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10.3969/j.issn.1000-8071.2025.01.068
摘 要:松樹是桐梓縣林業種植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具有極高的生態價值,還在經濟、社會等多個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如水土保持、木材生產及景觀美化等。因此,松樹育苗和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應用對于促進桐梓縣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有效的育苗技術能夠確保松樹苗木的健壯生長,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木質量??茖W病蟲害防治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病蟲害對松樹的危害,保障林業資源的安全與健康。本文從松樹的生長環境條件進行分析,探究松樹育苗技術要點及病蟲害防治方法。
關鍵詞:松樹;育苗;病蟲害;防治技術
桐梓縣位于貴州省北部,地理位置優越,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為松樹等林木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當地土壤類型多樣,以黃壤和紫色土為主,富含有機質,適宜多種植物生長。林業資源豐富,松樹作為其中的重要樹種,廣泛分布于全縣各地,不僅在生態建設中發揮著固土保水、防風固沙的重要作用,還是當地林業經濟的重要支柱,為農民增收、林業增效做出了重大貢獻。
1松樹的生長環境條件
1.1氣候條件
松樹的生長環境要求特定的氣候條件,貴州省桐梓縣的氣候正好滿足需求,為松樹生長提供了適宜的環境。桐梓縣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均氣溫適中,不過于炎熱也不過于寒冷,非常有利于松樹的生長發育。尤其是在春季和夏季,雨量充沛且分布均勻,很好地滿足了松樹生長過程中對水分的大量需求,有利于保障松樹根系發達、枝葉茂盛。同時,適宜的溫差條件有利于松樹體內營養物質的積累和轉化,對生長有著促進作用[1]。此外,桐梓縣氣候中的濕度適中,不會因為干燥而導致松樹缺水,也不會因為濕度過大而引發病蟲害,為松樹創造了有利的生長環境。因此,桐梓縣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合松樹的生長,是松樹育苗和栽培的適宜環境。
1.2土壤條件
桐梓縣土壤類型多樣,以黃壤和紫色土為主,土壤類型富含有機質,土壤結構疏松,透氣性和保水性良好,為松樹提供了充足的養分和適宜的生長基質。此外,桐梓縣的土壤酸堿度適中,有利于松樹根系的吸收和利用土壤中的養分,促進了松樹的生長和發育。同時,桐梓縣地勢起伏,土壤層次分明,不同層次的土壤具有不同的養分含量和物理性質,為松樹提供了多樣化的生長環境,有助于適應不同的生長階段和氣候條件。桐梓縣的土壤條件為松樹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環境和養分支持,適合松樹生長和繁衍[2]。
1.3光照條件
松樹的生長離不開充足的光照條件,桐梓縣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日照時數較長,陽光充足,能夠滿足松樹進行光合作用所需的光能。在生長期間,松樹需要充足的光照來進行光合作用,積累養分,促進生長。桐梓縣的地形地貌多樣,既有高山也有丘陵和平原,此種地形特點使得松樹在不同海拔和坡向都能獲得適當的光照條件。高山地區陽光輻射強,有利于松樹形成茂密的樹冠和健壯的枝干;而丘陵和平原地區相對平緩,光照分布更加均勻,有利于松樹整體生長均衡。因此,桐梓縣的光照條件為松樹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有利于其健康、快速地生長。
1.4抗性條件
松樹的生長除了受到氣候、土壤、光照等自然因素的影響外,其抗性條件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桐梓縣地勢復雜,氣候多變,此種環境促使松樹在生長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較強的抗逆性和適應性。面對干旱、洪澇、病蟲害等不利因素,松樹能夠憑借其深厚的根系、堅韌的枝干和豐富的生理機制來抵御侵害,保持生長的穩定性和持續性。此外,桐梓縣的土壤條件也為松樹提供了豐富的養分和微生物群落,其中微生物與松樹根系形成共生關系,有助于增強松樹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進一步提高抗性條件。因此,桐梓縣的自然環境不僅為松樹提供了生長所需的基本條件,還通過不斷的挑戰與適應,錘煉了松樹的抗性品質,從而在當地能夠茁壯成長。
2桐梓縣松樹育苗技術要點
2.1種子采集與處理
