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然分娩相較于剖宮產具有一定的生理優勢,不僅有助于新生兒肺部的成熟發育,還可促進產婦產后快速而充分泌乳,可極大提升母嬰的整體健康。但中國的剖宮產率依然較高,主要歸因于大多數孕產婦對自然分娩過程中劇烈疼痛的恐懼,致其更傾向選擇剖宮產。隨著科技的發展,虛擬現實(virtual"reality,VR)技術逐漸滲透到醫療領域并展現出應用潛力。本文探討VR技術在自然分娩各階段中的應用現狀,以期為VR技術在孕產婦健康管理中的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虛擬現實技術;自然分娩;非藥物性;孕產婦
[中圖分類號]"R714""""""[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3-9701.2024.33.030
近年來,中國的自然分娩率呈逐年下降趨勢,越來越多的產婦主動選擇剖宮產,其主要原因在于對自然分娩疼痛的恐懼。盡管部分產婦已認識到剖宮產可能對母嬰健康帶來不利影響,但對自然分娩過程中強烈疼痛感的恐懼仍使其傾向選擇剖宮產。然而,剖宮產的疼痛是否真的低于自然分娩,目前在醫學界尚無明確定論。陳小玲[1]研究表明主動選擇剖宮產的產婦通常對手術鎮痛效果期望過高,導致其對術后疼痛的預估與實際體驗之間存在明顯差異。事實上,剖宮產與自然分娩在疼痛感受上的差異并未達到統計學顯著性,這提示對分娩疼痛的主觀認知可能影響產婦的選擇決策。
《正常分娩臨床實踐指南》[2]指出產婦在自然分娩的過程中如需采取鎮痛措施,主張優先選擇非藥物鎮痛。研究表明,合理有效的鎮痛措施不僅可減輕產婦的疼痛體驗,還可促進產程的順利進行,減少分娩恐懼,從而有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
1""虛擬現實技術在醫學中的應用
虛擬現實(virtual"reality,VR)技術作為近年來迅速發展的實用型技術,憑借其高度互動的虛擬環境模擬能力,逐漸在醫學領域中獲得廣泛應用。VR技術通過整合和處理多元信息,構建出逼真的三維虛擬空間,使用戶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多感官體驗獲得突破空間和時間限制的沉浸式感受。VR技術不僅在娛樂和教育領域有顯著的應用潛力,更在臨床醫學中展現出獨特的優勢。
在臨床醫學領域,VR技術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容小川等[3]研究探討將VR技術應用于腦卒中患者的功能康復訓練中,通過有計劃的互動訓練可顯著提高患者的運動能力。Tashjian等[4]研究顯示VR技術在臨床疼痛管理中的潛力,該研究利用多感官的自然風光展示,結果表明與2D顯示組比較,VR實驗組患者的疼痛緩解更顯著。董瑩盈等[5]研究VR技術在心理治療中的應用,特別是在抑郁癥患者中,通過VR技術改善患者的消極情緒,結果顯示患者在多種心理量表的得分均有所改善,表明VR技術對心理狀態有積極影響。張會穎[6]研究證實將VR技術應用于抑郁癥孕婦的治療中,不僅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心理效能感,還可減少其心理應激反應。
目前,VR技術在康復訓練、疼痛管理及心理治療領域的應用較為廣泛,但在分娩中的應用尚處于開發階段。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成熟,未來有望在更廣泛的醫學領域中發揮重要作用,為患者提供更加個性化和有效的治療方案。
2""VR技術與自然分娩
在自然分娩的各個階段,結合產婦的視覺、聽覺和觸覺感受,應用VR技術可顯著轉移產婦的注意力,降低對疼痛的敏感度,從而提高傷害性神經信號的閾值。
2.1""VR在妊娠期的應用
2.1.1""緩解酸痛""妊娠期由于子宮逐漸增大和機械壓力增加,孕婦的腰椎前凸和腹部肌肉分離常引發腰骶部疼痛。此外,松弛素的分泌導致關節松弛和不穩定,進一步加重疼痛的發生率。García-López等[7]進行的前瞻性研究表明,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入VR冥想療法,可顯著減輕孕婦的腰背疼痛。研究顯示VR技術通過提供沉浸式的虛擬環境,可有效緩解孕期肌肉緊張和關節不適,幫助孕婦更好地應對身體的變化。
2.1.2""促進鍛煉""孕期行動不便使孕婦的運動量較懷孕前明顯減少,但適度的鍛煉可降低孕期并發癥的發生風險,并防止體質量增長過快。丁煥香等[8]研究顯示借助VR技術,孕婦可在虛擬環境中進行多種適宜的運動,這不僅可提升其運動意愿,還可使其從關注生活規律向注重鍛煉規律轉變。
2.1.3""改善焦慮""妊娠期間孕婦因身材變化和激素波動易出現焦慮和抑郁情緒,這些負面情緒可導致胎兒發育遲緩,甚至增加早產風險。VR技術對改善產前焦慮展現出巨大潛力。朱琳潔等[9]研究表明孕晚期通過VR技術模擬分娩情景預演,可有效緩解初產婦的焦慮情緒,提高其分娩過程中的依從性。
2.2""VR技術在產程中的應用
