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故事》:真故事還是偽故事
改編自亦舒小說的都市熱劇《玫瑰的故事》,終于迎來大結局。這部劇講述的是一個叫黃亦玫(劉亦菲飾)的女孩兒跨越20年的情感成長經歷。在這20年中,她有過刻骨銘心的初戀,經歷過一地雞毛的婚姻,也遇見過靈魂伴侶。在不斷的經事遇人之中,她逐漸從一個天真爛漫的少女,變成一個獨立堅強的女性。人民網評價這部劇是貼近真實的“她故事”。
網友熱評
●我十幾歲時謹記亦舒金句:“人們愛的是一些人,能結婚生子的,又是另外一些人。”但現在,我滿腦子都是:從來沒有什么運氣,但我有一雙會勞動會學習的手。張開是祈求,合起來是意志,更何況,我還有頭腦與微笑。2024的玫瑰還在靠美貌、家世和愛情開金手指過渡人生,真的有種刻舟求劍的過時。
●即使幾年不上班,一回北京就可以開美術館、開奧迪;即使離婚帶娃,也有一堆未婚優質男爭著喜當爹,40歲了還有20歲的小鮮肉一見鐘情……真的是越來越離譜。一路吃愛情的苦一路又離不開愛情,要不是有家庭背景兜底,哪一次能毫發無損地重來?換一個普通人,一而再、再而三就得被罵吃虧不長記性了。全劇沒有人為錢發過愁,只為愛情流淚。
●《玫瑰的故事》真正的突破,是它摸到了“女本位”的邊。黃亦玫是絕對的主角、故事的中心,各位前任都是襯托黃亦玫的工具人。雖然劇情無聊,但創作者沒有否認女主角的欲望,而且,這部劇從頭到尾都貫徹著自己的核心——拍玫瑰的感情。健康、包容的市場應該允許為愛而活的女主角存在。
●再見了,亞馬遜Kindle
據亞馬遜中國官網消息,2024年6月30日起,Kindle中國電子書店停止運營。Kindle電子閱讀器誕生于2007年,由于采用電子紙屏幕,被認為護眼且閱讀方便,兼顧了紙質書籍的體驗和電子閱讀器的便捷。Kindle電子閱讀器誕生后的幾年里,電子書成為亞馬遜增長最為迅速的品類之一,掀起全球電子書閱讀熱潮。
點評
根據《全球電子紙市場分析季度報告》,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電子紙平板產品的銷量為240萬臺,同比增長23.1%,而中國市場的全渠道銷量為38.4萬臺,同比增長63.4%,增速遠高于全球。現在的中國電子閱讀器市場,已經被掌閱、漢王、文石三大品牌占據。所以,不是中國的電子閱讀器市場不行了,而是Kindle真的被中國消費者拋棄了。
●廣州地鐵個人廣告火了
廣州地鐵廣告牌上出現求職簡歷、相親信息、生日祝福等各式個人廣告內容,被網友戲稱是“大型整活兒現場”。據了解,個人廣告產品已覆蓋廣州地鐵各線路的大部分車站,目前主要的投放類型有生日祝福、婚慶、個人展示、家庭親子、寵物等,價格在380元至999元之間,用戶可選擇不同地鐵線路站點的各式電子屏以及投放周期。
點評
廣州地鐵開展個人廣告投放業務,既為地鐵運營創造了新的收入來源,也滿足了市民的個人推廣需求,值得在更多城市和行業推廣。但開展個人廣告投放業務時,地鐵方要嚴把內容關,確保廣告主題積極健康,避免出現不良引導性、違背公序良俗的爭議內容。讓“個性”區別于“任性”,避免“無心之語”傷人。
●保衛我們的“臉”
以往科幻小說、間諜片里的“人皮面具”正在走進現實,成為真實的、觸手可及的社會風險。據報道,有多地警方提醒,以硅膠人臉面具偽裝成新面孔實施犯罪,正成為一些不法分子作案的新手法。在電商平臺上,一些商家推出明星面容仿真面罩,聲稱可以高度還原明星的面部特征,效果逼真,價格為3000元至2.5萬元,從下單到制作完成大約需要一個月時間。
點評
社會治理應該跟隨科技的進步而完善,就目前而言,尤其是在產業規范出臺之前,需要平臺加強自審力度,承擔起社會責任。同時,行業主管部門要對這個新興的特種行業盡早形成監管合力,納入常態化監管范圍,引導科技向上向善。科技越發達,我們越需要用倫理規范加以引導,不能讓它“黑化”。我們的社會有能力發展出成熟的AI技術、3D打印技術,也必須有能力保護我們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