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是由研究某一學科的人共同組成的學術交流團體,登記注冊部門為民政部或省級地方民政部門,分為全國學會與省級學會,二者之間無隸屬關系,但都承載著推動本學科發展與技術進步的重要使命。此外,全國學會還肩負著引領并促進省級學會發展的責任,省級學會則是各項政策、工作、活動在地方層面有效實施與推進的基礎力量,二者如何協同促進學科發展,值得認真考慮。
中華口腔醫學會是黨和政府聯系口腔醫學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紐帶和橋梁,是發展我國口腔醫學科學的重要社會力量。學會自成立以來,始終關注省級口腔醫學會建設,持續探索如何與省級學會協同發展,共同構建和拓展推動口腔醫學科學技術、醫療質量、學術交流和口腔健康水平提升等工作的路徑,經過幾十年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省級口腔醫學會的成立是地方口腔醫學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標志,是地方口腔醫學持續發展的基礎和保障。中華口腔醫學會自1996年成立以來,將促進省、自治區、直轄市口腔醫學會成立作為學會工作規劃的重點工作內容之一。至2006年,全國僅有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成立省級口腔醫學會,仍有約一半的地區尚未成立省級口腔醫學會,嚴重制約了全國口腔健康活動與口腔健康促進工作的開展。
鑒于此,在廣泛調研地區成立口腔醫學會的現有條件和現實困難基礎上,中華口腔醫學會充分利用各類資源,把握每一個契機,直接與尚未成立口腔醫學會的地方有關部門負責人深入交流,尋找解決路徑。經過研究、策劃和有序推進,先后成功推動了內蒙古、陜西、寧夏、上海、江西、吉林、青海、貴州、甘肅、江蘇、重慶、湖南、新疆、山東、安徽、河南等16個省級口腔醫學會的創建。至2016年9月,除西藏自治區外,30個省(市、自治區)成立了口腔醫學會。口腔醫學會的成立,進一步激發了所在地區口腔醫學工作者的積極性。在中華口腔醫學會的指導和帶動下,口腔醫學學術與技術交流、學術活動空前活躍,極大地促進了所在地區口腔醫學事業的進步與發展。
學會第五屆理事會繼續秉承學會發展理念,經過不懈努力,于2018年7月促成西藏自治區口腔醫學會成立。在第六屆理事會任職期間,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口腔醫學會于2024年1月成立。至此,中華口腔醫學會實現了構建覆蓋全國、相互聯動、協同發展的口腔醫學組織體系,為推動我國口腔醫學事業的全面進步與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會員是學會的重要組成單元,也是發展的根本。2007年,中華口腔醫學會進一步全面提升會員發展工作,建立會員數據庫與在線會員服務平臺,旨在拓寬會員發展渠道。初期成效尚不顯著,至2010年底,僅有會員7021人。為突破發展瓶頸,自2011年開始,學會創新、探索并實施會員發展與管理新模式,構建中華口腔醫學會與省級口腔醫學會之間的會員互通體系,由原來“單一主體、獨立運作”的傳統模式,向“全國聯動、協同共進”的新格局轉變。通過與省級口腔醫學會建立會員互認機制,實現了會員身份的資源共享。會員通過學會或省級口腔醫學會繳納一份會員費,即可成為中華口腔醫學會個人會員、省級口腔醫學會會員,享受更全面、更豐富的會員權益與服務。
這一模式迅速帶動了各省口腔醫學會會員的發展。截至2016年7月,中華口腔醫學會共有個人會員5.25萬人、單位會員228個,實現了會員數量的第一次飛躍式增長。之后,繼續溝通,多措并舉,不斷凝聚和服務會員,會員發展工作又獲很大促進。從2012年到2023年,會員數增長了10倍,個人會員總數由15740人增加到156580人。協同發展會員數逐年增加,尤其是2018年,新增及續費會員達10222人。省級口腔醫學會會員發展工作邁進新階段,為全國口腔醫學學科建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我國東西部地區經濟發展不均衡,口腔醫療資源分布也存在類似情形。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口腔醫療水平較高,西部及邊疆地區口腔醫學發展卻嚴重滯后,人民口腔保健意識也亟待提高。