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預防乳腺癌病人上臂植入式輸液港感染的循證實踐

2024-12-31 00:00:00王慧欣黃麗梅付攸緣劉楊晨趙慧慧吳加花周春姣魏琳林美珍張廣清
循證護理 2024年19期
關鍵詞:預防乳腺癌

Evidence-based practice of prevention of arm implantable port-related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WANG Huixin,HUANG Limei,FU Youyuan,LIU Yangchen,ZHAO Huihui,WU Jiahua,ZHOU Chunjiao,WEI Lin,LIN Meizhen,ZHANG GuangqingGuang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angdong 510120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HUANG Limei,E-mail:hlm7711@163.com

Abstract Objective:To carry out the evidence-based practice of prevention of arm implantable port-related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found the best evidence and applied it in clinical practice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Methods:Following the JBI clinical evidence practical application model,there were three stages:the previous baseline review,the changes in evidence application practice,and the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evidence.Searched for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databases,obtained evidence of the best strategy of preventing arm implantable port-related infection,and 21 pieces of evidence were extracted,and 16 pieces of evidence were adopted according to the FAME structure,which were converted into 16 review indicators,which were applied to clinical practice and evaluated their effects.Results:The incidence arm implantable port-related infection in patients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evidence was lower than before the application of evidence (Plt;0.05),the scores of the nurse and patient knowledge questionnaire were higher than before application (Plt;0.05).Among the 16 indicators reviewed,except for indicators 3 and 6 and 11-15,the implementation rate reached 100% before the application,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maining 9 indicators was better than befor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vidence (Plt;0.05).Conclusion:The evidence based practice of prevention of arm implantable port-related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rm implantable port-related infection,standardize the training of the arm implantable port,and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level of nurses and improve the knowledge of infusion tube maintenance of patients.

Keywords breast cancer;arm implantable port-related infection;prevention;evidence-based practice;evidence-based nursing

摘要 目的:開展預防乳腺癌病人上臂植入式輸液港感染的循證實踐,尋找最佳證據并應用于臨床,以降低感染發生率。方法:遵循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臨床證據實踐應用模式,包括基線審查、證據轉化并應用于臨床實施變革、證據應用后審查3個階段。檢索中英文數據庫,獲取預防上臂植入式輸液港感染最佳策略的證據,提取出21條證據,根據FAME結構采納其中16條證據,轉化為16條審查指標,應用于臨床實踐并評價其效果。結果:證據應用后,病人上臂植入式輸液港感染發生率低于證據應用前(Plt;0.05),護士及病人上臂植入式輸液港知識調查問卷得分高于證據應用前(Plt;0.05),16條審查指標,除指標3、6、11~15執行率在證據應用前已達100%,其余9項審查指標執行情況均優于證據應用前(Plt;0.05)。結論:預防上臂植入式輸液港感染的循證實踐可降低感染發生率,規范上臂植入式輸液港的培訓和管理,提高護士專業知識水平,提高病人輸液港維護知識掌握程度。

關鍵詞 乳腺癌;上臂植入式輸液港感染;預防;循證實踐;循證護理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4.19.009

輸液港又稱植入式給藥裝置,在乳腺癌化療病人中應用廣泛。2016年,國外學者首次將上臂植入式輸液港應用于臨床,與傳統胸壁式輸液港比較,上臂植入式輸液港更加美觀,且無氣胸風險,更受乳腺癌病人青睞,雖然優點眾多,但感染仍是其最常見的并發癥,限制了上臂植入式輸液港的推廣應用[1]。上臂植入式輸液港感染包括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發生率高達3%~10%,不僅給病人造成身體上的痛苦,同時增加病人住院時長和費用,嚴重者被迫非計劃性拔管,導致化療被迫中斷,甚者危及病人生命安全。目前,相關指南和專家共識推薦的預防措施主要圍繞規范置港操作、規范上臂植入式輸液港的使用和維護、人員資質和培訓等方面,臨床應用中對上臂植入式輸液港感染的預防措施主要是基于經驗而非證據,針對上臂植入式輸液港感染的預防措施沒有統一的標準,限制了臨床醫護人員對上臂植入式輸液港感染預防的實踐[2-3]。因此,有必要提高上臂植入式輸液港感染管理的質量。本研究以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的臨床證據實踐應用模式為理論框架,總結預防乳腺癌病人上臂植入式輸液港感染的最佳證據,并將其應用到臨床實踐,以期能降低上臂植入式輸液港感染的發生率,提高安全性,促進上臂植入式輸液港的應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建立證據應用項目團隊

