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給企業各級組織和廣大干部職工提出了新課題,帶來了新考驗。勞模先進和職工創新工作室作為企業創新性工作團隊,必須同步抓好創建、管理、作用發揮三位一體建設,才能更好地聚焦創新主題,圍繞重點任務,在職工提素、技術攻關、科技創新等方面不斷聚力釋能,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助力賦能。
關鍵詞:勞模 工作室 建設管理 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對于企業而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是企業健康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是企業轉型升級、激發活力的重要方式。勞模先進和職工創新工作室作為創新性工作團隊,聚焦安全生產經營重點難點問題、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的技術瓶頸,在攻關中實現技能人才培養,在人才培養中筑牢技術創新基礎??梢哉f,創新工作室是企業管理、技術進步、增能創效等工作的源動力,對企業高質量發展起到示范引領作用。筆者從工作室創建、管理和作用發揮三個方面淺談幾點認識。
一、面對新形勢新要求,聚焦“三個發展”抓創建
(一)聚焦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
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創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 、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睂τ阼F路來講,新質生產力就是要發揮科技創新作用,以科技創新引領鐵路現代化建設。要深刻認識創新在提高生產力中的關鍵性作用,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全力推進重大科研技術攻關,助力鐵路新質生產力發展,為推動鐵路高質量發展注入創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最終要靠人才,尤其是要培養人才、用好人才。要夯實發展新質生產力人才基礎,依托勞模先進和職工創新工作室輻射帶動作用,讓更多職工提高技能水平,特別是在建設高技能人才隊伍上,通過建立激勵機制讓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不斷提升,使更多職工堅定信心、立足本職、扎根一線,走技能成才之路。
(二)聚焦中心工作發展要求
勞模先進和職工創新工作室是企業實施科技創新的重要平臺之一,對于實現企業創新驅動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要切實做好其創建工作,必須緊緊圍繞安全生產經營開展活動,把它作為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以勞模先進、工匠人才領銜,以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制度創新為主要內容,以解決基層和現場實際問題、推進企業創新發展為目標。只有牢牢把握和落實好服務安全生產這一要求,緊緊圍繞經營創效這個中心開展創建活動,勞模先進和職工創新工作室才不會跑偏,才有生命力,才能長遠發展。
(三)聚焦團隊建設發展要求
著眼職場陣地建設,針對不同系統特點特色,加強對創新工作室建設的指導把關,盡量使創新工作室辦公、研發、培訓、展示等功能兼具,為團隊成員開創實用、整潔、便利的工作環境。著眼宣傳陣地建設,旨在通過定期舉辦成果交流會、制作專題視頻宣傳片以及主題宣講、編發微信產品等方式營造聲勢,在展示成果中增強工作室成員的歸屬感和成就感,廣泛帶動職工積極參與創新的激情。著眼隊伍陣地建設,對進入工作室的人員嚴格把關,本著優中選優的原則,將善動腦、肯鉆研的技術或理論專長骨干,以及個人思想、品德素養良好,德才兼備的優秀職工,積極吸納到創新工作室隊伍中。合理人員布局,推進責任精細化、管理規范化建設,確保創新工作室逐步形成人盡其能、各盡其責的良性發展局面。
二、著眼重基礎管長遠,聚焦“三個求實”抓管理
(一)合力共建機制求實
聚力對工作室規范運作“真指導、真扶持、真保障”,通過進一步整合優勢資源,與各專業和職能部室建立定期會商制度,給予專業指導和政策支持。將勞模先進和職工創新工作室建設納入各系統、各單位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的整體規劃中,督促各單位從政策上扶持、資金上保障、人員上支援,形成人員相對固定、專業技術全面、職能權限對口的管理團隊。
(二)監管激勵機制求實
定期組織檢查督導,根據不同系統制定考核評價項點,實行動態管理。對示范效應強、工作成果多、發揮作用好的工作室加大獎勵力度;對創新熱情高、業務技能好、個人成績突出的團隊成員不僅要創造良好的成長成才環境,還要給予晉級晉升、評先獎勵等政策傾斜;對工作成績不明顯的工作室進行預警幫教,促進整改轉化。
(三)創新聯動機制求實
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協同各部室加強頂層設計,組建勞模先進和職工創新工作室聯盟,制訂建設規劃,規范創建標準,明確目標責任,健全激勵機制,積極探索以專業牽動為主、關聯業務為輔的共建聯創格局。聯盟不局限于單一系統,創新不拘泥于單一專業,力求在互學互鑒、共聯共創中實現人才更優、資源更優、合作更優、成果轉化更優的良好態勢。
三、著力發揮引領帶動作用,聚焦“四個平臺”促創新
(一)搭建學習交流平臺
建立工匠學院、工匠學院系統分院及講授點,切實發揮勞模工匠、科技帶頭人領銜作用,通過線上+線下多種講授渠道,積極開展“微題”“微課”“微講堂”等技術交流和業務培訓,以“傳、幫、帶”調動廣大職工主動參與技術創新。充分發揮網站、微信等媒介作用和服務功能,定期發布職工創新成果信息,拓展職工、系統間的交流合作,學習交流新技術、新工藝、新技能,總結推廣高素質技術工人培養經驗,促進技術協作與共享,加快項目孵化和成果轉化。
(二)搭建課題統籌平臺
從業務、科信部門以及職工“金點子”征集等多渠道廣泛收集、梳理現場難題和破解思路,組織業務、科研部門共同參與課題可行性分析和立項工作,從源頭上確保課題的實用性、有效性。堅持統一管理、分工協作的原則,對每項課題定職責、定任務、定時限、定效果,按照專業搭配、人員互補和技能協同思路,合理劃分課題承接小組,以課題項目制、效果評審制引領課題研究與現場需求相吻合。對相對復雜課題,擴大現場職工參與面,集聚現場職工智慧,提升課題的適用性。
(三)搭好協同攻關平臺
本著“專業牽動、內部合作、外部聯手”原則,協同專業部室、綜合部門和相關單位,以勞模先進和職工創新工作室為依托,發揮創新工作室聯盟的集群優勢,促進各系統共同難點問題和攻關課題的解決。加強與科研院所、先進企業、高等院校的戰略合作,通過聯合攻關、聯手創新,實現科技創新的新突破。
(四)搭建成果轉化平臺
大力推動群眾性技術創新、技術攻關、技術革新、發明創造,廣泛開展“金點子”合理化建議征集活動,進一步促進科技創新、降本增效和優化管理。積極協同專業部門搭建同系統、跨系統交流渠道,推動創新工作室成果轉化應用。職教部門、企法部門負責提供專門的政策咨詢、技術指導、創新支持、專業服務??菩挪块T、科研單位、工會組織負責立項審核、資金保障、科研論證、專利申報、轉化應用。通過各部門、各單位密切溝通、緊密配合、鼎力互助,積極構建政策有支持、資金有保障、立項有跟蹤、轉化有成效的良性創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