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義務教育階段是青少年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美育對學生形成正確三觀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國家對初中階段音樂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音樂教學提出了更遠大的美育目標,而習近平總書記提倡的“教育家精神”則提供了充足的理論沃土和實踐價值指導。因此,我們將深入研究和發揚“教育家精神”,為初中音樂教師提供奮斗和職業發展的目標,進而明確其職業發展前景,更好地培育祖國的下一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教育家精神”的內涵
1.碧血丹心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育家精神”的核心和靈魂就是指:教師要常懷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這就要求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需要以自身為榜樣,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每一節課的教學當中去,只有這樣才能感染學生,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擁有國家自信、民族自信。作為初中音樂教師,我們更要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將音樂與思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不斷累積自身的愛國主義情感,成為一名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例如,唱紅歌,體悟如今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寫紅詩,歌頌祖國大美山河的壯麗氣魄……當然,初中音樂教師還需要不斷加強自身的思政素養,才能夠將這種碧血丹心的赤誠愛國之心傳承下去,滋潤每一位學生的心田。
2.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奉獻精神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千百年來,歌頌教師甘于奉獻的詩句不絕于耳,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教育家精神”更是將其內涵完美地詮釋出來。所謂奉獻精神,不僅僅指教師對學生要啟智潤心、因材施教,更要讓學生學習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身為人民教師,我們應當時刻將學生的發展作為己任,不斷地進行教學創新、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提高創新開發課程、研究課程的能力,探索行之有效的育人方法,真正地為學生服務。
3.愛生如子的仁師精神
沒有人情味的教育就像是一朵冰冷的玫瑰,看似紅艷,實則冷入骨髓,讓學生苦不堪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而不是“育分”。僅關注學生的分數和成績,不符合育人的要求,更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關愛學生就是要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教師只有將學生視如己出,真心實意地為學生的發展毫無保留地付出,才能擺脫“教書匠”的桎梏,達到“教育家”的門檻。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叛逆期,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希望得到教師和家長的認同,渴望得到關愛。因此,初中音樂教師更應該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二、“教育家精神”指導初中音樂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性
1.有助于青少年順利度過青春期
青春期一直是令初中家長和教師頗為頭疼的一段時期,這一時期的學生通常表現為叛逆、思想迷惘、自我意識高漲、身體發育迅速等,如果這個時候教師或家長聽之任之,有可能會使學生染上諸多不良行為習慣,不利于他們的健康發展。音樂具有獨特的美育功能,能夠使人向善,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正確的三觀,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初中音樂教師如何幫助學生順利度過青春期,是一項值得研究的課題。
首先,初中音樂教師應當了解和研究自己的學生,知曉學生喜歡的音樂類型,創新開發符合學生興趣的音樂課程。其次,初中音樂教師要慎重選擇音樂教學內容,多教授一些蘊含濃厚愛國主義的、正能量的作品。最后,初中音樂教師應當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潮流,具備良好的創新能力,著力創作出反映初中學生生活的音樂作品。
2.有助于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教學質量
“教育家精神”要求廣大人民教師要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始終以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來約束自己,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夠培育朝氣蓬勃的青少年,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學校可以組織多種學習形式的培訓,不斷加強初中音樂教師對“教育家精神”的學習與理解,有效提高他們的教師職業道德素養和思想道德水平,進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和提升其教育教學質量,二者不是片面的、孤立的,而是辯證統一的。提高教師職業道德水平有利于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質量,教師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助于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因此,初中音樂教師要始終嚴格要求自己,為人師表、樂教勤業,將“教育家精神”貫徹落實到日常教學、生活之中去。
三、“教育家精神”指引下初中音樂教師隊伍建設策略
1.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增強自身“硬實力”
“教育家精神”強調教師應當擁有崇高的教育理想和不斷學習進步的精神。因此,學校和當地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應當為教師提供繼續進修學習的機會。依據“教育家精神”的內涵,學校應該為初中音樂教師的職業生涯進行規劃指導,讓他們從“副科”的尷尬地位中解脫出來,還應多多開展學術交流、教育講座等活動,拓寬他們的學術視野,讓其能夠了解音樂專業發展的前沿動態,更新教學理念,從而與時俱進。
2.堅持創新精神引領,做音樂課程的開發者、建設者
創新精神是“教育家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廣大音樂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在動力。初中音樂教師應當不斷創新教育教學方式和理念,做音樂課程的開發者和建設者。
此外,相較于其他學科教師,初中音樂教師要具備良好的音樂創作能力,這種能力不僅僅體現在對歌曲的創作上,還體現在對各種文藝活動的策劃上。這就更需要初中音樂教師具備創新精神,用創新的思維方式去面對工作和生活。
3.提升教師職業道德素養,志做新時代“大先生”
在“教育家精神”引領下,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樹立遠大的育人目標,成為提升教師隊伍職業素養的重要策略。教師只有將做“大先生”的目標落實到工作中來,用心對待學生,用心對待教育,才會收獲職業成就感和幸福感。因此,學校和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應當系統規劃,開展初中音樂教師職業道德培養的相關培訓和座談會,幫助初中音樂教師立大志,爭做新時代的“教育家”和“大先生”。
四、結束語
在青少年青春期問題逐漸嚴峻的今天,初中音樂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初中音樂教師只有貫徹落實“教育家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堅持創新精神引領、提升自身職業道德素養,才能夠有效提高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增強職業幸福感、成就感,激發創新精神和工作熱情,促進青少年的健康、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