證據應用項目團隊由9名成員組成,1名南方醫院JBI循證護理合作中心的循證導師,研究生學歷,乳腺專科方向護士,負責項目的循證指導;1名接受了該中心培訓并頒發“臨床循證護理師”資格證書,研究生學歷,乳腺專科方向護師,為項目負責人,負責項目的開展、調整策略、統籌以及數據收集和分析;1名科主任,乳腺科主任醫師,負責項目質量控制;1名大科護士長,乳腺科副主任護師,負責不同科室之間循證工作的協同調度;1名護士長,乳腺科主管護師,負責循證實踐過程中的質量監督、協調統籌科室成員之間的配合;1名醫學博士,乳腺科主治醫師,負責數據統計分析;2名護理組長,其中1名研究生學歷接受過循證培訓,1名本科學歷,均為乳腺科主管護師,負責循證實踐臨床工作的開展;1名個案管理師,乳腺科主管護師,負責與病人的溝通協調以及個案平臺的推廣。本研究已在復旦大學循證護理中心項目注冊(注冊號為ER20230289)。

1.2 循證實踐

1.2.1 證據匯總并轉化為審查指標

1.2.1.1 確定臨床問題

分析循證問題遵循PIPOST模式[4]。1)目標人群(population,P):上臂植入式輸液港的乳腺癌病人;2)干預措施(intervention,I):預防乳腺癌病人上臂植入式輸液港感染的措施;3)證據的實施者(professional,P):乳腺科醫生及護士;4)結局(outcome,O):乳腺癌病人上臂植入式輸液港感染發生率;5)證據應用場所(setting,S):乳腺科病房;6)證據類型(type of evidence,T):證據總結、指南、專家共識、系統評價、Meta分析、原始研究。

1.2.1.2 獲取證據

1)文獻檢索策略。檢索美國國立指南庫(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NGC)、英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所指南庫(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NICE)、國際指南協作網(Guideline International Network,GIN)、蘇格蘭校際指南網(Scottish Intercollegiate Guidelines Network,SIGN)、BMJ Best Practice、JBI循證衛生保健中心數據庫、UpToDat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美國癌癥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ACS),英文檢索詞為:“breast neoplasms/breast cancer/breast tumo*/breast neoplasm*”“port/ports/arm port/arm-sited cvap/upper arm implanted port/intravenous/infusion port/implanted port/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totally implantable access port/TIAP/central venous catheter”“infections/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central line-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LABSI”“prevent*/nurs*”;檢索中國臨床指南網、中國知網(CNKI)、萬方數據庫、維普數據庫、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CBM)、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中文檢索詞為:“乳腺癌/乳腺惡性腫瘤/乳房癌/乳房惡性腫瘤”“輸液港/上臂輸液港/上臂式輸液港/上臂植入輸液港/臂式輸液港/上臂港/中心靜脈導管”“感染/導管相關性感染/導管相關血流感染/中心靜脈管相關感染”“預防/護理”。2)文獻納入和排除標準。納入標準:證據類型為最佳實踐、推薦實踐、臨床實踐指南、循證證據總結、系統評價、專家共識;研究變量為上臂植入式輸液港感染發生率;研究對象為乳腺癌病人;語言:中、英文。檢索時限:建庫至2022年2月25日。排除標準:不可獲取原文、重復發表的文獻、指南已有更新的舊版本;研究變量為非輸液港因素導致的感染;質量評價低(C級)的文獻。3)證據等級和推薦級別判定。由證據應用項目團隊中3名接受過系統性循證培訓的護士以JBI 2014年版證據預分級系統為依據進行證據分級,并依據JBI證據的FAME結構確定證據推薦級別[5-6]。4)證據總結。檢索數據庫獲得相關文獻139篇,其中中文文獻78篇,英文文獻61篇,通過查重、閱讀題目和摘要初篩、閱讀全文復篩文獻,最終納入13篇文獻[7-19],其中中文文獻5篇、英文文獻8篇,包括指南9篇[7-15],系統評價1篇[16],專家共識3篇[17-19]。5)文獻評價。由2名受過循證培訓的團隊成員分別獨立進行評價,當評價意見不一致時,由南方醫院JBI循證護理合作中心的循證護理導師裁決。9篇指南采用2012版臨床指南研究與評價系統(Appraisal of Guidelines for Research and Evaluation,AGREE )Ⅱ[20]進行評價,評價結果為5篇A級[7,10-12,15],4篇B級[8-9,13-14],均予納入;1篇系統評價[16]和3篇專家共識[17-19]采用JBI相應的評價工具進行評價,評價結果質量均較高,均予納入。

