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該文以中國與俄羅斯之間的體育文化交流為研究對象,通過文獻資料法、實地調查法等,探討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俄體育文化交流的價值、現狀、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路徑策略。研究發現,中俄體育文化交流具有增進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誼、共同培養高水平體育專業人才、促進兩國體育文化的國際化傳播與發展,提高兩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的價值。自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后,中俄體育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在官方賽事合作、民間體育活動交流、學校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方面均具有了一定的層次和規模,中俄體育文化交流在形式、條件、模式及影響力等方面都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研究建議,通過依托政府政策支持,發掘全方位、多領域合作機制;加強學術交流與項目合作,培養高水平體育人才;加強民間體育組織互動,提高兩國民間體育賽事影響力,以期為今后中俄文化交流乃至與其他國家的體育文化交流提供一定的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一帶一路;中國;俄羅斯;體育文化
中圖分類號:G8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840(2024)06-0033-04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ports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GU Xuming
(School of Sports, Moscow State Pedagogical University, Moscow 119021, Russia)
Abstract:This research takes the sports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value, existing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path strategies of China and Russia sports cultural exchanges under the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field survey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China and Russia sports cultural exchange has the value of promoting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friendship between the two peoples, jointly cultivating high-level sports professionals, promoting the international spread and development of sports culture in both countries, and enhancing the influence of both countries on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Since the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was put forward in 2013, China and Russian sports cultural exchanges have increased day by day, with a certain level and scale in official competition cooperation, folk sports activities exchange, school academic exchang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cooperation, and China and Russian sports cultural exchanges have reached an unprecedented height in form, condition, mode and influence.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by relying on government policy support, we can explore comprehensive and multi domain cooperation mechanisms; Strengthen academic exchanges and project cooperation to cultivate high-level sports talents; Strengthen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folk sports organizations and enhancing the influence of folk sports event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will help China and Russia to carry out larger scale, higher level, and deeper cooperation, and contribute to building a \"China and Russia cultural community\". This will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 future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as well as with other countries.
Key words:the Belt and Road; China and Russia; sports culture; development strategy
