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學校班級工作的教育者、組織者和領導者,是溝通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為一個班主任,如果在平凡的工作中,能在學生身上傾注滿腔的愛心、無微不至的細心、平等交往的誠心,傾聽溝通的耐心和給自己工作的信心,就為我們做好班主任工作儲備了較為充足的能量。班主任工作主要從班級管理方面入手。
一、注重細節,關注班級日常制度的管理
建章立制,依據學校的管理制度,讓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在班級工作中,建設一支有朝氣、有戰斗力的班干部隊伍和學習的模范帶頭人,讓班干部在班級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這是激發活力班級的重要手段。在選擇班干部時,遵循三個原則:1.責任心強,辦事公正,品學兼優,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和活動能力。2.各類特色學生,揚長避短,最大限度地展示他們的能力。3.發揚民主作風,使學生干部與同學關系形成動態平衡,人人有機會實現自我價值。
二、著手細節,關注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
“勤能補拙”,"要堅持“三勤“的理念。所謂三勤是指“嘴勤、腿勤、手勤”。“嘴勤”,就是不停的跟學生嘮叨。班上有的學生很頑固,有的錯誤能一而再,再而三的犯。比如我們班有個女同學,好化妝,上課總是踩著鈴聲走進教室,上課還管不住自己的嘴,喜歡講話。對于她來說,在班上講一遍班規根本是起不到作用的,為了幫他改掉這些壞習慣, 我和任課教師進行家訪,著重去郭俊家,去了3次,在我不厭其煩的幫助下,她的行為有了大大的好轉,上課不化妝了。
“腿勤”,即“早晨和學生一起到校,課間勤到班級轉悠,大課間陪學生跑操。這是一個班主任最容易做到的,也是最難堅持的習慣。它可以讓我們及時了解班級的情況,對穩定班級紀律,穩定學生心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手勤”就是自己以身作則,帶頭為班級做一些事情。比如把講臺上零散的東西給放好,筆放到筆筒,粉筆頭給扔掉,長的粉筆放在粉筆盒里。地上如果有掉落的粉筆頭,我會撿起來放進垃圾桶里等等。學生發現了我的這些習慣,就會有意識學習。
三、用心關愛學生,關注學生身心健康的培養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護學生。 熱愛學生,這是激活班級活力的前提,時時處處關心、愛護、理解學生,這樣才能贏得學生的擁護和愛戴,才能為管理好班集體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抓住苗頭,善于捕捉學生思想、學習、生活等方面不良苗頭,把其消滅在萌芽狀態。防止出現早戀、吸煙、無心學習等不良行為。"初中學生,心理起伏很大,我覺得這時候培養學生抗壓以及受挫的能力很重要,要讓他們學會堅強的面對各種困難和失敗。我便利用周六的時間,讀一些班主任群里推送的文章,或者自己平時看到的一些勵志的文章,以此來激勵學生,給他們心理暗示,鼓勵他們要有面對風雨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