1.2.1.3 轉化審查指標

通過證據匯總,共提取出21條證據,其中16條為A級強推薦,5條為B級弱推薦,根據FAME結構5條B級推薦的證據適宜性、可行性和臨床意義均較差,故不予采納。采納所有A級推薦的證據共16條,轉化為16條審查指標,見表1。

1.2.2 基線資料審查

選取2022年3月—5月某三級甲等醫院乳腺科收治的80例病人作為基線審查組進行基線審查,審查內容為1、2、7~16條審查指標。納入標準:1)經病理學或者細胞診斷學檢查明確診斷為乳腺癌;2)行上臂植入式輸液港置入術;3)入院治療前未接受過化療;4)女性,年齡18~80歲;5)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嚴重疾病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感染、發熱、其他惡性腫瘤等;2)存在心理或精神障礙無法正常溝通的病人;3)正在參與其他臨床課題研究的病人。選取20名護士進行基線審查,納入標準為持有護士資格證且于乳腺科工作滿1年及以上,審查內容為條目4和條目5。選取5名置管醫生和5名置管護士進行基線審查,納入標準為持有醫師資格證或護士資格證,且于乳腺科工作滿3年及以上,審查內容為條目3。選取5名置管護士進行基線審查,納入標準為持有護士資格證,且于乳腺科工作3年及以上,審查內容為條目6。

1.2.3 證據應用實踐變革

1.2.3.1 實施變革障礙因素分析

根據基線審查結果,審查指標1、2、4、5、7~10、16條未達標,針對以上未達標條目,循證小組成員以GRiP模式[21]為依據,經過會議討論并分析存在的障礙因素及應對策略。1)障礙因素1:科室上臂植入式輸液港置管和維護標準流程細節方面欠完善;應對策略為對證據進行匯總整合,在證據基礎上,組織專家進行會議討論,制訂上臂植入式輸液港置管和維護標準流程草案,在科室試行3周,試行期間每周召開1次專家會議進行討論修改完善,最終形成標準流程。2)障礙因素2:醫護人員上臂植入式輸液港置管和維護相關知識欠全面;應對策略為進行人員培訓,組織專家會議討論培訓內容、培訓時間以及培訓人員,并制定培訓手冊。3)障礙因素3:病人上臂植入式輸液港維護相關知識不足;應對策略為加強宣教,完善健康宣教制度,增加視頻宣教方法和互聯網宣教途徑,達到提高病人對宣教內容掌握程度的目的。4)障礙因素4:置管環境受限,未達到《醫院消毒衛生標準》中醫療機構Ⅱ類環境要求[22],未達到空氣菌落數≤200 cfu/m3;應對策略為改善置管環境,經過領導批準,科室購置空氣消毒機,專門用于置管室空氣消毒,并由專人定期對置管室進行微生物監測。