“一帶一路”倡議順應時代潮流,適應發展規律,符合各國人民利益,具有廣闊和光明的發展前景。體育是人類的“通用語言”,具有跨越種族、國度和意識形態的世界屬性,在我國積極融入國際社會、走向世界舞臺中央的過程中,體育文化交流作為聯通內外世界的橋梁、訴說自身價值觀的媒介、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的手段,在促進“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間的交往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加強不同國家和地區間的體育文化交流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領域之一,也是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一系列文化外交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體育文化交流不斷拓展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及全球各國的“朋友圈”,有助于開創我國新時代大國外交新局面,展現中華體育文化新形象。
俄羅斯是中國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也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伙伴。在中俄兩國關系發展的進程中,體育文化交流合作一直是促進兩國人民相知相親的重要紐帶。俄羅斯作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中最重要的戰略協作伙伴和最重要、最關鍵的國家之一,與我國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人文交流不斷深化。中俄兩國都擁有深厚文化底蘊,充滿文化自信,體育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交流形式,推動中俄體育文化交流,必將激發中俄關系不斷釋放新的活力。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也是“中俄文化年”,雙方要以共同辦好“中俄文化年”為契機,積極拓展包括體育文化交流等在內的多領域合作,密切地方往來,促進民心相通,加強文明互鑒,為兩國人民的相知相親、中俄友誼的薪火相傳、共建“中俄文化共同體”奠定更加堅實的社會基礎。同時,繁榮發展中俄體育文化交流也必將為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創造全人類文明新形態注入體育的磅礴力量。
1 中俄體育文化交流的價值
(1)以體育文化為橋梁,增進兩國人民的了解和友誼,助力共建“中俄文化共同體”
平等、開放、包容的文化交流環境和完善的世界文化交流機制有利于世界各國尊重彼此文化差異,增進相互間的理解和認同,凝聚共識,在“求同存異”中生成“人類共同體”文化[1]。體育是人類交流的一種重要方式,體育文化是民族文化傳播的“名片”,是具有世界性的通俗文化,它可以突破各種國際政治和外交領域的障礙。通過舉辦體育競技比賽、體育表演、體育文化節等多種形式的交流,中俄兩國人民不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對方的傳統文化、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從而增進相互的了解和友誼,而且更有利于構建“中俄文化共同體”。
(2) 以體育文化為平臺,充分利用兩國優勢體育資源,培養高水平體育專業人才
“一帶一路”倡議下,充分利用兩國優勢體育資源,中俄體育文化交流有助于提升兩國體育事業的發展水平,共同培養高水平體育專業人才。中俄兩國都擁有豐富的體育資源,例如,中國的武術和俄羅斯的冰雪運動都獨具特色,運動成績均處于世界一流水平。通過互派優秀運動員與教練團隊來交流學習,可以互補優勢,提高各自國家體育運動的水平和競技實力,促進兩國體育事業的共同發展;通過學校公派留學或舉辦學術研討會,能夠培養精通雙語的體育專業人才,學者能“設身處地”地全面了解和把握雙方深層次的體育文化,打破東西方文化“壁壘”,為中俄體育文化研究提供研究資源支持。
(3) 以體育文化為紐帶,促進兩國體育文化的國際化傳播與發展,提高兩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
中俄兩國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兩國間的國際合作與交往也一直很密切。因此,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有利于更好地推廣與傳播兩國體育文化,促進兩國體育文化的國際化發展。眾所周知,中國和俄羅斯作為國際體育強國,在國際體育組織中都具有重要影響力,通過加強中俄體育文化交流,有助于深化兩國在國際體育舞臺上的合作,兩國可以更好地協調立場,共同推動國際體育事務的發展,提高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發出屬于中俄國家形象的聲音,更好服務國家外交大局。
2 中俄體育文化交流的現狀
自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后,中俄官方文件中關于體育的論述愈加詳細[2],中俄體育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在賽事官方合作、民間體育交流、體育人才培養方面均具有了一定的層次和規模。2022年和2023年更是中俄兩國“體育交流年”,中俄體育文化交流在形式、條件、模式及影響力等方面都達到空前的高度。
首先,由政府主導的官方體育賽事開展頻繁,賽事種類項目豐富多彩,兩國已成功互辦8屆中俄夏季青少年運動會、2屆中俄冬季青少年運動會,還有莫斯科“孔子杯”、中超和俄超的俱樂部之間的足球友誼賽、中俄“1+1跨境”馬拉松賽、中俄雙子城籃球季、中俄散打對抗賽等多項賽事[3],不僅有籃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現代體育項目,徒步越野、馬拉松、汽車拉力賽等新興體育項目,而且還涉及武術、舞龍舞獅、太極拳、摔跤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體育項目。自北京冬奧會成功申辦以來,冰雪運動在我國迅速推廣普及,國內對于滑雪、滑冰、冰球及兒童雪地足球等冰雪運動項目學習熱度開始增加,為了傳播先進的冰雪運動文化,更好地促進中俄體育文化交流,黑龍江、吉林和遼寧等地也紛紛開始舉辦中俄大眾冰雪節[4]。其次,中俄民間運動氛圍濃厚,尤其是在黑龍江省、濱海邊疆區等中俄交界邊境地區,舉辦了一系列的大型體育民間交流活動,包括“民族文化體驗節”“體育大會”“體育文化節”等。自2014 年首屆中俄民間體育交流大會在黑龍江省綏芬河市成功舉辦,目前已成功舉辦了8屆大會,賽事融入了多種具有兩國傳統體育文化的項目,如體育舞蹈、武術、射箭、山地自行車等。中俄體育交流大會舉辦多年來,賽事規模不斷擴大,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已逐漸成為中俄體育交流的品牌活動。
