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毛澤東個人命運與中國革命事業緊密相連,土地革命時期由于“左”傾路線的影響,毛澤東經歷了一段艱難困苦的歲月。面對艱苦磨礪,毛澤東做到了堅定理想信念、嚴守紀律規矩、深刻自我批評、始終樂觀堅韌,體現了一位真正共產黨人的崇高風范和黨性修養。加強黨性修養是共產黨員終身的課題,總結回顧毛澤東在艱苦磨礪中彰顯的黨性風范,對于新時代黨員干部錘煉黨性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毛澤東;黨性修養;艱苦磨礪;土地革命時期
中圖分類號:D231;A8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234(2025)01—0034—04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1]在這一歷史進程中,毛澤東的地位舉足輕重。作為黨、人民軍隊和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毛澤東個人命運與中國革命事業緊密相連。在土地革命時期,由于“左”傾路線的影響,中國共產黨遭受了重大挫折,毛澤東個人也遭遇了不幸。但壓力和磨難沒有把毛澤東壓垮,反而使他的黨性更加堅定,在毛澤東的帶領下黨和紅軍從此邁向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征途。毛澤東在艱苦磨礪中所彰顯的崇高黨性風范對全黨而言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尤其對新時代黨員干部錘煉黨性有著重要的現實啟示。
一、土地革命時期毛澤東經歷的艱苦磨礪
1960年12月,毛澤東對身邊同志講“人沒有壓力是不會進步的”,并提到:“我就受過壓,得過三次大的處分,被開除過黨籍,撤掉過軍職,不讓我指揮軍隊,不讓我參加黨的領導工作。”[2]毛澤東所說的這三次受大的處分主要發生在土地革命時期。
(一)由候補委員到“黨外人士”
第一次是剛上井岡山不久,毛澤東由政治局候補委員成了“黨外人士”。事件起因于秋收起義。黨中央委派毛澤東領導組織湘贛邊秋收起義,但在進攻長沙的路上,三支革命武裝分別發生了叛變、潰散、失利的情況,革命力量遭受了嚴重的挫折。鑒于敵我形勢發生重大變化,毛澤東果斷放棄攻打長沙的計劃,把隊伍帶上了井岡山,并對當地兩支地方農民武裝進行了改造,還在三個縣建立了紅色政權,壯大了革命力量。
由于未能進攻長沙,1927年11月,以瞿秋白為首的中央領導決定開除毛澤東中央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的職務。1928年3月這個處分決定才傳達到井岡山,并且出現了誤傳的情況。當時由于湖南省委遭到嚴重破壞,處分決定由湘南特委一位叫周魯的特派員上井岡山傳達,周魯上了井岡山后把處分決定誤傳為“開除黨籍”,使得毛澤東一時成了“黨外人士”。后來工農紅軍第一師駐軍酃縣中村,發現了中央文件,毛澤東被“開除黨籍”的誤傳才得以澄清。
(二)由軍黨代表到地方工作
第二次是下了井岡山后,毛澤東由軍黨代表后來到地方工作。1929年夏天,毛澤東同朱德、陳毅在如何建軍這一系列問題上發生了分歧,也就是著名的“朱毛之爭”。這次爭論由中央的“二月來信”以及中央特派員劉安恭的到來而引發,圍繞著要不要設軍委而展開。這個問題的背后,實際上討論的是黨委責任制還是軍事首長制;是黨指揮槍,還是槍指揮黨。毛澤東要實現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但朱德根據以往歷史經驗和自己行軍打仗的經歷,主張軍事首長制,這種觀點得到相當一部分人的支持。紅四軍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否定了毛澤東關于建軍的的正確思想,并認為毛澤東要為“朱毛之爭”負主要責任。因而毛澤東不僅受到了黨內嚴重警告的處分還落選了前委書記職務,之后不得不離開紅四軍主要領導崗位,去閩西地方工作。后來陳毅帶回了中央肯定毛澤東正確建軍思想的“九月來信”,毛澤東才回到部隊并很快召開了紅四軍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會上毛澤東重新當選為前委書記,《古田會議決議》的通過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三)由前委書記到批判對象
第三次是在中央蘇區“反圍剿”后期,毛澤東由前委書記成了批判對象。1931年1月中共六屆四中全會后,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路線在中共中央取得領導地位后,從本本出發,盲目迷信蘇聯革命經驗,對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路線進行“殘酷斗爭,無情打擊”。同前兩次相比這次處分有以下特點:一是時間更長,前后歷時3年多。二是牽連甚廣。不僅毛澤東個人遭受嚴重批判,職務幾乎被撤,還波及到“鄧、毛、謝、古”等同志,后來甚至連他的親屬都因受株連而遭受打擊。三是受苦最大。毛澤東曾和外國友人談到過這段艱難處境“他們把我這個木菩薩浸到糞坑里,再拿出來,搞的臭的很。那時候,不但一個人也不上門,連一個鬼也不上門。我的任務是吃飯、睡覺、拉屎。還好,我的腦袋沒有被砍掉。”[3]