1.2.3.2 實施變革

1)制定上臂植入式輸液港置管和維護標準流程:制定詳細的、可操作的上臂植入式輸液港置管和維護標準化流程,包括無菌操作要求、置管部位的選擇、置管步驟、消毒、置管時長、敷料更換、健康宣教等,規范上臂植入式輸液港置管和維護的管理。2)人員培訓:上臂植入式輸液港相關知識及技能培訓由科室5名高年資有證護士負責,均已通過市級及以上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技術培訓及置管資質認證,每月對全科護士進行輸液港管道維護相關知識培訓,內容包括《上臂植入式輸液港給藥及維護流程》《上臂植入式輸液港常見并發癥及處理》,并記錄培訓手冊,記錄每次培訓的內容、時間、講者、參與培訓人員。3)完善健康宣教制度:制定多樣化健康宣教方式,采取口頭宣教、書面告知和視頻宣教相結合的方式,并統一宣教內容,對不同年齡段、不同接受能力的病人提供不同選擇,增強宣教效果;制作輸液港宣教視頻,視頻內容包括對輸液港的介紹、指導病人如何配合置管及管道維護、指導病人保持港座處皮膚清潔;利用互聯網渠道加強宣教效果,上傳宣教視頻至個案管理師“醫隨”平臺,指導置管病人入院前觀看,提高置管和維護過程中病人的配合程度;視頻二維碼張貼于每間病房,指導病人置管后再次觀看,掌握管道維護方法。4)改善置管環境:選擇單人房間作為置管專用治療室,保持清潔;置管前使用空氣消毒機對置管專用治療室持續空氣消毒1 h,達到Ⅱ類環境要求,空氣菌落數≤200 cfu/m3;門口掛“告知牌”,提醒“治療室內正在置管,請勿打擾”,減少人員打擾;定期進行微生物監測,保持環境清潔。

1.2.4 證據應用后審查

2022年6月—8月將變革措施應用于臨床后,采用與基線審查相同的方法對80例行上臂輸液港置入術的女性乳腺癌病人、20名護士、5名置管護士及5名置管醫生作為證據應用后審查組進行審查,審查內容與基線審查相同。

1.3 評價指標

1.3.1 上臂植入式輸液港感染發生率

上臂植入式輸液港感染包括輸液港局部感染和輸液港相關血流感染(port-associ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s,PABSIs);輸液港局部感染定義為港體或皮下導管上方皮膚的淺表紅斑以及囊袋處的膿性引流,不需要陽性培養;PABSIs定義為至少有1個血培養的公認病原體或至少2個血培養的共生體生物,病人至少有1種全身性感染的癥狀,如發熱(腋溫達38 ℃以上)、心率加快(90/min以上)、呼吸加速(20/min以上)、低血壓,這些培養物或體征和癥狀不能歸因于其他部位的感染[23]。計算證據應用前后感染發生率。

1.3.2 護士及病人上臂植入式輸液港調查問卷得分

根據證據總結制定2份問卷,調查護士問卷為上臂植入式輸液港維護知識,調查病人問卷為上臂植入式輸液港健康知識。護士調查問卷共25道題,病人調查問卷共20道題。滿分均為100分,≥60分為合格,計算證據應用前后問卷得分情況。

1.3.3 各項審查指標執行情況

循證小組成員按照審查方法對證據應用前后16條審查指標的執行情況進行審查,記錄每條審查指標合格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行t檢驗;定性資料采用例數、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病人一般資料

基線審查組80例病人均為女性,年齡為(45.61±12.57)歲;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22例,專科20例,高中或中專22例,初中12例,小學及以下4例;置管部位:上臂貴要靜脈70例,上臂肱靜脈10例。證據應用后,審查組80例病人年齡為(47.15±13.19)歲;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26例,專科16例,高中或中專18例,初中14例,小學及以下6例;置管部位:上臂貴要靜脈68例,上臂肱靜脈12例。證據應用前后病人植入的上臂輸液港型號與規格均相同(型號:04436946,規格:6.5F,生產廠家:B.Braun Medical)。證據應用前后兩組病人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置管部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具有可比性。

2.2 上臂植入式輸液港感染發生率比較

基線審查組乳腺癌病人發生上臂植入式輸液港感染8例,感染發生率為10.00%,證據應用后審查組發生上臂植入式輸液港感染1例,感染發生率為1.25%,低于基線審查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769,P=0.016)。

2.3 護士及病人上臂植入式輸液港調查問卷得分比較(見表2)

