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課余時間學習了初中數學教學要求和評價模型,對我的教學起到了了很大的指導作用。我覺得收獲頗豐。
2022年版課程標準要求我們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發展,遵循學生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夯實學生的四基四能,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要求我們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模型,并最終利用數學知識來解決;讓學生懂得數學與生活有廣泛而密切的聯系;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要獲得不同的發展。數學是學習初中物理,化學,技術等課程和進一步學習的基礎。同時,它也為學生終身發展,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奠定基礎,對提高全民族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具體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
一、備課時的教學設計
知識點的設計要少而精,做到重點問題重點講解,且要舉一反三瞄準知識的生長點。把基礎知識放在首位。上課過程中要注意讓學生進行解題方法及解題過程的總結及整理,并注意知識點的提煉與總結。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參與的深度與廣度,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授課中教師的角色
教師首先要當好組織者。把機會交給學生,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這樣培養學生對數學鉆研的能力,并提高合作能力,豐富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其次教師要做一個成功的引路人。一堂新課開始,教師可通過新課導入的設計、學習氛圍的創設,用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因素,讓學生產生學習的意愿和動力,把課堂放手給學生,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與空間個體嘗試并合作探究,讓學生表現自己,可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精深與魅力,培養學生對數學鉆研的精神,提高合作能力,同時激發他們學習的樂趣與積極性,豐富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
三、營造教學情境
結合當前課改與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理論聯系實際在數學教學中根據教材的特點、教學的方法和學生的具體學情,在課堂上營造一種富有情境的氛圍,讓學生的活動有機地投入到學科知識的學習之中,情境教學講究強調學生的積極性,強調興趣的培養,以形成主動發展的動因,提倡讓學生通過觀察,不斷積累豐富的感性認識,讓學生在實踐感受中逐步認知,發展,乃至創造,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四、及時反饋評價學生作業
及時認真批改作業并做好反饋,引導學生積極反思,形成自覺訂正錯誤的良好習慣,做好個別輔導,及時查缺補漏。既要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的結果,也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也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的變化,在數學教育中,評價應建立多元化的目標,關注學生個性與潛能的發展。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提高學生在課堂45分鐘的學習效率,要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就應該多思考,多準備,充分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