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設計一種醫用防霧護目鏡,探討其在重癥監護病房中的應用效果。方法:自行設計由鏡片、鏡框主體、鏡帶、加熱系統和換氣系統組成的醫用防霧護目鏡。將2022年12月20日—25日我院重癥監護病房中使用護目鏡的80名護士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40人,對照組使用普通護目鏡,試驗組使用本研究設計的醫用防霧護目鏡,比較兩組護士憋悶感、護目鏡防霧效果和護士滿意度。結果:試驗組護士憋悶感評分低于對照組,護目鏡防霧效果優于對照組,起霧時間晚于對照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lt;0.05)。結論:采用自行設計的醫用防霧護目鏡可降低護士使用過程中的憋悶感,減少霧氣產生,延長起霧時間,起到良好的防霧效果,提高護士滿意度。
關鍵詞" 護目鏡;防霧;滿意度;重癥監護室;護理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5.01.021
1) 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專利號:ZL 2020 2 3091325.5
基金項目 山東省醫務職工科技創新計劃項目(單獨立項),編號:SDYWZGKCJH2023070
作者簡介 苗建磊,主管護師,本科
通訊作者 白雪,E?mail:1519905860@qq.com
引用信息 苗建磊,趙海燕,欒甜,等.一種醫用防霧護目鏡的設計與應用[J].護理研究,2025,39(1):125?128.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medical anti?fog goggles
MIAO Jianlei, ZHAO Haiyan, LUAN Tian, ZHENG Dandan, XU Lidan, BAI Xue*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 Shandong 25660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BAI Xue, E?mail: 1519905860@qq.com
Abstract""" Objective:To design a medical anti?fog goggles and explore its application effect in the ICU. Methods: We self?designed medical anti?fog goggles consisting of lenses, a frame body, a strap, a heating system, and a ventilation system. From December 20th to 25th,2022,80 nurses using goggles in our hospital's ICU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40 nur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used ordinary goggles,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the designed medical anti?fog goggles.Comparisons were mad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erms of suffocation sensation,anti?fog effect, and satisfaction.Results: The nurs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lower suffocation sensation scores,better anti?fog grades,later fogging times,and higher satisfaction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lt;0.05).Conclusion:The use of self?designed medical anti?fog goggles can reduce the suffocation sensation experienced by nurses during use, decrease fog formation, prolong the time before fogging occurs, achieve a good anti?fog effect, and improve nurses' satisfaction.