在桐梓縣進行松樹育苗,種子采集與處理是至關重要的環節,會直接關系到后續育苗的成功與否。首先,采集時間與地點的選擇需要綜合考慮。桐梓縣四季分明,氣候溫和,但為了確保種子的成熟度與品質,采集時間通常選在秋季,當松樹球果由綠轉黃,且部分開始自然開裂時,此時,種子已達到生理成熟,具有較高的發芽率。采集地點應選擇在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母樹林中,避免采集來自病弱樹的種子,防止帶入病蟲害。其次,種子處理是提升種子質量、促進發芽的關鍵步驟。采集后的種子需要先經過晾曬,利用自然光照和風力去除多余的水分和雜質,同時使種子內部的生理活動逐漸活躍起來。晾曬過程中需定期翻動,從而保證種子受熱均勻,防止霉變。對于含水量較高的種子,需要進行烘烤處理,但需要嚴格控制溫度和時間,避免高溫灼傷種子或導致內部營養流失。烘烤后的種子冷卻至室溫,再進行后續處理[3]。最后,儲存條件對于保持種子活力非常重要。桐梓縣雖然氣候適宜,但種子儲存也需要采取一定措施以防受潮、霉變或受蟲害。儲存前對種子進行清潔處理,去除雜質和破碎種子。儲存容器應選用透氣性好的材料,如布袋、麻袋等,并置于干燥、通風、陰涼處。為避免種子受潮,可以在儲存容器底部鋪設一層干燥的沙子或木屑。同時,定期檢查儲存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處理,確保種子在儲存期間保持良好的品質。桐梓縣松樹育苗的種子采集與處理需綜合考慮氣候、母樹狀況、處理方法和儲存條件等多個因素。通過科學合理的采集與處理,可以確保種子質量,為后續的育苗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2.2苗圃選擇與準備
在桐梓縣進行松樹育苗時,苗圃的選擇與準備是確保育苗成功的關鍵。首先,針對桐梓縣多樣化的土壤類型,如黃壤和紫色土等,應明確適合松樹育苗的土壤要求。松樹偏好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土壤環境。因此,在選擇苗圃時,優先考慮土壤條件較為優越的地塊。對于土壤條件稍遜的地塊,根據需求可以通過施加有機肥料、改良土壤結構等措施來提升土壤肥力,滿足松樹生長的需求。其次,整地與消毒是苗圃準備的重要環節。結合桐梓縣的氣候特點,如溫和濕潤、雨量充沛等,整地工作應在雨季前或雨季間隙進行,以此來避免土壤過濕影響作業。整地過程中,通過深翻土壤來打破犁底層,增加土壤通透性,同時去除雜草、樹根等雜物。消毒工作是為了殺滅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害蟲,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刹捎没瘜W消毒或物理消毒的方法,如噴灑殺菌劑、暴曬土壤等。最后,苗圃規劃要根據育苗規模和需求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要明確育苗目標,包括樹種、苗齡、數量等,確保合理規劃苗圃面積和布局。在布局上,考慮到光照、通風、灌溉、排水等多方面的因素,確保每株苗木都能獲得充足的生長條件。灌溉系統設計為節水高效型,滿足松樹生長過程中對水分的需求。并規劃排水系統,確保在雨季能夠及時排出積水,防止苗木根部受淹。此外,苗圃內還應設置道路和作業區,便于日常管理和操作。桐梓縣松樹育苗的苗圃選擇與準備工作的開展需要綜合考慮土壤類型、氣候條件、整地消毒及苗圃規劃等多個方面。通過科學合理的選擇與準備,為松樹育苗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提高育苗成功率,為林業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4]。
2.3播種與苗圃管理
在桐梓縣進行松樹育苗時,首先,播種時間的選擇至關重要,應考慮到桐梓縣的氣候特點。春季是松樹播種的適宜季節,一般在春季的2月到5月進行播種,此外,秋季的8月到10月播種也是的可行時期。此時氣溫回升,雨水充沛,有利于種子的萌發和生長。在確定好播種時間后,采用科學合理的播種方法。通過撒播或條播的方式,根據苗圃面積和種子數量靈活調整。播種前,對種子進行催芽處理,提高發芽率。播種時,保持土壤濕潤,并適當覆蓋薄層土壤或草木灰,促進種子與土壤的緊密接觸和保溫保濕。其次,苗圃管理是保障苗木健康生長的重要環節。在幼苗出土后的30~50天內,由于幼苗的根系尚未發育完全,盡量少澆水,以防水分過多而導致立枯病等病害的發生。灌溉最好在早晨或傍晚進行,此時氣溫較低,有利于減少水分蒸發和土壤溫度的變化對苗木的影響。可以采用噴灌、滴灌等節水灌溉方式,提高灌溉效率和水分利用率。在保證苗木充足的水分供應的同時,避免積水導致根部腐爛。施肥以氮肥為主,搭配適量的磷肥,促進苗木的快速生長和根系發育。第一次施肥通常在5月中下旬進行,可以使用硫酸銨等氮肥,用量一般控制在60~70kg/hm2。此后,每隔20天左右施肥一次,并逐漸增加施肥量,從而滿足苗木不同生長階段的需求。松土與除草應定期進行,保持土壤疏松透氣,減少雜草對苗木的競爭壓力。間苗是通過剔除弱小、病殘苗,保留健壯苗,確保苗圃內苗木的均勻分布和健康成長。
3松樹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
3.1病害防治
在桐梓縣松樹種植與管理中,病害防治是保障松樹健康生長、提高林分質量的重要環節。該區域松樹常見的病害種類多樣,常見的有松材線蟲病、松赤枯病、松針褐斑病等。
