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13期
貴刊第13期報道《汽油消費量一年來首降》一文,抓住了我國汽油消費量“首降”的熱點,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對油氣行業的影響,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我國汽油消費量首次出現下降,這一現象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新能源汽車的迅速崛起是其重要原因。隨著技術的進步與成本的降低,電動汽車的性能和續航里程顯著提升,充電設施日益完善,使得電動汽車的普及成為可能。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底,中國新能源乘用車保有量已達到2330萬輛,上半年替代汽油消費量達1025萬噸,形成了顯著的替代效應。預計到12月底,新能源乘用車保有量達到2870萬輛,7—12月汽油消費替代量達到1270萬噸,同比增加417萬噸。
汽車市場的結構性變化和網約車的迅猛增長,也是重要原因。2009年“汽車下鄉”政策推動汽車市場爆發,今年正逢大量燃油車進入報廢年限,被置換為混動車和純電車,直接導致汽油消費的減少。除此之外,經濟因素與消費者行為變化、環保意識提升和公共交通的發展等,均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汽油消費量的下降,標志著我國能源消費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新能源汽車正在逐步取代傳統燃油車,成為我國能源轉型的重要推動力。而汽油消費量的下降,有助于降低我國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度,推動能源結構的優化和多元化發展,提高國家能源安全水平,將進一步促進我國汽車產業升級,推動環保事業的發展。
讀懂“首降”的內因外因
吉林銷售 張萌
2024年第14期
貴刊第14期《“帶路”先鋒 名揚海外》一文,回顧了中原石油工程公司首次踏出國門的往事,令人動容、引人深思。
我國油氣對外合作的歷程充滿了艱苦,但其意義深遠,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經濟發展、加強國際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油氣資源作為戰略資源,其國際合作往往受到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的深刻影響。我國油氣在對外合作過程中,需要面對復雜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如地緣政治沖突、國際油價波動等。這些給合作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和挑戰。
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運輸等環節,涉及高難度的技術問題和復雜的工程挑戰。像中原石油工程公司這樣的“吃螃蟹”者,上世紀開拓海外市場其艱險可以想象,需要克服地質條件復雜、技術難度大、工程周期長等困難。同時,油氣對外合作往往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談判和協商,涉及多個利益方的訴求和博弈。在合作談判時,需要平衡各方利益,達成互利共贏的合作協議。這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耐心。
即便困難重重,但對外合作有其重要意義。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之一,對外部油氣資源的依賴度較高。通過油氣對外合作,可以增強國家能源安全的保障能力。通過與國際能源組織、跨國公司等開展合作,可以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和技術,可以引進吸收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提高我國油氣行業的整體水平。同時,合作可以促進國內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提升,為我國油氣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哈特能源》
科威特發現大量海上油氣資源
2024年7月14日刊
中東最大石油生產國之一科威特7月14日宣布,在科威特東部海上油田發現儲量相當于32億桶石油當量的優質輕質原油和天然氣。初步估計,其地層中的碳氫化合物資源儲量為21億桶輕質原油和5.1萬億立方英尺天然氣,合計32億桶石油當量。聲明強調,這些數據是“初步數據”,有很大可能在油田不同地層中發現更多的碳氫化合物資源儲量。科威特是世界主要石油供應國,也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成員。據悉,科威特已探明總原油儲量超1000億桶,原油日產量超250萬桶。
(于 洋)
