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其中,陶瓷藝術以其獨有的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成為中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眾多陶瓷藝術中,湖北馬口窯以其精湛的工藝和鮮明的地域特色在中國陶瓷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然而,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速,傳統手工藝普遍面臨機械化、規模化生產的沖擊,馬口窯陶瓷文化亦不例外,傳承斷層、市場萎縮、文化認知不足等問題日益凸顯,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工作變得尤為迫切。如何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有效保護和傳承馬口窯陶瓷文化,同時探索其設計創新發展路徑,已成為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話題。
馬口窯的歷史沿革
馬口窯的燒造歷史可追溯至明代,其黃釉刻花工藝形成了風格獨特的民用陶瓷產品。在湖北省漢川市馬口鎮,馬口窯的窯火曾映照當地百姓的生活,其產品不僅滿足了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更成為荊楚文化的重要載體。從最初的家庭作坊到后來的規模化生產,馬口窯見證了中國陶瓷藝術的發展和演變,其歷史沿革不僅反映了技術的進步,也映射出社會變遷的脈絡。
馬口窯的文化價值
馬口窯陶瓷藝術以其獨特的造型風格和裝飾紋樣反映了荊楚地區的民俗風情和審美趣味。其產品以小器型居多,如冬季取暖的手提壺。制陶藝人們樂于給提把加飾,這樣既增加了提把的承重力,又顯得生動有趣。還有古色古香的燭臺、小巧實用的暖爐、雕花刻字的酒壇、造型樸拙的陶枕。其中又以壇為最佳,型矮而圓,外形渾厚,曲線流暢,上下裝飾紋樣,美觀而別致。
陶瓷上的紋飾以鳥禽和文字居多,其雕刻手法簡練而抽象,展現了匠人們的獨特技藝和造物時的情感。例如,在醬釉貼花的花鳥紋柿子壇上,鳥兒的形象栩栩如生;“如魚得水”等魚蟲紋飾寓意工作和生活和諧;人物紋樣則以其嚴謹的構圖和精美的細節處理著稱,生動有趣。醬黃釉剔花的八仙人物紋缸腹部四面剔刻出方形開窗,每組兩位神仙的形象,展現了匠人豐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工藝。紋飾不僅是美的追求,更是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馬口窯陶瓷的制作工藝,如手工拉坯、刻花、施釉等,是中國傳統陶瓷技藝的寶貴組成部分,體現了工匠精神和民族智慧。這些技藝不僅具有歷史價值,也為現代陶瓷藝術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靈感和素材。
傳承斷層問題
隨著老一輩藝人的老去,年輕一代對于傳統陶瓷文化的興趣減少,馬口窯的傳統制作技藝面臨失傳的風險。這一現象存在于許多傳統手工藝領域,其背后的原因復雜多樣,包括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職業選擇的多樣化、傳統技藝學習過程的艱辛等。如何吸引年輕人投身傳統工藝,成為傳承工作中的一大挑戰。
市場萎縮
現代陶瓷制品的機械化、規?;a,以其低成本、高效率的特點,對傳統手工陶瓷造成了巨大的市場壓力。馬口窯陶瓷的市場空間日益縮小,面臨被邊緣化的風險。在這種背景下,如何提升馬口窯陶瓷的市場競爭力,實現品牌塑造和文化傳承,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相結合,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文化認知不足
社會大眾對于馬口窯陶瓷文化的認知不足,對其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認識不足。這一問題的存在,限制了馬口窯陶瓷文化影響力的擴散,也影響了其市場接受度。提升公眾對馬口窯陶瓷文化的認知,不僅是文化傳承的需要,也是文化自信的體現。
現代消費者對陶瓷產品的需求趨向多樣化和個性化,馬口窯陶瓷的傳統樣式和功能已難以滿足市場的需求。如何將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相結合,創造出既具有傳統特色又符合現代審美的產品,成為馬口窯陶瓷文化創新設計的重要課題。
造型設計的應用
受地理和人文環境的影響,馬口窯陶瓷形成了獨特的造物風格。其以壇罐為主,曲線流暢,造型厚實,形體線條清晰。這些瓷器不僅外形圓潤飽滿,在細節上也展現了細膩的曲線變化,體現了當地豪放而不失細膩的民風。馬口窯的產品種類繁多,包括燭臺、爐、酒壇、陶枕等,其中,壇罐因數量最多和最具特色而成為設計素材的首選。