鑒于此,在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號召下,中華口腔醫學會以項目為抓手,于2007年啟動“口腔健康促進與口腔醫學發展西部行”公益項目(簡稱“西部行”項目)。這一項目在內蒙古、廣西、陜西、寧夏、云南、青海、貴州、甘肅、新疆、重慶、四川、西藏等12個省(市、區)先后實施,醫療幫扶工作大力推進。一是開展“口腔健康促進”,因地制宜舉辦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活動,提升當地群眾的口腔健康意識水平;二是推進“口腔醫學發展”,主要面向醫院及口腔醫生,從硬件幫扶更新到助力軟實力發展,有力促進了西部地區口腔醫學的發展。
“口腔健康促進”主題活動設立“健康口腔助成長”口腔健康教育專項行動,累計提供《愛牙總動員》畫冊55萬冊、《健康口腔從保護牙齒開始》折頁146萬張、口腔保健工具包7000多套,制作講課PPT模板1套、口腔健康教育視頻4個、公開示教課視頻1個;“口福行動”試點項目為1200多名貧困無牙頜老人免費鑲復全口義齒,為3500名無牙頜貧困中老年人免費進行全口義齒修復治療,并開展口腔衛生知識宣教。該項目效果得到官方認可,5次獲民政部“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項目”立項。
每年“9·20全國愛牙日”“5·30中華口腔醫學會會員日暨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及其他全國性活動,中華口腔醫學會均與各省級口腔醫學會合作,全面推進口腔健康普及工作,讓“口腔健康促進”惠及廣大群眾,實現健康促進工作在全國覆蓋的預期效果。在這一過程中,省級學會在管理理念、技術水平、人才培養等方面均有了明顯提升,為當地口腔醫學的長遠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促進地區口腔醫學長遠發展離不開當地人才的培養和成長,中華口腔醫學會通過邀請專家進入西部講學、資助西部人才到全國參加繼教學習等方式,培養專業人才,改善和提升口腔醫療環境和實力。為此,中華口腔醫學會2007年開設“口腔醫學發展”專項,到2021年,共組織530名專家志愿者醫師赴西部手把手地開展臨床診療、教學指導等醫療幫扶,其中副高級以上職稱人員占比超56%。期間,舉辦230多期公益性繼續教育培訓班,組織600多位專家授課講學,5萬多人次基層口腔醫師接受了規范化的臨床技能培訓。另外,安排西部地區口腔醫師骨干120多人次赴知名口腔醫學院校免費進修學習,500多人次在各省免費進修,通過進修,以點帶面發展西部基層口腔醫學人才梯隊。隨著地區口腔醫學的發展,學會進一步推進人才資助力度,連續8年組織西部152名基層口腔醫生赴港參加學術交流活動;連續12年資助1000名西部基層口腔醫師代表參加中華口腔醫學會學術年會;連續5年資助30名西藏口腔醫師代表參加北京口腔展;2024年開展“百縣百醫賦能口腔健康”公益活動,資助全國100個縣域的100名基層口腔醫師赴上海參加學術年會,為基層醫生搭建開拓視野,提高專業技能的學習平臺。同時,聯合熱心公益事業的企業和醫療機構,按需向西部12個省份捐贈口腔醫療設備、器械、材料等物資1700多臺(件),其中牙椅410臺,相當于建設7家中等規模專科口腔醫院的規模。幫扶、資助項目“軟硬兼施”,不斷提升西部各省(區)的口腔醫療實力。
2008年,中華口腔醫學會以促進各省級口腔醫學會的深度交流,為尚未成立省級學會的地區提供寶貴經驗,加強總會與地方學會的緊密聯系為初衷,舉辦了第一次中華口腔醫學會與省、自治區、直轄市口腔醫學會會長、秘書長聯席工作會議。自2012年起,每年召開一次,至今已舉行12次會議。會議內容涉及與各省級口腔醫學會合作項目的報告25項、各學會經驗交流16項、中華口腔醫學會重要工作通報11項、政策解讀相關報告4項。會議邀請中國科協、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及香港牙醫學會相關領導蒞臨指導并做特邀報告。會議以政策引領為明確導向,以深化合作與交流為基本動力,以共同促進口腔醫學發展為核心目標,全面推動口腔醫學社團管理模式與水平的提升。

自2022年起,中華口腔醫學會于每年新春佳節前夕籌辦一場溫馨的省級口腔醫學會會長、秘書長新春團拜會。這一活動不僅洋溢著濃厚的節日氛圍,更成為口腔醫學界凝聚力量、深化情誼的橋梁,大大增進了各學會之間的了解與信任,為未來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基礎,有助于進一步推動全國口腔醫學事業的共同進步與繁榮。
