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通用技術課程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技術素養,所以首先要求教師對“技術素養”的概念有正確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技術素養從五個方面實現:第一方面,技術意識。理解技術,學習技術的基本知識,理解基本概念,從技術的角度思考問題。第二方面,工程思維,是技術意識升華,尋求用技術手段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基本技術能力。第三方面,物化能力。即動手能力的培養。動手能力,就是敢于動手,勤于動手,善于動手。第四方面,創新設計,培養創新思維,體驗設計即是創新。第五方面,圖樣表達。下面談一下對前兩點的理解。
[關鍵詞]:技術素養;技術意識;工程思維
引言
在四川省首次“全省通用技術骨干教師培訓”時,南京師大的顧建軍反復強調通用技術的課程目標:培養和提升中學生的技術素養。理解技術素養的含義,對《通用技術》課程目標的貫徹相當重要。培養學生技術素養的課程目標表述為:通用技術課程設計以技術素養的要素結構為線索,力求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理解技術、使用技術、管理技術、積極參與技術活動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技術的知識與技能只是教學的載體,其本身的學習不是主要的目的,技術課程要在學生通過技術知識與技能學習的基礎上,重視對技術的思想和方法、技術的人文因素以及技術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1]。技術素養,它并不是指技術的水平或能力,也并不一定在生產產品或從事一定的專業技術工作中練成。技術素養是學習專業技術的平臺、基礎;以后他的專業技術水平有多強多高,都是在技術素養這個平臺上搭建起來的。培養中學生的技術素養,使他們在生產產品、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之前就具有一定的技術素養。技術素養其中有兩個方面:技術意識和工程思維。
1.技術意識:理解技術,從技術的角度思考問題
理解技術,是指他在學習和生活中,以后在生產和職業工作中,能自覺地從技術角度思考問題,善于尋求從技術的角度解決問題。加深對技術理解,增強使用技術的自信心和責任心[2]。
1)生活中的技術素養。可以以親近技術的情感,積極探究的態度利用所學技術更為廣泛地參與社會生活,提高對未來社會的主動適應性[3]。比如去買燈泡,知道燈泡的種類有白熾燈、節能燈、LED燈,知道功率、接口有參數標準;家里的燈不亮了,頭腦里馬上反應“是停電?還是燈壞了?還是家里的用電線路超負荷或短路了”;電腦壞了,能初步判別是硬件的故障,還是軟件的問題;上不了網,是線路的連接問題,還是網絡的設置問題。生活中具有技術素養,還表現在:利用在信息技術課中學到的知識技能,實現技能遷移。如:自動售票機的使用;磁卡、IC卡在地鐵出入、賓館入住中的使用;智能手機的使用,智能家電的使用。培養生活中的技術素養,還必須理解技術參數的重要性,能主動查閱相關的技術參數,并進行比較。比如選擇手機、配置電腦時,須考慮相關的技術參數。
2)管理中的技術素養。運用流程優化,提高效率和質量;運用系統的思維,使管理更科學,并注重系統各因素的配合。如學校的考試流程、運動會進程、校慶等的組織安排,無不需要有系統設計、流程設計等基本的素質。一個單位的領導在專業人員的使用培養、專業項目的選擇建立和運行上,對技術原理、技術參數、技術規范化要有基本的認識和理解。如,一個校長,在想建設塑膠運動場的之前,能對塑膠運動場的使用條件、壽命、是否環保、保養要求等有清楚的認識;如學生公寓適用什么樣的熱水器(太陽能、電熱式、天然氣、燃煤、空氣能熱水器),能從使用條件、運行成本、日常維護等方面進行技術比較;如學校在安全設施的配備和使用上,能重視技術的規范性,使安全通道、燃氣用電設施嚴格滿足相應的規范性等,可有效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如一個校長的個人技術素養欠缺,他就不能考慮到對廣播、電視、監控、互聯網、局域網在建設前做統一規劃。
3)技術的遷移能力。在將來從事新的專業技術工作時,有良好的適應性,知道要學習什么,怎么去學習。據調查,半數以上的大學畢業生,畢業后所從事的職業與所學的專業沒什么相關性。而且在現代社會,每個人從事的專業不可能一輩子不變。所以有良好的技術素養,更容易適應職業的變化。
2.工程思維,這是技術意識的升華。培養工程思維的前提,要學習理解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概念,培養基本技術能力
1)基本的技術能力。首先是對技術語言的初步掌握。看圖、作圖是在任何技術工作中必備的基本能力。能看懂簡單的三視圖、圖線和尺寸的標注、符號的表達這些都是基本的技術能力。如購買房子,能看懂戶型圖,不至被售樓小姐忽悠。如看懂裝修圖,不至于在裝修中付出錯誤代價。看懂電路圖里的常用符號,明白它表示的是什么元器件等。在學習汽車駕駛技術時,有很多道路交通標識需要我們熟知;在汽車操控中,駕駛室中各部位的符號和顯示的各種標識,能幫助駕駛者了解到相應的操控功能和汽車的運行狀態。另外,在技術活動中協作能力也非常重要。如在“紙橋或木橋的制作”中,小組成員的相互協作和配合,有助于更好更快的完成制作。
2)了解技術領域的基本知識概念。材料、工具、工藝等方面的知識概念,是適用于各種技術領域的基礎知識。了解常用材料的性能(物理性能、化學性能、加工性能等);對各種工具有一定的了解和學會初步使用,認識到很多工具的原理和使用是相通的——如各種機床鉆頭、刀件的夾持,認識到工具的重要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了解工藝的流程及適用范圍等;理解技術在各方面的規范性。這些都是技術領域的基本知識概念。
3)理解設計的基本原則和基本過程。初步掌握設計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教材以一個《多功能文具盒的設計和制作》具體實例來貫穿初步的設計體驗。紙橋制作,也是一個很好的設計體驗。
參考文獻:
[1]顧建軍。通用技術課程的整體介紹[R]
[2]教材《技術與設計1》前言 .地質出版社
[3]顧建軍。普通高中技術課程的基本特征[R]
[4]顧建軍。通用技術課程的整體介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