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建公司構建了智能化拆除、資源化利用、精準化修復一體化產業服務鏈。
烈日炎炎,廢舊工廠內,幾臺挖掘機正在“埋頭苦干”。定睛一看,駕駛室內竟空無一人。這是中石化第五建設有限公司(簡稱五建公司)的拆除修復現場。
五建公司早在“十二五”規劃中就提出實施轉型發展戰略,率先進入了環境修復工程市場,針對大型石化退役場地與落后淘汰產能裝置,致力于構建集“智能化拆除、資源化利用、精準化修復”的一體化產業服務鏈。
“五建公司的環境治理業務覆蓋全國15個省市和自治區。2021-2023年,公司承接了諸多在全國和集團公司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重點工程。環境治理業務營收規模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長,預計‘十四五’末占五建公司總營收的5%左右。”五建公司環保節能中心總經理胡正坤表示。
智能化拆除創造奇跡
彈指一揮,火炬傾覆,蕩起滾滾濃煙。當塵埃散盡,卻不見人影——這是五建公司智能化拆除現場……
“您猜像這樣500多噸的減壓塔需要多少人力、耗時多久才能完成?”五建公司環保節能中心HSE管理部副部長陳野問本刊記者。
面對本刊記者“兩百多人、至少一兩個月”的回答,他笑意更深。“傳統模式下確實是這樣,甚至工期會更長。但通過拆除隱患排查、5G全球遠程操控、AR/AI智能指揮等核心技術,我們實現了遠程精確智能操控,現在只需要2天即可圓滿完成任務。”
面對我們的疑惑,陳野解釋說,傳統拆除需要搭設腳手架,工人在高處作業層層拆除,現在僅需找到定向窗口遠程操作,既安全又高效。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責任意識,五建公司2021年成立智能拆除中心,利用先進技術和智能化手段,大幅提升拆除效率,確保拆除過程安全、環保。
在五建公司負責的茂名石化常減壓裝置拆除工程項目中,需要拆除的常、減壓塔器,爐子,煙囪等十九項設備都是大型工業設備,內部結構和管道系統都極其復雜,人工拆除耗時耗力。環保節能中心技術質量部部長夏金洋作為項目總工深知其中挑戰:“為了實現盡可能多地實現定向傾倒,我們事前做了很多工作。首先,在拆除之前科學規劃施工工序,由外到內先拆管廊、儲罐等較矮設備,為高聳設備的傾倒創造有利條件。”這樣,一項項核心技術的研發,一套套老舊裝置安全、高效、環保拆除,一次次“零事故、零傷害、零污染”奇跡出現,奠定了五建公司環境治理智能拆除領域的領跑地位。
資源化利用再啟新生
看著眼前品相完好的仿古磚,怎么也不會想到它的原料竟是冶金渣料。
為落實“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目標,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的綠色轉型,中國石化致力于打造“無廢集團”,打通完整產業鏈,推動循環經濟發展。
在某廠一般固廢填埋場清潔化項目中,五建公司先后進行了場地勘探,精確識別場地情況,科學處置了45萬立方米的固體廢料。與以往將固廢交由第三方處置的傳統做法不同,五建公司通過自研全流程工藝技術和智能裝備,將固體廢棄物加工制成強度高于紅磚的仿古磚、路沿石等建材。
“以往,把這些固體廢料交由第三方處置需要支付大筆費用。如今,我們利用自主研發技術變廢為寶,不僅創造了經濟效益,而且解決了固廢處理這一難題,生產出的產品也可以安全放心地使用。”五建公司環保節能中心黨支部書記吳文彬表示。
據介紹,五建公司研究團隊對建筑固廢再利用,正在研發新產品多孔陶瓷。團隊成員們懷有飽滿的熱情,對于如何制造出價值更高的產品有著豐富的想法。
科技創新,離不開公司的重視。五建公司加強與國內頂級高校的合作,牽頭組建重點實驗室,取得了一項項成績,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截至目前,五建公司申報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60項,41項獲得授權,還榮獲了包括中國石化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中國石化技術發明獎三等獎在內的多項省部級獎項。
精準化修復妙手回春
夜幕降臨,居民樓燈光如點點繁星。夜風中,回蕩著歡聲笑語和煙火氣。這里,原來是一座化工廠。
北京焦化廠保障性住房地塊污染土治理修復是全國單筆合同額最大的場地修復項目。五建公司以精準化的修復技術,妙手回春,讓這片土地重煥生機。他們因地制宜,創新定制了修復方案,采用逐級熱脫附集成技術,在土壤中植入一根根管子。像靜脈注射一樣,根據土壤中不同濃度的“病情”,采用不同能耗的熱脫附技術精準施治。
水污染治理同樣需要量體裁衣。考慮到南北方地下水位差異,五建公司采取了不同的治污策略。五建公司環保節能中心研發部部長林靜表示:“北方地下水位深,距離污染源遠,基本采取抽出處理辦法。而南方河道多,季節變化幅度大,治理難度增加。”
在南方的蚌埠八一項目中,五建公司因地制宜,采取了原位、異位熱脫附及止水帷幕等技術,有效處理了土壤及地下水中的污染有機物,保護了淮河流域的水域環境。
在天津英力項目中,面對復雜的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物,五建公司采取了異位熱解析技術和地下水抽出處理技術結合原位阻隔風險管控等手段,成功修復了濕地有機污染土壤613.25噸。
目前,五建公司已形成三大技術體系、三大裝備體系和兩大管理體系,真正做到了因地制宜,精準施治;確立了九項團體標準,涵蓋《建設用地土壤污染修復工程施工規范》《場地調查施工規范》《污水處理標準》《廢氣處理標準》等,為環境治理行業樹立了新標桿。
放眼全國,還有許多亟待拆除修復的工業退役場地。它們,曾為工業化進程添磚加瓦,創造過輝煌的歷史。然而,枯榮有序,暮春如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它們終將謝幕。
五建公司讓這些曾經業績輝煌卻墜入沉寂的工廠煥發新生機、升騰新綠意,為這些遲暮英雄劃上了完美的句號,讓更多新工廠在陳舊的土地上續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篇章。
目前,我國許多煉油化工裝置建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工藝設備比較陳舊,需要換新,還有許多落后產能裝置需要拆除,因此環境修復工程的前景非常廣闊,五建公司環保節能中心將有更大作為。
責任編輯:鄭 丹
znzhengd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