2.4 各項審查指標執行率比較

指標3、6、11~15的執行率在基線審查時已達到100%,其余9項指標,證據應用后審查組執行率均高于基線審查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3。

3 討論

3.1 基于最佳證據的循證實踐能夠降低乳腺癌病人上臂植入式輸液港感染發生率

證據應用前,乳腺癌病人上臂植入式輸液港感染發生率為10.00%,這與相關研究結果[2]一致。證據應用后,上臂植入式輸液港感染發生率為1.25%,表明基于最佳證據的循證實踐降低了上臂植入式輸液港感染的發生率(Plt;0.05)。究其原因為:1)基于最佳證據,科室制訂了輸液港知識相關的培訓方案,完善了人員培訓制度,從而提高了護士輸液港置管和維護水平,減少了因多次穿刺、無菌措施不規范、管道使用不規范而導致的感染。有研究表明,規范化培訓可以提高護理水平從而降低輸液港感染發生率[24]。2)根據最佳證據制訂了規范的上臂植入式輸液港置管和維護標準化流程,使科室工作有法可依,規范了輸液港的管理。有研究顯示,規范的操作流程可以提高護理操作的安全性,提高管道維護的質量,從而降低感染的發生率[25]。3)實踐變革過程中完善了健康宣教制度,增加宣教方式多樣性,利用互聯網平臺加強宣教效果,提高了病人對管道維護的重視,加強病人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降低感染發生率。4)置管環境方面,利用空氣消毒機改善了置管環境,達到Ⅱ類環境要求[22],空氣菌落數≤200 cfu/m3,直接截斷感染源頭,降低感染發生率。

3.2 基于最佳證據的循證實踐能夠提高護士輸液港相關知識水平

張素蘭等[26]的研究認為,輸液港感染多是由于置管和輸液港維護人員操作水平低、操作不規范所致。本研究結果顯示,證據應用后審查組上臂植入式輸液港維護知識得分高于基線審查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說明臨床護士輸液港相關知識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究其原因,證據應用前,培訓方法為不統一的現場帶教示范培訓,護士輸液港相關知識水平較低。研究表明,通過對護士的規范化培訓能夠提高護士對于輸液港感染相關知識的知信行得分,同時具備批判性思維,能夠預見并識別輸液港感染的風險,從而提高護士對于輸液港相關知識水平[24]。基于最佳證據,科室完善了培訓制度,制訂了輸液港知識相關的培訓課件,規范了培訓內容和周期,定期對全科護士進行培訓,采用規范統一的理論培訓與操作示范相結合的培訓模式。

3.3 基于最佳證據完善健康宣教制度能夠提高病人對上臂植入式輸液港維護知識的知曉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證據應用后審查組上臂植入式輸液港健康知識得分高于基線審查組(Plt;0.05),說明病人對輸液港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有所提高。究其原因,實施變革前對于輸液港宣教方式只有口頭宣教,宣教方法單一,宣教內容缺少規范和統一。研究顯示,病人健康教育的方式有口頭宣教、手冊等書面宣教、視頻宣教等,視頻形式生動形象,病人更易接受,通過互聯網平臺將宣教內容推送給病人,病人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根據自身情況主動學習,且能反復觀看學習,具有更好的重復性、靈活性,多種健康宣教方式相結合,可以加強病人對輸液港維護的重視度,從而提高病人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27]。實施變革后,統一了宣教內容,增加了書面宣教和視頻宣教方式,并制作了針對輸液港病人的宣教視頻,3種方式相結合提高了不同病人對宣教內容的接受程度。利用互聯網“醫隨”平臺的推送,病人入院前即可觀看宣教視頻,了解輸液港相關知識,置管后再次指導病人觀看視頻,加深印象,減少遺忘率。

