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國發展歷史較為悠久,最為突出的即為中國傳統文化。在藝術學院舞蹈學院的課程安排過程中,針對劇目排練的相關內容融入和浸潤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會取得優質成果。以課程導向的轉變和課程教學形式的變革為各項方法的落實和教學改革搭建了階梯。融入紅色經典、融入中華傳統文化內容對舞蹈劇目排練過程進行優化,讓相關人員逐步了解傳統文化,浸潤傳統文化特色,讓學生在排練過程中受到文化氛圍潛移默化的影響,最終能夠促進其發展。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分析了舞蹈劇目排練課教學改革的策略。
[關鍵詞] 舞蹈劇目;排練課;教學改革;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 J712"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2233(2025)01-0175-03
中華傳統文化多姿多彩,在燦爛的文化長河中熠熠生輝。舞蹈劇目具有獨特的文化優勢,是文化呈現的具有活力和生命性的載體。為此,在舞蹈劇目排練中結合中華傳統文化內容作為沁潤,讓舞蹈劇目排練課程進行變革。融合現代舞蹈發展歷史以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經典劇目的排練過程中展現出舞蹈的特色。借此,能夠真正地集文化于一體,反映出文化發展歷史、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內涵。最終,促進文化傳承和交流傳播,推動舞蹈劇目排練效果的提升。
一、背景分析
藝術學院舞蹈學院擁有自身的職責[1]。在劇目排練過程中,要基于舞蹈表演專業設定不同的課程。圍繞著教學的基本方向實現改革,圍繞學院的課程思政建設以及舞蹈劇目排練的中心,針對傳統文化的浸潤,完成舞蹈劇目的排練會取得優質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精心對舞蹈劇目排練過程進行鉆研。結合現代舞蹈發展的歷史,讓其與優秀的經典劇目和傳統文化進行碰撞,才能夠呈現出最為優質的成果。另外,讓紅色經典、傳統文化與舞蹈劇目排練進行融合,讓世界經典舞蹈劇目作品中的精髓被更好地借鑒和融合,才能夠在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下,滿足時代需求。在舞蹈劇目排練過程中浸潤優秀傳統文化,彰顯藝術學院舞蹈學院課程改革和舞蹈劇目教學排練改革的成效。
二、舞蹈劇目排練課教學改革的價值
(一)有助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
在舞蹈劇目排練課改革過程中融入傳統文化內容,讓其達到浸潤[2]。同時,結合紅色經典,結合傳統文化以及世界經典舞蹈作品,對于舞蹈劇目排練課堂的教學形式進行調整,會直接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進而讓學生能夠更加多角度地了解文化發展歷史,了解傳統文化的精髓內容,以此轉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態度。在舞蹈訓練排練過程中充分地融合傳統文化,彰顯其特色,以達到傳統文化的傳承和進一步弘揚的目標。改善了學生對傳統文化了解較少以及以往在舞蹈劇目排練過程中文化內容相對閉塞的現實情況。最終,會促進學生個人素養的提升,也會促進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3]。
(二)有助于讓傳統文化浸潤舞蹈劇目排練過程
不同的傳統文化在舞蹈劇目排練過程中進行交融及融合[4]。經過藝術學院舞蹈學院,舞蹈劇目排練課教學改革為傳統文化的融入提供載體,傳統文化會借此達到浸潤效果。基于舞蹈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形式,讓其文化內涵得到沉淀,讓其歷史在融入的過程中充分展現出來。借此,讓舞蹈劇目展現傳統文化的不同姿態,給人以傳統文化的獨特美感。最終,能夠讓傳統文化在浸潤的過程中得到完善和優化,得到認可,讓傳統文化借助舞蹈劇目排練呈現出韻律和肢體動作上的美。
(三)有助于推動舞蹈劇目排練效果的提升
通過舞蹈劇目排練課教學改革會直接提升排練的效果[5]。對傳統形式進行變革,學生的接受程度會得到提升,參與熱情也會逐步得到加強。通過舞蹈劇目排練課形式的調整,顯示學生的主體位置。同時,融入不同的文化類型和文化載體形式,彰顯文化本身的特色。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讓排練效果提升的同時取得優質成效。借此,也會迎合社會發展方向,最終讓排練效果滿足觀看者的需求,彰顯時代發展背景和優勢。與此同時,體現舞蹈劇目排練的生活追求和文化需求,彰顯文化特色魅力,提升實際質量和成效。
