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豐翼科技上線無人機索降投送服務。游客只需掃描二維碼選購所需物資,大約10分鐘后,無人機便能精準地將物資投放到指定地點。豐翼科技作為順豐旗下的無人機物流公司,是順豐集團創始人王衛無人機戰略的主要執行者。
2024年10月,有一家人風風火火去爬八達嶺長城,當他們到達南長城的最高處,想要以酒慶祝時,掃描塔樓下的美團無人機快送二維碼,10分鐘后,一扎啤酒便被無人機送到了山頂。
2023年全球無人機市場規模已達315億美元,據預測,該市場規模將以約10%的年同比增速持續增長,有望在2026年突破400億美元大關。2024年,廣東、廣西、重慶、上海等10多個省市密集出臺低空經濟扶持政策,“支持”“經濟”“建設”“管理”“獎勵”等詞成為高頻詞匯。
以無人機為核心輻射點,低空經濟的相關市場規模保守估計將超過萬億元,將會是不輸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新質生產力產業。
從定義上看,低空經濟是“在3 000米以下空域中的經濟活動”的總稱。按照高度劃分空域,可將其分成超低空、低空中層、低空上層三個部分,涉及產業鏈中所有低空飛行器的工作內容。
在低空經濟中,物流運輸與載人運輸兩大應用占據核心地位,它們所創造的經濟效益預計將在未來低空經濟中占比超過95%。
不過,低空經濟的發展,整體受限于政策和規則的制約。目前,各地正積極出臺相關政策措施以支持、鼓勵并規范低空經濟的發展。例如,重慶市在2024年4月舉辦了“2024首屆重慶低空飛行消費周”,通過發放消費券的方式促進低空消費,吸引了華夏飛滴科技、鹿峰通用航空、九洲神鷹通用航空等多家低空經濟相關企業參與。
在政策的推動下,摩根斯坦利預測中國低空經濟將率先崛起,未來5年內有望占據全球低空經濟體量的50%左右,這得益于中國優秀無人機企業的全球影響力。
低空經濟是一種新型的經濟形態,以低空空域為依托,以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飛行活動為終端。隨著終端市場的日益豐富和擴大,網絡效應將被激活,并因單機的聯網而瞬間引爆。
低空經濟的應用場景廣泛,涵蓋民用、警用和軍用等多個領域,橫跨一二三產業,包括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各類低空飛行活動,如無人機、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直升機、傳統固定翼飛機等。
按照目前社會期待低空經濟發揮作用的場景,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最適合城市環境。
從行業上下游來看,低空經濟涉及基礎設施、飛行器制造、運營服務和飛行保障四大板塊。基礎設施包括監管、網絡、數據、起降等地面設施;飛行器制造涵蓋飛控、元器件、整機制造等環節;運營服務則包括救援、運輸、文旅等;飛行保障則涉及氣象、檢修、情報等方面。
截至2024年9月,中國低空經濟相關企業數量超5萬家,其中上市企業118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11家、高新技術企業3 991家。“十五五”時期,中國低空經濟相關企業梯隊將逐步完善,新參與者持續涌入,新增注冊量將持續增長。但同時也面臨市場成長空間不及預期和競爭環境惡化的風險。
未來,企業應聚焦藍海市場,持續創新產品和服務以應對挑戰。
低空經濟將會是融合多種業態、創新多種業態的新質生產力行業。

若將2025年視為中國低空經濟的元年,那么這條全新賽道上的競爭無疑將異常激烈,各路玩家所面臨的將是一場空中“殲滅戰”。
當前,中國的通用航空市場已形成了由國有大型企業集團主導的格局,其中航空工業、航發動力與中直股份等企業占據了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特別是中航科工和中航西飛,其通用航空收入分別高達249.24億元和328.21億元,合計市場份額占比超過30%。
然而,隨著低空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政策的扶持,越來越多的新興企業進入市場,這使得競爭格局逐漸趨于多元化。小企業占據了45%的市場份額,意味著新勢力的崛起正在加劇市場競爭。
這種競爭有助于推動通用航空技術的進步,并提高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
無人機市場尤其是工業級無人機市場,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并展現出巨大的潛力。大疆創新作為龍頭企業,正與縱橫股份、億航智能、航天彩虹、中航無人機等公司積極爭奪市場份額。
隨著無人機在農林植保、巡檢、測繪、安防和物流等領域的應用不斷深入,市場競爭也愈發激烈。各企業在不同細分領域形成了多頭競爭的局面。如測繪領域由縱橫股份、大疆創新等公司主導;而巡檢和安防領域則分別由科比特、易瓦特等企業占據重要位置。
