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代社會的商業化腳步不斷加快,武術作為傳統的身體與心靈修養方式也逐漸融入了商業化市場的懷抱。武術自古以來一直是文化傳承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深厚的歷史和哲學內涵。本文旨在深入探討現代商業化市場背景下,武術發展所面臨的復雜影響以及帶來的挑戰,以便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武術在現代社會的位置,探討如何在商業化的同時保持其傳統的純粹性。本文將為武術發展的未來提供有益的建議,以確保其在商業化市場中找到平衡,并在這一新的環境中持續繁榮。
關鍵詞:武術;現代社會;商業化;武術發展;
Influence and challenge of Wushu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 commercial market
ZHUANG Xiaochen,GONG Xianghui,SHANG Keyi,CAO Yido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Sciences,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Mudanjiang,Heilongjiang157000,China)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ng pace of commercialization in modern society, Wushu, as a traditional way of physical and mental cultivation, has gradually merged into the embrace of the commercial market. Wushu has been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since ancient times, bearing profound historical and philosophical connotation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be into the complex influence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 commercial market, so that 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position of Wushu in modern society and explore how to maintain its traditional purity while commercializing. This paper will provide useful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Wushu to ensure that it finds a balance in the commercial market and continues to prosper in this new environment.
Keywords: Wushu,Modern society,Commercialization,Wushu development
引言
在當前世界各領域全球化和商業化的趨勢下,傳統武術這一技能或者文化看起來與之并無關聯,但不可否認的是武術也正經歷著空前的演變。商業化市場在社會中帶來的影響不僅將武術也融入到體育和娛樂產業中,同時也使得武術伴隨著商機和挑戰。在這種背景之下,武術不再僅是一個技能或者一種文化,而是“進化”成了一個充滿商業潛力的體育和娛樂產業。這種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投身于武術的學習和實踐,也推動了以武術為基礎的商業模式的涌現。但是在這個錯綜復雜背景下雙刃劍式的開發,雖然促進了武術的傳播,但也引發了對武術傳統價值的沖擊。伴隨著武術世俗化與傳統技藝的傳承困境,文章通過采用文獻綜述、案例分析等多種研究方法,旨在深入研究商業化市場對武術發展的影響與挑戰,并提供實質性的解決方案,最終為武術在商業化市場中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有益的建議。
1商業化市場與武術的關系
1.1商業化的定義與特征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各行各業對商業化的重視也在不斷增強。大家認知觀念中的商業化指的是將某種活動、產品或服務引入商業運作和市場機制,以追求經濟效益和市場份額的過程。雖然目前對于商業化的確切定義還有待明確,但是對于體育商業化的定義已經有了清晰的概括,即體育事業需要滿足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同時伴隨市場導向、品牌建設、市場營銷等商業元素,強調產品或服務的市場競爭力,所以體育商業化指的便是將體育競技作為主體的各種體育活動,通過商業化的運行模式,得到最大的經濟效益,進而推動體育運動的發展[1]。
