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能力,主要是運用抽象、復雜的數學公式或數字關系,將其進行轉化、化歸的一種學習能力。良好的計算,可以幫助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進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發展目的。但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發現大多數初中生依然存在題干理解偏差、方法運用不當、思維固化等問題,影響學生的主體成長。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的計算能力培養不足而造成的。那么,如何有效提升初中生數學計算能力呢?對此,本文從培養數學計算能力的重要性、當前初中數學計算教學中所內在的問題、提升初中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具體方法三個方面出發,結合實際情況展開以下探究。
一、培養數學計算能力的重要性
培養學生數學計算能力,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架構。計算是問題推導、分析解決的一種學習方式,其問題的解決需要從錯綜復雜的題內信息中找到正確的方法,這就需要學生建立相應的解析模式和思維架構,從而獲得正確的解答結果。其計算能力的培養,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維模式,進而促使學生創新思考、靈動發展。培養學生數學計算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當前初中數學計算教學中所內在的問題
結合當前初中數學計算活動的開展情況和組織策略的實際運用,發現大多數教師在計算培養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第一,計算興趣引導不足。在當前的教學活動中,大多數學生缺乏足夠的計算熱情和參與興趣,導致學生在計算培養中處于被動牽引的學習狀態,不利于學生主體的成長需求。第二,計算思路較為單一。俗話說:思路決定出路。計算思路的構建將對學生處理數學問題提供更加高效的解決辦法。然而,在實際的計算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往往忽視其計算思路和運算方法的培養,導致學生在計算實施中存在生搬硬套、固定模式的學習現象,這不僅影響計算結果的正確性,還使學生在計算方式和目標思路上缺乏正確的認知與理解,從而造成不良的學習問題。
三、提升初中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具體方法
1、創設生活問題,激發主體興趣
數學是一門貼近實際生活的基礎學科,數學計算活動的開展應結合日常生活,這不僅能激發學生對問題計算的參與興趣,還能使學生在生活問題中發現更多的數學知識,便于學生對抽象知識的學習與理解,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和數學感知。因此,在計算教學中,教師可以集合實際情況,創設生活問題,引入一些感興趣的主題情境或數學問題,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使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問題中獲得高效的計算效果。如在七年級上冊“正數與負數”的教學中,這是關于正、負數的意義和概念理解等內容,為了激發學生對本節問題的探究興趣,調動學生的計算熱情,我利用多媒體投影技術,將生活中的一些數學問題導入其中,如“某地一天的24小時的氣溫在±5℃之間”的含義是_____。我國吐魯番盆地海拔-155m,地中海附近的死海湖面海拔-392m,吐魯番盆地比四海湖面高多少?等問題,并構建相應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圖文并茂的場景引導下展開計算活動。
2、豐富解析方法,拓展運算思路
解析方法的運用與傳授,不僅能加強學生對問題內容的理解效果,還使學生在多樣化的解析中找到適合、恰當的解決策略,進而拓展自身的運算思路,建立相應的數學思維。因此,在計算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情發展和問題內容,豐富學生的解析方法,靈活引導學生的數學思維,促使學生保持多角度、多方向的思考問題,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加強學生的整體水平。此外,教師在方法引導的過程中,應積極引導學生考慮多種方法,盡可能地拓寬學生地計算思路,使學生的思維意識不要局限于一種,從而實現其多元發展的目標。
3、善用錯題資源,夯實計算基礎
錯題是學生日常學習和計算中所產生錯誤解答的習題,將其錯題進行整理和分類,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計算準確率,加深學生對錯題的認知和理解。同時,錯題也是一項重要的教學資源,其錯題的產生往往能反映出學生對數學知識或基礎概念的掌握情況,發現學生的不足之處,進而在下一步的教學引導中著重把握,夯實基礎,從而實現其有效學習的目的。因此,在計算教學中,教師應善用錯題資源,結合典型錯題展開深入分析,找出學生所存在的基礎問題,這對學生的基礎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4、開展趣味訓練,保證師生互動
開展趣味化的訓練活動,打破傳統說教式的訓練模式,以游戲化的方式展開,這不僅能提升學生對課堂知識的學習效率,還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加強自身的運算效率,保證其計算結果的正確率。因此,在計算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情發展,合理設置一些游戲活動或趣味訓練,幫助學生參與到課堂訓練之中,增強學生的訓練效果。如在七年級上冊“整式的加減”的教學中,考慮到學生以基本掌握整式的加減運算法則和方法,為了活躍課堂氛圍、提升師生之間的互動效益,對此,我組織學生以“數字大闖關”為主題的游戲活動,讓學生根據每一關卡的問題,如“減去6xy2等于5xy2的代數式是____。”“三個連續自然數中最小的一個數是4n+1,則它們的和是___。”等問題,展開闖關活動。在關卡問題的設置上,我采取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設計原則,保證學生主體的探究意識和計算效果,使學生參與互動的熱情得以有效滲透,這對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起到積極作用。
5、培養學習習慣,實現智慧成長
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幫助學生提升知識的學習效率,強化學生的主體能力。針對當前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存在字跡潦草、粗心大意、列式不規范等問題,教師應加強其計算習慣的養成與指導,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方式和運算行為,保證其主體的健康成長。其中,驗算環節缺失是廣大學生在計算活動中所存在的一個共性問題,驗算不僅能檢驗其結果的正確性,還能從反推、反思的過程中明確思路、加深印象,確保計算效果,加強其驗算步驟將對學生的學科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同時,教師還應指導學生建立錯題集、錯題本,將日常錯題進行摘抄和記錄,這不僅能加強學生對錯題的復習效率,還使學生在計算應用中減少二次犯錯的現象,提高計算準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