二、毛澤東在艱苦磨礪中彰顯的黨性風范
在艱苦磨礪中,毛澤東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守初心、以鐵的紀律維護黨的團結統一、以深刻的自我批評改造自己,以樂觀堅韌的意志渡過難關,最終把黨和紅軍領到正確的革命道路上來,充分體現了一位真正共產黨人的崇高黨性。
(一)堅定理想信念
面對艱苦磨礪,毛澤東同志始終堅定理想信念,對黨忠誠。自贛南會議到長征開始,毛澤東接連遭到批判和不公正的對待,長期處于逆境,不僅許多行之有效的正確主張都遭到了否定和批判,甚至有段時間剝奪他工作的權利,只讓他休養。但毛澤東在這樣艱難磨礪中卻始終堅持著、戰斗著,為黨分憂,為革命尋求出路,這是他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在支撐。
毛澤東理想信念的堅定來自于三個方面:一是對馬克思主義堅定信仰。自從青時期起,毛澤東便以身許國,曾研究和分析了多種救國救民的理論和道路,在比較中逐步堅定了走馬克思主義道路是中國唯一正確的選擇,他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理性的“真信”。二是對中國具體國情的深刻認識。毛澤東在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具體情況,去思考、去探索、去總結、去實踐適合中國革命的道路,因而他堅信中國革命前途是光明的,他對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真懂”。三是中國革命實踐的正反兩方面驗證。中央蘇區和紅軍的發展實踐證明,毛澤東所開創的“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是適合中國國情的,與中國實際結合后的馬克思主義指導的中國革命實踐是卓有成效的“真行”。正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真信”“真懂”“真行”,使得毛澤東的理想信念愈挫愈堅,始終忠于真理、忠于黨、忠于人民。
(二)嚴守紀律規矩
面對艱苦磨礪,毛澤東始終嚴守紀律規矩,努力維護黨的團結統一。苦難時期,毛澤東很多次都處于少數,同自己的個人榮辱相比,黨的利益、黨的團結統一在他的內心是第一位的。但是另一方面,土地革命時期毛澤東的主張、建議歷史證明了是正確的,在當時的環境下,如果不堅持真理,那么中國革命就沒有出路,如果不遵守紀律,那么黨會四分五裂,這看似是一個兩難的選擇。在這樣的艱難抉擇下,毛澤東真正做到了堅持真理與遵守黨的紀律相統一,是我們學習的典范。
周恩來曾這樣評價毛澤東:“積年經驗多偏于作戰”“興趣亦在主持戰爭”。但在1932年10月的寧都會議上,毛澤東的軍事指揮權被再次剝奪了,這對于毛澤東來說又是一次的沉重打擊。會后,毛澤東作出兩點表示:一是少數服從多數;二是仍然愿意積極對待黨的工作。[4]同時毛澤東向周恩來表示如前方戰事需要他,何時電召便何時來。面對如此不公正的錯誤處理仍然能夠以大局為重,以革命事業為重,這是難能可貴的,既表現出毛澤東忍辱負重、相忍為黨的崇高品格,又體現了毛澤東尊重組織紀律,服從組織決議,不計較個人得失的崇高黨性修養。
(三)深刻自我批評
面對艱苦磨礪,毛澤東以深刻自我批評改造自己,提高自己的修養。比如1929年的“朱毛之爭”就都是站在黨的立場上而發生的爭論。半年后,毛澤東、朱德都同中央特派員涂振農談了爭論的具體經過,雙方都作了自我批評。正是這種敢于正視自身缺點的高尚品格,正是同志間這種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使得他們相互間的矛盾和隔閡最終消除,成就了朱毛不分家的一段佳話。
此外,毛澤東在遇到挫折處于困境時總是善于自我剖析,總結經驗。1931年贛南會議后他長時間遭受打擊,當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即將被迫長征時,毛澤東內心是十分煎熬的,痛苦的。為什么正確建議總是得不到同志們的認同?這是長期縈繞在毛澤東心頭的問題。在經歷長久被孤立的痛苦和磨煉的過程中,毛澤東進行了深刻自我反思,體現了一位偉大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遠大格局和無私胸懷。
首先,反思同錯誤路線斗爭的策略問題。策略強調的是靈活性,在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紅軍被迫長征,尤其在血戰湘江紅軍力量折損過半時,全軍上下認識到博古、李德軍事指揮上的錯誤,毛澤東抓住了這一有利時機同錯誤路線進行不懈斗爭。另外,毛澤東認識到單純的抵制抗爭達不到預期效果,關鍵還是在于爭取大多數同志的支持。在深刻地領悟到團結大多數的極端重要性后,毛澤東在長征路上積極與同志們交流,逐漸爭取到了王稼祥、張聞天、周恩來、朱德、陳云等一大批同志,后來有人問張聞天,怎么老是跟著毛澤東跑,張聞天回答:“真理在誰手里,就跟著誰走。”[5]張聞天之所以由批判毛澤東轉變為毛澤東的堅定支持者,這是因為他在革命中逐漸成熟起來認識到毛澤東的正確性,同時也與毛澤東的努力爭取分不開。
