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武術的內涵與校園推廣意義、武術的健身價值以及如何挖掘高校武術健身價值以增進學生體質健康等方面的探討,分析了武術在大學生體質健康促進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發現,武術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內涵,其在校園推廣與實踐具有重要意義。武術在鍛煉身體的全面性、協調性、促進心理健康以及養生功能等方面都顯示出其獨特的健身價值。為了增進學生體質健康,應創新教學方法,搭建實踐平臺,加強武術健身宣傳,營造武術健身氛圍,建立科學評估體系,融合現代科技,拓寬武術健身的發展路徑。
關鍵詞:武術" 健身價值" 大學生" 體質健康" 促進
中圖分類號:G8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02-(2024)-24-073-3-JF
武術是我國古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內涵。近年來,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深入實施,人們越來越關注體質健康問題,武術作為一種具有較強健身效果的運動項目,其在校園的推廣與實踐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從武術的內涵與校園推廣意義、武術的健身價值以及如何挖掘高校武術健身價值以增進學生體質健康等方面進行探討,以期為大學生體質健康促進提供有益參考。
1、武術的內涵與校園推廣意義
1.1、武術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內涵
武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內涵。據史料記載,武術起源于中國遠古時期,最早是為了自衛和狩獵而發展出來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武術逐漸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體育活動,融合了哲學、醫學、力學等多方面的知識。武術不僅具有強身健體的作用,還能夠培養人的意志、毅力和自信心。練習武術需要堅持不懈,長期堅持練武能夠使人的身體和心靈得到全面的鍛煉。武術的內涵也十分豐富,它強調“內外兼修”,既注重身體的鍛煉,又注重內心的修養。武術分為許多流派,每一種流派都有自己獨特的特點和技巧。其中最有名的當屬太極拳,它強調與自然的和諧,動作緩慢而柔和,注重內心的平靜和身體的放松。其他如少林拳、形意拳等,則注重力量和技巧的培養,動作快速而有力。武術不僅在中國受到歡迎,還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喜愛。許多國家都有武術愛好者和武術學校,武術已經成為一種全球性的運動。在現代社會,武術仍然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它不僅能夠幫助人們保持健康,還能夠傳承和發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1.2、武術在校園中推廣與實踐的重要意義
武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內涵豐富,歷史悠久,是我國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校推廣武術,對于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首先,武術的推廣有助于增強學生體質,磨煉其意志。其獨特的身體運動形式,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其體質,培養學生勇敢、堅韌、團結的精神。其次,武術教育能夠促進學生道德修養,弘揚傳統美德。武術講究武德,推崇“仁、義、禮、智、信”的道德理念,通過武術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提升其道德素質。再次,武術實踐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武術不僅是一種體育活動,更是一種文化傳承,通過學習武術,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華傳統文化,豐富其精神世界。總的來說,武術在高校的推廣與實踐,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道德修養以及文化素養的提高,均具有重要的意義。
2、武術的健身價值
2.1、武術鍛煉身體的全面性
武術作為我國傳統的體育項目,歷經數千年的演變和發展,已經形成了獨特的體育文化。武術鍛煉身體的全面性體現在對身體各個部位的鍛煉,以及對身體素質、協調性、反應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上。武術的動作豐富多樣,包括拳法、掌法、腿法、步法等,可以全面鍛煉人的手臂、腿部、腰部等身體部位。長期練習武術,可以增強肌肉力量,提高身體柔韌性,塑造健美的體態。武術動作的連貫性和協調性,使得武術鍛煉成為一種很好的全身運動。在練習武術時,要求動作準確、有力、流暢,這需要身體各部位的協調配合。通過長期的武術訓練,可以培養人的協調性,使動作更加優美協調。同時,武術鍛煉還能提高身體的靈活性,增強人對各種動作的適應能力。此外,武術鍛煉還可以有效增強人的心肺功能。武術練習中,動作的起伏、轉折等都需要良好的心肺功能表支持。長期進行武術鍛煉,可以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身體健康。
2.2、武術對協調性的培養
