方面,而問題清單則能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有意識地關注書中的重點內容和疑難點。例如在閱讀《簡·愛》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簡·愛的人物性格發展、她與羅切斯特的關系等問題。這種目標導向的閱讀指導方式,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還能激發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使他們在閱讀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收獲。
(三)課堂活動設計
在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豐富多樣的課堂活動設計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加深文本理解的關鍵。其中,討論和辯論作為極其有效的教學手段,能夠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分析問題,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例如,當討論《1984》時,教師可組織學生圍繞獨裁者對個人自由的控制這一主題展開激烈的辯論,使學生在思辨中深入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和社會意義。
此外,角色扮演活動同樣具有趣味性和教育性。通過讓學生深入體驗書中人物的情感和性格,他們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故事情節。以《哈姆雷特》為例,學生可以分別扮演哈姆雷特、克勞狄斯、奧菲莉亞等角色,通過生動的表演來探討人物的心理動機和行為邏輯。這樣的活動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促進了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感性理解。
同時,創作活動也是學生表達閱讀感受和理解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創作,如續寫故事、創作插圖、制作讀書筆記等。這些創作活動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還能幫助他們更好地梳理和表達對書籍的理解。比如,學生在讀完《哈利·波特》系列后,可以嘗試創作一個新的魔法故事,或者設計他們心目中的魔法學院。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學習體驗,還培養了他們的表達能力和藝術審美素養。
(四)評價與反饋
為了全面而有效地評價學生的整本書閱讀情況,教師應當采取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其中包括讀書報告與讀書筆記等。這些評價方式不僅能夠清晰地反映出學生的閱讀進度與理解深度,還能夠充分展示他們在閱讀過程中所積累的思考與感悟。
具體而言,讀書報告要求學生全面總結書籍內容,深入剖析其主題與人物形象,并提出個人獨到的見解。而讀書筆記則鼓勵學生記錄下在閱讀過程中產生的疑問與感受,從而形成系統的閱讀反思。通過這兩種評價方式,教師可以更為全面地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進而為他們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與建議。
在評價過程中,及時反饋非常重要。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讀書報告與筆記,給予具體而詳細的反饋意見。這種反饋既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內容應涵蓋對學生表現的肯定、存在問題的分析以及具體的改進建議。例如,當發現學生在讀書報告中對人物分析的深度有所欠缺時,教師可以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如引導他們進一步探討人物的內心動機與行為背后的影響。這樣的反饋機制不僅有助于學生及時發現并改正自身的問題,更能引導他們在未來的閱讀與學習過程中不斷取得進步。
四、結語
整本書閱讀策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理解能力,還能全面培養他們的高階思維能力,如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未來,初中語文教學應持續推廣和優化這一策略,通過豐富的閱讀內容和多樣的課堂活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在實施過程中,應不斷探索和創新教學方法,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訂靈活的教學方案,以最大程度地發揮整本書閱讀的教育價值。希望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為學生創造更豐富、更深刻的閱讀體驗。
參考文獻:
[1] 齊作春. 初中語文名著整本書閱讀教學探究[J]. 名師在線,2024(21):70-72.
[2] 胡凡永. 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的教學策略初探[J]. 語文世界,2024(14):44-45.
[3] 呂龍. 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探究:以《駱駝祥子》為例[J]. 語文建設,2023(21):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