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介紹商標品牌指導站建設背景、分析商標品牌指導站當前發展現狀及建設運行服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基于質量提升視角,從標準化角度對進一步加強商標品牌指導站規范建設、服務、運行等方面提出對策建議,以期通過標準化建設促進知識產權基礎服務“最后一公里”高效規范實施,為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
關鍵詞:商標品牌,商標品牌指導站,標準化,建設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4.16.0010
0 引 言
標準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撐,標準化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發揮著基礎性、引領性作用。[1]隨著全球化和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商標品牌建設高質量發展,同樣需要加強標準化建設工作。健全商標品牌指導站服務標準,提升商標品牌指導站服務專業化水平,將成為推動企業打造優勢競爭力、賦能區域品牌經濟發展、提升社會商標品牌意識、豐富優質資源供給、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的重要方式。
1 研究背景
商標品牌是經濟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核心要素,是經濟轉型和企業發展的重要助推器[2]。加強商標品牌建設,培育一批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有市場影響力的商標品牌,才能切實提高供給質量,有效支撐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加快供給側改革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進程[3]。商標品牌指導站面向企業、產業、基層,具備知識產權公益窗口、宣傳陣地、聯絡平臺和專業輔導等功能,是加強商標品牌建設的重要載體。
黨中央、國務院一貫高度重視商標品牌發展及商標品牌指導站建設工作。早在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就曾指示,要“推動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2020年以來又著重指出,要“實現技術自立自強,做強做大民族品牌”“堅持綠色發展方向,強化品牌意識”。2021年,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 年)》,國務院印發《“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明確了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目標、任務、舉措和實施藍圖,提出戰略部署要求推進商標品牌建設。202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新時代推進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4],提出通過強化質量基礎設施等舉措夯實品牌建設基礎。具體要求推進品牌培育、品牌管理、品牌評價等標準化建設,構建完善的品牌標準體系;開展“標準化+”行動,促進全域標準化深度發展;推動標準升級迭代并進一步向推動實施中國精品培育行動邁進。
2 現狀與不足
2.1 現狀
截至到2023年,全國布局建設商標品牌指導站數量達3495家,年均服務企業超40萬次,商標品牌公共服務便利程度得到改善,商標品牌環境進步明顯[5]。當前商標品牌指導站建站主體整體較為規范,一般為大型園區、產業聚集區等主要經營管理機構或非企業性社會組織、科研機構與具備較強研發能力和知識產權水平的創新主體等,他們具有一定的商標品牌指導能力和設施基礎等支撐指導站運行的必要條件;擁有較為穩定的管理運營團隊和專(兼)職工作人員;制定有指導站管理制度、日常服務規范等必備文件;在所屬區域起到了很好的輻射效應,服務較好地覆蓋周邊較廣區域或行業內創新主體。
2.2 問題與不足
當前,我國商標品牌指導站在實際開展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商標品牌指導站的服務質量,也制約了商標品牌工作的發展。
2.2.1 服務內容多樣性欠缺
指導站在運行過程中,服務內容較為單一,很多指導站更多局限于商標注冊相關業務范疇,在為企業提供商標轉讓、許可、質押登記、價值評估、保險購買等咨詢、指導服務方面及地理標志產品申請及商標保護等方面存在不足,影響了對經營主體在商標品牌培育過程中的支持程度。
2.2.2 服務規范化有待進一步提升
商標品牌指導站在機構設置、設施設備配備、統一形象識別、制度規范上墻、人員職責公示等方面尚未規范化。商標品牌指導站服務清單公開公布、工作職責范圍、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及公開公布等的規范化需進一步加強。
2.2.3 服務資源整合及創新有待加強
商標品牌指導站在組織專家對外向型企業運用國際商標注冊開拓海外市場咨詢、推動商標品牌國際化布局、鼓勵商標品牌企業抱團發展、打造更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品牌等方面需持續發力。指導站在與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及其他指導站協同聯動方面,需加強研究,積極探索,建立有效的商標品牌新路徑、新機制和新模式。
3 商標品牌指導站標準化建設對策建議
商標品牌指導站應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面向企業、產業、基層,提供便利化、高質量的指導和服務[6]。
3.1 商標品牌指導站建設標準化
3.1.1 商標品牌指導站設置標準要求
結合本地實際,以鄉鎮(街道)政府部門、各類知識產權公益事業單位、行業協會、知識產權服務中心、產業集聚園區等實體機構為依托,可優先在各類產業園區設立商標品牌指導站,面向本區域經營主體提供品牌建設和知識產權咨詢、培育、運用、管理、保護等指導服務,提升基層商標品牌工作效能。建設運行后,可形成一批成績突出、經驗可推廣的省級示范指導站。
3.1.2 商標品牌指導站辦公場所標準要求
商標品牌指導站應該有良好的服務環境,按照便民、自愿的原則確定商標品牌指導站辦公場所的提供方,宜設在經營主體聚集、交通便利、配套設施完善、環境良好的場所。需要設置固定的辦公場地,其規模和功能布局應滿足日常接待、會議、宣傳、培訓、指導等活動開展需要。配備必要的辦公與服務設施設備,應有商標、專利、標準等信息查詢系統。做到統一形象識別、制度規范上墻、人員職責公示,滿足日常辦公需求。