協調性是指身體各部位在運動中相互配合,完成復雜動作的能力。武術作為一門綜合性的體育運動,對協調性的培養具有顯著效果。武術動作中,手眼身步的協調配合,使得練習者在運動中能更好地控制身體,提高動作的準確性和協調性。武術訓練中,協調性的培養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實現。首先,武術的基本功訓練,如馬步、虛步等,可以鍛煉下肢的穩定性,為身體協調性打好基礎。其次,武術的動作練習,如太極拳的纏絲手、形意拳的五行拳等,要求手法、身法、步法緊密結合,從而提高身體協調性。最后,武術套路練習,如長拳、南拳等,動作繁多,路線復雜,需要練習者反復練習,加強各部位的配合,進一步提高身體協調性。通過長期的武術鍛煉,練習者的身體協調性得到顯著提高,不僅有助于武術技能的提升,還對日常生活、工作中所需的協調能力具有積極意義。
2.3、武術對心理健康的積極作用
武術不僅是一種身體鍛煉,更是一種精神修養。它所蘊含的豐富哲學思想和道德觀念,能夠在對練習者的心靈深處產生積極的影響。在現代社會,人們面臨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通過武術鍛煉來調心養性,成為了一種越來越受歡迎的方式。一方面,武術鍛煉能夠幫助人們緩解壓力。在武術練習過程中,練習者需要全神貫注,注意力集中,這樣可以幫助他們暫時忘記生活中的煩惱和壓力。同時,武術中的呼吸練習,也有助于調節情緒,使人心情平靜。通過武術鍛煉,人們可以找到內心的寧靜,減輕心理負擔。另一方面,武術鍛煉有助于提高自信心。武術的訓練過程中,練習者會不斷挑戰自我,克服各種困難。當他們在練習中取得進步時,會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從而增強自信心。武術比賽和表演,也為練習者提供了展示自我、增強自信的平臺。武術鍛煉還可以培養毅力和耐心。武術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練習者持之以恒,不斷努力。在這個過程中,練習者會學會如何面對挫折,培養堅韌不拔的毅力。同時,武術的修煉也需要耐心,只有用心去體會、去實踐,才能取得進步。這種耐心和毅力,對練習者的終身發展來說都是寶貴的財富。
2.4、武術的養生功能
武術的養生功能不僅體現在身體層面,還體現在精神層面。在身體養生方面,武術練習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增強身體的免疫力。長期堅持武術鍛煉,能夠改善身體的各項機能,延緩衰老,提高生活質量。此外,武術中的一些獨特訓練方法,如氣功、內功等,能夠調節身體的氣血運行,疏通經絡,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在精神養生方面,武術可以培養人的專注力和定力。在練習武術時,需要集中注意力,排除雜念,使心境平和。這種專注力和定力的培養,對于緩解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具有重要作用。同時,武術所倡導的和諧、平衡的理念,能夠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保持內心的平靜和安寧。
3、充分挖掘高校武術健身價值,增進學生體質健康
3.1、創新教學方法,讓武術健身價值成為學生興趣點
武術作為我國傳統體育項目之一,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健身價值。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充分挖掘武術的健身價值,有助于增進大學生的體質健康。要想實現這一目標,首先要創新教學方法,讓武術健身價值成為學生的興趣點。傳統的高校武術教學往往過于注重套路練習,忽視了武術的本質——攻防實戰。因此,教師應當從實戰角度出發,將武術的健身價值與實戰相結合,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感受到武術的實用性。此外,還可以引入現代科技手段,如利用VR技術創建虛擬賽場,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武術。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和需求,將武術與體育舞蹈、搏擊、瑜伽等多種體育項目相結合,創新出獨具特色的武術健身課程。這樣一來,既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又能激發他們對武術的興趣,進而提高武術健身的價值。
3.2、搭建實踐平臺,提高學生的武術技能水平
除了創新教學方法,高校還應當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讓他們在實戰中提高武術技能水平。學校可以組織定期的武術比賽和表演活動,鼓勵學生參與,讓他們在實戰中檢驗自己的武術水平。此外,學校還可以與周邊的武術館、俱樂部等機構合作,讓學生有機會接觸到更專業的武術訓練資源。同時,為了使武術真正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學校可以設立武術社團,讓學生在課余時間自主開展武術活動。這樣一來,學生可以在社團活動中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提高武術技能,同時也能在鍛煉身體的過程中培養團隊協作精神和自律意識。例如,在某一高校,學校體育部門聯合武術專業教師,策劃了一場名為“武術技能展示月”的活動。活動期間,學生不僅可以報名參加校內的武術比賽,還有機會與來自其他學校的武術選手進行交流切磋。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備戰比賽,學校在每周五下午開設了武術專項訓練課程,邀請校內外知名武術教練為學生提供專業指導。在這些課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學到各種武術套路和實戰技巧,還能了解到武術文化的內涵。在比賽前夕,學校組織了一次模擬比賽,讓學生在正式比賽中能夠更好地調整心態和發揮實力。比賽當天,學生們身著統一的武術服裝,精神抖擻地走上賽場。經過一番激烈的角逐,比賽最終評選出了冠、亞、季軍以及最佳人氣獎等獎項。活動結束后,學生們紛紛表示,通過這次比賽,他們不僅提高了自己的武術技能和意志品質,還培養了團隊精神。
3.3、加強武術健身宣傳,增強學生的健康意識
