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分析標準化延續性護理干預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方法:選取2021年5月至2023年7月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收治的42例SCH確診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試驗組,各21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試驗組給予標準化延續性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精神癥狀、服藥依從性、生活質量及情緒。結果:護理后,試驗組患者PANSS總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患者服藥依從性95.24%高于對照組71.43%(P﹤0.05),試驗組患者SAS和SD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患者生活質量各項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標準化延續性護理在精神心理科中有效性確切,可給康復出院患者提供科學護理服務,強化服藥依從性,改善精神障礙癥狀,優化其生活質量。
關鍵詞:標準化延續性護理,精神分裂癥,服藥依從性,精神癥狀,生活質量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4.16.069
0 引 言
精神分裂癥(Schizophrenia, SCH)乃臨床常見情感障礙,多為青壯年時期起病,病情易遷延,需要通過長期藥物治療方可管控病情,保障患者夜間睡眠,維護患者健康[1]。臨床調查顯示,SCH患者治療關鍵在于定時、定量用藥,堅持服藥可以控制患者精神癥狀,減輕病理性癥狀嚴重程度[2]。但多數SCH患者病情穩定后,康復出院期服藥依從性下降,自我管理能力減弱,家屬監管力度不足。針對SCH出院患者,提高療效、保障患者健康是護理工作重點,良好的延續性護理可以提高出院患者服藥依從性,通過科學健康指導,管理患者思維觀念、健康行為,提高臨床護理效果,優化護理質量[3-4]。本文選取2021年5月至2023年7月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收治的42例SCH確診患者,探究標準化延續性護理對SCH服藥依從性、精神癥狀的影響。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5月至2023年7月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收治的42例SCH確診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試驗組,各21例。對照組男12例,女9例;年齡23歲到68歲,平均年齡(47.21±3.18)歲,患病2年到15年,平均病程(6.14±1.28)年。試驗組男13例,女8例;年齡22歲到65歲,平均年齡(47.34±2.65)歲,患病2年到14年,平均病程(6.12±1.36)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1)患者符合SCH診斷(患者存在一系列精神分裂癥陽性/陰性癥狀,如行為異常、思維混亂和妄想;情緒淡漠、睡眠改變和社交孤僻。(2)家屬知曉研究,配合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臟器病變、腦腫瘤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兩組患者在院期護理方式基本一致,對照組出院時給予健康指導,叮囑家屬看管患者用藥,出現異常癥狀及時來院復查。
試驗組實行標準化延續性護理,具體如下:(1)成立標準化延續性護理小組。小組由醫護構成,集中學習SCH病癥特點,了解治療常用藥和副作用,根據科室患者情況制定標準化護理方案,將具體施護時間表告知家屬,收集家屬反饋并對內容進行完善。(2)病人信息留存。出院前開設微信公眾號,家屬掃描關注,同時記錄各名患者聯系方式、家庭住址,以便后續追蹤調查。(3)延續護理方式。①微信教育指導。由固定護理人員在公眾號內推送SCH前沿治療和照護知識,推送圖文和視頻資料,詳細介紹SCH發病機制、干擾因素,提高家屬照護者認知水平,提升其照護能力。微信公眾號也可進行線上視頻講座,患者家屬可自由提問,醫師負責解答,在疑難問題解答過程中幫助患者糾正錯誤認知,使其知曉長期服藥的重要性,家屬則重視用藥監督和患者情緒疏解,加強與患者之間的交流,幫助患者逐漸意識到個人的錯誤行為,維持SCH病情的穩定性。②電話隨訪。SCH患者出院后責任護士每月電話隨訪1~2次,主要與患者家屬溝通,了解患者服藥情況,對其精神狀態進行評估,根據醫師意見調整給藥方案,同時與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思想變化,解答患者疾病和生活有關問題。③家庭隨訪。根據科室工作情況和患者情況,對其中重癥患者提供家庭隨訪,給家屬提供詳細的用藥和治療信息,評估患者家庭環境和氛圍,根據患者社交能力、生活習慣進行教育指導,幫助患者培養正確認知,調動患者自知力,進一步培養患者自信心。同時,講解藥物種類、作用機制和常見不良反應,指導患者正確處理,鼓勵患者多與外界接觸,創建良好的社交環境,促使患者盡早恢復社會功能。(4)延續護理內容。主要從飲食、生活、藥物和運動指導等方面入手,叮囑患者規律用藥,日常不進食刺激食物,不飲酒,三餐定時定量,每餐不宜過飽,同時限制油膩、高鈉食物攝入。當患者出現焦慮悲觀情緒時,及時引導,幫助其重建康復信心,同時配合輕體力勞動,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