1.2武術為什么避免不了商業化
當今社會,各個領域都面臨著多重需求和多種挑戰,要想解決困難實現可持續發展,進行或多或少的商業化是普遍選擇,這是大環境的必然趨勢和要求。
首先,商業化是經濟增長和財富創造的主要引擎。通過將資源納入市場機制,各行各業能夠更有效地滿足市場需求,實現持續的經濟增長。從而提高了生產效率,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為整個社會創造了更多的財富。武術領域也不例外,在武術方面進行商業化,不僅可以推動創新,鼓勵競爭,而且是融入社會,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由之路。
其次,21世紀是經濟發展的時代,是科學力量加強的時代,任何領域為了保持競爭力,為了在21世紀還有蓬勃生機,都要與科技產生聯系。例如企業會注重研發,文化領域會注重創新,將實際成果轉化為市場實際應用,反映到武術層面就是要注重交流和創新,特別是借助科技領域,例如信息化產品推動武術的傳播,吸引更多愛好者,使武術文化更迅速地滲透到日常生活中。
另外,無論是實體行業還是虛擬經濟,走向市場化、社會化、全球化都是發展道路上不可回避、不可忽視的一方面,武術無論是傳承還是發展,只靠閉門造車在當今社會難以為繼,必須廣開門路面向整個社會、整個市場,才能適應不同的文化、法規和市場環境,進而加強與外界的交流和合作。
2商業化背景下武術的發展機會
2.1 武術產業的崛起
武術產業的興起首先顯現在武術俱樂部和培訓機構的蓬勃發展,隨著人們對身體健康和自我防護意識的提升,武術俱樂部的數量和歡迎度水漲船高,這些俱樂部不僅僅提供傳統武術的教學,還創造了社交和健身的平臺,為人們提供全面的健康體驗。同時,武術培訓機構在社會上的發展時期也比較長,其整體規模和運行模式也日漸科學,通過專業的培訓為學員提供多層次的武術技能和知識。此外武術產業在武術用品與裝備市場中也找到了商機,隨著人們對武術的熱情和參與度的提高,武術用品市場逐漸興起。從傳統的武術服飾到現代科技的武術裝備,這一市場提供了廣泛的選擇,推動了武術用品的創新和發展,也為制造商和零售商創造了更多的商機,同時也豐富了武術愛好者的購物體驗。
2.2 武術與市場經濟存在關聯
武術與體育產業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也能從市場經濟中找到商業機會。宏觀上講,武術活動的商業賽事、品牌推廣、商品銷售以及與其他商業實體的合作等都可以算是武術在市場經濟中的角色。而微觀上講,武術經濟產業包括武術健身娛樂與培訓市場、武術產品市場、武術旅游市場、武術金融市場、武術競賽市場和武術文化市場。武術健身自古以來一直以防身和強身健體為特色,在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變革和醫療制度改革的影響下,已經成為備受歡迎的健身選擇。武術培訓和健身市場相互依存,培訓機構是這一產業化發展的關鍵支持。武術產品市場包括實物產品、信息產品和文化產品,為武術經濟做出積極貢獻。武術旅游以其發源地為主,通過活動推動當地經濟的增長。武術金融市場為推廣提供了資金支持,預計將逐步發展成為規范和集團化的市場。武術競賽市場分為計劃、經營和商業表演市場,需要組織者、消費者和商業投資者共同協作。武術文化市場深入分析了武術與哲學、醫學等多領域的關系,為整個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2]。
2.3. 在娛樂業中擁有角色不可忽視
當今社會娛樂業的發展迅猛,不僅是時代的潮流也是人民群眾對于美好生活需求的體現。武術真的想要完成商業化市場化,能否在娛樂業中擁有一席之地不可忽視。武術和娛樂從字面上看似乎難以聯系到一起,但事實證明二者不僅可以互相影響,而且可以互相促進發展,都能在各自領域扮演重要的角色。例如武術表演、武打電影等武術在影視中的表現吸引了全球觀眾的關注,這不僅展示了身體外在的美,提供視覺上的沖擊,也是一種文化和美學表達,這種功能是娛樂產業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武術與娛樂業的結合也為武術從業者創造了更多的演出機會,提升了武術在娛樂市場中的影響力,推動了武術文化的國際傳播[3]。
除了耳熟能詳的武打電影外,近5—10年一些武術類的電視節目也曾經占據不小的市場份額,例如以“昆侖決”為名的一檔搏擊賽事節目,短短五年內從地方臺播到央視,受眾人群從國內到國外,本身融資數億人民幣的同時還帶動了相關地區產業發展,形成了賽事、明星、武術俱樂部、旅游及游戲等各種衍生產品的全產業鏈商業模式,在追逐商業利潤的同時,也保持了對武術傳統價值的尊重[4]。
3商業化背景下武術面臨的挑戰
3.1 商業化對武術傳統價值的沖擊