首先,對馬口窯陶瓷造型進行抽象提取。相關人員通過分析馬口窯陶瓷獨特的造型發現,其特征主要體現在各部位的截面比例上,通過提取壇口、壇沿、壇身、壇底等不同部位的橫截面,并在水平面上重新排列,構建出基本的設計框架(圖1)。在此基礎上,文字的轉折處參考了壇罐的曲線,輪廓清晰、外形簡潔。同時,在不同字母的設計中融入了馬口窯瓷器的其他元素,如燭臺、陶枕等,使每個字母都具有獨特的個性,提高了辨識度,整體上亦保持和諧統一。
其次,對馬口窯的各種壇罐進行分析和抽象,將壇體分割為壇口、壇身、壇底三個部分,并沿著三條不同的路徑研究。相關人員將每條路徑的元素組合,抽象成平面圖形(圖2),形成一組具有不同節奏變化的新抽象陶瓷圖騰,并將其作為文化創意產品的標志性圖案,在分析馬口窯壇罐實用價值和使用方式的基礎上,確定文化創意產品的功能屬性。鑒于馬口窯壇罐具有容納和擺放的功能,結合當前文化創意產品行業的現狀,根據功能,產品被定義為容器類。相關人員通過研究馬口窯的發展歷史及其容器的獨特造型,提取不同路徑的元素,并結合現代人的使用習慣,將這些元素轉譯到產品的使用方式上,最終形成具有收納功能的筆筒和筆(圖3),這樣的設計既保留了馬口窯的傳統特色,又滿足了現代生活的實際需求。
紋樣設計的應用
每個時代都有獨特的器物和紋飾,馬口窯陶瓷在造型和裝飾上都深受當地人生活狀態的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裝飾紋樣變得更加多元化,從花鳥魚蟲到文字圖騰,不一而足。相關人員通過對幾個具有代表性的馬口窯陶瓷進行裝飾紋樣分析,挖掘出其精神價值和文化內核,并結合現代人的心理特點,確定將鳥紋作為設計元素。馬口窯陶瓷上的鳥紋造型生動,富有特色,代表了當地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先民對美的一種本能追求。如圖4所示,馬口窯陶瓷上的鳥紋通過獨特的制作工藝和刻劃手法呈現出優美的形態和流暢的曲線,細節處精巧美觀。整個圖案的外輪廓運用了流暢的曲線,尖銳的線條主要用于鳥嘴處,細節處則通過嫻熟的刻劃手法一筆帶過,看似寫意卻不失形態。相關人員通過對鳥紋的提取、變形和抽象,運用當地匠人的寫意手法,構建出基本的鳥紋外形,并對細節處的銜接線條進行修改,創造了新的圖騰。從符號學角度看,色彩能直接引發我們深層次的心理反饋。不同的色彩展現的是不同的時代、社會環境和生活狀態。色彩所傳達的信息總是受到工藝水平、社會制度、人文和地域等特定因素的影響。在研究傳統陶瓷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色彩體會和感受馬口窯的色彩含義及其精神內核。通過對馬口窯陶瓷釉色的分析發現,人們對色彩的審美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馬口窯的色彩反映了當時工匠們的技術手段和方法。相關人員通過提取馬口窯陶瓷的色彩并對其純度和明度進行分析,結合當前流行的顏色,羅列出不同的配色方案,將其應用到提取的紋樣中,如圖5所示。
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與開發
中國當代設計師憑借對市場的敏銳洞察力,正在推動國潮設計的興盛。一系列國貨品牌通過融合復古元素與現代審美,展現出獨特的時代魅力。這種結合了中國歷史中的文化元素與時尚設計風格的創新思路,不僅令人耳目一新,還保留了傳統韻味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出于對馬口窯陶瓷文化進行傳承與創新的考慮,相關人員通過對馬口窯陶瓷造型特點和紋樣元素的深入提取與研究,結合現代設計思維,設計出一系列文化創意產品。這些產品設計考慮了實用性,適應特定的使用場景,同時具有前瞻性,能夠引導消費者的需求,具備一定的市場潛力。從精神文化層面來看,產品設計不僅傳承了馬口窯的文化精神,還通過創新性地轉譯和應用,摒棄了不適宜的元素,提取精華進行再創造,在保持使用價值的同時,巧妙地融合了馬口窯陶藝的文化精神,實現了文化價值與實用價值的完美結合。
馬口窯陶瓷對于湖北陶瓷產業十分重要,其藝術文化價值更是不可估量。馬口窯是楚文化的瑰寶,它不僅體現了中華傳統美學的精髓,還展現了楚文化的獨特魅力。馬口窯的紋飾特征獨具一格,散發著迷人的藝術魅力,這正是其藝術風格和文化價值的體現。我們必須認識到,馬口窯是寶貴的文化遺產,它值得我們集社會之力來發揚和傳承,將其帶到大眾視野之中,通過高等教育機構的研究導向改革、社會對文化園區的建設以及設計師們的創新思維,為馬口窯陶瓷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基金項目:湖北省非遺保護中心基金項目(HGFY20180305);湖北省文化創意產業化設計研究中心項目(HBCY1814)
作者簡介:王海強(1983年— ),男,湖北工業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產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