(四)有助于優化相關人員價值觀念
正確價值觀念的形成是舞蹈劇目排練課教學改革的一項追求和目標[6]。除要完成傳統文化的浸潤以及提升排練表演效果之外,正確價值觀念的培養、個人素養的提升也尤為重要。在舞蹈劇目排練課程改革過程中融入傳統文化類型,有助于讓相關人員形成正確價值觀念。學生與指導教師均會形成正確思想,也會為其后續的實踐、學習以及教學活動的展開奠定堅實基礎。結合有效指引策略,提升和優化相關人員的正確價值觀念和思維意識,進而實現相關目標,奠定進步和發展的堅實基礎。最終,讓正確的價值觀念始終伴隨相關人員的學習和發展。
三、舞蹈劇目排練課教學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結合信息技術,實現多元引導——教學改革
為促進舞蹈劇目排練課教學改革,在現階段的教學實踐環節中為促進舞蹈劇目排練課教學改革可以融入信息技術方法。轉變以往教學過程中僅以教師為中心、僅以教師硬性教學為主的乏味形式。與信息技術背景下現代化的手段進行融合,讓學生對不同的舞蹈劇目作品進行欣賞[7]。在鑒賞作品的過程中了解其精髓和動作的靈活點,并運用自己在舞蹈劇目排練過程中的經驗和感悟,進一步讓效果得到提升和強化。最終,也能夠滿足實踐環節中呈現的不足,推動相關問題解決。
例如:融合信息技術方法可以向學生展示較為經典的舞蹈劇目內容。如:《白毛女》《紅娘子軍》《十面埋伏》等。借助信息技術展示經典的舞蹈劇目,讓學生進行鑒賞,分析其成為經典的原因。并在日常的排練中在《秦王點兵》《草原女民兵》中融入經典元素,完成實踐練習,拓寬學生眼界,豐富學生的藝術眼光。進而,讓課堂教學中原有的硬性形式進行變革,讓舞蹈劇目排練效果得到提升。在欣賞過經典的舞蹈劇目之后,可以引發學生在課堂中的積極討論,實現教學改革的同時,也會在學生的討論過程中達到互動氛圍的構建。這樣學生才能夠通過討論加深印象,融入自己的想法參與舞蹈劇目的排練。進而,讓學生后續在舞蹈劇目排練中融入個性化元素,展現特色魅力。
(二)優化實踐體系,促進理解思考——教學改革
為解決舞蹈劇目排練課程的單一化問題,為讓教學過程在多元的基礎上進行,要通過構建完善實踐教學體系的形式,在實踐中改變單一,走向多元高效。對傳統、機械化的形式進行變革,滿足學生的需求,提升學生的興趣。在舞蹈課程排練過程中全面調動出學生的積極性,也在其中展現出舞蹈劇目排練的優勢。另外,可以借助舞蹈劇目與實踐活動的融合,拉近學生與排練之間的關系,增強學生的積極性。
例如,為激發學生的熱情,在舞蹈劇目排練課教學改革過程中可以創建舞蹈劇目晚會或者是小型的排練PK大賽。以相同主題讓學生參與舞蹈劇目PK排練大賽,如:《安徽花鼓燈大花場》充分發揮出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將不同的舞蹈劇目以特殊的呈現載體或者不同的動作呈現出來。另外,也可以在迎新、元旦、中秋等不同的晚會上,讓學生將舞蹈劇目排練課中練習的相關內容呈現出來,如:《脊梁》和《黃河》。以實踐體系的完善優化引導,讓學生感知到劇目排練的優勢和意義,增進學生參與排練的熱情和積極性。進而,融入實踐體系,增進學生對舞蹈劇目排練過程的理解和思考,推動教學改革,展現舞蹈劇目魅力。
(三)加強原創工作,提升重視程度——教學改革
在舞蹈劇目排練過程中要保證原創性,要不斷地結合自己的想象和創造完成教學改革。借此,才能夠通過舞蹈劇目排練,促使學生形成藝術領域的自豪感。借助舞蹈劇目排練中原創工作的展開也能夠進一步展現出舞蹈劇目排練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創造力及想象能力,能夠最大限度地保障舞蹈劇目走出校園,走向社會,展現自己的綜合成果,增強自身的競爭力。
例如,在舞蹈劇目排練過程中教師要通過不斷的學習來強化自身的能力。通過線上學習、線下學習、集體開會討論等不同的方法,將先進思想和先進理念融入舞蹈劇目排練過程中。另外,要優化師資配置,同時要將學校的人文特色、教學方向、藝術特色等諸多角度的內容融入舞蹈劇目排練過程中。例如,在《翻身農奴把歌唱》的排練中,可以通過與學生交談、討論等不同的形式,也可以將學生的想法融入舞蹈劇目排練中。師生共同參與舞蹈劇目排練,發表自己的想法,增強其原創性,增強對舞蹈劇目的重視程度。進而能夠借助舞蹈劇目展現學校特色、展示校園文化,讓舞蹈劇目真正的與社會相融合,甚至走向世界。實現原創性的目標,還可以通過網上征集意見的形式,在網上查詢先進、有效、趣味的方法,融合學生的所感所想,展開舞蹈劇目的排練。在此基礎上進行原創和再創造,實現特色舞蹈劇目排練教學目標。最終,落實教學改革思想,呈現舞蹈劇目的精彩。
(四)營造優秀氛圍,促進積極參與——教學改革