Keywords""" goggles;anti?fog; satisfaction;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nursing
護目鏡作為個人防護裝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通過飛沫傳播、氣溶膠傳播的疾病能起到重要的防護作用。根據國家衛健委要求,在隔離病區和醫學觀察區工作需要佩戴護目鏡等防護用品進行保護性防護[1?2]。當對病人行氣管插管、經口鼻腔吸痰、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等診療措施時,存在眼部被飛沫噴濺的風險。病毒可以通過眼結膜進行傳播,進而導致其他器官感染,通過佩戴護目鏡能有效切斷病毒傳播途徑[3?4]。但當鏡片與外界環境存在溫差時,通過口罩呼出的潮濕氣體會在鏡片表面會產生霧氣[5?6]。霧氣不斷凝結成小水滴,導致視物扭曲模糊,能見度降低,影響醫護診療操作,增加診療護理風險。而頻繁更換護目鏡會浪費診療護理時間,增加感染風險。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間,護目鏡的使用更加頻繁。在實際臨床工作中,醫務人員通常在護目鏡鏡片上涂抹各種試劑,以延緩霧氣的產生,雖然這種方法能短時間防止霧氣產生,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此,本研究設計了一種醫用防霧護目鏡,用于解決護目鏡使用過程中產生霧氣的問題,并在臨床使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F報道如下。
1" 醫用防霧護目鏡的結構與使用
1.1 結構設計
醫用防霧護目鏡由鏡片、鏡框主體、鏡帶、加熱系統和換氣系統組成。鏡片結構為雙層鏡片,雙層鏡片由高硼硅酸鹽玻璃制成,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熱穩定性。雙層鏡片所形成的密封內腔中設有透明導熱油,雙層鏡片與導熱油折射率均為1.51,可減少光線的反射和折射,保證視線的統一。導熱油內設有加熱系統,加熱系統由加熱導絲、膨脹囊、溫度控制器組成,膨脹囊與內腔連通。加熱導絲安裝于內腔邊緣,加熱導絲給予導熱油均勻加熱,通過熱傳導使鏡片溫度均勻上升,溫度控制器使鏡片溫度保持在36~38 ℃,導熱油加熱膨脹后進入膨脹囊,保證了鏡片的安全性。換氣系統由排氣窗、進氣窗、微型換氣風扇、換氣控制器組成。排氣窗位于鏡框主體左右兩側,進氣窗位于鏡框主體上方左右兩側,進氣窗和排氣窗均嚴密粘貼有濾網,濾網為N95材質,排氣窗濾網外側設有微型換氣風扇。微型換氣風扇可以將護目鏡內潮濕的氣體排出護目鏡,相對干燥的空氣通過進氣窗補充進護目鏡內,濾網能夠保證進入、排出護目鏡氣體的安全性。鏡框主體左側設有換氣控制器,換氣控制器設有4個檔位。鏡框主體接觸皮膚處緊密粘貼有減壓墊,減壓墊為聚氨酯泡沫材質,既可保證護目鏡的密閉性,也可減輕護目鏡對皮膚的壓迫。鏡帶由高彈力固定帶制成,鏡帶掛有12 V的蓄電池。蓄電池為加熱導絲、控制器、微型換氣風扇提供電力。加熱導絲、控制器、微型換氣風扇均為防水結構,保證使用和消毒過程中的安全。濾網、蓄電池均可拆卸,既方便使用,也方便更換。醫用護目鏡結構見圖1~圖3。
1.2 使用方法
醫護人員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大小的護目鏡,將新的濾網緊密粘貼于排氣窗與進氣窗外側,連接新的蓄電池;將鏡框主體放置于眼部前方,調節至舒適度位置,使減壓墊與皮膚緊密貼合,鏡帶套于頭部,調節合適松緊度;根據外界環境和自身舒適度調節控制器檔位,選擇合適的排氣速度,然后進入污染區工作;工作結束后,拆除的濾網按醫療廢物處理,拆下的蓄電池進行紫外線消毒,護目鏡送往供應室進行消毒;給予消毒后的護目鏡更換新的濾網和滿電蓄電池備用。
2" 臨床應用
2.1 資料與方法
2.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12月20日—25日我院重癥監護病房中使用護目鏡的護士80人,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40人。納入標準:采取二級防護進行工作;持續佩戴護目鏡時間gt;4 h;自愿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佩戴框架眼鏡;面部皮膚存在破潰、瘢痕或有眼部疾病者;有幽閉恐懼癥者。對照組:男14人,女26人,年齡26~42(32.85±4.28)歲;護師8人,主管護師32人;本科36人,碩士4人。試驗組:男15人,女25人,年齡27~44(33.18±4.06)歲;護師9人,主管護師31人;本科37人,碩士3人。兩組護理人員性別、年齡、職稱、文化程度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具有可比性。
