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風雨同行,中法以求同存異的智慧與合作共贏的實踐,在變局中書寫了跨越差異、攜手向前的外交篇章。展望2025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法關系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2024年是中法建交六十周年。60年前,一份聯合公報橫空出世—毛澤東主席與戴高樂總統用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打破了陣營間的壁壘,宣告中國與法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自那時起,中法兩國就超越了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的差異,用雙邊合作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祉,用攜手共進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當前,國際格局加速演進,大國博弈日趨激烈,中法兩國依然可以秉持建交精神,在分歧中找到一條和諧相處之道,以合作的穩定性應對世界的不確定性。
2024年:中法合作碩果累累
首先,中法元首外交成果斐然。習近平主席于2024年5月對法國進行了歷史性訪問,兩國元首進行了長時間、高水平溝通,為中法、中歐關系發展提供戰略指引。在此次訪問中,雙方達成了多項共識,包括加強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物多樣性、可持續發展、農食產品、清潔能源、核能研發、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森林碳匯、人文交流等領域的合作。在11月于巴西舉行的G20峰會期間,中法兩國元首再次會晤。習近平主席強調,“中法都是獨立、成熟、有擔當的大國,兩國關系具有獨特的戰略價值和全球意義。”可以說,元首外交不僅加深了兩國的政治互信,也為雙方在多領域的合作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其次,中法經貿合作活力滿滿。法國如今已成為中國在歐盟內的第三大貿易伙伴和第三大實際投資來源國,而中國則穩居法國亞洲第一大、全球第七大貿易伙伴的地位。在習近平主席訪法期間,雙方簽署了18項部門間合作協議和15份商務合同,覆蓋了從日常貿易到高端研發合作的廣泛領域;中法簽署了《關于加強中小企業合作的諒解備忘錄》,致力于為兩國中小企業合作營造更加優越的營商環境;中法企業家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取得圓滿成功,在金融、核能、航空、制造業、新能源等領域簽署了15項合作協議;中國宣布將加快電信、醫療等服務業市場的開放步伐,并將對法國等12國公民短期來華的免簽政策延長以進一步便利人員往來。這些舉措不僅進一步加深了中法兩國在經貿和科技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也為雙方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遇。
再次,中法人文交流互鑒日益多元。習近平主席在訪法時指出:“我們歡迎法國擔任今年中國國際教育年會主賓國,推動未來3年法國來華留學生突破1萬人、歐洲青少年來華交流規模翻一番。”在此基礎上,中方設立“青年使者交流學習計劃”等新機制,豐富了中法文化節、中法環境月、中法文化論壇等已有機制的表現形式,為中外青年交流搭建平臺,促進不同國家和地區青年之間的相互了解與友誼。據統計,2024年中法兩國人員交流交往同比大幅增長,較2023年同期增長超200%,中法跨境游的活躍態勢令人鼓舞。總之,中法兩國在文化、藝術、教育、旅游等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為促進兩國關系的長遠發展、實現“民心相通”的人文愿景奠定了堅實的社會基礎。
2025年:中法求同存異攜手向前
面對國際形勢的風云變幻與傳統地緣政治的日益回歸,中法之間有競爭和分歧是必然的。但是,化解分歧風險和堅持求同存異仍然是兩國關系穩定發展的關鍵。一方面,進一步加強務實合作,繼續倡導民心相通。經貿合作是兩國關系的重要支柱,也是推動雙邊關系發展的重要動力。雙方應繼續優化營商環境,深挖核能、航空航天等領域合作潛力,開辟人工智能、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智慧健康等新質生產力,并加強在第三方市場的合作,推進“一帶一路”倡議與“全球門戶”計劃的對接,以共同利益成為雙邊合作反“去風險”的紐帶。同時,人文交流也是兩國人民之間相互理解和增進友誼的重要途徑。應加強在教育、文化、藝術、體育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讓兩國人民更好地了解對方的歷史、文化和價值觀,并擴大在旅游、青年交流、學術研究等領域的合作,鼓勵更多的學生和學者互訪,增進相互理解和尊重。唯有如此,中法才能以超越現實主義的思維邏輯,以文明交流互鑒的更高維度去面對雙方需要解決的問題。
另一方面,要共同反對單邊主義,捍衛世界公平正義。在當前國際形勢下,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抬頭,對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構成挑戰。特別是特朗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給全球帶來諸多不確定性,不僅中美關系、歐美關系面臨挑戰,中歐關系同樣存在變數。法國一直秉持獨立自主的戴高樂主義,盡管面臨的內外挑戰加劇,但仍然力推歐洲戰略自主,堅持以自己的利益為基礎來選擇與外部世界的關系,不被迫選邊站隊。中國對這一努力一直持肯定和贊賞的態度,希望法國能夠發揮在歐洲的領導作用,推動中歐關系穩定持續發展的同時,在中美關系中發揮積極的第三方因素,這也是法國和歐洲戰略自主的具體顯現。同樣,中法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也更應加強在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上的溝通與協調,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2025年將迎來聯合國成立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將迎來《巴黎協定》達成10周年。中法可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展現全球引領力,推動國際團結合作,構建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
法國作家雨果說過:“歷史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照進過去的倒影。”回首2024年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和旅游等多個領域的豐碩成果,也感受到了中法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深厚底蘊和強勁動力。展望2025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法關系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挑戰。雙方可以發揮雙方良好政治互信關系的優勢,通過高層對話和戰略溝通,妥善處理分歧,尋求共同點,擴大合作面,繼續秉持“獨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遠矚、互利共贏”的建交精神,在競爭中求合作,在分歧中求共識,共同推動構建可持續的合作關系。
王朔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
熊睿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