其次,反思工作方式方法上的問題。一是在做其他同志思想工作時需要更加深入細致。毛澤東注意到一些從蘇聯回來的同志之所以不認同自己的正確意見是因為他們思想認識的局限性,這是由他們不熟悉國情只熟悉本本造成的,因此必須要系統、深入地對他們進行說服、解釋、勸告與引導。毛澤東抓住機會,對于遵義會議非常重視,認真準備,還特意寫了一個詳細的發言提綱。二是在幫助其他同志轉變思想時要有耐心有計劃有步驟。人們對真理的認識并不是同步的,思想觀念的轉變不是開一次會就能解決的,大部分同志需要在實踐中成長成熟。湘江失敗后紅軍迫切需要改變原定行軍路線,在毛澤東的積極推動下,黨先后召開了通道會議、黎平會議、猴場會議,逐漸實現了通道大轉兵、轉變戰略方向、剝奪李德軍事指揮權等成果,更重要的是這一系列的會議為后面遵義會議的成功召開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組織基礎和思想基礎,最終實現了遵義會議的偉大轉折。1949年5月7日,周恩來在中華全國青年第一次代表大會上,講如何學習毛澤東時說:“當他的意見沒有被大家接受時,他就等待,有機會他就又講,又教育,又說服……”[6]正確的意見要經過許多等待、迂回才能取得勝利,毛澤東為了爭取同志們的支持和理解,談了很多次話,開了許多次會,盡了最大耐心,才做通了同志們的思想工作。他用最大的耐心教育了一代人。
正是有了上面的自我批評才有遵義會議的成功崛起,遵義會議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賀子珍說:遵義會議后,毛澤東對我感嘆地講:“辦什么事都要有個大多數啊!”她比別人更清楚地察覺到:“毛澤東在遵義會議以后,有很大的變化,他更加沉著、練達,思想更加縝密、周到,特別是更善于團結人了。”[7]
(四)始終樂觀堅韌
面對艱苦磨礪,毛澤東始終樂觀堅韌,百折不撓,為中國革命事業擔當重任,指明方向。毛澤東的這種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表現在多個方面,多個階段。1928年3月,當毛澤東被誤傳開除黨籍時,他不能過組織生活,黨代表和前委書記也不能繼續擔任,他卻以積極樂觀的態度擔任了師長一職。1929年8、9月間,在建軍問題上發生爭論后的毛澤東來到了閩西著名的永定金豐大山,為防止敵人發現隱蔽在一片竹林里,而毛澤東就住在一間不到十平方米的小竹寮里。當時的毛澤東患了很嚴重的瘧疾,但每天除了服藥治病外,毛澤東把大量時間用來讀書看報,批閱戰場上送來的情報、查看軍事地圖、擬制作戰方案等,此時的毛澤東雖然身不在前線,但心仍系前線。他把居住的小竹寮既當作臨時戰地指揮所,又當作文房書室,還饒有興致的在一塊木板上親筆題寫“饒豐書房”,把它掛在門口。[8]寓意著富饒豐收之家,在此讀書工作豈不樂哉!后來毛澤東在大病初愈時創作了《采桑子·重陽》,詞的前半闕提到的是年年都有重陽節,而今年的重陽節毛澤東處在了人生的逆境,但是“但看黃花不用傷”又能感覺到處在逆境人生的毛澤東,在積極的進行自我調適,他的意志是頑強的、堅定的。“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廖闊江天萬里霜。”毛澤東一反古人“悲秋”的傳統,稱贊秋天比春天的光景更為壯美,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他的樂觀、自信、積極昂揚、頑強堅韌,恰恰這樣的一種個性品質,使得毛澤東無論面對任何考驗,都能以樂觀戰勝挫折,以堅韌不拔的意志渡過難關。
三、毛澤東在艱苦磨礪中增強黨性的現實啟示
苦難是磨礪黨員干部最好的磨刀石,毛澤東在艱苦磨礪中增強了黨性修養,他所彰顯出的這些崇高的黨性風范值得我們無限崇敬和永遠學習,也為新時代黨員干部加強黨性修養帶來了深刻的現實啟示。
(一)要堅定理想信念,把穩思想之舵
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支撐毛澤東度過逆境的精神武器。當下我們已經邁上了新的征程,只有堅定理想信念我們才能奮勇向前、克難制勝。首先,理論上要清醒,保持政治上堅定。毛澤東信念的堅定就是建立在他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對中國革命道路的理論自信上,建立在對中國革命規律和特點的把握上,這就啟示我們黨員干部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頭腦,尤其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聚魂。其次,行動上要一致,以信念堅守初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們要把理想信念放在日常工作中、攻堅克難中去踐行,以信念堅守初心使命。
(二)要樹牢規矩意識,繃緊紀律之弦
