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是每位老師都在思考的問題,每位老師都想取得優(yōu)異的教學成績。教學質量高的教師在評優(yōu)、評先、評職會優(yōu)先考慮。教學成績是對自己辛勤付出的回報,是對一個教師工作的肯定。我從事小學教學二十多年,大多教學高年級,在我的帶班一年下來后,每次平均分提高10分到20分左右。下面就自己在工作中的一點體會, 談談如何提高教學質量。
一、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我所在的小學的學生,大多是農民、底層工人、小商販的子女,家長多數都是在外務工,見識少或文盲,他們不懂得知識的重要性,也不懂怎樣教育兒女,針對這一系列阻礙學生學習的客觀條件,教師有責任、有義務幫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在這一點上,教師應多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告訴他們知識的重要性,也可以帶他們去做一些有利于學習的活動,給他們講一些與生活有關的實際問題, 如家里房子的裝修刷998的面積,就是求長方體的表面積的特殊題,求前后左右的四個面面積減去門窗的面積。讓學生發(fā)現知識跟自己的生活密切相關,從而產生求知欲,把“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的正確學習觀。有時我經常講學生“懶”的問題。如:有些學生作業(yè)不帶單位,不作答。不背寫公式,就亂做題。老師平時講解不動筆記,不改寫錯題,只用眼睛看,然后導致“積懶成笨”的學生實例,再最后“惹事生非”,讓學生明白要積極學習的行重要性。
二、把40分鐘的課堂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主陣地
課堂是教師實現自我,展現自我的舞臺,是學生學習知識,不斷成長的圣地,是師生共同努力提高教學成績的主陣地、主戰(zhàn)場。教師備課要“深”,即:深入學習課標,深入挖掘教材,深入了解學生,深入探討教法。上課要“實”。即:上有充分準備課,不搞花架子,做到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加強操作、直觀的教學, 發(fā)展他們的空間觀念。如教學長方體棱長和時,讓學生自己用木棍或筷子做一個長方體框架,讓學生明白長方體棱長由四個長,四個寬,四個高組成。手段要“新”。即:在創(chuàng)設情境方面、在學習方式、教學方式選擇方面、在訓練設計方面要突出“新”字并且結合我們自身周圍的生活實例。
三、注重學生主體性,多表揚學生,讓學生充分意識到自己的優(yōu)點
《義教數學課標》確立了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和鼓舞者。教學中要盡可能地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籌備好充足的學習材料,為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制造性,供應寬闊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自主、自覺、自由的活動中樂觀、主動、探究式學習。教師要信任,鼓勵,表揚學生,而不是訓斥,尤其是對待一些學習成績不好或者是品行有一些缺點的學生,要相信和鼓勵他們能夠做的更好,能夠進步,要及時表揚他們所取得的一點點成績,一點點進步。只要我們老師抓住機會適時表揚,他們的成績肯定會有一個飛躍。
四、重在學生多練,反饋要“勤”
學生的實踐和應用,這是學生吸收和消化知識的重要途徑。練可以是口頭的、筆頭的,個體的或集體的,也可以是單項的或綜合的。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還必須注重當堂知識當堂消化。有句話兒說得好:“數學只有自己做對了,才叫做真正學會了”。我堅持每天一次課堂作業(yè),批改輔導都要“細\"。堅持詳批、面批、詳改,還建立潛能生輔導記錄,有的放矢地進行輔導。及時了解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需要將知識內容一點點落實到位,讓每一節(jié)課都有收獲,耐心指導,從不放棄他們。考核嚴把關。“事非經過不知難”,只有多測試以后才能讓學生知道自己的不足,老師把該知識點多講,重設計教學。
五、家校合作共同關注學生學習、生活
盡可能調動家長的支持性,要求有能力的家長參與孩子的在家學習過程,多關注小孩學習和生活,發(fā)現問題,如小孩看手機上癮,要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主動與學校聯系。多種方式了解孩子在校在家表現,與家長共同探討家庭教育,營造全社會關心孩子氛圍。
總之,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目標,通過師生和生生之間的多向溝通,樹立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的辯證觀點,形成熱烈的學習氣氛,憑借數學思維性強,靈活性強,運用性強的特點,精心設計教案,擺正講與練的關系,注重學生優(yōu)秀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變被動為主動,變學會為會學,這樣就一定能達到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