松材線蟲病是最具毀滅性的松樹病害之一,發病癥狀主要表現為松樹針葉逐漸失綠變黃,直至整株枯死,且病樹樹干常有松脂溢出,木質部有藍變現象。病害的發生規律與松墨天牛等媒介昆蟲的活動密切相關,通過松墨天牛取食松枝時攜帶的線蟲幼蟲傳播擴散。桐梓縣氣候溫暖濕潤,有利于松墨天牛的繁殖與活動,因此松材線蟲病的發生風險較高。針對此病害,應以預防為主,加強疫情監測工作,一旦發現病株,立即將其清除并銷毀,同時采用化學藥劑或生物制劑對媒介昆蟲進行防治,阻斷病害傳播鏈。此外,土壤消毒可以殺滅土壤中的病原菌和線蟲,減少病害初侵染源。采用化學藥劑進行防治時,可選用5%或15%的涕滅威,劑量根據濃度不同有所調整。5%涕滅威的劑量一般為150~200g/株,而15%涕滅威的劑量則較低,為15~20g/株。或者使用呋喃丹,常用濃度為3%,劑量為150~200g/株。
松赤枯病主要危害松樹的針葉,初期在針葉上出現褐色小斑,隨后病斑擴大并呈赤褐色,嚴重時導致針葉大量脫落,影響松樹生長。該病害的發生與氣候、土壤條件及樹勢密切相關,高溫高濕環境容易發病。進行防治時,應加強林分管理,改善通風透光條件,降低林間濕度;同時,適時進行化學防治,噴灑殺菌劑以控制病害發展;對于病重樹木,應及時伐除并清理,減少病害擴散源。采用化學藥劑進行防治時,可使用多菌靈50%可濕性粉劑、40%多菌靈膠懸劑,一般使用濃度為500倍液至1000倍液?;蛘呤褂猛司?0%可濕性粉劑等,常用濃度為500倍液。
松針褐斑病癥狀為針葉上出現褐色小點,后擴展成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嚴重時導致針葉枯黃脫落。該病害的發生與氣候條件、土壤養分狀況及樹體健康狀況有關。進行防治時,應注重增強樹勢,合理施肥,提高松樹抗病能力。同時,結合化學防治,選用高效低毒的殺菌劑進行噴霧防治,注意輪換用藥以避免病菌產生抗藥性。常用波爾多液,硫酸銅、生石灰和水的比例為1∶1∶100,對松針褐斑病等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3.2蟲害防治
桐梓縣松樹常見的蟲害種類繁多,其中較為嚴重的有松毛蟲、松梢螟、松材天牛等。蟲害對松樹生長構成了嚴重威脅,不僅影響松樹的光合作用和營養吸收,嚴重時還會導致整株松樹死亡。松毛蟲以松樹針葉為食,大量發生時能迅速將整片松林的針葉吃光,導致松樹生長受阻甚至死亡。松梢螟主要危害松樹新梢,幼蟲鉆蛀嫩梢,使松梢枯萎下垂,影響松樹生長和木材質量。松材天牛是松材線蟲病的主要傳播媒介,幼蟲在松樹枝干內蛀食,破壞輸導組織,同時攜帶松材線蟲,加速松樹死亡。
首先,為了及時有效地防治松樹蟲害,應建立科學的蟲害監測體系。通過設立固定監測點,定期觀察松樹的生長狀況和蟲害發生情況,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如遙感監測、昆蟲性信息素誘集等,提高監測的準確性和時效性。同時,加強與氣象、林業等部門的合作,綜合分析氣候、土壤等環境因素對蟲害發生的影響,及時發布蟲害預報,為防治工作提供科學依據。其次,采取綜合防控的方式,對于松毛蟲等易于發現的蟲害,可以采取人工捕捉、摘除受害部位等方法進行防治。利用害蟲的趨光性,設置黑光燈等光源設備誘殺害蟲。使用化學藥劑進行防治時,針對松毛蟲、松梢螟等害蟲,可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進行防治。例如,使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每7~10天噴灑一次,連續噴灑2~3次,可以達到較好的防治效果[5]。采用生物防治的方式,利用天敵昆蟲如赤眼蜂、寄生蜂等控制害蟲種群數量。近年來隨著生物制劑的研究推廣,也常使用微生物制劑如蘇云金桿菌、白僵菌等防治害蟲。這些制劑對害蟲具有特異性,對環境和人類無害。通過加強監測預報、實施物理防治、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措施,有效控制蟲害的發生和傳播,從而保障松樹健康生長和林業資源安全。
綜上所述,松樹育苗與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成功實施是確保松樹健康生長、維護生態平衡及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育苗過程中,精選良種、科學播種、合理密植與精細管理是關鍵,有助于提高松樹幼苗的成活率與品質。而在病蟲害防治方面,應建立全面的監測預警體系,綜合運用物理、化學、生物等多種防治手段,以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保護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付饒.煙臺牟平區松樹育苗及種植技術[J].特種經濟動植物,2024,27(06):150-152.
[2]李瑤.白龍江松樹育苗技術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特種經濟動植物,2024,27(05):178-180.
[3]鄭粉愛.松樹育苗和病蟲害防治技術要點[J].新農業,2024(01):25-26.
[4]魏偉,劉美艷,張麗紅.松樹育苗栽培要點和病蟲害防治管理的研究[J].農家參謀,2022(09):138-140.
[5]拉澤.松樹育苗造林技術及病蟲害防治工作研究[J].農家參謀,2021(09):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