紀律嚴明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也是我們黨的力量所在。無論任何時候,毛澤東都堅決服從黨的領導,服從組織決議,從不埋怨組織,更不搞任何非組織的活動,始終注意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無論時代如何變化,我們都要始終把嚴明黨的紀律,嚴守黨的規矩作為自覺要求,時時刻刻警醒自己。
一要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一方面,維護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維護黨中央的威望,自覺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每一個共產黨員增強政治修養的前提和保證。要維護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必須把黨的要求落實到位,切實做到令行禁止。另一方面,維護黨的領導核心。二要堅決服從組織決定。服從組織和上級決定是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則。當自己的正確意見被錯誤的否定時,首先要服從組織決定,遵守紀律。同時個人有正確意見要敢于堅持原則,通過組織程序解決爭議。一味唯唯諾諾,唯“上”唯“書”,只能讓組織變成一潭死水。
(三)要勇于自我批評,擦亮反思之鏡
毛澤東曾向人們透露過他成功的法寶,他說:“我是靠總結經驗吃飯的。”毛澤東所說的總結經驗就包括自我批評,自我反思,他就是在深刻自我批評中成長成熟起來的。我們要有足夠的勇氣進行自我批評,當遇到挫折磨難時一定要善于思考和分析。首先要辯證看待。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分析所遇到的困難,把它當作人生中的一次歷練,加緊自己的修養。其次要自我剖析。黨員干部要有“檢身若不及”的自覺,遇到挫折磨難首先要從自身的角度找原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最后要查漏補缺。檢查出自己的缺點錯誤后知錯就改,知不足而后進。
(四)要磨練堅強意志,扛起擔當之責
堅強意志、樂觀心態、強烈的使命擔當是毛澤東走出人生逆境的強大動力。新時代黨員干部要磨練堅強意志,扛起擔當之責。
第一,要做到“學”字立身。一方面,要注重理論學習。黨員干部越是身處困境,越是要加強理論學習和思考,磨練自己的意志,增加知識和才干,練就過硬本領,絕不能躺平。另一方面,要加強調查研究。領導干部要用好調查研究這個法寶,不斷提升科學決策水平,把各項工作做好。第二,要做到“敢”字為要。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前進道路上的一切風險挑戰,我們要保持斗爭精神,做敢于斗爭的“戰士”,不做愛惜羽毛的“紳士”。第三,要做到“干”字在先。毛澤東堅強的意志品質和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在長期的革命斗爭實踐中磨礪出來的。新時代的偉大成就也是黨帶領人民群眾一起干出來的,因此黨員干部要主動到一線去、到任務中去,多接“燙手的山芋”,多當“熱鍋上的螞蟻”,經受急難險重任務的淬火加鋼,才能百煉成鋼。
四、結語
正如中國共產黨是在挫折和失敗中成熟起來的,歷經磨難的毛澤東也是在血與火的歷史考驗中成為一代偉人的。新時代新征程上,任務艱巨,困難重重,但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當我們面臨艱難困苦時,要向毛澤東學習,堅定理想信念、嚴守紀律規矩、勇于自我批評、始終樂觀堅韌,在艱苦磨礪中錘煉黨性,在挫折中加強自我修養,成長為新時代的好黨員好干部。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24.
[2]陳晉.毛澤東眼里的“毛澤東”[J].湘潮,2016(6).
[3]中共黨史資料(第一輯)[M].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2:176.
[4]毛澤東傳[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300.
[5]徐春輝.張聞天:真理在誰手里,就跟誰走[N].學習時報,2020-12-11(5).
[6]周恩來選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37.
[7]王行娟.賀子珍的路[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5:283.
[8]毛澤東年譜(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283.
〔責任編輯:侯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