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生態環境部:2025年建設百家企業和園區碳排放管理標準化試點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生態環境部近日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強化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建設行動方案(2024—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提出,2024年,發布70項碳核算、碳足跡、碳減排、能效能耗、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國家標準,基本實現重點行業企業碳排放核算標準全覆蓋。2025年,面向企業、項目、產品的三位一體碳排放核算和評價標準體系基本形成,重點行業和產品能耗能效技術指標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設100家企業和園區碳排放管理標準化試點。
方案明確了16項重點任務,包括:加快企業碳排放核算標準研制,加強產品碳足跡碳標識標準建設,加大項目碳減排標準供給,推動碳減排和碳清除技術標準攻關,提高工業領域能耗標準要求,加快產品能效標準更新升級,加強重點產品和設備循環利用標準研制,擴大綠色產品評價標準供給,加強碳計量基礎能力建設,加強“雙碳”相關計量儀器研制和應用,加強計量對碳排放核算的支撐保障,開展共性關鍵碳計量技術研究,加強重點領域計量技術研究,加強碳計量中心建設,完善“雙碳”相關計量技術規范,加強能源計量監督管理。
其中,在擴大綠色產品評價標準供給方面,明確修訂綠色產品評價通則,增加低碳指標,建立分級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制定綠證和綠色電力消費相關標準。在消費品基礎上,制定鋼管、建材、染料等工業品綠色產品評價國家標準,修訂衛生陶瓷、建筑陶瓷、紙和紙制品等綠色產品評價標準。充分利用市場資源,將技術領先、市場成熟度高的團體標準納入綠色產品評價標準清單。
在加強重點領域計量技術研究方面,提出“推動加強火電、鋼鐵、水泥、石化、化工、有色等重點行業和領域碳計量技術研究,開展碳排放直測方法與核算法的比對研究、天然氣排放因子實測研究等,在火電領域研制煙氣排放連續監測系統氣體濃度校準裝置,不斷提升碳排放和碳監測數據準確性和一致性。”
方案提出,開展先行先試。面向企業和園區開展碳排放管理標準化試點,鼓勵企業建立碳排放標準管理體系,助力碳排放“算得出、算得準”,引導企業應用先進減排技術,推動碳排放“減得掉、減得下”,到2025年建設100家試點企業和園區。推動企業加強碳計量體系建設,強化碳計量要求,在山東、浙江等地組織200家以上企業開展碳計量審查試點。
住房城鄉建設部、中國工程院聯合召開座談會:以團體標準支撐工程建設高質量發展
近日,住房城鄉建設部、中國工程院在北京聯合召開座談會,研究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以團體標準支撐工程建設高質量發展。住房城鄉建設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暉,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憲庚出席會議并講話。
王暉指出,標準化工作是重要的國家戰略,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支撐。進入新時代,工程建設標準化對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基礎性、戰略性作用日益突出。高質量團體標準有利于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應用,要加強團體標準管理,實現與政府標準優勢互補、相互支撐,希望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要立足實踐,把團體標準工作做得更好。
趙憲庚表示,“新形勢下團體標準支撐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工程院“實施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若干重大問題研究”研究項目的重要課題,此次調研旨在深入了解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在實施《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方面的相關工作經驗與成效,為推動綱要落地做實實在在的努力和工作。
會上,住房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負責人介紹住房城鄉建設部標準化工作情況,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全面系統匯報了團體標準化工作情況,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海舟,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副局長陳鋼,原國務院參事張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原主席張曉剛等調研組專家成員,以及中國工程院徐建、曾濱等院士,就團體標準與政府標準相互關系及轉化路徑、不同領域與專業間團體標準互聯互通、團體標準評估、團體標準組織可持續發展、團體標準實施應用等問題進行了交流研討。中國工程院調研組認為,住房城鄉建設部在貫徹實施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深化工程建設標準化改革方面成效顯著,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團體標準工作歷史長、底蘊深,與我國標準化工作改革同步發展、超前探索,數量規模和質量水平全國領先,得到行業和市場廣泛認可,相關經驗和做法值得借鑒和推廣。
住房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主要負責人、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主要負責人及其各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