在舞蹈劇目排練和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營造優秀的氛圍。優秀的環境氛圍會一改往日的機械、乏味、枯燥、硬性指引的形式。同時,在輕松的環境氛圍中學生的參與欲望也會得到提升。舞蹈劇目的排練過程在輕松的環境氛圍下進行,學生會主動參與,也會逐步感受舞蹈劇目的藝術性特點。在輕松環境下,讓大的環境背景作為一種烘托,增進學生參與舞蹈劇目排練的熱情。
例如:可以吸納學生,主動參與培養學生。鼓勵學生針對舞蹈劇目《孔雀》的排練、歌曲的選擇、舞蹈劇目背景的設計、人員的選擇、走位以及不同動作發表自己的意見。借助輕松氛圍讓學生大膽交流自己的想法,積極討論,也可以讓學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在網絡上所看到的、了解到的經典舞蹈劇目。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一改往日教師以自身為中心,硬性教學,乏味教學的形式,讓學生能夠受到尊重和認可,感受到自己的變化。同時,在參與中提升熱情,顯示以身為本的思想在舞蹈劇目排練課中的落實,真正意義上提升參與欲望,促進教學改革。
(五)創設主題活動,調動學生激情——教學改革
主題活動的開展可以直接展現學生的學習成果。通過主題活動的創設,學生對舞蹈劇目排練的熱情度也會得到提升。在主題活動中,不僅可以為學生的學習成果提供展示平臺,教師也可以了解學生實際在舞蹈劇目排練中取得的成果。這樣有助于后續教學改革計劃的完善和調整,也有助于后續教學策略的變革,在符合需求、符合改革方向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科學指引。
例如,教師可以創設“舞動的語言”主題活動,讓學生在主題活動中出演不同的舞蹈劇目。如,《踏歌》將排練的成果以及在排練過程中的相關收獲呈現出來。第一步,展現成果:讓學生出演不同的舞蹈劇目,感受自己的變化,體會自己的成長,形成信心。第二步,抒發想法:學生與教師均對舞蹈劇目排練中的相關內容進行探究。同時,分享自己的想法,分享自己在排練過程中的感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新鮮方法和有效模式。第三步,暢想未來:教師與學生對未來的舞蹈劇目排練方法進行期許,并大膽提出主題和方向。注重教學改革,在主題活動中吸引學生的參與,調動學生的激情,為后續的舞蹈劇目排練埋下伏筆。
結" "語
綜上所述,舞蹈劇目排練和優秀傳統文化息息相關。傳統文化是舞蹈劇目排練的靈魂和內涵,而舞蹈劇目又會成為傳統文化的呈現載體。在發展的歷史長河中,進一步關注舞蹈劇目排練和傳統文化之間相輔相成的關系,讓優秀的傳統文化浸潤舞者心靈,同時浸潤群眾的價值觀,提升人們對舞蹈的審美能力,讓觀眾在觀看舞蹈劇目的過程中受到文化的熏陶,以此獲取全面發展。最終,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促進群眾整體素養的提升,彰顯社會發展的綜合實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對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帶來了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 宋家菀.探究原創作品《鄲城羅敷》中人物形象“美”的塑造——以《羅敷行》為例[J].戲劇之家,2023(29):106-108.
[2] 楊麗珍,譚建斌.普通高校舞蹈學專業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實踐——以《劇目排練》課程為例[J].戲劇之家,2023(03):136-138.
[3] 彭曉虹.基于成果導向和美育教育的《劇目排練》課程教學重塑與創新設計[J].藝術評鑒,2022(15):95-98.
[4] 王婧軒.后疫情時代線上舞蹈教學的再思考——以首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舞蹈系劇目課為例[J].藝術教育,2022(04):102-105.
[5] 胡曉波.舞蹈排練教育在大型團體操編排中的運用——評《創新性綜合類高校舞蹈教育教學論》[J].中國高校科技,2022(03):113.
[6] 戴葉瑩.藝術教育視角下氣象精神融于高校舞蹈劇目排演實踐探究——以《氣象1980》為例[J].大眾文藝,2022(06):176-178.
[7] 孟凡翠.想象,舞蹈表演中的重要因素——觀第十三屆“荷花獎”民族民間舞有感[J].戲劇之家,2022(18):126-128.
(責任編輯:韓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