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我國多數高等工科院校的研究生雙創教育所采用的傳統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時代需求。本文開展OBECDIO模式下研究生雙創能力培養體系研究與實踐,基于成果導向的發展策略,結合CDIO理念構建研究生五維融合雙創培養平臺,輔以OBE理念反饋優化該平臺,全面構建具有反向設計、正向實施特色的雙創人才培養體系。以東華理工大學儀器儀表工程方向在研究生雙創能力培養方面的改革成果說明,OBECDIO模式能夠為特色專業研究生雙創能力培養模式的探索提供參考經驗。
關鍵詞:OBE;CDIO;地學儀器;研究生雙創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
Research"on"Training"System"of"Double"Innovation"Ability"of
Graduate"Students"in"Geoscience"Instrumentation"under"OBECDIO"Mode
Xiao"Hui"Xu"Haning*"Gong"Meng"Xiao"Huaichun"Li"Guang
School"of"Geophysics"and"Measurementcontrol"Technology,East"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
JiangxiNanchang"330013
Abstract:At"present,the"traditional"mode"adopted"by"most"higher"engineering"colleges"for"postgraduate"dualinnovation"education"can"no"longer"meet"the"needs"of"the"times.This"paper"carries"out"the"research"and"practice"of"graduate"students"dualinnovation"ability"cultivation"system"under"the"OBECDIOnbsp;mode,based"on"the"development"strategy"of"ideological"leadership"and"result"orientation,combining"the"CDIO"concept"to"build"a"fivedimensional"integration"dualinnovation"cultivation"platform"for"graduate"students,supplemented"by"the"feedback"and"optimisation"of"the"platform"with"the"OBE"concept,and"comprehensively"constructing"a"dualinnovation"talent"cultivation"system"with"the"characteristics"of"reverse"design"and"forward"implementation.The"reform"results"of"East"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instrumentation"engineering"direction"in"the"cultivation"of"graduate"students'"dualinnovation"ability"show"that"the"OBECDIO"model"can"provide"reference"experience"for"the"exploration"of"the"cultivation"mode"of"graduate"students'"dualinnovation"ability"in"speciality"majors.
Keywords:OBE;CDIO;Geoscience"instrumentation;Postgraduate"dualcreation"education
一、概述
研究生是社會發展的高層次人才,完善研究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培養經濟社會需求的高素質創新創業型人才,是工業智能化發展和工業強國的戰略支撐。在“新工科+雙創”背景下,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期望越來越高,研究生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還要具備實際工程環境中的系統構建力,以及應對創業活動全周期的綜合工作能力,研究生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都是前所未有的[12]。但是,我國多數高等工科院校的研究生雙創教育仍以傳統模式為主,存在師生創新創業意識不強、課程體系、第二課堂、實踐教學平臺等教學資源短缺,校地、校企等未能深度融合等問題,這些傳統教育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時代需求[3]。
針對上述問題,本文積極探索研究生雙創教育改革,聚焦于OBE以及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研究。OBE(OutcomeBased"Education)教育理念由美國學者斯派蒂于1981年提出,倡導以學生的學習成果為主體導向,以“反向設計,正向實施”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3]。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聯合瑞典皇家工學院于2000年提出,核心思想是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和運作(Operate)[45]。目前,CDIO已發展成為21世紀工程教育改革的一大創舉,已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內的上百所著名大學加入了CDIO國際組織,并全面采用了CDIO教育理念進行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67]。當前,CDIO在國內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已然成為我國工程教育領域里最具影響力和廣泛傳播力的教學改革行動之一。
二、OBECDIO模式下五維融合雙創人才培養框架
根據研究背景,本文將OBE和CDIO教育理念相融合,開展OBECDIO模式下研究生雙創能力培養體系研究與實踐。基于成果導向的發展策略,結合CDIO理念構建研究生五維融合雙創培養平臺,輔以OBE理念反饋優化該平臺,全面構建具有反向設計、正向實施特色的雙創人才培養體系(圖1)。
三、構建OBECDIO模式培養平臺
針對地學儀器方向的儀器儀表專業研究生,建立完善和科學的培養平臺是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保證,主要包括:
(1)完善創新創業導師隊伍建設。通過建立完善的導師準入制度、良好的競爭環境和科學的發展體系,使致力于創新創業教育的導師能夠通過多學科交叉滲透與融合、實施核地學創新創業先鋒班、實驗班,推行地學創新創業學院試點工程,進而帶領研究生實現高科技創新和高科技創業。多維融合區別于傳統教育模式,教育的主旨在于創造,目的是實現技術突破和方法革新,因此導師需要將“高校課堂教育+科研機構訓練+創新人才培養”有機結合,研究新穎和獨特的教學方法。
