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概要
(一)項目名稱
童話王國故事會
(二)項目簡介
學校舉行“讀書月”活動,在活動中,讓孩子們表演課本劇,豐富孩子們的業余生活。為了提升孩子們的表演能力,讓孩子們能表演到自己最喜歡的角色,策劃了“童話王國故事交流大會”的活動。
部編版二年級下冊七單元的教學重點是“利用提示去復述書中故事”。《蜘蛛開店》一課,引導學生借助示意圖講故事;《小毛蟲》一課,引導學生借助相關詞句講故事;《青蛙賣泥塘》一課,引導學生在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分角色演一演故事,體現了本單元的教學重點。
這一單元“利用提示去復述書中故事”的練習,必須根據學生以前的基礎,引導學生利用相關提示,理清童話故事,依照順序復述童話故事,避免缺失關鍵內容。
基于新課標的要求,統編教材雙線特色,特別注重不同年段之間的縱向聯系,體現了由淺而深的螺旋發展。由于低年段學生年齡小,認知能力有限,講故事的時候容易出現缺漏的現象,老師要引導學生依靠提示,將童話故事理清順序,構建童話故事架構,讓學生利用提示完整地將童話故事講出來。關于“改變”的話題,對二年級學生而言,理解較難。教學時,注意道理不能講得太空泛,而要結合實際和課文內容,使學生充分融入童話故事的情境中,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三)項目學習目標
1.文化自信
學習本單元生字新詞,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結合語境和形聲字的構字規律推測字的讀音意思,并查字典驗證;采取多種方法猜讀,將方法運用到日常閱讀中。
2.思維能力
學生在閱讀中感受童話故事的童趣和思維價值,通過童話人物行為、想法和語言的描寫,可以初步明白“改變”導致的不一樣的結局,讓學生可以擁有個人的判斷和想法。
3.語言運用
(1)通過梳理童話,讀明白故事內容,利用圖片與示意圖,抓住關鍵詞句,依照順序分角色表演故事并且完整地講清故事內容。
(2)抓住童話里的細節描寫,欣賞與積累帶修辭手法的語句,并在情境中誦讀個性鮮明的童話人物對話,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試著使用優美的語句進行仿說和續編故事。
(四)本質問題
如何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
這一單元的學習任務群,要通過語文實踐活動,使學生完成童話內容中的整體感知,并在其中進行一系列想象思考,體會童話故事中的形象的獨特魅力,將學生的審美體驗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明白童話故事的基本特點,讓學生在更高的審美品味中去鑒賞與評議童話故事;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實際,展示個人獨有的想法和經歷,嘗試創作童話。
(五)驅動問題(任務)
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演員?
(六)項目成果
學生排練課本劇。
二、項目實施
任務一:童話故事總動員
目標:梳理故事中的小動物。猜一猜故事大概內容。
任務二:童話故事我來講
活動一:認識“改變”——《大象的耳朵》、識字加油站
1.梳理字詞,述“耳朵”之趣活動
2.借助問句,賞童話之美活動
3.多樣品讀,思改變之路活動
4.體會改變,悟改變之根
活動二:怎樣“改變”——《蜘蛛開店》《小毛蟲》
1.品讀故事,感悟變化活動
2.思維導圖,理清故事活動
3.講好故事,體驗變化活動
4.拓展故事,豐富變化
“發展型學習任務群”主要側重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和思辨性閱讀與表達。這一任務群包括學童話、講童話和創童話。“學童話”這一任務的落實依托“讀童話”,在讀準讀順童話的基礎上,借助子任務的引導,采取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通過閱讀感知、傾聽思考,獲取、整合有價值的信息,了解童話的內容,感受童話的語言魅力。
《蜘蛛開店》和《小毛蟲》兩課都指向借助提示來講故事,《青蛙賣泥塘》一課側重分角色表演故事,因此可以對三篇課文進行重組,將《小毛蟲》一課進行前置學習,以“指導一篇、扶放一篇”的形式,幫助學生梳理故事的時空順序,講述故事。
“講童話”這一任務的落實又依托“學童話”。在了解童話內容,感知童話語言魅力的基礎上,借助恰當的方式復述故事,能力稍好的學生也可以在以前學習的基礎上加動作和表情講故事。這一任務的達成一樣要借助于小組合作來完成。
“創童話”這一任務的落實又依托于前幾個任務群的完成。學生在對童話的語言特點非常明晰的基礎上,教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由表達,在比較、質疑和討論中辯證思考,發表自己的觀點。
“學童話、講童話和創童話”這一任務群互為依托,循序漸進,新課標中明確指出拓展型學習任務群側重整本書閱讀和跨學科學習兩方面。針對這一任務群我們設定了演童話(童話劇表演)。“演童話”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自己喜歡的童話進行聲情并茂的表演,頭飾道具等均自己準備。這一任務的達成又分為三個子任務——讀童話、繪童話和“辯”童話。課后還可以組織召開故事會。
任務三:童話故事大舞臺
目標:小演員之臺詞大考驗、小演員之語言魅力、小演員之舞臺演出。
任務四:童話故事我來思
目標:思改變之因,辯改變之實。
“讀童話”的落實就依靠整本書閱讀,推薦孩子們讀《彩色的夢》《月光下的肚肚狼》《小馬過河》,采取組內漂流形式,實現大量閱讀童話,利用課前三分鐘,分享讀書收獲,為最終童話劇表演提供更多素材。“繪童話”活動讓學生制作頭飾道具,將鍛煉學生理解鑒賞能力與美術學科有機融合。“辯”童話,圍繞“改變”結合生活讓學生談看法。二年級學生觀點不一定要深刻,重點要引導孩子們養成留心生活、善于思辨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