2.2.1""有效鎮痛""在自然分娩過程中,常見的鎮痛方式包括藥物性和非藥物性。非藥物性鎮痛方法(如水中分娩和呼吸法)被廣泛應用于分娩鎮痛。但當產婦精神高度緊張時,其對疼痛的敏感度顯著增加,因此在分娩過程中保持放松至關重要。劉幸等[10]研究表明,每日進行VR沉浸式體驗的初產婦在分娩時疼痛感顯著減輕。鄧雄等[11]研究表明基于疼痛分級指數和現實疼痛強度評分,VR技術在自然分娩中的鎮痛效果顯著優于傳統方法,可有效降低產婦的疼痛敏感度,轉移注意力,減輕疼痛級別。胡雙等[12]研究顯示在宮口擴張至9~10cm時,接受VR技術干預的產婦其疼痛感明顯低于對照組,進一步驗證VR技術在分娩鎮痛中的應用價值。
2.2.2""縮短產程""VR技術通過模擬自然場景,使產婦在分娩過程中沉浸于舒適的環境中,從而有效促進分娩進程,增強產婦的分娩信心,最終縮短產程,減少產婦和胎兒的潛在損傷。吳曉青等[13]研究表明,當產婦進入產房后,播放如花朵綻放、熱帶雨林、天空云卷云舒等舒緩的VR場景,結合輕柔的背景音樂,有助于產婦在分娩時保持身心放松,從而顯著縮短產程。陳瑩等[14]研究證實,VR技術在產科中的應用可有效促進第一產程的進展,縮短產程時間,提高分娩效率。
2.2.3""降低產時剖宮產率""研究表明接受VR體驗的產婦,其剖宮產率顯著低于傳統護理組[12]。盡管目前關于VR技術與剖宮產率關系的研究較少,樣本量有限,但已有的研究結果提示,VR技術有可能成為降低剖宮產率的重要工具。
2.3""VR在產后康復中的應用
2.3.1""盆底肌功能鍛煉""隨著越來越多的產婦重視產后康復,特別是針對盆底肌肉的鍛煉,VR技術在這一領域展現出巨大的潛力。妊娠期對盆底肌肉的持續壓迫常導致產后漏尿、器官脫垂、腰背酸痛等。加強盆底肌的功能鍛煉對提高產婦的生活質量至關重要。史永梅等[15]研究顯示應用VR技術結合盆底康復坐墊的產婦在經過6個月的訓練后,其盆底肌肉的收縮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表明VR技術在產后康復中的應用前景廣闊。
2.3.2""促進產后泌乳""自然分娩相較于剖宮產的顯著優勢之一是產婦分娩后的泌乳速度更快、泌乳量更充足。研究顯示佩戴VR頭戴式顯示器的產婦在自然分娩后48h內泌乳達標率顯著高于對照組[11]。這表明VR技術可進一步促進自然分娩產婦的乳汁分泌,與剖宮產產婦相比泌乳情況差異明顯,體現出自然分娩的優勢。
3""小結與展望
VR技術在自然分娩的妊娠期、分娩期、康復期均有良好的應用效果。分析原因:孕產婦沉浸于虛擬環境而轉移注意力,可降低大腦對疼痛的感知能力,使產婦身心放松。當其他刺激與疼痛同時出現時,痛感會被削弱,孕婦的疼痛閾值增高。VR技術作為一種有效可行的促進自然分娩的非藥物性方法在產科的應用前景較好,但梁惠蘭等[16]研究指出個別產婦應用虛擬場景時,可出現惡心、頭暈、眼神聚焦障礙等不良反應,易導致孕產婦墜床或跌倒等嚴重后果。所以沉浸式體驗需保障孕產婦的安全性,在使用VR時醫護人員應時刻觀察孕產婦的神情及精神狀態。設定合理的佩戴時間、設置外置中止按鈕或編寫根據面部表情緊急制動的程序,均可有效保證產婦安全,提高體驗感。
調查顯示,部分產婦因對前期VR體驗不滿意而降低在分娩中使用的意愿,影響VR技術治療的依從性。因此,優化VR在自然分娩中的應用,以提高孕產婦的接受度十分關鍵。由于不同VR內容可觸發不同情感反應,個體對疼痛的應對方式因生理狀況、經歷和文化水平等因素而異,在分娩中的鎮痛效果也有所差異。建議VR內容進行個性化定制,以更好地滿足產婦需求。在聽覺方面,可通過前期測試選擇產婦偏好的音樂,以增強體驗的舒適度;在視覺方面,可利用胎兒的四維圖像模擬立體胎兒形態,結合觸覺刺激,幫助產婦建立分娩信心。此外,未來研究應關注VR技術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適應性。文化背景深刻影響個體的痛覺感知和應對策略,因此在多元文化環境中開發更具適應性的VR內容,將有助于提高其應用效果。
VR技術在自然分娩中的應用應超越單一的虛擬場景,未來應向多感官、全方位的沉浸式體驗方向發展,結合觸覺反饋和嗅覺裝置,提供更真實和放松的感官刺激,增強鎮痛效果。同時,研究可探索VR與其他非藥物干預手段(如音樂療法、芳香療法和導樂陪伴)的結合,形成多模式鎮痛方案,為產婦提供更全面的支持。此外,技術推廣需配合社會和政策的推動。醫護人員的培訓和公眾對VR技術的認知是其應用效果的重要因素。應加強教育培訓,使醫護人員熟練使用VR設備并基于產婦需求進行調整。通過科普宣傳提升公眾對VR技術的認知,促進其普及和選擇,助力創新技術在產科中的廣泛應用。在政策層面,政府和醫療機構應支持VR技術在產科中的研究和應用,通過資助項目、制定規范和提供技術支持,推動該領域的發展。此外,醫療保險政策也應逐步覆蓋VR技術的使用費用,降低產婦的經濟負擔,從而提高其在分娩過程中的普及率。
VR技術在中國自然分娩中的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未來還需更多大樣本、多中心的隨機對照試驗為虛擬技術在自然分娩中的應用提供更多循證依據。VR技術作為一種新興的非藥物性鎮痛手段展示出巨大的應用潛力。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研究的深入,VR技術有望在產科領域的應用更廣泛和深入,為孕產婦提供更舒適、安全和個性化的分娩體驗。未來的研究和應用仍需關注技術的安全性、文化適應性及多感官體驗的整合,并通過政策支持和社會推廣促進VR技術的普及與發展。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參考文獻]