2.1.2 干預方法
2.1.2.1 對照組
對照組使用普通護目鏡,按照護目鏡的標準方法佩戴護目鏡,護目鏡不做任何處理,使用結束后送供應室消毒。
2.1.2.2 試驗組
試驗組使用本研究設計的醫用防霧護目鏡,使用前對全科護士進行防霧護目鏡使用操作培訓與考核,培訓時間為3 d。由研究者建立考核督查小組,考核合格后,護士方可佩戴醫用防霧護目鏡進行工作,督查小組對日常工作進行督查指導,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處理。
2.1.3 觀察指標
2.1.3.1 護士憋悶感
醫護人員持續佩戴護目鏡工作4 h后會有憋悶感[7]。本研究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對護理人員進行評價,評分標尺標有0~10的數字,數字越小代表越憋悶感越弱,數字越大代表憋悶感越強,0代表沒有憋悶感,10代表憋悶感嚴重瀕臨死亡[8]。
2.1.3.2 護目鏡的防霧效果
防霧效果包括護目鏡防霧級別和起霧時間。持續佩戴護目鏡工作4 h后,采用防霧等級對照表對護目鏡進行測定。防霧等級判斷依據:1級為透明無水滴,視力表清晰度無改變;2級為有少量水滴但透明度較好,或50%以上的面積視力表清晰度無改變;3級為水滴較多但基本透明,視力表字體形變;4級為有很多水滴,半透明,視力表0.1以下少量可見;5級為完全不透明,看不清視力表[9]。護目鏡的起霧時間定義為從正確佩戴護目鏡到護目鏡鏡片出現霧氣時間為起霧時間[10]。
2.1.3.3 護士滿意度
采取自制問卷調查護士對兩種護目鏡的滿意度。主要包括護目鏡使用的便捷性、防霧的有效性、幽閉感、疼痛感、舒適度共5個條目,滿分為100分,總分≥90分為護理人員很滿意,76~lt;90分為滿意,60~lt;76分為一般,lt;60分為不滿意,滿意度=(很滿意+滿意)/總人數×100%。問卷由護士結束工作、消毒完畢后填寫,并由考核督查小組當面核查問卷的有效性,以保證問卷的質量。
2.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定性資料使用頻數、百分比(%)描述,兩組比較行χ2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x±s)描述,兩組比較行t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結果
3.1 兩組護士憋悶感評分比較(見表1)
3.2 兩組護目鏡防霧效果比較
試驗組護目鏡防霧級別明顯優于對照組,起霧時間晚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lt;0.001),見表2。
3.3 兩組護士滿意度比較(見表3)
4" 討論
4.1 使用醫用防霧護目鏡能降低護士憋悶感,提高舒適性和滿意度
二級防護設備主要包括工作帽、防護服、N95口罩、護目鏡、手套等[11],對氣密性要求高,會給護士身體和心理上造成憋悶感。護目鏡使用過程中極易起霧,導致視物模糊,加重護士的憋悶感。本研究設計的護目鏡換氣系統可將護目鏡內潮濕的氣體排出,補充相對干燥的氣體,可顯著減少鏡片起霧,給護士一個清晰的視野,降低了護士的憋悶感,增加舒適度。鏡框主體對面部皮膚長時間壓迫,易形成醫療器械相關性壓力性損傷,使用減壓敷料可明顯減少護目鏡造成的皮膚損傷,提高皮膚的舒適度[12?13]。本研究設計的護目鏡鏡框主體接觸皮膚處粘貼有減壓墊,能減輕護目鏡對皮膚的壓迫,減輕不適感覺,提高護士的滿意度。
4.2 醫用防霧護目鏡能明顯提高防霧級別,延緩鏡片起霧時間
護士佩戴口罩時會在口罩上方溢出潮濕的氣體,潮濕氣體遇到低溫的護目鏡,會凝結成小水滴附在鏡片表面,導致視物模糊,能見度嚴重下降[14]。本研究設計的護目鏡設有加熱系統,通過加熱導絲給予導熱油加熱,導熱油通過熱傳導給予鏡片均勻加熱,使鏡片溫度高于呼出氣體的溫度,潮濕的氣體遇到加熱的鏡片被蒸發掉,不會凝結在鏡片表面。護目鏡設有換氣系統,可以將進入護目鏡內的潮濕氣體排出護目鏡,然后補充干燥的氣體,縮短潮濕氣體在護目鏡內的停留時間。進氣窗和排氣窗均嚴密粘貼有N95材質的濾網,保證進入、排出護目鏡氣體的安全性。本護目鏡通過設有的加熱系統和換氣系統,能明顯減少鏡片的起霧,延緩起霧時間。
4.3 醫用防霧護目鏡具有實用性和安全性
防霧護目鏡換氣風扇設有4個檔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和醫護人員舒適度調節風力。雙層鏡片材質為高硼硅酸鹽玻璃,具有較好的熱穩定性和安全性,防止因鏡片溫度上升導致破裂。雙層鏡片內腔的導熱油因溫度增加而膨脹,導熱油進入與內腔連通的膨脹囊內,使腔內壓力保持穩定,保證護目鏡的安全。鏡框主體通過減壓墊與皮膚緊密貼合,減壓墊能夠保證護目鏡的密閉性,防止空氣在護目鏡和皮膚接觸處流通,保證護目鏡內氣體的安全性。醫用防霧護目鏡使用完畢后,濾網和蓄電池都可以進行更換,護目鏡主體可以進行消毒,可重復使用,且方便快捷,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5" 小結