1.3 觀察指標
(1)精神癥狀使用PANSS量表評估患者精神癥狀,包括陽性、陰性和一般病理癥狀評分,總分越低癥狀越輕。(2)采用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自制依從性問卷表調查兩組服藥依從性,滿分100分,分為完全依從(得分85分以上)、部分依從(得分70~84分)和不依從(得分低于70分)。(3)負性情緒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分數越低焦慮抑郁越輕。(4)生活質量采用SF-36量表調查,共8個維度,滿分100,所得分數越高,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選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處理分析,計數資料實施χ2檢驗,計量資料實施t 檢驗,P﹤0.05表示差異顯著,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精神癥狀評分
兩組患者精神癥狀評分比較,護理后,試驗組PANSS總評分低于對照組(P﹤0. 05),詳細數據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服藥依從性
試驗組患者服藥依從性95. 2 4%高于對照組71.43%(P﹤0.05),詳細數據見表2。
2.3 對比兩組患者負性情緒
護理前,兩組患者負性情緒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試驗組患者情緒分低于對照組(P﹤0.05),詳細數據見表3。
2.4 對比兩組患者生活質量
試驗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各項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詳細數據見表4。
3 討 論
當前,臨床尚未明確SCH病因,也未有特效治療辦法,只能依靠藥物控制患者癥狀,減輕行為、情感等方面障礙。SCH病程極為漫長,長期用藥治療加重患者家庭經濟負擔,給患者所在家庭其他成員也造成極大心理負擔。傳統的SCH護理僅局限于臨床,SCH病情穩定患者出院后將脫離醫療組織,失去科學的管理和有效的用藥監控,臨床研究表明,監督缺乏影響患者服藥依從性,削弱藥物治療效果,長此以往,患者及其家屬容易對治療喪失信心,降低服藥依從性[5]。
本文對SCH臨床治療、護理現狀進行分析,對此類患者提供標準化延續性護理,制定完善的護理方案,根據患者個體化特征進行調整,通過微信平臺、電話、家庭隨訪等方式與出院SCH患者保持聯系,動態化評估患者精神狀態和病情恢復程度,及時解答患者和家屬疑惑,提供科學指導與教育[6]。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試驗組患者陽性、陰性癥狀評分、PANSS總評分(40.54±4.23)分低于對照組(P﹤0.05)。可見標準化延續性護理對穩定患者病情,控制精神分裂癥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護理后,試驗組患者服藥依從性95.24%高于對照組71.43%(P﹤0.05)。提示通過連續性的數據隨訪,能夠對患者用藥依從性進行強化。標準化延續性護理在SCH疾病中的應用,可進一步疏解患者情緒,調節患者軀體、心理等各方面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標準化延續性護理在精神心理科中有效性顯著,給康復出院患者提供科學護理服務,可強化服藥依從性,顯著改善患者精神癥狀。
參考文獻
[1]王玲玲,魏聰.基于互聯網的延續性護理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學創新,2023,20(33):89-92.
[2]王賢,徐韋云,熊金霞,等.基于微信平臺的健康教育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服藥依從性、精神癥狀及再住院率的影響[J].現代預防醫學,2022,49(20):3771-3775.
[3]周小念,周節,韋新燕.精神分裂癥患者延續護理的研究進展[J].心理月刊,2022,17(13):238-240.
[4]黃河龍.優質護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健康知識知曉程度及服藥依從性的影響探析[J].基層醫學論壇,2022,26(18):103-105.
[5]文宇,席明霞.延續性護理服務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院外康復的影響研究[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2,20(5):131-133+137.
[6]祖拉葉提·吐爾遜,張桂青,姚永坤,等.全病程管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22,25(5):595-602.
作者簡介
王瑞,本科,護師,研究方向為精神科護理。
汪敏,通信作者,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為精神科護理。
(責任編輯:劉憲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