商務部:下一步會指導家政行業組織和企業推動制定一批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
近日,國新辦就《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商務部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司長王東堂在會上表示,下一步,商務部將立足職能,會同相關部門,擴大服務供給、提升服務質量和優化服務環境三個方面,促進家政服務消費發展。
首先,針對家政服務需求日益增多的情況,將推動擴大家政服務供給,深入推進家政興農行動,鼓勵更多農村轉移就業人口從事家政服務,特別是讓農村轉移勞動力可以出得來、留得住、干得好。同時,積極會同相關部門深化家政勞務對接行動。
其次,針對社會上對家政服務質量期待越來越高的情況,將會同相關部門,持續開展家政服務員技能升級行動,為家政服務員提供免費的線上培訓,進而提升家政從業人員的職業技能和家政服務的質量。商務部也將會同相關部門,加大工作力度,進一步健全家政服務的標準體系,推動制定若干關于家政服務領域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標準。今年商務部正在指導有關機構制定兩項國家標準,一個是《0—3歲嬰幼兒居家照護服務規范》,一個是《母嬰護理服務質量規范》。下一步,會指導家政行業組織和企業,推動制定一批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來持續提升家政服務標準化水平。
最后,針對群眾關心的家政服務放心消費問題,商務部會加快推進家政服務信用體系建設,引導更多家政服務員和消費者使用“家政信用查”小程序,強化信用信息的應用,依托“家政信用查”平臺,推進電子版居家上門服務證,方便消費者直觀查驗,更加放心地消費。商務部還將指導相關行業協會發布《家政服務公約》,倡導規范消費者、家政服務員和家政企業三方的行為,營造良好的家政服務的消費環境。
全國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151)換屆大會在京召開
7月26日,全國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151)換屆大會在北京召開,第五屆SAC/TC151正式成立。市場監管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國家標準委主任田世宏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指出,SAC/ TC 151是推動質量領域標準化工作的重要力量,在普及質量管理知識、提升全面質量素養、加強全面質量管理、促進質量變革創新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會議強調,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質量管理的內涵與外延不斷拓展,對質量管理標準化工作提出了新挑戰。新一屆SAC/ TC 151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和《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部署,在質量管理標準化領域著力加強標準體系建設、著力提高標準制定水平、著力強化標準宣貫實施、著力推動標準國際接軌、著力健全各項管理制度,推動提升全行業和各領域的質量管理水平,在質量強國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發展局、標準技術司負責同志,第五屆SAC/TC 151全體委員參加會議。
全國學會團體標準高質量發展沙龍在京舉辦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全國科技大會精神,落實《關于推動中國科協學會團體標準化工作提質升級的若干意見》,助力全國學會標準化工作高質量發展,7月26日,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創新部在北京舉辦全國學會團體標準高質量發展沙龍。中國科協專職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孟慶海出席。
沙龍以“高質量團體標準引領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邀請中國金屬學會理事長張曉剛、中國標準化協會理事長于欣麗、中國檢驗檢測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夏揚作專題報告,分享標準制度性開放、團體標準高質量發展、團體標準應用與創新等工作的實踐與思考,為全國學會團體標準化工作提供經驗和指導。沙龍還圍繞高質量團體標準研制與應用、團體標準國際化發展兩個專題,組織全國學會負責人開展交流研討,總結經驗模式,探討工作機制。
沙龍由中國金屬學會承辦,來自全國學會、中國科協相關部門和單位的負責同志等50余人參加。
中國電科院牽頭編制三項特高壓交流技術IEEE國際標準
近日,由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電科院”)技術專家牽頭修訂并擔任主席的三項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國際標準編制工作正式啟動。
據了解,該三項標準主要涉及特高壓交流系統的無功調節、設備試驗及絕緣配合等技術領域。其中,《10 0 0 kV及以上特高壓交流輸電系統電壓調節與無功補償推薦規程》可用以指導1000千伏(kV)及以上交流系統的電壓無功規劃、設計和運行;《10 0 0 kV及以上特高壓交流設備現場試驗及系統調試規程》對規范特高壓交流工程主設備現場試驗、質量控制和驗收起到積極作用,為工程試驗單位提供了試驗依據和判據;《1000 kV及以上特高壓交流系統過電壓與絕緣配合》結合近年來特高壓交流工程運行經驗,提出過電壓限制措施,并提供試驗數據和絕緣配合實例,為特高壓交流工程設計及運行提供指導和依據。
據了解,本次修訂是對近十年來我國特高壓交流技術創新成果的高度總結與升華,標志著我國在特高壓技術領域話語權得到進一步提升。
有關負責人介紹,中國電科院將充分發揮自身及團隊優勢,有計劃、有組織開展標準工作和國際交流合作,在IEEE國際平臺上展現我國在特高壓技術領域的研究成果和典型應用經驗,持續擴大國際標準工作范圍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