3.2 商標品牌指導站運行標準化
3.2.1 制度保障及制度創新
除了日常管理制度體系(包括接待、培訓、指導、會議、投訴處理等)外,還要建立品牌指導聯席會議制度、專題會議工作制度、部門工作聯絡人制度、外部服務機構或外部專家等第三方管理制度及經營主體指導服務需求信息征集制度,保障服務質效。
3.2.2 服務評價與改進
商標品牌指導站定期通過意見留言、問卷調查、調研訪談等方式獲得服務評價,根據評價結果評估服務的效率和效果,找出服務中的瓶頸和問題所在,并進行針對性的改進和創新,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務質量,增強服務需求方滿意度。
3.3 商標品牌指導站服務標準化
商標品牌指導站不僅需要在傳統基礎服務方面持續深耕,還需要積極尋求業務融合與創新,指導經營主體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助力高質量發展。
3.1 傳統基礎服務
整理服務內容和服務標準清單并對外公開,為經營主體商標注冊、運用、管理和保護開展指導,包括且不限于商標申請注冊指導、商標規范使用指導、商標制度管理指導、商標維權保護指導等。服務質量著重于服務項目、服務人員、服務環境三個方面,要配備與服務功能和規模相適應的服務隊伍。
3.2 特色創新服務
商標指導站建設主體要探索利用已有各類行政和社會資源,如商標業務受理窗口、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指導站、消費維權聯絡點、版權服務指導站等既有載體,開展指導站建設,共同為企業提供服務[7]。結合建站主體自身特色和優勢,有序開展以下服務。
(1)建立指導服務工作臺賬,主動采集經營主體信息,記錄轄區經營主體的品牌建設和知識產權情況,實行“一企一檔”管理;定期進行市場趨勢和競爭對手分析,為品牌發展提供數據支持。研究消費者行為和需求變化,為產品和服務創新提供指導。
(2)跟蹤并進行商標和專利注冊量、創牌量以及增長率等數據統計和分析,建立覆蓋商標和專利注冊量、創牌增長率、維權動態等數據的數據庫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出具本轄區年度品牌建設和知識產權發展報告;搭建線上線下工作平臺,通過門戶網站、客戶端、公眾平臺等線上平臺加強與經營主體聯系、互動。
(3)指導商標權利人建立商標維護機制,建立轄區商標維權保護網絡,向企業提供有關商標維權信息,指導企業搜集侵權線索,提出維權建議,提供打假維權援助。
(4)指導企業制定商標發展規劃,鼓勵信譽度好、市場占有率高的企業積極引導中小企業與高知名度商標企業通過定牌加工、商標許可使用等形式加強分工協作,拓展延伸產業鏈,形成規模效應。
(5)指導地理標志權利人制定品牌戰略,推動地理標志產業與生態旅游、文化創意等相關產業的融合,形成一體化產業鏈條。打造地理標志產品區域品牌,推動地理標志產品在更高層次、更廣的范圍惠及更多的農業人口,服務鄉村振興建設。
(6)組織開展商標品牌、知識產權、質量、標準化等法律法規和政策宣講,遴選本區域商標品牌建設的典型案例并向社會宣傳推廣,提升社會公眾商標品牌意識。
(7)組織實施商標品牌培訓計劃,有效連接線上線下專業資源,因地制宜、分級分類舉辦商標品牌專題培訓和沙龍活動,提升企業商標品牌建設能力。
4 結 語
《國家知識產權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商標品牌指導站建設的通知》要求,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深入實施商標品牌戰略,商標品牌指導站建設要服務于企業、服務于產業,服務于基層。本文從商標品牌指導站標準化建設角度出發,提出商標品牌指導站標準化建設、運行和服務相關對策,以期對全國的商標品牌指導站建設、運行和服務有所助益,進而更充分發揮商標品牌指導站應有的作用,推動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提升商標品牌的市場價值和社會效益,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 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 E B / O L ] .(2021-10-10)[2024-06-09].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1/content_5647347.htm?eqid=b45c08a50001fb82000000066459a21e.
[2]常育銘.互聯網環境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商標性使用認定標準問題研究[J].河北企業,2024(1):130-135.
[3]楊玲,馬繼穩,何正君.深化商標品牌建設賦能首府經濟發展[N].南寧日報,2023-07-18(6).
[4]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等.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新時代推進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發改產業〔2022〕號)[EB/OL].(2022-07-29)[2024-06-09].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tz/202208/t20220825_1333667.html.
[5]中華商標協會.中國商標品牌發展指數(TBDI-2023).[EB/OL].(2023-12-29)[2024-06-09].https://www.cta.org.cn/ttzs/202401/t20240102_53428.html.
[6]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知識產權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商標品牌指導站建設的通知》(國知發運字〔2021〕號).[EB/OL].(2021-07-27)[2024-06-09].https://www.gov.cn /zhengce/zhengceku/2021-08/0 4/content_5629381.htm.
[7]李宗志.商標法中商標使用的體系化探究[J/OL].經營與管理,1-10[2024-08-13].https://doi.org/10.16517/j.cnki.cn12-1034/f.20230512.004..
作者簡介
張寧文,碩士研究生,高級講師,研究方向為知識產權與標準化、質量與標準化、知識產權信息分析利用。
侍崇慧,碩士研究生,高級講師,研究方向為知識產權與標準化、質量與標準化。
(責任編輯:張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