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校主動投身于財經教育的探索實踐,成功申報并啟動了廣東省財經素養教育實踐研究項目——基于主題活動的小學生財經素養教育模式設計研究。該項目以設計并實施一系列主題活動為核心策略,旨在幫助學生掌握基礎財經知識,并鼓勵他們在實際經濟活動中靈活運用財經理念,從而樹立起正面的財經價值觀,有效推動學生財經素養的全面提升。
一、財經素養主題活動設計的實施意義
2015年,國務院頒布了《關于強化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要求教育部將金融知識普及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以期全面提升國民的金融素養。財經素養主題活動,關注兒童財經知識的積累、理財技能的培養、正確財富觀念的建立等,幫助兒童認知與參與經濟生活。因此,我們組織財經素養相關的主題活動,旨在引導兒童從經濟生活的消費者角色轉變為積極的創造者。通過這些活動,兒童能夠從消費者的視角出發,采取個體探索或團隊協作等形式參與經濟生活,并從中學習如何改善和引領經濟生活的策略與理念。組織財經素養主題活動,引導兒童從經濟生活的受保者轉變為護衛者,能夠保護和捍衛清正廉潔的經濟生活,用經濟學思維重新認識世界,了解社會運轉的奧秘,切實提高我國國民財經素養的整體水平。
二、財經素養主題活動設計的總體思路
堅持素養導向的思路,以主題活動設計的形式為主要路徑,融合學科課程,在認知、能力、價值觀三個層面培養少年兒童的財經素養。一是經濟學認知層面,講授基本的經濟學概念,提高學生的理財認知,在參與各種活動的過程中,逐步理解金錢對于生活的正當意義,學會處理義與利關系。二是針對兒童理財技能層面,我們應結合日常生活實際,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記賬、儲蓄及資金管理等理財技能,引導學生認識到應通過自身的辛勤勞動獲取收入、創造財富,并理解在創造財富的同時,還需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三是就兒童理財情感與價值觀層面而言,我們需幫助學生樹立合理的消費觀念,培養其在理財過程中的責任感與創新精神,進而全面提升兒童的理財綜合素養。
三、財經素養主題活動設計的實施路徑
(一)與金融機構合作開展活動。與銀行、金融中心等金融機構合作,設計主題活動內容,開展“金育課程”綜合實踐活動,探究財經素養教育活動的目標擬定、內容設計、實施過程及評價機制,嘗試構建較為完整的財經素養教育活動模式。
(二)與學科課程內容融合進行。結合小學各學科教學的特點和內容,對各門課程中的理財因素進行整理分析,教師結合學科教材內容與財經素養培養進行課程融合,培養學生的財經素養。如三年級語文課《用童話開啟孩子的“財商”之旅——三袋麥子》,數學科設計《財富管理知多少》系列課例,英語學科以“合理消費”為主題,設計了“購物精明眼”等主題活動。
(三)與少先隊主題活動融合進行。結合少先隊活動,引導學生成為合格的消費者、合格的理財者、合格的管理者、合格的創造者等。如引導少先隊員響應省、區少工委的號召,向廣東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及越秀學子愛心基金進行募捐;各中隊通過自主開展豐富多樣的募捐活動,籌集善款等活動,培養少先隊員們的團隊精神、集體意識、公益理念和社會責任感,提升少先隊員學習科學理財本領。
(四)融合于綜合實踐活動之中。財經素養的培育與綜合實踐活動具有深遠的契合性,兩者的內涵與目標不謀而合。綜合實踐活動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社會責任感及獨特的個性品質,而財經素養則側重于學生對財經知識與技能的實際應用,以及在不同情境下運用分析、推理和高效溝通的能力。學校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明確各學段的課程目標,并圍繞學生日常經濟生活的多個維度,精心設計財經素養與綜合實踐活動相結合的課程內容。此舉不僅極大地豐富和拓展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范疇與內容,還為實踐活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與動力。
(五)利用寒暑假進行主題活動設計。寒暑假,設計主題為“金色理財 幸福成長”綜合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合理規劃壓歲錢的使用,設計理財計劃,內容涵蓋生吃、穿、行、用等十大方面,引導學生按照計劃表進行消費、理財,同時做好收支記錄,倡議學生將公益活動納入理財計劃中,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價值觀。假期結束后,對學生的假期理財收支計劃表進行回收、分析以及小結,促使學生的財經素養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滋養和提升。
責任編輯 邱 麗