在低空經濟法律框架確定后,快遞物流必然成為其最先大規模應用的場景之一。
以珠海到中山為例,“ 若選擇順豐快遞,早上10點之前下單,最快當天可以送到客戶手里,耗費時間8小時以上。而采用無人機配送,覆蓋范圍內,隨時隨地可下單,平均3小時可送達”。同城快遞則可以縮短至兩小時內。尤其是在城市交通高峰期的擁堵路段,靠傳統運輸方式,可能得堵幾個小時,而無人機能繞過地面障礙,準時將包裹送至客戶手中。
再比如在海島,物資運輸多靠輪渡和客船,配送較慢,無人機即時起飛,更高效靈活;在交通不便的山地景區,物資上山供應和垃圾下山處理是一大痛點,過去多依賴挑山工,現在無人機也可以解決。
無人機憑借直線飛行的高配送效率、低廉的物流成本、廣泛的服務范圍等優勢,必然顛覆現有的快遞市場格局。據深圳市無人機行業協會預計,深圳市快遞物流方面的無人機市場規模約300億元。
無人機在物流領域的爆發,還將關聯和牽引出一系列低空經濟衍生產業問題。首先,飛行器必需的核心控制系統將得到躍升,飛控系統、動力系統等的不斷優化將為快遞行業提供更高效、更可靠的配送工具。其次,作為物聯網的一部分,無人機快遞將與智慧倉儲系統、無人駕駛送貨車等進行深度融合,推動快遞行業的智能化發展。更為重要的是,無人機載貨層面技術的成熟將為無人機載人通勤打開通路,飛行汽車、無人駕駛空中出租車等新興行業將迅速打破次元壁,成為特殊地區地形居民出行的首選。
在即將到來的這場低空經濟空中“殲滅戰”中,各路玩家將在這場競爭中不斷突破自我,推動低空經濟向更高層次發展。
技術只有找到具體的應用場景,才能最終轉化為生產力。
2024年2月27日,全球首條跨海跨城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航線,在深圳首次公開演示飛行。從深圳蛇口郵輪母港飛至珠海九洲港碼頭,將單程用時從2.5至3小時縮短到20分鐘。這段行程地面路線總長150公里,直線距離只有41公里,坐船需要2小時以上,費用140元,而乘坐出租車的費用則超過500元。
特殊試點地區展現巨大潛力,低空載具成為車企及飛機制造商的新戰場。
低空載人航線的普及,不僅能顛覆傳統出行方式,還能與中國現有的橋梁、索道等基礎設施相結合,構建更多功能的交通網絡。中國汽車品牌如小鵬匯天、廣汽、吉利等早已積極布局。
當低空經濟、科技產業、文化旅游這幾個時下熱門的概念在“天空”相遇,低空旅游在深圳乘風騰飛。
爆款頻出的無人機表演已成為深圳一個重要的旅游消費場景,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低空旅游市場,逐步形成了包括無人機表演、低空觀光、飛行體驗、低空攝影等在內的全方位低空旅游產業體系,滿足了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通過深入分析消費者行為數據,商家能夠定制無人機送禮等創新服務,提升品牌與消費者的互動體驗。例如,在重要節假日或促銷活動中,商家可以使用無人機將禮品或促銷信息直接送到消費者手中,提供獨特的購物體驗。
這種深度融合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對個性化、快捷、安全服務的需求,還顯著提升了用戶體驗。
隨著技術進步和應用場景的拓展,低空經濟將繼續改變消費模式,并為各行業帶來新的商機。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深切感受到低空經濟產品給生活帶來的便捷,需求和購買意愿也在增強,預示著低空經濟將迎來更廣闊的消費市場。
這將進一步拉動生產端的升級,推動更多實用、成熟的低空經濟產品問世,甚至建立起完善的低空經濟產品體系。
除了在一些傳統領域如物流、工業、農業、文旅等的廣泛應用,低空經濟還將在更廣闊的領域實現“低空+”的跨界融合。
例如,警務+低空經濟。在重慶市武隆區,作為首批低空經濟先行試驗區,武隆公安推出了“無人機+N”警務模式,通過智慧巡控體系的構建,有效提升了警務工作的效率和實戰能力。
又如,醫療+低空經濟。無人機能夠迅速將急需的藥品、血液、疫苗等送達目的地,極大地提高了應急醫療物資的配送效率。隨著低空技術的不斷成熟,這一領域或將成為醫療領域的新藍海。
再如,體育+低空經濟。在2024年“十一”國慶期間,南京創新了一系列體育消費新場景,包括領航科技飛行體驗中心、愛飛客航空科普基地、華飛戶外航空飛行營地、南京天潤航空戶外飛行體驗俱樂部等航空運動體驗場所,為市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飛行體驗。
此外,低空攝影作為低空經濟的一個重要應用領域,其靈活性和視角的拓展性為攝影藝術帶來了更多可能性。低空攝影不僅能夠捕捉到更多珍貴畫面,還廣泛應用于測繪地圖、地質勘察、水文分析、礦藏和森林資源調查等領域,為這些行業提供了精準的數據支持。
當插上想象的翅膀,低空經濟的魅力和前景必將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