[1] 陳小玲."自然分娩與剖宮產分娩疼痛預估值與真實值差異的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31(13):"32–34.
[2] 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助產士分會,"中國婦幼保健協會促進自然分娩專業委員會."正常分娩臨床實踐指南[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20,"23(6):"371–375.
[3] 容小川,"張盤德,"劉翠華,"等."虛擬現實技術治療對腦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礙的療效[J]."實用醫學雜志,"2015,"31(11):"1807–1809.
[4] TASHJIAN"V"C,"MOSADEGHI"S,"HOWARD"A"R,"et"al."Virtual"reality"for"management"of"pain"in"hospitalized"patients:"Results"of"a"controlled"trial[J]."J"Mir"Ment"Health,"2017,"4(1):"e9.
[5] 董瑩盈,"崔丹丹,"謝渭根,"等."優化后VR眼鏡在治療抑郁癥患者消極情緒中的作用[J]."中國醫藥科學,"2022,"12(24):"142–144.
[6] 張會穎."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正念干預對抑郁癥孕婦引產后自我效能及心理應激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23,"36(3):"520–522.
[7] GARCíA-LóPEZ"F"J,"PASTORA-BERNAL"J"M,"MORENO-MORALES"N,"et"al."Virtual"reality"to"improve"low-back"pain"and"pelvic"pain"duringnbsp;pregnancy:"A"pilot"RCT"for"a"multicenter"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J]."Front"Med,"2023,"10:"1206799.
[8] 丁煥香,"丁鵬臻,"沈富強,"等."后疫情時期虛擬仿真系統在孕期女性體育健康促進中應用的研究[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第十二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專題報告(體育社會科學分會)."臨沂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2022.
[9] 朱琳潔,"曾小娟,"胡引."孕晚期分娩情景預演對初產婦焦慮及分娩結局的影響[J]."護理與康復,"2019,"18(1):"40–42.
[10] 劉幸,"萬麗."虛擬現實技術減輕初產婦自然分娩時疼痛和焦慮的效果觀察[J]."全科護理,"2020,"18(21):"2668–2670.
[11] 鄧雄,"王小梅,"李寶君,"等."虛擬現實技術對自然分娩初產婦分娩疼痛分娩焦慮及產后乳汁分泌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24,"39(2):"207–210.
[12] 胡雙,"陳美文,"李夢娜,"等."虛擬現實技術對產婦分娩影響的Meta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22,"22(5):"737–744.
[13] 吳曉青,"張豐年,"王鳳琴,"等."虛擬現實技術對初產婦第一產程進展的促進作用[J]."中國臨床研究,"2022,"35(2):"218–221.
[14] 陳瑩,"鄭娟,"郭芳麗,"等."音樂療法聯合催眠技術在初產婦分娩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2020,"27(11):"107–109.
[15] 史永梅,"商文金,"賈麗華,"等."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盆底肌肉鍛煉對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患者的影響[J]."中國性科學,"2021,"30(2):"109–112.
[16] 梁惠蘭,"黎志容,"梁菊."虛擬現實技術在分娩鎮痛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20,"27(14):"114–117.
(收稿日期:2024–07–31)
(修回日期:202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