在學術與教育領域,中俄兩國的高等教育學校和體育專業學院也有著緊密交流和合作,包括師資培訓、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等。(1)2014 年,為推動中俄教育合作,由北京師范大學和莫斯科國立師范大學牽頭成立了“中俄教育類高校聯盟”,中俄兩國著名師范類學府紛紛加入,并廣泛開展了教師互訪、學生交換、合作科研等多邊合作。(2)2023年,中俄兩國高等院校成立中俄區域性冰雪體育大學聯盟,聯盟基地設在哈爾濱體育學院,該聯盟旨在搭建中俄體育文化交流平臺,開展以冰雪體育為主題的教育、體育、競賽、人文交流等活動,共同培養高素質體育人才,推動中俄體育文化交流與融合。(3)打造“中俄名校10+10聯合培養優秀人才計劃”“中俄聯合科教中心建設計劃”和“中俄同類大學聯盟發展計劃”等新的合作品牌,聯合舉辦大學生暑期學校,開展職業教育合作,推進在俄中文教學和在華俄文教學,支持中俄中學聯盟建設,雙向留學生人數快速增長。俄羅斯200多所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約有9萬名大中小學生學習中文,在俄高校學習的中國留學生超過4萬人。
3 中俄體育文化交流存在的問題
新中國成立70余年來,中俄(蘇)關系歷經坎坷,從“嬗變期”到“成熟期”,再到現在的“繁榮期” [5],無論何時中俄體育文化交流一直是兩國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框架下,應反思教訓總結經驗,秉承多年的成功經驗,摒棄不和諧因素,時刻牢記共贏的歷史使命。通過對中俄兩國體育交流活動的研究發現,(1)中俄體育文化交流已經取得一定成果,交流合作平臺也在不斷增加,但目前兩國交流活動主要是依托政府牽頭開展,賽事活動由官方全程組織;民間社會組織數量較少,力量不足;交流合作平臺或機制確立后缺乏具體有效規劃,導致中俄民間體育組織交流形式有限且優勢資源利用不充分。(2)中俄體育文化交流區域不平衡,賽事活動多數集中在黑龍江省、濱海邊疆區等交界邊境地區開展,在其他地區開展的交流活動較少。(3)體育專業人才缺乏,一方面是體育科研人才缺乏,目前體育科研人員在進行相關研究時也面臨著信息獲取困難、實地調研難度大等問題,往往只能通過查閱文獻得知數據,使得研究中俄體育文化交流的學術論文、科研成果等數量較少,研究主要集中在中俄體育比賽、培訓交流等方面,研究視角相對單一;體育翻譯人才缺乏,中俄體育文化溝通是一個難點,目前就業市場對體育翻譯人才的需求量較大,但在實踐中發現精通兩國語言并服務于體育領域的人才較少,是阻礙中國傳統體育項目“走出去”和俄羅斯傳統體育項目“走進來”的主要障礙之一。
4 中俄體育文化交流發展路徑
(1) 依托政府政策支持,發掘全方位、多領域合作機制
新時代中國體育外交發展的總體戰略構建的實踐路徑是做好重大體育賽事外交,重視非國家行為體的體育外交活動[6]。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牢牢把握政治優勢,依托政府牽頭或決策支持的同時,鼓勵民間社會組織參與組織中俄體育賽事活動,確立長期體育交流合作平臺或機制。通過探討兩國體育文化的特點和共同點,探索中俄兩國在體育領域的合作項目和交流活動,分析兩國體育合作的模式、規模和效果,以及對促進中俄兩國體育事業發展的作用,全方位、多領域,創新、落實體育交流合作機制,以期進一步拉近兩國之間的距離,增進兩國人民相互的友誼,實現共同進步、共同發展,構建“中俄文化共同體”。
(2) 加強學術交流與項目合作,培養高水平體育人才
加強中俄兩國在體育培訓與教育領域緊密交流和合作,邀請更多的高等院校及體育院校加入“中俄教育類高校聯盟”或“中俄區域性冰雪體育大學聯盟”,推動具有民族特色的體育項目交流;舉辦中俄體育科學研討會,將中俄體育文化交流作為當前學術研究的熱點之一,通過深入探討中俄兩國體育文化的異同、體育產業發展的經驗和教訓等,為兩國體育文化交流提供更多的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促成合作辦學與對外交流項目以及雙邊培養教育模式,培養精通雙語的高水平體育科研人才。
(3)加強民間體育組織互動,提高兩國民間體育賽事影響力
為了推廣和培養體育文化,有效傳播國家及民族的文化價值觀。要建立長期有效的中俄體育交流合作平臺或機制,增加中俄民間體育組織數量及交流形式,加強民間體育組織互動,不僅要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擴大賽事規模,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還要挖掘、開發其他地區的中俄民間體育交流賽事與活動,讓兩國更多的民眾參與其中。在設計民間賽事運動項目時,不將運動成績放在目標的第一位,要更多地考慮趣味性、安全性及體現民族特色性,既要有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傳統項目,又要涉及武術、冰雪運動、體育舞蹈、武術、射箭、山地自行車等兩國特色體育項目。
5 結 語
“一帶一路”倡議自 2013 年提出后,十余年間成就顯著,取得了實打實、沉甸甸的成果。隨著中俄兩國
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體育文化交流在兩國的重要性也日益突顯。在未來,“一帶一路”必然將在開展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國際合作的生動實踐中開啟新征程,中俄之間的體育文化交流也將在未來上升到“新水平”“新高度”,完成構建“中俄文化共同體”的目標,同時為中國與其他國家的體育文化交流提供一定的借鑒與參考。
參考文獻:
[1]梁也,王習賢.“人類共同體”文化構建的進路[J].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4(4):8-14.
[2]易婷婷,房福順,高娃.“一帶一路”背景下中蒙俄體育文化交流研究[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第十三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體育學院,2023:3.
[3]劉冬磊,王子樸.“一帶一路”視域下中俄體育文化交流的價值、現狀與路徑分析[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20,36(2):18-25.
[4]胡萍,吳菲,祝威,等.“一帶一路”背景下深化中俄大眾冰雪運動文化合作研究[J].冰雪運動,2022,44(3):84-88.
[5]陳著,張德勝.中俄體育外交的歷史流變與發展路徑[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20,54(12):12-17,25.
[6]鐘秉樞.人類共同體引領下的中國體育外交戰略構建[J].體育文化導刊,2019(2):15-21.
[7]劉朝猛.一帶一路背景下中越邊境民俗體育文化交流的價值、現狀及發展路徑研究[J].體育科技,2024,45(3):71-73.
[8]人民網.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EB/OL].(2021-11-14)[2024-04-15].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1-11/17/nw.D110000renmrb_20211117_1-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