以聯合發展會員、“西部行”公益項目等為代表的協調發展相關工作取得了重要成績,有效促進了全國口腔健康水平的提升,其中的每一步都凝聚著全國學會與省級學會并肩作戰的智慧與汗水。中華口腔醫學會積極協調、整合各級優勢資源,省級口腔醫學會積極參與活動,雙方緊密配合、高效協作,形成了上下左右聯動、資源優勢互補的強大合力。這些經驗說明,全國學會與省級學會在推動學科發展與技術進步中推行的協同合作模式十分重要、非常有效。中華口腔醫學會與省級口腔醫學會在合作中積累的經驗給人們以深刻的啟示。主要經驗如下。
全國學會頂層設計與省級學會落實執行相結合。全國學會發揮引領作用,制定宏觀戰略,省級學會各具特色,基礎不同,需求的側重點也各不相同。但全國戰略落地的關鍵執行者是省級學會。全國學會要通過調研,認真分析地方需求,才能制定出切實可行、有助于省級學會發展的方案。兩者相互配合,形成上下聯動的有效機制,才能確保政策與活動的實施精準到位,并持續優化,進而不斷增強覆蓋面。學會對“西部行”公益項目的經驗總結,對西部各地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總結經驗,以利發展。以此為點,從2019年開始,中華口腔醫學會逐步實施“中部崛起”口腔醫學教學志愿者幫扶公益活動,到2024年,共向中部地區派出教學志愿者79人。
以點帶面,持續總結,擴大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中華口腔醫學會與省級口腔醫學會協調發展過程中,多措并舉,以點帶面,形成了互聯互通合作模式和體系,實現了資源共享,促進了會員發展、信息、人才、技術等的流動與融合。這不僅提升了資源利用率,而且增強了整體服務能力和發展水平,實現了共贏局面。同時,每項工作都在深入開展中。以“西部行”公益項目為例,為了使其帶動地區口腔醫學發展具有持續性,長期促進地區間口腔醫學的交流與發展,中華口腔醫學會以項目促臨床,開源設立針對西部的科研項目。2012年,設立西部臨床科研基金,助力西部地區口腔醫學臨床問題的科學研究,包括口腔醫療臨床新技術、新療法的推廣應用研究和地區特色性口腔疾病的防治研究。至2021年,累計接受申請199項,擇優立項111項,學會共投入經費500多萬元。十年來每年滾動立項,項目基金較好地發揮了學術社團在促進地區科技水平提升中的作用,為西部地區培養了臨床人才并營造了良好的科研環境。與此同時,設立各類“小青托”臨床科研項目,支持青年醫生開展科研,助力優秀青年人才成長;面向口腔醫學博士生設立口腔醫學青年臨床科研基金,增加、豐富學科項目類別,目前已設立8個自籌資金項目,鼓勵口腔醫學領域青年人才積極開展研究工作,助力口腔人才成長。
持續推動,不懈努力,實現創新與發展同進共贏。面對發展中的瓶頸與挑戰,中華口腔醫學會不斷創新會員發展模式,深化項目合作,克服了一個個難題,實現了全國省級口腔醫學會全覆蓋,以及會員數量、全國性活動質量的顯著提升。在合作中,不斷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和管理機制,如會員互認機制,省級口腔醫學會會長、秘書長聯席工作會議機制,全國性活動和項目協同機制等,為中華口腔醫學會和省級學會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推動了口腔醫學事業創新與發展的同進共贏,實現了全面發展的喜人局面。
綜上所述,全國學會與省級學會之間的協同合作是推動科學技術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未來,中華口腔醫學會將繼續深化這種合作模式,深耕項目實施、人才培養等專項工作,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創新,攜手各省口腔醫學會,共同探索口腔醫學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發揮全國學會在促進學科和行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踐行健康中國戰略、科技強國戰略,為我國口腔醫學事業的發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升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