商業化對武術的影響,使武術不再僅僅是一種傳統的身體訓練方式,而更多地偏向于一項具有商業價值的活動,但是從中國傳統武術的發展歷程來看,要使其實現完全的商業化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其中商業化市場對傳統武術價值的挑戰尤為關鍵[5]。武術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面臨著商業化推動下對商業利益的追求,這就導致武術文化的深度和內涵被逐漸淡化的問題,商業化往往強調武術的競技性質,使得武術更趨向于表演和比賽,而商業機構為了迎合市場需求,可能更傾向于強調娛樂性質,從而忽略了武術作為一門融合哲學、倫理和審美的文化藝術的特質,這與傳統武術注重自我修養、道德規范等傳統價值存在潛在的沖突。傳統武術強調的是內外兼修,追求身心的和諧發展,而商業化的競技導向可能使得武術更多地被視為一種體育賽事甚至是表演性質的演出,而非一門涵養身心的文化藝術。這樣的負面影響可能使得武術逐漸失去其傳統的精神內涵,僅僅被視為一種商業化的娛樂活動,使其機械化、空洞化。
3.2武術標準化與傳統技藝的喪失
為了迎合更廣泛的受眾,更快的產出所謂的武術家,商業化的趨勢往往傾向于簡化或標準化武術的表演形式,從而削弱了武術的多樣性和個性化。這種對武術的標準化追求,如果在普通愛好者間流行不失為好事,但一旦涉足專業領域特別是被真正的武術傳承人大為推廣,最大的影響是可能導致傳統技藝的喪失,導致武術形式的同質化。最終商業化程度較高、娛樂性更足的的武術項目或拳種更容易受到關注,擠壓其他武術項目的發展空間,以至于武術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侵蝕。
此外商業推廣還可能影響到武術教學上,特別是社會上的武術機構往往更注重速成和大眾化的教學方法,這與傳統武術注重個體修煉和悟性的教學方式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一趨勢可能導致武術教學中的傳統智慧和深度逐漸喪失。
3.3 商業化市場的競爭與變革對武者的影響
商業化市場的競爭和變革對武者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商業化追求市場份額和經濟效益,可能使得武者更加注重競技表演和商業化技能,而忽略了傳統武者所追求的內外兼修、道德規范等方面。這種市場導向的競爭可能使得武者的訓練和表演更加注重外在效果,而忽略了武術作為一種身心修煉的內在層面。這無論對于武術文化的傳播還是武術技藝傳承都有不利的影響。
而且不同的拳種都有獨特的招式和功法,有些習武者的勝負欲或表現欲過度,傾向于像世界摔角娛樂、綜合格斗那樣營造“恩怨局”、“多番戰”,最終吸引一些習武者或其團隊在某些場合大肆宣揚自己或者貶低對手,可能最終導致一些較為傳統、商業化程度相對較低的武術形式逐漸邊緣化,失去了其獨特的技藝和特色,所以武術的標準化不僅影響了技術的傳承,也削弱了武術作為一門藝術的表現力[6]。
3.4 對于武術傳承引起的困境
傳統武術技擊的傳承受到中國封建社會小農意識的深刻影響,以前存在“傳男不傳女”、“傳長不傳幼”等陳舊觀念和門戶之見。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許多武術家認識到若一味保持傳統武術技擊的封閉傳承,許多拳種可能失去繼承,因此開始放寬對一些以前保密的技法的傳授,以促進優秀傳統武術技擊的傳承和發展。但是在當今追求經濟利益的社會環境下,一切具備商業價值的事物都可能被利用,傳統武術技擊也不例外。傳統武術技擊傳授的目標逐漸以經濟利益為主,一些習武者以某某拳種傳人身份,利用自身聲望和地位不合理的創辦培訓機構、武館或公司,以謀取個人利益,導致傳統武術技擊市場秩序混亂,損害其正面形象,阻礙有序發展。
在現代商業社會,無論將傳統武術的教學,還是武術文化的傳承作為盈利的手段都不是被禁止的,良好的商業宣傳和推廣也有助于擴大傳統武術技擊的傳授范圍,為廣大武術愛好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然而,這不應使傳統武術技擊失去其內在精神和本質[7]。
4在此背景下可持續發展的路徑
4.1 行政手段確保武術與商業之間的平衡
為了實現武術的可持續發展,關鍵在于找到傳統與商業之間的平衡點。從行政手段上來講,設立監管委員會或者在地區武術協會中設立專門的部門不失為最便捷的手段。這種部門的主要職責就是制定詳細的行業標準、行為準則和考核制度,確保商業活動符合道德規范和法律法規。重點在于策略的科學性,對于武術核心價值觀的看重,即在保持對傳統價值的絕對尊重前提下,推動商業機構的發展、建立良好的商業模式。
這種行政性的機構,除了居高臨下的監管行為外,也有服務性質。例如為所在地區的武術民間組織提供專業的培訓和指導,幫助武術從業者提升水平、及時傳達行業大動態,幫助其所在機構提升管理能力。甚至設立專項基金,資助有發展潛力的武術商業項目或者獎勵當地對武術有突出貢獻的團體或個人。
反過來,對于武術商業機構來說,在正式營業之前要做好全面的市場調研,為商業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論支持,同時要富有責任心和對武術的敬畏心,主動尋求與傳統武術名家之間的交流合作,而不僅僅是追求短期的經濟回報。所以建立武術與商業之間的雙贏模式,才能確保商業活動不損害武術的傳統精髓,真正做到互幫互助共同發展。
4.2 倡導武術的文化價值