為存在飛沫傳播和氣溶膠傳播疾病的病人進行護理工作時,護士佩戴本研究設計的醫用防霧護目鏡,能顯著減少霧氣的產生,延長起霧時間,保證護目鏡的清晰度和安全性,提高護士的舒適性和滿意度。但本研究納入的樣本量較少,存在一定的局限和不足,今后需加大樣本量進行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WHO.Rational use of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for coronavirus disease(COVID-19) and considerations during severe shortages[EB/OL].[2023-09-12].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rational-use-of-personal-protective-equipment-for-coronavirus-disease-(covid-19)-and-considerations-during-severe-shortages.
[2]" 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印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的通知 [EB/OL].(2020-02-21)[2023-09-12].http://www.nhc.gov.cn/jkj/s3577/202002/a5d6f7b8c48c451c87dba14889b30147.shtml.
[3]" 尹丹萍,李海峰,張思兵,等.武漢火神山醫院醫務人員護目鏡使用效果調查[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20,30(12):1787-1791.
[4]" 李玲玲,蔡曉丹.護目鏡不同防霧方法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癥監護隔離病房中的應用及效果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20,35(9):817-819.
[5]" 胡建美,趙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醫用護目鏡防霧技巧[J].護理研究,2020,34(4):573.
[6]" 杜芳,王學紅,蔡昕芯,等.新冠疫情期間醫用護目鏡防霧方法的臨床效果觀察[J].當代護士(中旬刊),2022,29(6):131-133.
[7]" 阮征,常紅,張艷艷,等.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4種醫用護目鏡防霧方法效果對比[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2021,16(1):5-8.
[8]" 趙潔,曹聞亞,唐軍,等.遠隔缺血適應治療的不同劑量對舒適度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8,21(16):1847-1851.
[9]" 崔兵彥,姚俊,劉紅,等.美軍單兵用防護眼鏡防霧性能的現狀及發展[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9,27(7):60-62.
[10]" 陶燕,馮建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中不同預處理方法對護目鏡防霧效果的比較[J].解放軍護理雜志,2020,37(8):90-92.
[11]" 南玲,陳萍,劉莎,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個人防護用品穿脫技能培訓學習曲線分析[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20,19(3):271-273.
[12]" 侯楊清.新冠肺炎期間方艙醫院護士頭面部壓瘡的兩種防護方案的效果觀察[J].當代護士,2021,28(23):130-131.
[13]" 夏杰,段霞,曹程秀,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中預防護理人員鼻面部壓力性損傷的效果觀察[J].護理管理雜志,2020,20(4):276-279.
[14]" 郭德華.眼面部防護裝備標準現狀的分析研究[J].標準科學,2019(2):66-72.
(收稿日期:2023-10-17;修回日期:2024-10-10)
(本文編輯 崔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