闌夕
逐鹿網創始人
高考填志愿階段,給考生一些建議。如果在專業選擇上沒有絕對的偏向和志愿,不如盡可能選一個更好的學校,以及一個更大的城市,因為無論有沒有熱門專業光環的加持,人都需要在大學四年里盡快完成一個終身能力的打磨——保持學習的能力。《人類簡史》的作者曾言:“未來人類要做好準備,每十年要重塑自己一次。”換句話說,無論在哪個專業,人必須學會的通用技能都是:知道自己何時需要更新、如何更新,以及確保自己真的能更新成功。如今每行每業確實都更新得太快了,選專業既不可能一錘定終生,更不可能給你發一張終身飯票。面臨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保持情緒穩定反而顯得更重要。如果有什么是可以以不變應萬變,那就是及早學會如何保持更新。
凱斯
資深媒體人
各大電商平臺在歷史上可能從來沒有像今天這般達成共識:做好價格力。在這背后,是消費者趨于理性、信息差被抹平的市場環境所致,電商平臺也相繼回想起這個行業最初得以建立的緣由:最大化地優化中間成本,把質優價好的商品交付到用戶手上。服務商作為代運營服務的提供方,對于定價難有決策權,現在電商平臺的這種回歸,對于部分習慣了過往經營環境的服務商來說,多少有些被動轉型的痛苦,甚至簡單地將價格力等同于“卷低價”。思考方式錯了,就不可能接近正確答案。消費者在下單前進行全網比價的行為越來越普遍,用戶未必在任何時候都只關心價格,但他們一定關心自己的錢掏得值不值,就像一句流行的俏皮話所說:“可以買貴的,不能買貴了”。這種高度在意獲得感的消費需求,才是價格力的生長土壤。
胡錫進
《環球時報》特約評論員
東方甄選主播在直播中用“山河破碎”描述貴州地貌引發爭議。事后,當事主播已公開致歉。近年來,主播、視頻博主等言辭不當引發誤讀、爭議甚至“翻車”的事件屢見不鮮。鏡頭前,沒有人可以保證不出錯。關鍵在當事個人或公司是否及時回應關切,更正錯誤,消除影響,并承擔相應責任。若是無心之過,倒也不必上綱上線。傳統紙媒時代,白紙黑字、一字千鈞,尚有通過發表勘誤聲明等方式訂正錯誤、獲得諒解的機會。網絡時代,也不妨給創作者一些空間,不必一遇到問題就“一棍子打死”。網絡空間,情緒容易被點燃,真相容易失真,越是如此,越應倡導理性的態度,越需要營造包容的環境。
毒眸
自媒體賬號
“影視作品過剩”“用臺詞傳達一切意思的影視作品越來越多”“現代人因過于忙碌而追求性時比”……倍速播放成為當下社會的必然。就像人類已經無法忍受沒有電的苦日子,速溶咖啡、爆米花電影、快時尚品牌將永遠有市場一樣,許多人也已經無法舍棄倍速這種既方便又合乎邏輯的觀影模式。不過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用忙碌的現代生活來為自己的浮躁開脫。日本作家稻田豐史將現代人的觀看行為分為“藝術—藝術品—作品欣賞”和“娛樂—商品—信息收集”兩大模式。前者呼喚創作者的擔當——為社會帶來一些真正美的享受,同樣,它也值得我們受眾仔細品味。而那些原本就注水的空洞作品,則更有自我瘦身的必要。在信息過載、內容良莠不齊的市場上,將消費品短平快的本質發揮到極致,倒也不失一種作為商品的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