為了實現武術的可持續發展,最基本的是更廣泛的社會認知,簡單講就是對武術的文化認同,在全社會積極倡導武術的文化價值,才能提高公眾對武術的新理解和尊重。廣泛講就是在適應時代變化的同時,調整武術的展示方式,迎合群眾口味,具體就是利用廣泛的群眾基礎,想方法將武術文化植根于人民群眾的喜聞樂見的生活元素之中,不斷調整自身保持武術的活力。
例如建立具有代表性的武術品牌,擁有自己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人群參與和支持,提高武術在社會中的知名度和認可度;開發武術旅游產品,如武術體驗游、武術文化之旅等,吸引國內外游客前來學習和體驗中國武術文化;在武術發源地或文化名城建設武術主題公園或文化景區,展示武術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8]。
當然從更高的層面去講,這種IP式創作很容易被庸俗化甚至西方化,所以在武術文化層面必須明確中華文化的圖騰或象征性標記,進而宣揚“國之文化\",也是最終明確武術是從哪里來的,不忘武術的根,不忘武術的家,從而更積極有利地為世界呈現更優質的武術文化。只有如此,武術商業化才不至于異化為無“國”之物,使之根植于大眾文化,才能讓武術煥發更強的生命力[9]。
4.3 注重科技手段輔助教育
任何事物的可持續發展都離不開創新,武術也不例外,在當今社會,武術除了傳統意義上的創新外,還要不斷借助科技的力量,自我完成技術整合。借助現代科技手段,武術才可以更好地適應當今社會的需求,提升教學、表演和比賽的水平。同時保持對傳統技藝的尊重,使創新不失去武術的獨特特色。
在商業化市場背景之下,武術的教育教學方法也必須用與商業化密切相關的科技手段來輔助實現。比如制作專業的在線教育平臺,提供武術課程的在線學習和培訓服務,吸引全國各地的愛好者,甚至利用直播技術進行實時在線授課,讓學員可以隨時隨地參與武術培訓,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如果條件允許資金充足,還可以開發武術訓練和表演的虛擬現實應用程序,讓用戶在虛擬環境中體驗武術場景,提高訓練效率和趣味性[10]。
成本最低最易上手的方法是利用非時效的社交媒體平臺發布武術表演和教學視頻,如抖音、B站等,制作高質量的武術視頻和節目,吸引粉絲和流量,能提升武術在大眾娛樂市場中的影響力和知名度。賬號形成一定規模再配合專業的內容創作團隊,還能拓寬武術的發展渠道,也能以此涉及帶貨等領域,獲得一定的收益。
5結語
在現代商業化市場的浪潮中,武術作為傳統的身心修養方式正在經歷著深刻的變革,武術在商業化市場背景下既面臨挑戰,又蘊藏著巨大的商機。與武術相關的各行各業需要順應時代變化,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和策略,實現商業化與傳統武術的良性互動,為武術在商業化時代找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路徑,為武術的未來發展提供有益的經驗和啟示。
總的來講,只有在堅守傳統、保持其傳統的純粹性和文化價值的基礎上發展,武術才能在商業化市場中找到平衡,實現長期的可持續繁榮。在這過程中,需要武術從業者、商業機構、甚至行政部門多方共同努力,從上到下的建立起新時代武術發展的體系,保留原始傳統精華的情況下,加以現代的新事物特別是科技手段,共同守護和傳承武術的獨特精神,以確保其在商業化時代中依然光彩照人。
參考文獻
[1]袁育明.商業贊助對高校體育賽事發展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35):100-101+103.
[2]呂云龍.新時期武術產業化發展分析與研究[J].運動,2015(03):137-138.
[3]薛更新,楊洪發.基于觀眾心理學的武術商業化表演傳播策略[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0,(04):72-73.
[4]于潤聲.商業化武術賽事品牌建設中的問題及提升策略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21.
[5]辛治國.武術的商業化開發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4):149-151.
[6]黃麗萍,雷斌,趙禹鈞.武術商業化運作的SWOT分析——《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的啟示[J].中華武術(研究),2015,4(03):47-50.
[7]蔡海生.武術商業化對傳統武術技擊的影響因素探析[J].科技展望,2016,26(21):290.
[8]馬虎,劉宏亮,張道鑫,等.困境與破局:新時代中國傳統武術發展思考[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24,39(04):471-475+490.
[9]宋單單,陳青.武術商業化“熱”潮中的“冷”思考[J].武術研究,2019,4(09):38-43.
[10]鄒建平. 科技賦能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N]. 新華日報,2023-10-27(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