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開始
有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兒來到河南省實驗幼兒園小班。她站在奶奶的身邊,低著頭,不知所措地擺弄著自己的衣角。我感受到了她的膽怯、拘謹和小心翼翼。當我靠近她,發現她臉上的皮膚異常干燥。初次見到這個小女孩兒,我只覺得滿眼的心疼。我試探性地拉起她的手,看她沒有拒絕,便進一步輕輕地握住了她的手。這時我的心里五味雜陳:這哪是一個4歲小女孩兒的手,手心手背全是褶皺。
我在和小羽媽媽的交談中才知道,小羽皮膚敏感,對奶制品、豆制品、核桃等多種食物過敏。小羽媽媽也曾帶著她輾轉省內外多家醫院治療,嘗試了各種激素類皮膚涂抹藥、口服中藥、藥浴等,然而并沒有什么效果。
聽著小羽媽媽交代孩子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碰,我深感擔憂。但既然選擇來到了這里,我堅信食育一定會給孩子帶來變化。
食的滋養
一方面,幼兒園邀請了中醫專家團隊為孩子進行體質辨識,科學診斷出小羽屬于高敏體質,并且為小羽制訂了有針對性的食養、推拿等綠色治療方案。另一方面,在園內生活中,我們詳細記錄了她的過敏源及可能發生的過敏反應,定期記錄并橫向對比過敏食物的變化。為了讓孩子在避開過敏源的同時又能吃飽吃好,我們在一日生活中對照每日食譜對她進行分餐。
高敏體質給她帶來的不同已經讓小羽心里充滿自卑,我們不能再讓她因為對核桃過敏不能品嘗而感到失落。在耕讀苑摘核桃的活動中,我將小朋友分成三組,有摘的、有撿的、有剝的,最后小羽作為小助手給每個小朋友分發核桃。在分發時,我從小羽的眼神里看到了活動給她帶來的快樂與成就感。
小羽媽媽每天根據幼兒園推送的高敏體質食譜來采購食材,科學地準備孩子飲食。通過每天的食育學習,她不僅把健康帶給了孩子,更把食育的理念傳遞給她的家人。
除此之外,體質辨識專家團隊也通過不間斷地監測,跟蹤孩子的食養效果和成長指標,及時調整方案,更好地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質的蛻變
通過3年的幼兒園生活,經專家團隊評估,小羽的體質得到了轉變。現在的小羽變得越來越陽光、健康、自信。
小羽媽媽激動地說:“感謝老師們的精心照顧,在河南省實驗幼兒園的成長過程中,孩子從禁錮的水泥墻走向大自然,認識一年四季,聆聽花開流水、蟬鳴蛙叫,感受傳統飲食文化的魅力。通過食育的習慣養成,孩子除了有健康的體魄、健全的心理,還收獲了成長的快樂。”
在小羽的身上,我們看到了食育的力量。她也是食育成果的一個縮影。
2022年暑期,幼兒園開啟了夏季幼兒健康調養班的探索與實踐,基于“守時以作”生活作息原則,以42天為一個調養周期,改善幼兒體質狀況,培養幼兒主動健康意識。中醫專家團隊、健康管理團隊和保健醫充分發揮職業優勢,針對幼兒亞健康調理、食譜制定,給予專業建議、食養指導,采用綠色食養方法對疾病起到早預防。同時,我們結合不同班級幼兒的健康調養目標開展了對應的課程。
心肝寶貝班,42天后視力低下轉為正常11人,視力提升22人。身強體壯班,體格發育改善率達100%。強筋健骨班111名幼兒中身高體重改善高達102人。
幼兒園做食育這么多年,我們越來越感覺到食育原來如此簡單。食育就是生活,食育就是做在當下,食育就是以時不我待、放心不下的心態去面對兒童健康,食育就是讓每個兒童都不能輸在人生健康的最初階段。這樣看來,我們的用心換來了食育的信心,制作的精心換來了孩子的傾心,堅持的恒心換來了美好的開心,不變的初心換來了健康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