(2)科學地設計梯進式“雙創+思政”教育培養體系。在新時代背景下,思政教育需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個人價值觀緊密結合起來,適應社會發展和實踐需求,準確分辨社會發展的新趨勢,迅速捕捉思政教育發展的新信息,增強針對性、實效性、主動性。針對不同階段研究生特點與需求,以創新創業教育為核心,以生涯教育為基礎,以思創融合、專創融合為抓手,按照“教育理念→培養模式→教育內容→組織管理”梯進鏈條培養體系設計。搭建以我校地球物理學、儀器科學、電子信息、自動化等相關專業基礎課為主體,創新類人文選修課為支撐、創業類管理課程為提升的體系,為學生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提高提供知識保障,多角度豐富創新創業教學體系。按照“教育理念上相互融合→培養模式上相互依托→內容上相互貫通→管理上相互耦合”的梯進方向培養研究生的科技創新能力。
(3)基于OBECDIO建立相互融合的反饋式梯進雙創實踐體系。基于OBECDIO模式,將地學儀器行業與儀器儀表工程專業有機結合,將“思政+實踐+創新+創業”融合進實踐鏈條,完善實踐組織制度和監督反饋體系,可有效解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過程中教育受益面窄、創新創業教育理論與實踐相脫節、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與競賽活動發展不平衡等突出問題,實現課堂教學、科普活動、實踐訓練、課外競賽、創新創業的有機融合。
四、實施方案
當前我國的研究生教育中,很少有能夠形成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課程體系,大多數高校僅限于對自身專業課程的講解,并未實現多學科交叉融合,基本沒有創新創業素質類的課程,研究生很難真正參與到創業實踐中。因此,面向“新工科+雙創”背景下的儀器儀表工程專業研究生,以培養地學儀器特色方向實踐能力強,學術型兼應用型研究生為研究對象,構建基于OBECDIO模式的多維融合培養實踐平臺。以“問題分析——解決方案——實施計劃——保障機制”鏈條為導向,分階段、有層次地開展特色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活動,具體實施過程見圖2。
(1)通過調研國外發達國家的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和OBECDIO模式培養方法,同時結合我校特點以及專業特色,通過多維融合培養模式的具體實施過程,探索反饋機制對基礎教育和專業課程設置的影響,明確階梯模式在研究生創新教育中體系的作用。
(2)基于CDIO理念開發多維梯進實踐平臺。第一,規范加強校內專業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根據地質特色專業優勢,開設重、磁、電、震和放射性等基本方法的儀器裝備實驗室,結合了電子、自動化和信息等學科,增加實驗室的開放性和實驗教學中的學生的自主性。第二,優化研究生生產實習環節,結合科研參與模式帶動研究生提高生產實習質量,促進研究生在實習階段參與科研的主觀能動性。第三,促進教師科研與實習基地共建聯合研發中心。邀請企業技術專家、創業導師及知名企業家來校講學交流,了解行業最新動態及最新科技發展。同時有目的性地實地考察企業情況,設計合理方案建立校企協同培養基地。
(3)基于OBECDIO理念開創新形勢下多元化教育手段。首先,整個創新創業培養貫穿新形勢下的教育新方法、新手段,例如多學科交叉滲透與融合、創新素質模型、創造力理論、“同伴教學”、大數據分析、案例教學等方法。其次,教育過程結合我校地質特色專業優勢學科基礎條件,一階段以“地學創新論壇”為主要輔助方法激勵和培養研究生的創新思維;二階段以“地學科普競賽”為主要輔助手段培養研究生的創新素養;三階段以“參與導師科研”為手段培養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四階段以“任務考核機制”驅動研究生實施創新創業,培養出優秀的面向地學儀器特色方向的創業人才。
五、實施效果
東華理工大學儀器儀表工程方向在研究生雙創能力培養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從人才培養模式來看,已形成具有反向設計、正向實施特色的雙創人才培養體系,四年來指導學生參加各類創新創業實踐項目和活動100余項,獲得了全國大學生“創青春”創業競賽國家二等獎、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技術交流組全國最高獎項等國家級獎13項、省級獎16項、校級獎60余項,學生獲批國家專利20余項。從實施效果來看,基于OBECDIO模式下地學儀器方向研究生雙創能力培養體系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過成果導向的發展策略,樹立研究生為國家為社會協同創新的奉獻精神;通過扎實的專業知識體系構建和創新創業項目的訓練,增強了研究生開展創新創業的信心,促進高校復合應用型人才對社會的輸出,為全面培養高素質創新應用型人才奠定了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原源,鄧居智,肖慧,等.基于成果導向的程序設計類課程教學改革研究:以地球物理學專業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1(28):6063.
[2]徐哈寧,李熠釗,肖慧,等.地學儀器方向“五維四融合”創新創業協同體系研究[J].科技風,2022(19):166169.
[3]肖慧,徐哈寧,原源,等.地學儀器方向梯進式實踐教學路徑探索[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2,5(23):48.
[4]楊志超,張雪昂,饒利民,等.基于“翻轉課堂”的地球物理儀器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8(10):3537.
[5]肖慧,徐哈寧,楊志超,等.滿意度導向的研究生“雙創”培養評價機制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2,5(24):57.
[6]肖慧,徐哈寧,楊志超,等.“三融合”協同“四階梯”模式下核地學儀器類人才創新創業培養模式探索[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40(02):182185.
[7]楊志超,張雪昂,戴夢雪,等.基于“知識三角”理念的核地學儀器方向研究生創新教育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9,6(A4):3334.
基金項目:江西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yjsjg1202207、yjsjg1202104);東華理工大學教學改革研究課題(2023CXCY11)
作者簡介:肖慧(1978—"),女,漢族,陜西渭南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地學儀器方向的教學和科研。
*通訊作者:徐哈寧(1979—"),男,漢族,黑龍江哈爾濱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地災監測方向的教學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