3.4 基于最佳證據的循證實踐能夠有效促進上臂植入式輸液港的規范化管理

實踐變革前,指標1和8執行率較低,究其原因是由于置管環境受限,未達到醫療機構Ⅱ類環境要求,實踐變革后,設立置管專用治療室,增加空氣消毒機,定期進行微生物監測,使置管無菌要求得到更好的保證。實踐變革前,指標2、9和16執行率較低,是由于臨床工作繁忙,置管時間不充裕,因此,評估和宣教內容欠缺規范性與全面性;實踐變革后,完善宣教制度,增加宣教方式的多樣性,通過視頻宣教和“醫隨”平臺的入院前宣教,節約護士宣教時間,因此,執行率得到了有效提高。實踐變革前,指標4、5、7和10執行率較低,是由于輸液港管理和人員培訓制度欠完善,這與唐璜等[28]的研究結果一致,通過實踐變革,制定細節詳細的上臂植入式輸液港置管和維護標準化流程,規范化人員培訓制度,提高輸液港置管與維護水平。通過循證實踐,有9項審查指標執行率從80.00%~93.75%提高至98.75%~100.00%,說明效果明顯,這與陳青青等[29]的研究結果一致。

4 小結

預防上臂植入式輸液港感染的循證實踐能夠降低感染發生率,規范化相關培訓和管理,提高護士專業知識水平,完善健康宣教制度,從而提高病人輸液港維護知識掌握水平,能夠有效促進上臂植入式輸液港的規范化管理。

參考文獻:

[1] 王影新,劉飛,趙璇,等.乳腺癌化療患者不同部位植入輸液港的對比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9,54(6):917-921.

[2] KAYA E,TOLLAPI L,PASTORE A,et al.Comparison of methods for the microbiological diagnosis of totally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related infections[J].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2020,69(11):1273-1284.

[3] LEBEAUX D,FERNNDEZ-HIDALGO N,CHAUHAN A,et al.Management of infections related to totally implantable venous-access ports: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J].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2014,14(2):146-159.

[4] 朱政,胡雁,邢唯杰,等.不同類型循證問題的構成[J].護士進修雜志,2017,32(21):1991-1994.

[5] 沈瑜,陳靜,張歡茜.基于JBI證據轉化模式的血液透析病人繩梯式穿刺的最佳循證實踐[J].循證護理,2024,10(11):1940-1944.

[6] 胡夢陽,黃海燕,吳小杰,等.重癥監護病房患者氣道廓清治療的循證護理實踐[J].現代臨床護理,2023,22(12):1-8.

[7]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central venous access 2020:an updated report by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task force on central venous access[J].Anesthesiology,2020,132(1):8-43.

[8] O′GRADY N P,ALEXANDER M,BURNS L A,et al.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intravascular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J].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2011,52(9):e162-e193.

[9] LING M L,APISARNTHANARAK A,JAGGI N,et al.APSIC guide for prevention of central line 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CLABSI)[J].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nd Infection Control,2016,5:16.

[10] 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乳腺外科學組.乳腺癌植入式靜脈輸液港臨床應用專家共識及技術操作指南(2017版)[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7,37(12):1377-1382.

[11] MARSCHALL J,MERMEL L A,FAKIH M,et al.Strategies to prevent central line-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in acute care hospitals:2014 update[J].Infection Control and Hospital Epidemiology,2014,35(Suppl 2):S89-S107.

[12] HENTRICH M,SCHALK E,SCHMIDT-HIEBER M,et al.Central venous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 in hematology and oncology:2012 updated guidelines on diagnosis,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Working Party of the German Society of Hematology and Medical Oncology[J].Annals of Oncology,2014,25(5):936-947.

[13] O′GRADY N P,ALEXANDER M,BURNS L A,et al.Summary of recommendations: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intravascular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J].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2011,52(9):1087-1099.

[14] MILLER D L,O′GRADY N P,RADIOLOGY S O I.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intravascular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recommendations relevant to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for venous catheter placement and maintenance[J].Journal of 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2012,23(8):997-1007.

[15] SCHIFFER C A,MANGU P B,WADE J C,et al.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are for the patient with cancer: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J].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13,31(10):1357-1370.

[16] 周文華,李崢,史冬雷,等.2004—2014年預防中心靜脈導管相關血行感染的指南評價[J].護理學雜志,2017,32(2):98-103.

[17] 浙江省植入式靜脈輸液港協作組.植入式靜脈輸液港(浙江)臨床應用多學科專家共識[J].實用腫瘤雜志,2018,33(1):17-24.