沙特阿美公司最近一個多月已經在美國達成了兩筆LNG協議,以加強其在LNG市場的地位。同時,沙特阿美和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ADNOC)在對澳大利亞能源巨頭桑托斯(Santos Ltd)進行初步評估,考慮發起收購。在沙特國內,作為沙特阿美天然氣業務戰略擴張的一部分,將投資250 億美元來開發非常規賈富拉氣田以及天然氣管網。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積極布局天然氣,加之中東在亞洲、歐洲和美國之間的獨特地位,沙特阿美預計會成為掌握天然氣權益的大玩家,在全球LNG重塑中爭取到特有的地位。
(于 洋)
油氣投資
沙特阿美加快LNG業務布局
2024年7月13日
6月14日至7月14日,俄羅斯海運原油出口量大幅下降,達到今年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出貨量平均水平降至約311萬桶/日 ,較前一周的平均水平下降了約18萬桶/日。俄原油在大波羅的海和黑海西部港口的出口量大幅減少。從4月份的近期峰值算起,俄原油日均出口量減少了約57萬桶。有監測機構分析,出口量的大幅下降可能與俄羅斯遵守歐佩克+減產目標有關。
(于 洋)
油價網
俄原油出口跌至1月以來最低水平
2024年7月16日
《亞洲油氣》
印度將啟動第10輪油氣區塊招標
2024年7月19日刊
印度碳氫化合物總局 (DGH) 表示,印度將于 8 月或 9 月啟動第十輪石油和天然氣區塊招標。最新一輪招標,將包括13個沉積盆地的25個區塊。這些區塊對于勘探和生產活動至關重要。投標區域范圍從占地 16871 平方公里的陸地區塊到淺水區塊,甚至還有超過 12373 平方公里的超深水區塊。作為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吸引外資發展石油和天然氣行業對印度至關重要。據國際能源機構稱,到 2030 年,印度將成為世界石油需求增長的最大驅動力。當前,印度進口量達460萬桶/天。
(于 洋)
《E+P》
《能源展望》預測全球石油需求2025達峰
2024年7月15日刊
在最新一期的年度《能源展望》中,英國石油公司(BP)發布了一份關于到2050年全球能源系統演變的研究調查。這份預測報告基于兩種關鍵情況:當前減排軌跡和凈零排放措施。“當前軌跡”基于已有的氣候政策和碳減排承諾,“凈零排放”則假設在《巴黎氣候協定》框架下,到2050年碳排放量減少約95%。BP預測,在這兩種情況都實現的情況下,石油需求在2025年達到峰值,為1.02億桶/天。至于此后需求下降的速度,則主要取決于公路運輸中石油使用量下降的速度。
(于 洋)
美國大選
7月13日,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賓夕法尼亞州巴特勒小鎮競選集會上遭遇槍擊,成為今年美國大選中足以改變競選格局的重大事件。
7月21日,美國總統拜登宣布退出2024年總統大選,并表示將全力支持和認可美國副總統哈里斯獲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提名。
這場全球高度矚目的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在一連串突發事件的影響下,邁向了充滿未知的下半程。
供圖/視覺中國
根據美通社7月22日消息,中國石油成為《石油天然氣脫碳憲章》(OGDC)的最新簽署方,加入了50多家致力于減排的石油天然氣生產商的行列。隨著中國石油加入OGDC ,該憲章的簽署方占全球石油產量的42%以上。OGDC是全球脫碳加速器(GDA)的一部分。 GDA是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舉措,旨在加速能源轉型并大幅減少COP28上公布的全球排放量。
日前,中石化碳科公司編制的《國家碳達峰試點(庫車經濟技術開發區)實施方案》,由新疆阿克蘇地區行政公署行文發布。這是我國發布的首個石化園區碳達峰方案。“方案”基于區域產業現狀和發展規劃,將“源頭低碳、過程控碳、末端減碳”理念貫穿園區建設全過程,探索高質量碳達峰實現路徑,不僅為當地提供了碳達峰方案,而且為全國同類型園區提供了可參考的經驗做法。
中國石油簽署《石油天然氣脫碳憲章》
碳科公司編制全國首個石化園區碳達峰方案發布
到2027年我國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初步建立
日前,生態環境部會同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等15個部門聯合制定并印發了《關于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國碳足跡管理體系初步建立。制定發布與國際接軌的國家產品碳足跡核算通則標準,制定出臺100個左右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和分級管理制度初步建立,重點產品碳足跡規則國際銜接取得積極進展。
自然資源部近期發布行業標準《石油天然氣工程項目用地控制指標》(TD/T"1099-2024),9月1日起實施。《指標》修訂了49項站場用地指標,著重體現綠色環保、節約集約用地、高效利用資源理念,滿足油氣生產需求和安全環保要求。同時,《指標》調整細化用地指標19項,增加7000米以深油氣井場、計量站含加熱設施等指標,更加符合生產實際,實現節約集約、高效用地。
玻利維亞宣布發現巨型天然氣田
日前,玻利維亞在首都拉巴斯以北發現了一個儲量達1.7萬億立方英尺的天然氣田。這是2005年以來玻利維亞最重要的油氣發現。根據官方數據,截至2018年12月,該國天然氣儲量為8.95萬億立方英尺。據了解玻利維亞天然氣產量從2016年的5660萬立方米/日下降到2023年的3190萬立方米/日。相關人員表示,這個儲量為1.7萬億立方英尺的天然氣田,可能成為玻利維亞的第三大氣田。