武術健身不僅能夠增強體質,還能培養堅韌的意志品質。然而,要讓更多的學生了解并參與到武術健身中來,加強宣傳至關重要。高校可以通過多種渠道進行武術健身的宣傳。利用校園廣播、宣傳欄、校園網站等平臺,廣泛傳播武術健身的知識和益處。可以定期推送有關武術健身的科普文章、視頻,介紹不同武術流派的特點和訓練方法,以及武術對身心健康的積極影響。同時,舉辦武術健身主題講座,邀請專業的武術教練或學者來校,為學生講解武術的歷史文化、健身原理和實用技巧。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武術健身心得交流活動,讓那些已經從武術健身中受益的同學分享自己的經驗和體會,以激發更多同學的興趣和參與熱情。
3.4、營造武術健身氛圍,讓武術健身蔚然成風
在高校中,營造濃郁的武術健身氛圍對于推廣武術、增進學生體質健康具有深遠意義。一方面,學校可以加強校園武術文化建設。在校園環境布置上,可以融入武術元素,如設立武術名人雕塑、張貼武術文化宣傳畫等,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武術文化的熏陶。同時,鼓勵學生創作以武術為主題的藝術作品,如書法、繪畫、攝影等,通過舉辦展覽的形式展示學生的成果,進一步豐富校園武術文化。另一方面,學校可以組織多樣化的武術健身群體活動。例如,開展全校性的武術健身打卡活動,鼓勵學生堅持參與武術鍛煉,并給予一定的獎勵和表彰。還可以舉辦以班級或宿舍為單位的武術健身競賽,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參與積極性。
3.5、建立科學評估體系,持續優化武術健身效果
為了更好地促進武術健身在高校的發展,建立科學的評估體系至關重要。通過對學生參與武術健身的情況、身體素質變化、技能提升等方面進行全面評估,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針對性的改進。針對學生的武術健身參與度,可以通過考勤記錄、活動參與次數等指標進行衡量。身體素質方面,可定期進行體能測試,如力量、速度、耐力等項目的檢測,以評估武術健身對學生體質的改善效果。技能水平則可通過考核學生對武術套路、技法的掌握程度來評判。根據評估結果,學校可以對武術健身課程的設置、教學方法、實踐活動安排等進行優化調整。對表現優秀的學生給予更多的激勵和支持,對存在困難的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和幫助。同時,不斷完善評估體系本身,使其更加科學、合理、全面。加強與專業機構的合作,借鑒先進的評估經驗和方法,確保評估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3.6、融合現代科技,拓寬武術健身的發展路徑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現代技術與武術健身的結合為武術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利用科技手段,可以拓寬武術健身的發展路徑,讓武術更加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首先,可以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如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為學生提供更加沉浸式的武術學習體驗。通過這些技術,學生仿佛置身于真實的武術場景中,與虛擬的對手進行對練,這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提高他們的實戰技能。其次,可以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武術訓練指導。通過收集學生的訓練數據,如動作的正確性、力量的的大小、呼吸的節奏等,人工智能系統可以對學生進行實時反饋,提出改進的建議,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武術技能。此外,還可以利用移動互聯網和移動應用,為學生提供隨時隨地的武術健身指導。通過移動應用,學生可以查看武術健身的教學視頻,進行自我訓練,還可以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流和分享,從而提高武術健身的影響力,擴大其覆蓋范圍。
綜上所述,將現代科技與武術健身深度融合,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提升訓練效果,擴大武術的受眾群體,為高校武術健身的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更能有效地增進大學生的體質健康。同時,高校應充分認識到武術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斷探索和創新,積極營造有利于武術發展的環境和氛圍,讓武術這一傳統體育項目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邱丕相,馬文國.武術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的當代意義[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5(02).
[2]楊建營,邱丕相.武術精神的歷史演變及21世紀發展的新趨勢[J].武術科學,2008(10).
[3]孫明興,趙雁楠.基于體質健康差異的高校武術動態層次化教學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2017(02).
[4]李勤,孫堅.內蒙古高校武術文化建設現狀調查研究[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分會,全國學校體育聯盟(中華武術),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武術).2021年全國武術教育與健康大會暨民族傳統體育進校園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二),2021.作者簡介:鮑煥祥(1995-),男,漢族,浙江杭州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民族傳統體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