[18] 中國醫師協會介入醫師分會.植入式給藥裝置介入專家共識[J].中華醫學雜志,2019,99(7):484-490.

[19] 中心靜脈通路上海協作組,上海市抗癌協會實體腫瘤聚焦診療專委會血管通路專家委員會.完全植入式輸液港上海專家共識(2019)[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9,28(12):1123-1128.

[20] ZADVINSKIS I M,GRUDELL B A.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appraisal using the AGREE instrument:renal screening[J].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CNS,2010,24(4):209-214.

[21] JORDAN Z,LOCKWOOD C,MUNN Z,et al.The updated Joanna Briggs Institute Model of Evidence-Based Healthcar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Healthcare,2019,17(1):58-71.

[22]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血管導管相關感染預防與控制指南(2021版)[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21,20(4):387-388.

[23]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外周血管疾病委員會中心靜脈通路專家組.靜脈輸液港植入與管理多學科專家共識(2023版)[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23,32(6):799-814.

[24] 沈志瑩,阮春紅,李成媛.植入式靜脈輸液港相關感染管理執行單的設計及應用[J].護理學雜志,2023,38(7):58-63.

[25] 徐海萍,陳銳,張海云.手臂輸液港技術在770例乳腺癌患者中應用的前瞻性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20,20(12):1864-1868.

[26] 張素蘭,劉倩倩,王佳琪,等.手臂輸液港信息化管理平臺的構建及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20,55(7):1075-1080.

[27] 申鑫,王文鮮,馬張芳.智能移動健康宣教系統在視網膜脫離日間手術病人圍術期的應用[J].護理研究,2023,37(12):2239-2243.

[28] 唐璜,鐘雪梅,李清華,等.上臂植入式輸液港置管流程的證據總結[J].循證護理,2022,8(9):1177-1183.

[29] 陳青青,張婷,朱躍玲,等.急診危重癥病人院內轉運的循證實踐[J].循證護理,2023,9(3):413-419.

猜你喜歡
預防乳腺癌
絕經了,是否就離乳腺癌越來越遠呢?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1:48
乳腺癌是吃出來的嗎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嗎
男人也得乳腺癌
別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祝您健康(2018年5期)2018-05-16 17:10:16
淺談跑步運動中膝關節的損傷和預防
鋁箔針孔產生原因與預防方法探討
腦卒中合并腦栓塞癥的預防及護理觀察
構建高校大學生網絡成癮“五重”預防體系
新形勢下預防校園暴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2:3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视频久久久久| 欧美性久久久久| 久久国产高潮流白浆免费观看| 免费观看国产小粉嫩喷水| 亚洲香蕉在线| 美女毛片在线| 国产成a人片在线播放| 狠狠色综合久久狠狠色综合|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 全午夜免费一级毛片| 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九九| 91亚洲免费视频| 亚洲美女操| 亚洲视频色图| 亚洲Va中文字幕久久一区| 日韩精品成人网页视频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该|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三区五区| 黄色a一级视频| 福利在线不卡一区| 五月天天天色| 久久窝窝国产精品午夜看片| 亚洲国产成人自拍|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少妇露出福利视频|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无码| 日韩专区欧美| 亚洲av无码人妻| 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在线人成大黄瓜 | 国产免费网址|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男人天堂网址|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av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 99re66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欧美视频综合二区|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99热这里只有成人精品国产| 国产凹凸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性视频网站| 久草视频精品| 青青操视频在线| 国产午夜人做人免费视频| 亚洲免费黄色网|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欧美精品v| 亚洲第一成年网|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91青青草视频| 黄色福利在线| 欧美精品色视频|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视频 | 99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 毛片久久网站小视频| a天堂视频| AV在线天堂进入| 国产精品19p|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线观看| 嫩草在线视频|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偷伦在线观看|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粉嫩国产白浆在线观看|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女人av社区男人的天堂| 五月天在线网站| jijzzizz老师出水喷水喷出| 日韩高清一区 | 97国产精品视频自在拍| 国产成人调教在线视频| 日本黄色不卡视频| 97亚洲色综久久精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噜噜噜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