歐盟繼續延長對俄羅斯經濟制裁
歐盟理事會7月22日在一份公告中通報,決定將針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再延長6個月,至2025年1月31日。公告稱,只要烏克蘭危機持續,歐盟將維持所有針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制裁通告發布后,不同國家表現出不同的態度。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指出,塞爾維亞會執行加入歐盟的政策,但仍將堅持拒絕制裁俄羅斯的立場。
《石油天然氣工程項目用地控制指標》發布
勘探開發年均投資超過3500億元
7月10日,國家能源局在北京組織召開2024年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工作推進會,深入貫徹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和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部署要求,總結前期工作經驗,分析當前面臨形勢,對重點工作任務再動員、再部署,鼓足干勁,乘勢而上,確保完成“十四五”后兩年的油氣產儲量目標任務,保障我國能源安全。
會議指出,全國能源系統及油氣企業全面貫徹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堅決實施“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七年行動計劃”,從規劃引領、投資落實、體制改革、綠色低碳轉型、協調服務等方面推進油氣增儲上產,勘探新發現了一批億噸級、千億立方米級的大型油氣田,呈現了高位增儲的良好態勢。原油產量由1.89億噸提升到2.09億噸,天然氣產量由1602億立方米提升至2324億立方米,連續7年增產百億立方米以上,油氣供應保障能力持續提升,轉型發展動力持續增強,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健康穩定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會上,發布了《中國油氣勘探開發發展報告2024》。報告顯示,2018年以來,油氣上游資金投入力度持續加大,勘探開發年平均投資超過3500億元,較2018年增加47%。同時,通過大力推廣長水平井、大井叢平臺式集約化建產等新技術,在年均新鉆開發井數較2018年下降27%的情況下,實現了產能規模大幅增加,年均新建油氣產能分別為2018年的1.26倍、1.63倍,為中國油氣探明儲量持續高位增長、原油產量回升、天然氣快速上產提供了堅實保障。
會議強調,要準確把握油氣增儲上產的關鍵環節,采取有力舉措持續推進。同時,要高質量推進油氣勘探開發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努力激發骨干油氣企業內生動力和競爭性環節市場活力。加快綠色轉型,堅持因地制宜、多元融合,系統推動油氣清潔高效開發利用,加快CCUS(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產業化發展,推動油氣勘探開發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文/本刊記者 鄭 丹)
近日,為加強光伏制造行業管理,引導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修訂后的《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2024年本)》(征求意見稿),并于7月15日前公開征求意見。
《規范條件》提出,引導光伏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產能的光伏制造項目,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新建和改擴建光伏制造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為30%。光伏制造企業申報符合規范名單時,上一年實際產量不應低于上一年實際產能的50%。
光伏行業新建和改擴建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30%
改擴建
我國油氣產量依舊保持上漲勢頭。今年上半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原油產量1.07億噸,同比增長1.9%;規模以上工業天然氣產量1236億立方米,創歷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長6.0%。
10000座
270億元
截至7月15日,全國碳市場碳配額累計成交量達4.65億噸,累計成交額近270億元。覆蓋年二氧化碳排放量51億噸,占全國排放總量的40%以上,是覆蓋排放量最大的市場。
1.07億噸
7月19日,記者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中國石化正式啟動“萬站沐光”行動。規劃到2027年,中國石化在油氣礦區、石油石化工業園區和加油站等新建設光伏站點1萬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